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斌 高伟阳 +11 位作者 刘波 田晓菲 胡勇 沈小芳 张红星 白晨平 汪洋 臧梦青 丁建 谭为 韩刚 孙文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03-309,312,共8页
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 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的处理以经验为依据,缺乏对基因学研究的了解和治疗策略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并指畸形的诊疗,更新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先天畸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手整形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分会四肢畸形学组,汇集全国10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制定"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并指畸形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连晓杰 陈华 +1 位作者 胡勇 赵晶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后及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期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协会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对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在院期间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不稳定 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秀存 曹松华 +3 位作者 张宁 徐文鹏 胡勇 李正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018-1022,共5页
背景: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存在预后差、并发症多等缺点,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各类骨折变得越来越流行。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关节镜下复位内... 背景: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存在预后差、并发症多等缺点,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各类骨折变得越来越流行。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4~52岁,平均(31.7±13.9)岁。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进行物理检查和X线检查。踝关节功能应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关节镜复位内固定的10例患者手术时间190~450 min,平均(326±72)min。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10例患者(11个距骨体)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27.5±9.3)个月。在随访中,发现有1例患者发生了创伤性骨关节炎,未发现距骨坏死、骨折不愈合。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量表,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5个,良6个。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对踝关节造成的二次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使踝关节结构保持的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距骨体骨折 复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外翻手术后为何大拇趾不能弯曲
4
作者 胡勇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年第1期61-61,共1页
我一个月前做了拇外翻手术,刚刚去除纱布,但大拇趾的上半截关节可以弯曲,第二节关节完全不能弯曲,而且一活动就疼.这种情况正常吗?能自己恢复吗?
关键词 手术后 拇外翻 弯曲 拇趾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联合软组织松解、Akin、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度外翻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道军 程瑞林 +2 位作者 黄政 马金华 胡勇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评估软组织松解、Akin、Chevron截骨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中度[足母]外翻。方法该研究选取中度[足母]外翻畸形患者30例(共20足),其中男6例(4足),女24例(16足),年龄24~58岁,术前和术后均测量[足母]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 目的评估软组织松解、Akin、Chevron截骨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中度[足母]外翻。方法该研究选取中度[足母]外翻畸形患者30例(共20足),其中男6例(4足),女24例(16足),年龄24~58岁,术前和术后均测量[足母]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同时进行AOFAS评分。采用主观评价指标:优,外观满意,行走无疼痛;良,外观或者疼痛稍有不满意;可,外观或者疼痛不满意;差,外观和疼痛均不满意。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手术切口未见皮肤坏死等问题,未见[足母]外翻复发和跨内翻发生,未见截骨端骨折不愈合。术前HVA为(36.2°±3.8°),IMA为(15.6°±4.4°),术后HVA为(13.0°±5.5°),IMA为(8.5±3.5°),术前AOFAS评分为(43.0±11.0)分,术后为(86.0±8.5)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优1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0.0%。结论软组织松解、Akin、Chevron截骨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中度[足母]外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软组织松解 截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骺阻滞、软组织减容联合楔形截骨治疗10例巨趾症趾甲过度背伸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秦勇 陈华 +2 位作者 黄政 胡勇 张宁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骨骺阻滞、软组织减容联合楔形截骨治疗伴趾甲过伸巨趾畸形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10例伴趾甲过伸的巨趾畸形患者(10足)。