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损伤后修复中的淋巴样结构
1
作者 陈丹丹 于宁 +1 位作者 刘然 孟繁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观察正常及损伤后小鼠脊髓中淋巴管的分布及特点,探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有无淋巴管的参与。方法成年雄性KM小鼠39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6只和损伤组33只。将损伤组小鼠随机分为术后1 d组、术后3 d组、术后5 d组、术后7 d组和... 目的观察正常及损伤后小鼠脊髓中淋巴管的分布及特点,探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有无淋巴管的参与。方法成年雄性KM小鼠39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6只和损伤组33只。将损伤组小鼠随机分为术后1 d组、术后3 d组、术后5 d组、术后7 d组和术后14 d组,每组6只。损伤组部分小鼠针刺损伤后死亡3只,后随机补充样本。正常组不损伤脊髓,损伤组采用针刺法制备脊髓损伤。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布,观察正常及针刺损伤后小鼠脊髓中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x-1)、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平足蛋白(podoplanin)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的表达情况。通过对脊髓样本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vye-1/prox-1、lyve-1/podoplanin及CD34/prox-1的共表达情况,探讨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来源。结果正常成年小鼠脊髓中存在淋巴管样结构,并呈节段性分布,横向走行于白质与灰质间;针刺损伤处的脊髓出现新生淋巴管样结构,同时表达prox-1、podoplanin、lyve-1和CD34;脊髓损伤处瘢痕化后,新生的淋巴管样结构消失。结论正常成年小鼠脊髓中存在节段性横向分布的淋巴管样结构;脊髓损伤处重建过程中有新生淋巴管样结构的参与,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可能来源于周围既存的淋巴管或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平足蛋白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通过NF-κB通路调控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凋亡及迁移
2
作者 卢强 曲晓媛 +1 位作者 王枫 房俊楠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3339-3343,共5页
目的:检测miR-181a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探讨miR-181a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凋亡、迁移的机制,以期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检测90例胃癌患者样本中miR-181a及NF-κB信号... 目的:检测miR-181a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探讨miR-181a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凋亡、迁移的机制,以期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检测90例胃癌患者样本中miR-181a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临床病例标本数据分析miR-181a及NF-κB信号通路与胃癌的相关性。采用细胞转染的方法调节细胞系SGC-7901中miR-181a表达,之后利用RT-qPCR检测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TUNEL法结果显示与miR-181a-up组比较,miR-181a-down组凋亡率更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miR-181a-up组比较,miR-181a-down组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量更高。结论:miR-181a抑制SGC7901癌细胞凋亡并促进癌细胞迁移,激活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a NF-ΚB 胃癌 凋亡及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