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尤溪县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8
1
作者 詹祖仁 陈锡桓 +2 位作者 张龙华 张登强 叶春珍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介绍了尤溪县油茶13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其中病害有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茶苞病、根腐病、白朽病,虫害有油茶毒蛾、油茶尺蠖、茶梢尖蛾、茶枝镰蛾、茶天牛、油茶象、白蚁,并提出油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意见,旨在为油茶生产... 介绍了尤溪县油茶13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其中病害有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茶苞病、根腐病、白朽病,虫害有油茶毒蛾、油茶尺蠖、茶梢尖蛾、茶枝镰蛾、茶天牛、油茶象、白蚁,并提出油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意见,旨在为油茶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病虫害 防治 尤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探讨
2
作者 林家捷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0年第1期56-56,共1页
林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林业的发展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的侵袭。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林业病虫害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多。为了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应该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林... 林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林业的发展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的侵袭。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林业病虫害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多。为了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应该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和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防治工作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林权制度改革后县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创新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詹祖仁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7-541,共5页
以南方集体林区尤溪县为例,介绍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创新林业植物检疫管理机制,创新林业生物灾害监测调查方式和服务模式,加强和完善... 以南方集体林区尤溪县为例,介绍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创新林业植物检疫管理机制,创新林业生物灾害监测调查方式和服务模式,加强和完善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创新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加快林业生物灾害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县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改革 林业生物灾害 防治 体制机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链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7
4
作者 詹祖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7,共3页
绿竹链蚧Bambusaspis notabile(Russell)严重危害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秆部。该虫在福建尤溪1 a发生2代,以卵和1龄若虫在绿竹秆部越冬。两代若虫孵化盛期分别为6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成虫产卵盛期分别为9月上旬、翌年6月中旬... 绿竹链蚧Bambusaspis notabile(Russell)严重危害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秆部。该虫在福建尤溪1 a发生2代,以卵和1龄若虫在绿竹秆部越冬。两代若虫孵化盛期分别为6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成虫产卵盛期分别为9月上旬、翌年6月中旬,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5.3粒、34.2粒;卵平均孵化率分别为80.2%,90.3%。18-23℃最适宜该虫种群数量的发展。5%吡虫啉乳油、30%松脂酸钠水乳剂、40%氧化乐果乳油和40%乐果乳油4种农药10倍液每株10 mL进行秆部注射,防治效果达93.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链蚧 生物学特性 防治 绿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责 被引量:8
5
作者 詹祖仁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3-437,共5页
阐明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的概念与特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的内涵——有害生物的防治、防治监督、应急处置,森防组织机构建设、森防人才队伍建设、森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体系建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阐明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的概念与特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的内涵——有害生物的防治、防治监督、应急处置,森防组织机构建设、森防人才队伍建设、森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体系建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探讨了政府在防治公共服务中应承担的职责,并提出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法律法规、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体系等加强防治公共服务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防治公共服务 政府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詹祖仁 何学友 +2 位作者 张龙华 郑宏 林家捷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6期61-64,共4页