所有患者均采取骨骺阻滞、软组织减容联合楔形截骨治疗伴趾甲过度背... 目的探讨骨骺阻滞、软组织减容联合楔形截骨治疗伴趾甲过伸巨趾畸形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10例伴趾甲过伸的巨趾畸形患者(10足)。所有患者均采取骨骺阻滞、软组织减容联合楔形截骨治疗伴趾甲过度背伸巨趾症,均完整保留趾甲。结果术后即刻,所有趾甲过度背伸畸形均得到了矫正。术后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7.9±9.0)个月,末次随访见趾甲外形满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骨骺阻滞、软组织减容联合楔形截骨可有效治疗伴趾甲过度背伸巨趾症,该技术可保留巨趾趾甲,患者满意度高。因此,该新型治疗技术是治疗伴趾甲过伸巨趾畸形的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阻滞 软组织减容 楔形截骨 巨趾症 趾甲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胰岛素废弃针头居家处置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翠玲 全蕾 +5 位作者 李琳娜 崔霞 张家香 盛林 肖娟 晋运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2期92-99,共8页
目的对胰岛素居家注射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管理,探讨其对医疗废物知识知晓情况及废弃针头规范处置情况的影响。方法于医院门诊利用自编问卷对胰岛素居家注射患者278例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和胰岛素废弃针头处置... 目的对胰岛素居家注射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管理,探讨其对医疗废物知识知晓情况及废弃针头规范处置情况的影响。方法于医院门诊利用自编问卷对胰岛素居家注射患者278例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和胰岛素废弃针头处置情况的调查,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启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同步进行相同问题的健康教育,1、3、6个月后观察胰岛素废弃针头处置情况、医疗废物知识知晓情况、锐器盒回收等情况。结果健康教育1、3、6个月后,胰岛素废弃针头最终混入生活垃圾的比率分别为51.8%(144/278)、15.1%(42/278)、4.7%(13/278),与首次结果99.6%(277/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046、406.136、502.346,P<0.01);首次调查发现,患者回答医疗废物知识各条目的正确率较低,健康教育1、3、6个月后,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各项目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首次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16~3548.810;95%CI 2.108~917.869,4.315~19777.062;χ^(2)=25.180~524.895;P<0.01);健康教育1、3、6个月后,医疗废物知识合格率分别为82.4%(229/278)、75.9%(211/278)、97.1%(270/278),较首次结果6.5%(18/278)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328、273.712、453.832,P<0.01)。乙型肝炎患者的锐器盒回收情况相对良好。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育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既可提高胰岛素居家注射患者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又可提高胰岛素废弃针头规范处置能力,随着时间推移,健康教育效果持续良好,这种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医疗废物 规范处置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与跗骨窦切口复位固定跟骨骨折比较
8
作者 刘子祯 陈光鑫 +1 位作者 栾兆新 李正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126-2132,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与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2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1例采用关节镜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另外51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复位钢...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与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2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1例采用关节镜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另外51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跗骨窦组【(48.5±5.2)min vs(45.7±4.6)min,P=0.007】,但是前者切口长度【(1.6±0.5)cm vs(4.0±1.0)cm,P<0.001】、术中失血量【(10.5±3.4)ml vs(30.3±9.2)ml,P<0.001】及住院时间【(5.7±1.8)d vs(7.4±2.0)d,P<0.001】均显著优于后者。两组随访(18.2±2.6)个月,关节镜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38.5±4.6)d vs(42.0±5.4)d,P<0.001】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65.8±6.7)d vs(70.5±8.0)d,P=0.003】均显著早于跗骨窦组。随时间推移,两组踝背伸-跖屈ROM、内-外翻ROM、AOFA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减小(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踝背伸-跖屈ROM、内-外翻ROM、VAS评分及AOFAS评分均显著优于踏跗骨窦组。检验方面,两组术后血清BMP-2、ICF-1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sVCAM-1、HMGB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上述检验指标均显著优于跗骨窦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末次随访Bohler、Gissane角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Bohler、Gissane角及软骨塌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空心螺钉内固定跟骨骨折,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镜 空心螺钉 内固定 跗骨窦入路 钢板
