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疾病家庭照顾者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冉茂梅 唐绪霞 郭雪 《医药前沿》 2025年第4期23-26,共4页
慢性疾病家庭照顾者健康素养与患者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对慢性疾病家庭照顾者健康素养评估和干预至关重要。本综述分析了慢性疾病照顾者健康素养的评估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旨在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慢性疾病家庭照顾者健康素养与患者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对慢性疾病家庭照顾者健康素养评估和干预至关重要。本综述分析了慢性疾病照顾者健康素养的评估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旨在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家庭照顾者 健康素养 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 健康素养问卷 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 Zarit照顾负担量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程明亮 陈俊霖 +2 位作者 刘小军 孙邱 陈姜 《肝脏》 2024年第11期1358-1361,1373,共5页
目的 比较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不可切除PLC患者80例。依照治疗策略上的差异,将纳入病例分为TACE组、HAIC... 目的 比较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不可切除PLC患者80例。依照治疗策略上的差异,将纳入病例分为TACE组、HAIC组,各40例,两组在TACE或HAIC基础上联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短期疗效、肝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及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HAIC组客观缓解率(CR+PR/所有病例)、疾病控制率(CR+PR+SD/所有病例)为55.0%、82.5%,分别显著高于TACE组[35.0%、67.5%,P<0.05]。治疗后TACE组AFP、AFP-L3、ALT、AST及TBil分别为184.6(96.0,271.9)ng/mL、176.4(99.5,248.7)ng/mL、98(70,137)U/L、93(75,123)U/L及74.8(37.8,113.5)μmol/L,与HAIC组[86.4(60.3,123.6)ng/mL、226.2(110.8,301.2)ng/mL、56(32,80)U/L、50(35,71)U/L及41.8(25.6,79.8)μ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IC组CD4^(+)、CD4^(+)/CD8^(+)为38.5(35.0,39.8)%、1.3(1.2,1.4),与TACE组[35.2(34.0,36.8)%、1.2(1.0,1.2)]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HAIC治疗后部分病例存在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腹痛及低热等,在对症处理后好转缓解。两组随后在接受免疫治疗中发生发热7例、毛细血管增生症4例、贫血3例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上述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均未施行后续免疫治疗。在治疗满1年后进行随访,其中TACE组、HAIC组分别失仿3例、1例,两者总体生存率64.9%(24/37)、41.0%(1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HAIC治疗后继续联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中晚期PLC患者短期疗效理想,在能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显著改善总体生存情况,值得临床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敏 侯华丽 +1 位作者 周松 王春荣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类型布加氏综合症(BCS)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下腔静脉造影或手术证实的BCS患者,对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结果与X线造影及临床手术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21例BCS患者,...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类型布加氏综合症(BCS)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下腔静脉造影或手术证实的BCS患者,对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结果与X线造影及临床手术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21例BCS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CS的患者为19例,其中肝静脉阻塞8例,下腔静脉型4例,混合型7例,超声准确率为90.5%(19/21),漏诊或误诊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诊断布加氏综合征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4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荣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891-892,共2页
目的对比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IT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其中对照... 目的对比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IT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脾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且观察组无1例中转开腹。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虽然长于对照组(t=3.104,P<0.05),但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77、3.247、4.547,P<0.05);术后两个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82.61%(19/2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65%(22/23)(χ2=28.662,P<0.05)。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且与开腹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腹腔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航辅助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云 周松 +1 位作者 王春荣 张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3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辅助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5月宣汉县人民医院诊治肝内外胆管梗阻致肝内胆管扩张患者160例,均经超声、X线、CT检查等明确诊断,其中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7例,肝细胞性...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辅助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5月宣汉县人民医院诊治肝内外胆管梗阻致肝内胆管扩张患者160例,均经超声、X线、CT检查等明确诊断,其中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7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31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19例,壶腹部肿瘤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0~69岁。研究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31~70岁。对照组在放射线引导下实施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研究组在超声导航辅助下实施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穿刺次数(1.03±0.23)次、操作时间(17.68±4.23)min、穿刺成功率98%,优于对照组的(2.34±0.55)次、(33.43±6.43)min、8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1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航辅助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对堵塞性黄疸患者治疗有一定优势性,可让医生视野更加清晰,提升操作效率,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安全可靠性高,减少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治疗 超声导航 阻塞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肝圆韧带入路行左肝蒂鞘内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春荣 官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肝圆韧带入路行左肝蒂鞘内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2例,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腹左半肝切除术,研究组于腹腔镜下经肝圆韧带入路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肝圆韧带入路行左肝蒂鞘内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2例,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腹左半肝切除术,研究组于腹腔镜下经肝圆韧带入路行左肝蒂鞘内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d、5d、7d动态开展肝功能、空腹血糖、免疫功能检测,对比两组观察指标动态变化情况,术后2周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肝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d两组肝功能上升至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术后1d、3d、5d、7d组间肝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两组空腹血糖上升至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术后1d、3d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显著(P<0.05),术后5d、7d组间空腹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两组IgM及IgG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IgM及IgG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1d、3d、5d、7d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2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下经肝圆韧带入路行左肝蒂鞘内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血糖变化小、恢复快,且可提升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功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探讨
7
