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胆石症围手术期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伊鑫 鲁志华 +4 位作者 邱博 郑立杰 张安红 马杰 姜远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100-103,108,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普外科因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普外科因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94例,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和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观察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应激状态等指标变化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符合研究条件并完成本项研究的患者共60例,ERAS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空腹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糖、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第5天的TP(t=3.125,P=0.002)、PA(t=3.574,P=0.00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术后第3天(t=-2.005,P=0.026)和第5天(t=-2.102,P=0.042)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t=-7.635,P=0.000),术后白蛋白用量减少(t=-2.036,P=0.047),住院时间缩短(t=-3.952,P=0.000),住院费用减少(t=-2.604,P=0.012),术后镇痛效果好(t=-2.306,P=0.025),术后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χ^2=5.079,P=0.024)。结论:ERAS应用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可以缩短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同时ERAS可以优化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疼痛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加速康复外科 胆总管探查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张程 张鹏 +5 位作者 陈磊 刘毅 宁尚磊 徐云飞 刘兆臣 陈雨信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6年4月21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行肝脏R0切除分为R0切除组(11例)和非R0切除组(10例),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 目的:探讨胃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6年4月21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行肝脏R0切除分为R0切除组(11例)和非R0切除组(10例),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0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27.3%;非R0切除组分别为48.0%,0和0(P=0.04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月和5.9月(P=0.008)。对R0切除组生存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Bormann分型(P=0.004)、区域淋巴结受累(P=0.010)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无明显独立预后因素,可能与Bormann分型与淋巴结受累存在交互作用(P=0.031)有关。结论:基于胃癌D2切除联合肝脏R0切除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转移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取石并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鲁志华 牛军 +3 位作者 许平平 邱博 孙祺 姜远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CBDS)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患者术后CBDS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33例CBDS取石并胆囊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可能影响CBDS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明确CBDS...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CBDS)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患者术后CBDS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33例CBDS取石并胆囊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可能影响CBDS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明确CBDS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33例患者中297例获得确切随访资料(失访率11%),31例患者CBDS复发,复发率10.4%。伴有壶腹周围憩室(PA D)、多发CBDS、胆总管直径≥15 mm与胆总管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术后CBDS复发相关。结论:胆总管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术后CBDS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伴PA D,多发CBDS(结石数量≥2),胆总管直径≥15 mm。对于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积极干预,并在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滢 傅明杰 +5 位作者 谭雪莹 王占春 张东生 邢雪 葛倩 董汉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经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形成大鼠SAP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AP组、SAP+bmMSCs(尾静脉)组、SAP+bmMSCs(腹腔)组和SAP+bmMSCs(尾静...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经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形成大鼠SAP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AP组、SAP+bmMSCs(尾静脉)组、SAP+bmMSCs(腹腔)组和SAP+bmMSCs(尾静脉+腹腔)组,每组18只。在bmMSCs注射各组,诱导SAP后3h分别通过尾静脉、腹膜内和尾静脉加腹膜内途径注射用DAPI标记的bmMSCs。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第24、48、72h分别处死6只大鼠,并收集胰腺组织和血液,测定其中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变化,同时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DAPI标记的体内bmMSCs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大鼠的胰腺组织有明显的出血、水肿、炎症和坏死。与SAP组相比,3种方式bmMSCs移植组胰腺的炎症、水肿、出血和坏死均明显减少(P<0.05)。在3种方式bmMSCs移植组中,bmMSCs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但是增加了SAP大鼠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P<0.05)。在SAP+bmMSCs(尾静脉+腹腔)移植组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进一步降低,IL-10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同时,在该组中观察到更多的bmMSCs存在。