原文传递
经皮骨外固定针道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9
作者 苏立苓 连晓杰 +1 位作者 李宝明 孙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23期1809-1816,共8页
目的:检索和评价经皮骨外固定针道护理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整合,为临床针道护理提供最佳护理管理策略。方法:系统检索英国医学杂志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PubMed、CINAHL、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有关经... 目的:检索和评价经皮骨外固定针道护理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整合,为临床针道护理提供最佳护理管理策略。方法:系统检索英国医学杂志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PubMed、CINAHL、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有关经皮骨外固定针道护理管理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等级评定及证据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2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从针道评估、清洁管理、结痂管理、消毒管理、敷料管理5个方面,总结出10条关于经皮骨外固定针道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有关经皮骨外固定针道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行针道护理提供了一定的循证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临床情境,综合相关因素有选择地合理应用证据,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护理 外固定器 针眼 证据总结
原文传递
医用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传平 高冬芳 +1 位作者 李羡 乔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90-2404,共15页
近年来,医用镁合金作为“第三代生物医用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传统医用植入物难以降解的背景下,展现了独有的潜力。然而,由于其较差的耐蚀性,难以满足医用植入物的临床应用需求,因此,研究... 近年来,医用镁合金作为“第三代生物医用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传统医用植入物难以降解的背景下,展现了独有的潜力。然而,由于其较差的耐蚀性,难以满足医用植入物的临床应用需求,因此,研究医用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3种典型医用镁合金的耐蚀性研究出发,综述了不同元素含量医用镁合金在临床应用中耐腐蚀性能以及表面涂层、合金化等腐蚀防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医用镁合金腐蚀研究方面的应用成果,据此对医用镁合金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医用镁合金 生物相容性 耐腐蚀性能 仿真模拟
原文传递
趾动脉皮瓣在足部多趾并趾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洋 张宁 +3 位作者 胡勇 连晓杰 程瑞林 徐文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设计以同趾或邻趾的趾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来修复分趾后趾蹼区的皮肤缺损。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共收治并趾多趾畸形49例,28例获得随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3-44个月,平均27.1个月。其中[足母]多趾畸形7例;并趾畸... 目的设计以同趾或邻趾的趾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来修复分趾后趾蹼区的皮肤缺损。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共收治并趾多趾畸形49例,28例获得随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3-44个月,平均27.1个月。其中[足母]多趾畸形7例;并趾畸形21例,包括:第1、2趾并趾畸形5例,第2、3趾并趾畸形3例,第3、4趾并趾畸形4例,第4、5趾并趾畸形9例。所有患儿分趾后均采用趾动脉皮瓣修复趾蹼部皮肤缺损。供区趾体损伤面积较小,可直接缝合,无需植皮。结果术后所有并趾畸形均得到了矫正,趾间获得很深的趾蹼和自然张开的弧度。出院后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随访期间发现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无色差,伤指无疼痛,两点分辨率在4~10mm.结论使用趾动脉皮瓣可完全修复并趾分趾后的软组织缺损而无需植皮,且供区可直接缝合,同时可有效地改善趾蹼外形,是修复足趾并趾分趾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趾 并趾 先天畸形 皮瓣移植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清林 陈磊 +3 位作者 韩明通 徐宝强 胡勇 李正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2-988,共7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和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例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和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例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52.6±8.2)岁(范围:42~70岁);初次手术患者9例,外院术后复发患者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踝关节造影及MRI检查,术中在踝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滑膜清理、踝管处长屈肌腱腱鞘切除术。