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广布于我国的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海南、广西、香港、广东等省,总面积超过3万hm^2,是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之一。福建省绿竹主要分布于东部宁德市的福安、霞浦等县(市),北... 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广布于我国的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海南、广西、香港、广东等省,总面积超过3万hm^2,是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之一。福建省绿竹主要分布于东部宁德市的福安、霞浦等县(市),北部南平、三明部分县市,中部福州地区,南部泉州、漳州地区,面积超过1.33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绿竹 害虫 浙江南部 亚热带地区 笋材两用 福州地区 漳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双栉蝠蛾无公害防治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詹祖仁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雨后对浅翻过的林地表土层分别喷施15kg·hm^-2森得保、白僵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并进行覆盖与不覆盖稍草的6种处理以防治浙江双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 Wang).结果表明,分别喷施森得保、白僵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雨后对浅翻过的林地表土层分别喷施15kg·hm^-2森得保、白僵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并进行覆盖与不覆盖稍草的6种处理以防治浙江双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 Wang).结果表明,分别喷施森得保、白僵菌、绿僵菌3种生物农药并覆盖稻草对春笋的防治效果为98.3%、86.8%、89.2%,对冬笋分别为93.8%、86.3%、87.6%;仅分别喷施3种生物农药而不覆盖稻草对春笋的防治效果为91.0%、76.3%、78.2%,对冬笋分别为82.3%、72.6%、76.1%.各种防治处理与对照(未进行任何处理)相比,平均新竹株数、高度、眉围分别提高300-535株·hm^-2、1.4-2.8m和4.5-6.8cm.综上认为,覆盖稻草比不覆盖稻草的防治效果更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双栉蝠蛾 生物防治 营林措施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三防”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盛健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6期78-79,共2页
随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林权结构分散化的发展格局。文章就如何应对这些变革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特别是对森林"三防"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 随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林权结构分散化的发展格局。文章就如何应对这些变革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特别是对森林"三防"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三防”体系 林权制度 联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两种链蚧的综合防治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詹祖仁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密竹链蚧、绿竹链蚧是绿竹的主要害虫,为有效防治这两种害虫,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研究表明:对危害绿竹的密竹链蚧、绿竹链蚧两种害虫的林间化学防治应以高效氯氰菊酯与敌敌畏、乐果、啶虫脒的混配剂或单一药剂注射防治为好;林业措... 密竹链蚧、绿竹链蚧是绿竹的主要害虫,为有效防治这两种害虫,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研究表明:对危害绿竹的密竹链蚧、绿竹链蚧两种害虫的林间化学防治应以高效氯氰菊酯与敌敌畏、乐果、啶虫脒的混配剂或单一药剂注射防治为好;林业措施防治中,抚育间伐、施肥培土、抚育间伐+施肥培土、人工刮除等4种措施效果都较好,在生产中因地制宜加以组合利用,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保护、助迁和利用绿竹林中丰富的各种自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对害虫抑制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密竹链蚧 绿竹链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类型区划与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登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3期66-68,共3页
根据尤溪县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际,将全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类型区划分为发生除治区、重点预防区和一般预防区,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类型区划 措施 尤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得保与白僵菌防治刚竹毒蛾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詹祖仁 陈锡桓 +2 位作者 张龙华 张登强 叶春珍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5期26-27,共2页
采用森得保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两种生物农药在林间对刚竹毒蛾(PantanaphyllostachysaeChao)3-4龄幼虫进行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分别为94.6%和59.4%,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森得保 白僵菌 刚竹毒蛾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叶斑枯病营林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祖仁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根据毛竹叶斑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竹林的立地条件,采取劈草清杂、合理采伐、深翻抚育,加施适当比例的N、P、K复合肥等营林技术防治措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毛竹 竹独足座菌 叶斑枯病 营林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绿僵菌对橙带蓝尺蛾幼虫致病力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郑宏 曾丽琼 陈文玉 林曦碧 詹祖仁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5-19,共5页
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罗汉松和竹柏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为筛选出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优良菌株,对5株不同来源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FZ-13、MaFZ-16、MaQL-02、MaXJ-04、MaZPTR-01)在PDA... 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罗汉松和竹柏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为筛选出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优良菌株,对5株不同来源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FZ-13、MaFZ-16、MaQL-02、MaXJ-04、MaZPTR-01)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及其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菌落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及其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差异十分显著。菌株接种培养15 d,菌落直径最大的为MaZPTR-01菌株,达6.5 cm;其次为MaFZ-13菌株,达6.2 cm。产孢量最高的为MaFZ-13,达1.33×10^8孢子·cm-2,MaZPTR-01菌株次之,达1.28×10^8孢子·cm-2。MaFZ-13、MaXJ-04菌株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死率较高,15 d后分别达到96.7%、95.0%,其它菌株均低于90%;幼虫僵虫率分别为75%、71.7%;致死中时(LT50)也显著短于其它菌株,分别为5.01 d、5.48 d。绿僵菌MaFZ-13和MaXJ-04菌株不仅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而且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强,可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橙带蓝尺蛾 致死中时(LT50) 僵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近年林业新害虫(Ⅱ)--竹节虫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学友 宋海天 +4 位作者 蔡守平 詹祖仁 施丹阳 郑兆飞 谢峥 《福建林业》 2019年第6期26-29,共4页