结论:与腹腔注射法相比,通过尾静脉+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bmMSCs,可以观察到更多的bmMSCs存在于胰腺组织中,大鼠恢复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傅明杰 赵赫 +3 位作者 李志涛 卢安卫 蔡洪流 董汉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10期1474-1482,共9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模型的高效移植方式。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胰胆管内逆行注射5%硫磺胆酸钠)。SAP模型制作成功6 h后,分为尾静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模型的高效移植方式。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胰胆管内逆行注射5%硫磺胆酸钠)。SAP模型制作成功6 h后,分为尾静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tail vein)、腹腔注射移植组(intraperitoneal)和尾静脉-腹腔注射联合移植组(tail vein+intraperitoneal),每组18只。在移植后第24、48和72 h分别安乐死6只大鼠,收集胰腺组织及血清,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水平;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和第72 h后各组大鼠小肠黏膜及肺泡组织病理改变;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标记的bMSCs在胰腺组织的分布。结果SAP组胰腺组织有大量出血、水肿、炎性反应及坏死;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方式bMSCs移植组胰腺组织的出血、水肿、炎性反应及坏死明显减少(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尾静脉+腹腔联合移植组较单纯尾静脉或腹腔移植组胰腺组织的出血、水肿、炎性反应及坏死进一步减少(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IL-10的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DAPI标记的bMSCs在移植组的胰腺组织内均有分布,且在尾静脉+腹腔联合移植组观察到更多的荧光分布;72 h后可见移植组小肠黏膜及肺泡组织完整性较SAP组明显好转,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出血情况较SAP组明显减轻,相比于腹腔和单纯尾静脉移植,联合移植组情况进一步改善。结论在大鼠SAP模型中,bMSCs通过尾静脉+腹腔联合移植能显著抑制炎性反应,减少SAP相关性胰腺、小肠黏膜及肺损伤,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尾静脉移植和腹腔注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性血栓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训怡 刘艺 +4 位作者 任庆国 马杰 姜远辉 孙念峰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并导致腹腔多支动脉栓塞十分罕见,我院于2014年4月21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14年4月12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积气。血常规:Hb 87.55g/L,WBC 12.6&...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并导致腹腔多支动脉栓塞十分罕见,我院于2014年4月21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14年4月12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积气。血常规:Hb 87.55g/L,WBC 12.6×109/L,N 0.77,PLT 407×109/L,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入该院消化内科给予抗炎、抑酸、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多发性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ELAPE术中乙状结肠腹膜外隧道造口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周满 杨军 王淑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4期305-306,336,共3页
评价腹腔镜下经括约肌外直肠癌根治术(ELAPE术)中乙状结肠腹膜外隧道造口的临床应用效果。将行腹腔镜ELAPE术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行乙状结肠腹膜外隧道造口,对照组40例行传统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术。比较两组造口并... 评价腹腔镜下经括约肌外直肠癌根治术(ELAPE术)中乙状结肠腹膜外隧道造口的临床应用效果。将行腹腔镜ELAPE术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行乙状结肠腹膜外隧道造口,对照组40例行传统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术。比较两组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实验组发生早期排便困难4例,1个月后症状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6例获得排便感(90%)。对照组发生造口旁疝5例,结肠脱垂3例,造口回缩3例,造口狭窄3例,腹内疝1例,早期排便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42.5%,12例获得排便感觉(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ELAPE术乙状结肠腹膜外隧道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控便功能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乙状结肠造口 腹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早期供肝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孟海鹏 董汉光 严律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36-438,46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供肝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完成的141例成人全肝移植的供体、受体及手术相关资料,以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为预...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供肝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完成的141例成人全肝移植的供体、受体及手术相关资料,以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为预后的终点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其危险因素。结果:141例肝移植中,57例发生EAD,发生率为40.4%。多因素分析显示,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供体年龄>40岁(OR=2.4,P=0.023)、供肝CIT>8.5 h(OR=4.4,P=0.001)和供体血清HBs Ag(+)(OR=17.0,P=0.012)。结论:供体年龄>40岁、供肝CIT>8.5 h和供体HBs Ag(+)会显著增加肝移植术后EAD的风险,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供肝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7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吉华 吴秀生 +2 位作者 刘荆凯 姜金波 王加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sclerosing encapsulated peritonitis,SEP)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全部或部分小肠或其他腹腔器官被由纤维胶原组织组成的质密、质韧的纤维膜包裹,呈现茧囊状,也称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 syndrome,AC)。由Owtschinnikow... 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sclerosing encapsulated peritonitis,SEP)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全部或部分小肠或其他腹腔器官被由纤维胶原组织组成的质密、质韧的纤维膜包裹,呈现茧囊状,也称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 syndrome,AC)。