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G4相关性疾病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立恒 王振常 +2 位作者 杨正汉 李文武 靳二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27-534,共8页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几乎可累及人体所有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病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延误治疗,更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几乎可累及人体所有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病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延误治疗,更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为了进一步了解并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作者介绍了Ig 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回顾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成像技术对于痛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金栋 李文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成像技术在痛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我院临床高度拟诊为痛风的65例病例,以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为"金标准",分析双能CT发现尿酸盐结晶对于痛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成像技术在痛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我院临床高度拟诊为痛风的65例病例,以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为"金标准",分析双能CT发现尿酸盐结晶对于痛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双能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为78.33%、特异性为100%。同时发现双能CT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敏感性在高尿酸组及尿酸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ECT发现痛风石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对于临床诊断痛风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双能CT(DECT) 尿酸盐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直肠癌术前评估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立恒 靳二虎 +1 位作者 王振常 李文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897-902,共6页
目的对直肠癌准确的术前评估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最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本研究总结国内外有关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万方及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以&quo... 目的对直肠癌准确的术前评估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最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本研究总结国内外有关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万方及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以"MRI,直肠癌,分期,新辅助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11-01-2016-05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2)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与再分期中的应用;(3)MRI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与预测。排除标准:综述、著作和会议汇编等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50篇。结果 MRI在直肠癌定位、T分期中准确性较高,特别是对于环周切缘及壁外血管侵犯的评估,MRI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MRI对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术前预测存在困难,一些淋巴结特异性对比剂如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应用可能提高预测准确性。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MRI再分期对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反应的影响,再分期的准确性不高。MRI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对直肠癌NCRT疗效进行有效评估与预测。结论 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MRI 分期 新辅助放化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睾丸恶性间皮瘤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戚元刚 杨桂华 黄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04-1204,共1页
患者男,72岁。2年前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伴有低热,不伴胀痛,不影响活动,无明显排尿困难,无恶心呕吐,同时出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串珠样,患者未就诊。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及腹股沟区实性占位,行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转移性腺癌,遂来本... 患者男,72岁。2年前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伴有低热,不伴胀痛,不影响活动,无明显排尿困难,无恶心呕吐,同时出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串珠样,患者未就诊。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及腹股沟区实性占位,行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转移性腺癌,遂来本院进一步诊疗。患者近期仍有低热,食欲良好,体重下降约3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睾丸肿大 右侧腹股沟 右侧睾丸 实性占位 甲胎蛋白 转移性腺癌 超声检查 串珠样 穿刺活检
原文传递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增强CT与Ki-67抗原表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荣荣 李文武 +4 位作者 左文述 徐亮 黄勇 张建波 王海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3-377,共5页
