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农业大学优质小麦新品种
1
作者 王延训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10期20-20,共1页
山农优麦2号 山农优麦2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采用田间系谱与室内抗旱生理鉴定方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旱地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蘖成穗率高,株... 山农优麦2号 山农优麦2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采用田间系谱与室内抗旱生理鉴定方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旱地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蘖成穗率高,株高85~90厘米,茎秆弹性好,耐旱,抗倒伏,抗青干和叶枯病,抗三锈和赤霉病。穗长方形,长芒,穗粒数35左右,籽粒白色,饱满度好,硬质,千粒重46克左右。1998~1999年参加省旱地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3.3千克,比对照鲁麦21增产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山东农业大学 特征特性 小麦品质育种 抗旱生理 叶枯病 鉴定方法 栽培要点 面条小麦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细胞学和RAPD鉴定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洪刚 张建民 刘树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利用细胞学和RAPD 技术,对从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异附加系DAL66 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DAL66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4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分裂中期(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 22Ⅱ。对... 利用细胞学和RAPD 技术,对从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异附加系DAL66 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DAL66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4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分裂中期(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 22Ⅱ。对DAL66 及其双亲进行RAPD 分析,从40 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 个特异引物(OPE-02)能够稳定地扩增出特异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偃麦草 异附加系 细胞学 RAPD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合子期化学诱变获得的早熟品系及其RAPD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沈法富 于元杰 尹承佾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报道了在棉花自花授粉后,利用花粉管通道将0.5mmol/LNaN3直接导入鲁锦6号的胚囊中,在变异后代中,采取系统选择的方法,选育出了一个早熟品系,它的熟期比鲁棉6号提前25天,并且性状稳定。经过时鲁棉6号和早熟株系... 报道了在棉花自花授粉后,利用花粉管通道将0.5mmol/LNaN3直接导入鲁锦6号的胚囊中,在变异后代中,采取系统选择的方法,选育出了一个早熟品系,它的熟期比鲁棉6号提前25天,并且性状稳定。经过时鲁棉6号和早熟株系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NaN3可以引起后代DNA序列的广泛变异,并且棉花基因组可能存在着诱变剂作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合子 诱变育种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学和RAPD技术鉴定抗病小偃麦易位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洪刚 朱军 刘树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6-890,共5页
本研究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偃麦种质系 GP143,在进行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细胞学和 RAPD鉴定。结果证明 GP143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 ,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I(PMC ... 本研究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偃麦种质系 GP143,在进行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细胞学和 RAPD鉴定。结果证明 GP143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 ,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I(PMC MI)染色体构型为 2 n=2 1 ,在它与小麦的杂种 F1PMC MI染色体构型中 ,常观察到四价体 ;对 GP143及其双亲进行 RAPD分析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4个引物能够扩增出中间偃麦草亲本的特异 DNA片段。初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位系 抗病性 细胞学 RAPD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抗性生物学及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英华 王开运 +1 位作者 姜兴印 仪美芹 《世界农药》 CAS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与害虫抗药性一样,是农药使用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病原物抗药性发生的历史远远晚于害虫抗药性发生的历史,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J.G.霍斯福尔(James.G.horsfall)才提出病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下降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病原菌 抗性生物学 生化机制 抗药性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动力2003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1 位作者 于振文 余松烈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小麦拔节和抽穗期喷施植物动力2003(PP2003)能显著提高花后根系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氨酶活性及根系活力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丙二醇含量的增加,从而延缓了花后小麦根系衰老。
关键词 小麦 植物动力 旱地 根系衰老 施肥
全文增补中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
作者 张明亮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并拥有基本一致的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巨大且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经营、科技意识;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并拥有基本一致的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巨大且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经营、科技意识;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的优质化、商品化、市场化水平;增强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0
8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2 位作者 苏波 许玉敏 余松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根系从开花后14天开始加速衰老,与籽粒灌浆速率高峰期相对应。20~40cm和40~100cm土层根衰老迟于0~20cm土层根。根系衰老与旗叶衰老、及... 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根系从开花后14天开始加速衰老,与籽粒灌浆速率高峰期相对应。20~40cm和40~100cm土层根衰老迟于0~20cm土层根。根系衰老与旗叶衰老、及与籽粒灌浆速率密切相关。20~40cm和40~100cm土层中的根对旗叶衰老有较大影响;在籽粒形成期,0~20cm土层根对粒重形成的作用大,到灌浆期,20~40cm和40~60cm土层根对粒重形成起重要作用。鲁215953和鲁麦14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可延缓小麦根系的衰老,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 衰老 氮肥 施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性状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洪刚 孔令让 +4 位作者 李平路 亓增军 刘树兵 孔凡晶 朱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3-380,共8页