由Owtschinnikow于1907年首次描述,FOO等^([1])于1978年首次命名为腹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 腹茧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脑出血患者睡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倩 王俊芝 成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分析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脑出血患者主观睡眠及客观睡眠-醒觉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某医院神经科住院的135例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组、听觉-运动训练组,每组45例,对... 目的:分析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脑出血患者主观睡眠及客观睡眠-醒觉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某医院神经科住院的135例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组、听觉-运动训练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指导,音乐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常规音乐训练,听觉-运动训练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经处理的高低频转换的听觉-运动训练,连续干预30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监测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主观睡眠及客观睡眠-醒觉差异。结果:主观睡眠方面,听觉-运动训练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睡眠质量提高;客观睡眠-醒觉方面,听觉-运动训练组干预后深度睡眠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阶段微醒觉次数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高低频转换的听觉-运动训练可提高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优化睡眠结构,维持正常的睡眠-醒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运动训练 脑出血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在TGF-β1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耿文文 蒲倩 高海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1-68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Runx2蛋白是TGF-β通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肿瘤的转移过程密切相关。探... 背景与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Runx2蛋白是TGF-β通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肿瘤的转移过程密切相关。探讨Runx2蛋白在TGF-β1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TGF-β1诱导A549细胞(由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惠赠),建立EMT模型,通过利用RNA干扰及转染技术降低Runx2表达,研究其对肿瘤细胞EMT的影响,利用LY294002和PD98059分别阻断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ide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ERK)通路研究Runx2作用的机制。结果:5 ng/mL TGF-β1 72 h可以诱导肺癌A549细胞发生明显的EMT,干扰Runx2的表达可以阻止TGF-β1诱导的肿瘤细胞发生EMT。在EMT过程中,TGF-Smad2通路及旁路PI3K/AKT和MAPK/ERK通路发生激活。通路实验显示,Runx2表达在PI3K/AKT通路阻断后明显降低。结论:Runx2在TGF-β1诱导的肿瘤细胞EMT过程中发挥着必要作用,而且TGF-β1主要是通过P13K/AKT通路调控Runx2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RUN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科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5期373-375,共3页
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研究表明,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此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针对乳腺癌HER2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先后批准上市,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 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研究表明,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此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针对乳腺癌HER2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先后批准上市,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T-DM1等,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就这些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乳头溢液临床诊断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蒲倩 张东欣 +1 位作者 李晓东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7期584-585,588,共3页
除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外,乳头溢液也是女性患者就医的一个常见原因。其中,
关键词 病理性乳头溢液 临床诊断 辅助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危肝胆管结石经皮经肝胆管穿刺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伊鑫 邱博 +6 位作者 张安红 马杰 郑立杰 鲁志华 刘增利 董汉光 姜远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7期561-562,共2页
探讨及评价局麻下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治疗老年高危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23例局麻下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老年高危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等... 探讨及评价局麻下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治疗老年高危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23例局麻下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老年高危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等。评价结石清除效果及操作安全性。结果显示,23例均采用分期法局麻下PTCS术,窦道扩张完成最短时间13 d,最长时间28 d,平均20.1 d。首次结石取净率60.9%,总体结石取净率86.9%。随访时间9~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8.79%。结果表明,老年高危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局麻下行分期法PTCS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镜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肝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希梅 蒲倩 +3 位作者 耿文文 袁训怡 杨方正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782-785,789,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比例的情况,并探讨TILs比例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比例的情况,并探讨TILs比例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中TILs比例,分为高比例(TILs≥50%)和低比例(TILs<50%),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中TILs高比例数量高于阳性患者(均P=0.000);Her2阳性患者的TILs高比例数量高于Her2阴性的患者(P=0.002);非Luminal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和三阴性乳腺癌)的TILs高比例数量高于Luminal型乳腺癌(P=0.000)。