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东农业大学优质小麦新品种 |
王延训
|
《中国农村科技》
|
2000 |
0 |
|
2
|
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细胞学和RAPD鉴定 |
王洪刚
张建民
刘树兵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0 |
22
|
|
3
|
棉花合子期化学诱变获得的早熟品系及其RAPD分析 |
沈法富
于元杰
尹承佾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9 |
15
|
|
4
|
利用细胞学和RAPD技术鉴定抗病小偃麦易位系 |
王洪刚
朱军
刘树兵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5
|
植物病原菌抗性生物学及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
刘英华
王开运
姜兴印
仪美芹
|
《世界农药》
CAS
|
2004 |
8
|
|
6
|
植物动力2003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简报) |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
1999 |
1
|
|
7
|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张明亮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8
|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
姜东
于振文
苏波
许玉敏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70
|
|
9
|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性状特点的研究 |
王洪刚
孔令让
李平路
亓增军
刘树兵
孔凡晶
朱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5
|
|
10
|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时衰老的影响 |
姜东
于振文
许玉敏
余松烈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7
|
|
11
|
小麦品种茎秆的质量及解剖学研究 |
王勇
李晴祺
李朝恒
李安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81
|
|
12
|
小麦T、K、V型胞质不育系和杂种mtDNA的RAPD分析及育性相关片段的克隆 |
孙兰珍
姚方印
李传友
李利斌
刘保申
高庆荣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13
|
孕穗期渍水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
李金才
魏凤珍
余松烈
于振文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
2000 |
32
|
|
14
|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 |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
2001 |
31
|
|
15
|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刘建栋
王馥棠
于强
王建林
毕建杰
樊广华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3
|
|
16
|
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L.)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检测农药残留最佳条件研究 |
董杰
王开运
姜兴印
仪美芹
|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
2003 |
23
|
|
17
|
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
沈法富
王洪刚
于元杰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1
|
|
18
|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刘建栋
王馥棠
于强
毛飞
毕建杰
樊广华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9
|
|
19
|
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5
|
|
20
|
深耘断根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
2000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