2018年光泽小异和克氏华枝在闽中地区阔叶林中严重发生,寄主植物主要为米槠、刺锥。2019年皮在福州发生严重,寄主植物主要为毛杜鹃和红叶石楠。本文介绍了这3种竹节虫的分布、形态特征和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控建议。
关键词 光泽小异 克氏华枝 皮 壳斗科 毛杜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枯梢病发生与林分及立地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庆源 林强 +3 位作者 黄吉力 张文勤 黄炳荣 陈锡桓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8-632,共5页
根据福建省225块毛竹枯梢病林分病情样地调查分析,表明病害发生发展与林分及其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由83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推导出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土壤、地形、林分密度、胸径的生态数学模型:Y= 40... 根据福建省225块毛竹枯梢病林分病情样地调查分析,表明病害发生发展与林分及其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由83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推导出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土壤、地形、林分密度、胸径的生态数学模型:Y= 40.493 2- 3.543 5C11- 1.980 5C21- 0.942 7C22- 6.7996C31- 5.002 3C32- 3.658 8C41- 2.409 1C42- 17.983 6C51- 12.290 0C52- 8.889 4C61- 3.150 4C62,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 0、0.199 2、0.577 4、0.344 9、0.869 7、0.680 9,复相关系数为0.941 3。用此模型对福建省1989~1995年设置的53块样地的应用判别准确率为76.6% 。提出该病害林分病情生态辅助测报技术和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生态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枯梢病 竹啄球菌 林分及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突肩瓢虫对居竹伪角蚜捕食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开炬 詹祖仁 +2 位作者 林滨 张龙华 张春兰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9,共4页
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对居竹伪角蚜Pseudoregma bambusicola和绿竹链蚧Bambusaspis notabile、密竹链蚧B.miliaris等绿竹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了解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行为是有效选择天敌用于生物防治成败的关键,为此,观察... 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对居竹伪角蚜Pseudoregma bambusicola和绿竹链蚧Bambusaspis notabile、密竹链蚧B.miliaris等绿竹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了解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行为是有效选择天敌用于生物防治成败的关键,为此,观察研究了大突肩瓢虫捕食居竹伪角蚜的行为以及各种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大突肩瓢虫捕食行为分为搜寻、取食、清洁、静息、整翅、排泄6个过程,以积极搜索式为主,偶见坐等捕食。幼虫无展翅和清洁行为,且排泄和静息行为较少发生。在饥饿状态下,成虫整个捕食过程各行为所占的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取食时间、搜寻时间、静息时间、清洁时间,取食时间占观察总时长的47.02%;各龄幼虫的取食时间显著长于搜寻时间,虫龄越大,取食时间越长;嚼食时间随虫龄的增大而缩短,成虫的嚼食时间显著短于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突肩瓢虫 居竹伪角蚜 捕食行为 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枯梢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文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3-86,共4页
毛竹健株和病株技和叶与抗枯梢病有关的生理生化动态反应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健株相比,病株在被侵染过程中蒸腾强度,呼吸强度,细胞质膜透性及各种氧化还原酶系统的活性明显增高,含水量和光合作用强度显著降低,这些抗病的生理生化... 毛竹健株和病株技和叶与抗枯梢病有关的生理生化动态反应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健株相比,病株在被侵染过程中蒸腾强度,呼吸强度,细胞质膜透性及各种氧化还原酶系统的活性明显增高,含水量和光合作用强度显著降低,这些抗病的生理生化反应与株间毛竹枯梢病的病状表现趋势是一致的,可以作为毛竹抗枯梢病的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枯梢病 抗病性指标 细胞质膜透性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链蚧危害对绿竹叶绿素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龙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5,共3页
研究了绿竹链蚧不同危害程度对绿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受害比,轻度、中度、重度受害绿竹的SPDA值分别减少4.6%,12.4%,22.4%;净光合速率分别减少7.79%,16.39%,29.38%;暗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5.49%,26.67%,-7.39%;光呼吸速率分... 研究了绿竹链蚧不同危害程度对绿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受害比,轻度、中度、重度受害绿竹的SPDA值分别减少4.6%,12.4%,22.4%;净光合速率分别减少7.79%,16.39%,29.38%;暗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5.49%,26.67%,-7.39%;光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6.60%,30.08%,-11.56%;CO2补偿点分别提高1.15,1.48,2.04倍。不同受害程度对绿竹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链蚧 绿竹 叶绿素 光合作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无危险性有害生物种苗繁育基地创建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詹祖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阐述了尤溪县创建林业无危险性有害生物种苗繁育基地的主要措施与做法,总结了基地创建结果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并进一步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林业 危险性有害生物 种苗繁育基地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刚竹毒蛾发生面积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盛健 《华东昆虫学报》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根据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结合福建省尤溪县气象因子及刚竹毒蛾发生面积的实测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2个预留调查点的平均预测精度达96.55%,预测准确率为100%。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神经网络 发生面积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