(2)对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ILs比例(P=0.035)和淋巴结状态(P=0.000)与无进展生存期(DFS)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为非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1,95%CI:1.059~3.856,P=0.033),而TILs高比例为非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080,95%CI:0.010~0.627,P=0.016),TILs高比例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TILs低比例患者(P=0.035)。结论:乳腺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中的TILs比例是预测非Luminal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TILs比例高的非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c2介导的Ras通路调控与肿瘤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文文 蒲倩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Shoc2蛋白是支架蛋白家族的成员,Shoc2通过结合两种或多种因子为信号通路的激活提供作用平台,形成支架复合体调节Ras-ERK通路信号传递,对生物正常生理及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Shoc2与恶性肿瘤中Ras-ERK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而这又是... Shoc2蛋白是支架蛋白家族的成员,Shoc2通过结合两种或多种因子为信号通路的激活提供作用平台,形成支架复合体调节Ras-ERK通路信号传递,对生物正常生理及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Shoc2与恶性肿瘤中Ras-ERK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而这又是启动恶性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针对Shoc2的靶向治疗有可能为阻断肿瘤的转移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 Shoc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肝脏转移灶中TMSG-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岩 宋海云 +3 位作者 刘炜 王鸿宇 姜慧峰 伊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63,16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TMSG-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例结直肠癌原发灶和52例肝脏转移灶中TMSG-1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TMSG-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例结直肠癌原发灶和52例肝脏转移灶中TMSG-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中TMSG-1的高表达率为42. 5%(85/200),中等强度表达率为29. 5%(59/200),阴性率为28. 0%(56/200)。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灶中TMSG-1的高表达率为17. 3%(9/52),中等强度表达率为50. 0%(26/52),阴性率为32. 7%(17/52)。TMSG-1在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肿瘤TNM分期显著相关(P <0. 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TMSG-1在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P <0. 05),且在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MSG-1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表达明显降低,其低表达与结直肠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有望在病理诊断中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肿瘤转移抑制 TMSG-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检查在肝移植供肝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海鹏 高晶晶 +1 位作者 王群 董汉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1期912-917,共6页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供肝质量始终是决定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和受体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供肝质量,做出手术决策是一大难题[1-2]。近年来,由于供肝的短缺促使学界积极探索边缘...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供肝质量始终是决定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和受体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供肝质量,做出手术决策是一大难题[1-2]。近年来,由于供肝的短缺促使学界积极探索边缘性供肝的使用[3],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科学评价供肝质量和判断预后。供肝植入前病理学检查可更为直接和客观地反映肝脏的质量,特别是完整反映冷缺血和热缺血损伤的作用,因而对肝移植手术决策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4]。本文对肝移植术前供肝的病理学检查做一综述,探讨其在供肝质量评价和手术决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c2表达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文文 蒲倩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研究Shoc2表达对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Shoc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与Cox比例风险分析Shoc2表达对于乳... 目的:研究Shoc2表达对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Shoc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与Cox比例风险分析Shoc2表达对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Shoc2在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Shoc2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P=0.023)、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明显(P<0.01),并且与雌激素受体(ER)的状态有关(P=0.028)。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分析发现Shoc2高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Shoc2表达和腋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hoc2表达明显升高,Shoc2过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预后 Sho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耿琛琛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702-705,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 (TNFSF15)可以在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寻TNFSF15在乳腺癌、肺癌、泌尿系统肿瘤、消...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 (TNFSF15)可以在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寻TNFSF15在乳腺癌、肺癌、泌尿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SF15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