术后1年复查MRI,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临床效果评估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前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可见患者踝关节后关节囊破裂,踝关节内炎性滑膜增生明显,踝后关节囊破裂口与长屈肌腱腱鞘交通。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5.0±2.2)个月(范围:12~1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趾体外观及术后MRI均无复发表现。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0.8±4.3)分,较术前的(72.8±6.3)分明显增加(t=-10.810,P<0.01);VAS为[M(IQR)]1.0(1.0)分,较术前的3.0(0.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81,P<0.01)。结论: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发生机制可能为踝关节后方关节囊破裂并与长屈肌腱腱鞘在踝管处交通,关节内滑液通过随长屈肌腱在腱鞘囊滑动产生的唧筒效应,沿着长屈肌腱腱鞘向拇趾趾端聚集,从而出现拇趾腱鞘囊肿。通过踝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滑膜清理、踝管处长屈肌腱腱鞘切除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镜 腱鞘囊肿 踝关节镜 拇趾 长屈肌腱
原文传递
趾腓侧皮瓣在1、2趾和2、3趾并趾分趾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文鹏 汪洋 +2 位作者 张宁 曹松华 胡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趾腓侧皮瓣应用于并趾分趾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24例并趾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47个月,中位年龄29.2个月。第1、2趾并趾畸形8例,... 目的探讨趾腓侧皮瓣应用于并趾分趾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24例并趾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47个月,中位年龄29.2个月。第1、2趾并趾畸形8例,第2、3趾并趾畸形16例。在分趾手术中均应用趾腓侧皮瓣修复趾蹼部皮肤缺损,所有病例无需植皮。结果术后24例患儿并趾畸形均得到了矫正,皮瓣均完全成活,分趾后趾蹼的深度和弧度与正常趾蹼相似。术后2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8.2个月;皮瓣愈合后与周围皮肤无色差;所有患儿术后足趾功能良好,与健侧对比足趾功能无明显差别,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趾腓侧皮瓣可用以修复第1、2趾和第2、3趾并趾分趾术中的软组织缺损,术中无需植皮,术后趾蹼外形满意,用于先天性并趾畸形分趾手术中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畸形 先天性 并趾 趾腓侧皮瓣 趾蹼重建
原文传递
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进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璐 李羡 +5 位作者 陈聪 陈元 王一帆 李笑寒 胡勇 李秀存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SY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的McFarlane皮瓣模型,于大鼠背部正中切取3 cm×12 cm矩形随意型皮瓣并原位缝合,皮瓣自...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SY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的McFarlane皮瓣模型,于大鼠背部正中切取3 cm×12 cm矩形随意型皮瓣并原位缝合,皮瓣自尾端向头侧平均分为4等份,依次标记为Ⅰ~Ⅳ区。HSYA组将注射用HSYA以0.9%氯化钠溶液溶解后立即于大鼠腹腔注射(20 mg/kg),NS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14 d。术后第14天,对大鼠皮瓣进行拍照用于评估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同时,在大鼠皮瓣Ⅲ区进行取材,用于组织学分析(HE染色分析真皮下层直径>0.1 mm的血管数目,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真皮下层微血管密度),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的表达]。数据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HSYA组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NS组(70.4%±7.0%vs.55.4%±7.7%,P<0.01)。(2)HSYA组直径>0.1 mm血管的数目明显多于NS组[(31.5±5.0)条vs.(15.3±3.4)条,P<0.01]。(3)HSYA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NS组[(82.8±14.0)条/mm^(2) vs.(43.0±4.6)条/mm^(2),P<0.01]。(4)HSYA组的eNOS和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S组(3.0±0.9 vs.1.2±0.8;14.2±7.7 vs.1.1±0.6;均P<0.05)。结论HSYA可能通过上调eNOS和VEGFR2的基因表达,促进随意型皮瓣内的血管扩张和微血管生成,从而增加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随意型皮瓣 血管扩张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A型肉毒素在皮瓣缺血预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苗 李秀存 +1 位作者 姜振民(综述) 宫旭(审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4,I0001,I0002,共3页
A型肉毒素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分泌而产生肌肉松弛性麻痹,目前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斜视及各类神经肌肉失调症。动物实验证明,皮瓣切取前在皮瓣供区应用A型肉毒素可以显著提高皮瓣术后的成活面积,其机制是A型肉毒素在皮瓣供区产... A型肉毒素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分泌而产生肌肉松弛性麻痹,目前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斜视及各类神经肌肉失调症。动物实验证明,皮瓣切取前在皮瓣供区应用A型肉毒素可以显著提高皮瓣术后的成活面积,其机制是A型肉毒素在皮瓣供区产生血管扩张效应和血管新生效应。但A型肉毒素作为皮瓣供区化学延迟方法迄今未能应用于临床,其临床转化的瓶颈在于给药剂量、用药次数及方式、延迟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A型肉毒素 缺血预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