目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SCLC)是指SCLC局限于同侧胸腔、纵隔和锁骨上,无明显的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及胸腔积液。Ki-67抗原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间接提示肿瘤恶性程度。本研究... 目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SCLC)是指SCLC局限于同侧胸腔、纵隔和锁骨上,无明显的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及胸腔积液。Ki-67抗原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间接提示肿瘤恶性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LS—SCLC增强CT与Ki-67抗原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2014—07—01—2015-09—01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L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穿刺活检或手术前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穿刺或手术标本作免疫组化Ki-67抗原染色,测定肿瘤细胞阳性百分率,即Ki-67标记指数(Ki-67 labeling index,Ki-67LI)。分析CT征象、平扫及增强后CT值与Ki-67LI值的关系。结果43例LS-SCLC患者的Ki-67LI值为40%~90%,均值为(67.86±16.83)%。其瘤体最大径≥30mm、边缘清楚和无毛刺征Ki-67LI比瘤体最大径〈30mm、边缘毛糙和有毛刺征高,P值分别为0.002、0.033和0.023。平扫、Ⅰ和Ⅱ期增强后cT值与Ki-67LI值呈显著正相关性,P值分别〈0.001、0.003和0.038。K767LI值在有无坏死、空气支气管征、分叶征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SCLC的增强CT与Ki-67抗原表达水平相关,可间接反应肿瘤的增殖活性,评估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增强CT KI-67抗原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CT对纯磨玻璃密度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范明新 步玉兰 +1 位作者 张学成 戚元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在胸部CT扫描中,肺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十分常见,且各期临床处理方式不同。本研究探讨pGGN良恶性与高分辨率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5-01-2014-09-01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9例肺pGGN患者作为... 目的在胸部CT扫描中,肺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十分常见,且各期临床处理方式不同。本研究探讨pGGN良恶性与高分辨率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5-01-2014-09-01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9例肺pG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9个pGGN。由3名放射科医生回顾分析pGGN的HRCT特征,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侵袭性之间相关性。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pGGN的侵袭性分为浸润前病变(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及原位癌)与浸润性病变(包括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应用ROC曲线分析pGGN直径诊断效能。结果 pGGN毛刺征、边缘分叶、血管增粗、血管牵拉征、密度及胸膜凹陷征在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充气支气管和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边缘分叶、血管牵拉征和血管增粗为鉴别肺腺癌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值<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鉴别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病灶大小的最佳界值为0.945cm,曲线下面积为0.688,诊断的敏感度为95.10%,特异度为44.40%。结论 CT特征可以预测pGGN的良恶性,边缘分叶、血管牵拉征、血管增粗和直径>0.945cm在预测pGGN侵袭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 病理学
原文传递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高分辨率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步玉兰 李云 +1 位作者 戚元刚 刘立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存在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侵袭性与CT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搜集95例患者(共105个pGGN),分析这些pGGN高分辨率CT的特征,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侵袭性之间的相关性。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pGG... 目的探讨长期存在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侵袭性与CT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搜集95例患者(共105个pGGN),分析这些pGGN高分辨率CT的特征,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侵袭性之间的相关性。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pGGN的侵袭性分为浸润前病变[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及原位癌(AIS)]与浸润性病变[包括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LA)]。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GGN直径的诊断效能。结果 pGGN直径、毛刺征、血管增粗在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充气支气管、空泡征、边缘分叶、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没有显著性差异;pGGN直径预测侵袭性的最佳阈值是12.50 mm。结论 CT特征可以预测pGGN的侵袭性;毛刺征、血管增粗及直径〉12.50 mm在预测pGGN的侵袭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空回肠淋巴瘤及间质瘤CT表现与鉴别 被引量:6
8
作者 魏生彩 李万湖 +1 位作者 徐亮 李文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78-583,共6页
目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两者治疗方式不同但增强CT(computed tomography)特征有相似之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空回肠淋巴瘤... 目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两者治疗方式不同但增强CT(computed tomography)特征有相似之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空回肠淋巴瘤及间质瘤的CT特征,并对两者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2018-06-01山东省肿瘤医院经腹盆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原发性空回肠淋巴瘤(11例)和间质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两者的病变位置、轮廓、生长方式、坏死、钙化、强化方式、强化程度、肠腔狭窄或扩张、淋巴结有无肿大(短径≥1.0cm)等CT表现。结果空回肠淋巴瘤和间质瘤患者的发病部位(χ~2=6.014,P=0.043)、边界(χ~2=15.963,P<0.001)、强化峰值(P=0.002)、强化峰值所在期(χ~2=8.362,P=0.006)、动脉期及静脉期(或延迟期)的CT值(P=0.007,P=0.031)、坏死(χ~2=5.632,P=0.04)、真假肠腔(χ~2=17,P<0.001)、周围肿大淋巴结(χ~2=19.63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例淋巴瘤中,3例(27.3%)可见供血动脉,5例(45.5%)可见血管穿行或血管漂浮征;16例间质瘤中有8例(50.0%)可见供血动脉,16例均未见血管穿行或血管漂浮征。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强化峰值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当强化峰值≥75.5HU时,诊断为间质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78.6%。结论真假肠腔的仔细辨别,可初步鉴别原发性空回肠淋巴瘤及间质瘤;而伴有假肠腔的间质瘤及局部呈软组织肿块的淋巴瘤鉴别相对困难,边界清晰程度、强化程度、强化峰值及是否有穿行血管或血管漂浮征等特点可以用来对两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空回肠淋巴瘤 CT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