中间偃麦草作父本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杂交结实率为71.72%,杂种F_1在套袋自交和开放授粉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32.05%和69.66%.以7个杂种世代为材料,对其细胞遗传学及性状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_1 PMC MI染色体的联会频率较高,... 中间偃麦草作父本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杂交结实率为71.72%,杂种F_1在套袋自交和开放授粉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32.05%和69.66%.以7个杂种世代为材料,对其细胞遗传学及性状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_1 PMC MI染色体的联会频率较高,细胞内二价体数目平均为13.73个;F_2和F_3两个自交世代的染色体数目显著多于双亲和F_1的42条;杂种F_1在减数第二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对称分离,形成了不完全减数配子.回交可较快地削减后代染色体数目,回交次数太多会导致偃麦草染色体较快地丢失,这不利于双亲染色体的重组.不同杂种世代均有不同频率的四价体出现,因此在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中可能存在较为普遍的染色体易位重组.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复杂,变异类型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小麦 杂交 性状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时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1 位作者 许玉敏 余松烈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0-447,共8页
采用土柱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叶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效地降低了根系和旗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了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干... 采用土柱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叶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效地降低了根系和旗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了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干重特别是40—100cm土层的根系干重;降低了旗叶光合速率的衰减率,延缓了根系和旗叶的衰老,提高了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增加了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衰老 有机肥 无机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茎秆的质量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1
11
作者 王勇 李晴祺 +1 位作者 李朝恒 李安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2-458,共7页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据其不同时期茎秆机械强度的大小,应用系统聚类法将品种划分为特优型、优质型、中间型和劣质型四种茎秆质量类型,并在不同时期对四种类型的基部第二节间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茎秆质量...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据其不同时期茎秆机械强度的大小,应用系统聚类法将品种划分为特优型、优质型、中间型和劣质型四种茎秆质量类型,并在不同时期对四种类型的基部第二节间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茎秆质量好的,其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多,细胞壁增厚快、木质化程度高,机械组织发达;大维管束长且宽,数量多;薄壁组织木质化速度快、程度高、范围大;纤维细胞短而粗;秆壁较厚,髓腔大小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质量 分类 解剖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K、V型胞质不育系和杂种mtDNA的RAPD分析及育性相关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兰珍 姚方印 +3 位作者 李传友 李利斌 刘保申 高庆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用 RAPD技术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粘果山羊草 (Ae.kotschyi)、偏凸山羊草 (Ae.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 (T.timopheevii)的三种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 - K型、 V型、 T型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杂种 F1代的线粒体 DNA(mt DNA)进行了... 用 RAPD技术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粘果山羊草 (Ae.kotschyi)、偏凸山羊草 (Ae.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 (T.timopheevii)的三种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 - K型、 V型、 T型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以及杂种 F1代的线粒体 DNA(mt 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1)发现在 mt DNA组织结构上 K型、V型、T型不育系之间以及与保持系之间均呈现差异 ,这从 DNA水平上提供了三类不育系胞质来源不同的证据 ;(2 )利用 2 3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 ,绘制出了 T型、K型、V型三种不育系、保持系和 K、V型共同的恢复系及杂种 F1代树式遗传关系图 ;(3)对两个特异的多态性DNA片段进行了回收 ,克隆、并制备探针 ,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存在多态性 ,有两个片段可能与育性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线粒体DNA RAPD分析 育性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穗期渍水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1 位作者 余松烈 于振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23-726,共4页
选用耐湿性不同的 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 ,采用土柱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 P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孕穗期渍水逆境降低了地下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SOD酶活性 ;使根系质膜相对透... 选用耐湿性不同的 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 ,采用土柱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 P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孕穗期渍水逆境降低了地下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SOD酶活性 ;使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 (MDA含量 )提高 ;同时 ,孕穗期渍水逆境严重影响根系吸收、运输和分配32 P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孕穗期 渍水 根系衰老 旗叶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1 位作者 于振文 余松烈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73-575,共3页
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较深层次 ( 2 0~ 40cm )施肥 ,其根中保护酶系SOD、CAT活性可保持较高水平 ,根系活力和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慢 ,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 ,利于延迟根系衰老 ;施肥过浅 ... 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较深层次 ( 2 0~ 40cm )施肥 ,其根中保护酶系SOD、CAT活性可保持较高水平 ,根系活力和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慢 ,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 ,利于延迟根系衰老 ;施肥过浅 ( 0~ 2 0cm )和施肥过深 ( 60~ 80cm) ,根系衰老快 ,产量较低 .从整体看 ,处理2 ( 2 0~ 40cm施肥 )与处理 1(对照 ,0~ 2 0cm施肥 )及处理 4( 60~ 80cm施肥 )差异显著 ,与处理 3( 40~ 60cm施肥 )差异较少 .可以认为 ,延迟旱地小麦根系衰老的施肥深度应在 2 0~ 40cm左右 .据此制定管理方案 ,以获得旱地小麦的高产高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深度 旱地 根系衰老 花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建栋 王馥棠 +3 位作者 于强 王建林 毕建杰 樊广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 ,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 ,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济南 1 998年至 2 0 0 0年 432旬的农业干旱模拟结果表明 :农业干旱预警定性准确率为 90 .7% ,定量准确率在87.5 %左右 ;此外 ,模拟表明模式也可以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利用 1 961~ 2 0 0 0年气象资料对北京等地区历年农业干旱进行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于大气干旱 ,在自然气象条件下 ,北京等地区作物生长期内几乎每年都存在农业干旱现象 ,特别是冬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每年均存在一次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胁迫过程 ,但农业干旱胁迫程度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 ,功率谱分析表明其具有 3~ 6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对平均气候状况下华北地区农业干旱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 ,结果发现在自然条件下 ,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 4月下旬至 5月下旬 ,即大约在冬小麦开花、灌浆至成熟期 ,农业干旱胁迫指数存在一种自然的逐渐加强的动态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农业干旱预测模型 冬小麦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L.)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检测农药残留最佳条件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董杰 王开运 +1 位作者 姜兴印 仪美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96,共4页
系统研究了敏感家蝇 Musca domestica Vicina L .羽化后不同天数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比活力、敏感度以及酶源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缓冲液 p H值对家蝇头部 ACh E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家蝇初羽化至羽化后第 15 d,其头部 ACh E... 系统研究了敏感家蝇 Musca domestica Vicina L .羽化后不同天数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比活力、敏感度以及酶源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缓冲液 p H值对家蝇头部 ACh E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家蝇初羽化至羽化后第 15 d,其头部 ACh E的比活力逐渐升高 [0 .4 483± 0 .0 10 4~ 0 .776 9± 0 .0 189μmol/ (mg· min) ],而酶源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 (187.0 2 2 2± 9.0 2 13~83.0 2 2 2± 7.1111μg/头 )。羽化后 2~ 4 d,其头部 ACh E的敏感度最高 ;初羽化和羽化后第 15 d,敌敌畏的 I50 分别是羽化后第 3d的 1.4倍和 2 .1倍。在一定的 p H值范围内 (6 .6~ 8.0 ) ,家蝇头部ACh E的比活力随缓冲液 p H值的升高而增大。本研究为利用家蝇头部 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乙酰胆碱酯酶 比活力 敌敌畏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沈法富 王洪刚 于元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遗传学传统的教学方式 ,分析了目前多媒体组合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指出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在遗传学教学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对我国高校建立和应用遗传学CAI课件提出了若干可行建议。
关键词 遗传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CIA 多媒体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建栋 王馥棠 +3 位作者 于强 毛飞 毕建杰 樊广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 1 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及Licor 64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 ,对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 ,系统地给出了冬小麦多种农业气象指标对水... 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 1 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及Licor 64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 ,对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 ,系统地给出了冬小麦多种农业气象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式。该模式具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 ,改进了传统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简单阶乘方法 ,从而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大田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可能影响 ,以及水分胁迫对区域农业干旱的可能影响奠定了前提条件。该研究是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的叶片子模型 ,为冬小麦农业干旱预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基本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冬小麦 叶片 光合作用 农业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1 位作者 于振文 余松烈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95,共5页
在旱地 大田条件 下研究 了深 耘 断根 对 旱地 高产 小 麦花 后根 系 干重 及产 量 的影 响。 结果表明,4 个处 理中以 冬前深耘 断根最好 ,起身期 深耘 断根 与对 照( 不断 根) 次之 ,冬 前和 起身 期 都深耘断根 效果最差 。... 在旱地 大田条件 下研究 了深 耘 断根 对 旱地 高产 小 麦花 后根 系 干重 及产 量 的影 响。 结果表明,4 个处 理中以 冬前深耘 断根最好 ,起身期 深耘 断根 与对 照( 不断 根) 次之 ,冬 前和 起身 期 都深耘断根 效果最差 。冬前深 耘断根 可增加中 、下层根 系的重 量和 比率, 降低 根系 生长 冗余 性,控 制最高总茎 数,提高 成穗数及 成穗率 ,使子粒产 量中来 自花后光 合器 官输 送的 比例 增加, 从而 使产 量提高,因 而在旱地 高产麦田 应推广 冬前深耘 断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深耘断根 根系干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耘断根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1 位作者 于振文 余松烈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6-519,共4页
在旱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4个处理中以冬前深耘断根最好 ,起身期深耘断根与对照 (不断根 )次之 ,冬前和起身期都深耘断根的效果最差 .冬前深耘断根可延迟花后根系活力、根系SO... 在旱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4个处理中以冬前深耘断根最好 ,起身期深耘断根与对照 (不断根 )次之 ,冬前和起身期都深耘断根的效果最差 .冬前深耘断根可延迟花后根系活力、根系SOD与CAT活性、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及根系MDA含量的升高 ,从而延迟根系衰老 .同时 ,冬前深耘提高了成穗数及成穗率 ,使产量提高 ,因而在旱地高产麦田应提倡冬前深耘断根 .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深耕断根 根系衰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