作者 王春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宣汉县人民医院进行脾切除术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宣汉县人民医院进行脾切除术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脾切除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90.25±2.33)min]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140.37±7.65)min],其术中的出血量[(40.82±4.73)ml]少于对照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309.75±12.08)ml],其术毕至胃肠蠕动恢复正常的时间[(13.62±2.45)h]短于对照组患者术毕至胃肠蠕动恢复正常的时间[(37.58±6.77)h],其住院的时间[(4.76±1.12)d]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11.53±3.04)d],P<0.05。结论: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能够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促进其术后胃肠蠕动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门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胰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姜 向洪洲 +1 位作者 李政 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 分析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在胰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集医院肝胆外科已行手术的胰腺癌患者74例,良性胰腺肿瘤、胰腺炎80例(各40... 目的 分析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在胰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集医院肝胆外科已行手术的胰腺癌患者74例,良性胰腺肿瘤、胰腺炎80例(各40例)。对样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对比胰腺癌、良性疾病对象的STAT3表达,评价STAT3表达诊断效用。分析STAT3阳性、阴性对象的胰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24个月为观察期,对比胰腺癌预后不良(出现扩散、转移、复发)对象32例、预后良好胰腺癌对象42例的STAT3。结果 胰腺癌组织STAT3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高于良性胰腺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胰腺组织中的p-STAT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70.3%(52/74)、86.2%(69/80)、82.5%(52/63)、75.8%(69/91)、78.6%(121/154)。胰腺癌组织中STAT3阳性的对象淋巴结转移高于STAT3阴性对象,胰腺癌组织中STAT3阳性的对象临床分期与STAT3阴性对象差异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预后不良对象组织中STAT3阳性率高于胰腺癌预后良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3在胰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进展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谭君心 符纯川 李国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就诊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术后对患者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患者微...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就诊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术后对患者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患者微血管侵犯情况,并依此分为侵犯组和未侵犯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肿瘤直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TNM分期、甲胎蛋白(AFP)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86例患者存在微血管侵犯,34例未侵犯。侵犯组患者肿瘤直径、AFP、PLR、NLR、TNM分期均显著高于未侵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PLR均为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PLR和肿瘤直径诊断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84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和肿瘤直径联合诊断的AUC为0.919,明显高于PLR单独诊断(Z=3.635,P<0.001)和肿瘤直径单独诊断(Z=2.541,P=0.011);Youden指数提示PLR和肿瘤直径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情况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40.67、≥5.35cm,PLR和肿瘤直径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5.35%,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P=0.013、0.013)。结论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够作为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肿瘤直径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激动剂GW3965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再灌注期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胡相友 刘长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237-22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过GW3965预处理激动肝X受体(LXR)后对SD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0只雄性、健康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14只)GW3965预处理组(GW3965组,14对)和原位肝移植组(OLT组,14对);术后分别检测各... 目的探讨经过GW3965预处理激动肝X受体(LXR)后对SD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0只雄性、健康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14只)GW3965预处理组(GW3965组,14对)和原位肝移植组(OLT组,14对);术后分别检测各时相点的血清转氨酶、肝组织病理改变、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1)水平,肝病理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6、24h后原位肝移植组与GW3965组血浆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血清转氨酶、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均高于SO组;而再灌注6、24h后,GW3965组血清转氨酶、血浆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肝脏组织病理损伤、NF-κB表达水平低于OL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经过GW3965激动供肝的LXR后可以有效降低肝移植再灌注期肝脏内毒素信号通路中的核因子κB NF-κB表达和其下游炎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因子的产生,从而有效保护移植供肝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肝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厚朴排气合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4期28-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厚朴排气合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双歧杆菌、厚朴排气合剂治...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厚朴排气合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双歧杆菌、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双歧杆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7,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厚朴排气合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厚朴排气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和KAI1/CD82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春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和KAI1/CD82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本院病理科收集的61例HCC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肝组织中MACC-1和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和KAI1/CD82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本院病理科收集的61例HCC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肝组织中MACC-1和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的MACC-1和KAI1/CD82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ACC1和KAI1/CD82蛋白水平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TNM分期相关(P<0.05).MACC1阴性或KAI1/CD82阳性HCC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高于MACC1阳性或KAI1阴性HCC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CC1、KAI1/CD82阳性表达以及TNM分期均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结论】MACC1和KAI1/CD82表达异常在HCC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MACC1和KAI1/CD82联合检测是HCC患者潜在的有效判别肿瘤转移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遗传学 肝细胞/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一体化移动护理推车的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冉茂梅 郭雪 +1 位作者 唐绪霞 陈夏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2期77-78,共2页
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通过改进相关设施,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本文介绍一种新型一体化移动护理推车,由移动电脑一体机、护理治疗推车两大部分组成,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查询患者资料和提供护理服务。
关键词 移动推车 移动电脑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14
作者 冉茂梅 申冰莹 +4 位作者 何思铭 杨圆圆 邵建敏 许远乐 庞咪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8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分析、原因解析,制定了针对性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有效固定管道、合理进行活动等、提升护士科普素养、多元化健康宣教、中...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分析、原因解析,制定了针对性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有效固定管道、合理进行活动等、提升护士科普素养、多元化健康宣教、中西医结合护理缓解疼痛构建预康复模式等。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从67.28%下降至29.6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但活动过程中对于术前、术中的改善重点未涉及,对于围手术期的关注不够全面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G荧光导航联合Laennec膜入路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应用
15
作者 陈姜 王春荣 +1 位作者 曹家洪 喻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精准定位病变与优化手术路径至关重要。传统手术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可精准显示肝脏内病变边界,Laennec膜入路有助于清晰解剖肝内结构,本研究探讨ICG荧光导航联合Laennec膜... 背景与目的: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精准定位病变与优化手术路径至关重要。传统手术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可精准显示肝脏内病变边界,Laennec膜入路有助于清晰解剖肝内结构,本研究探讨ICG荧光导航联合Laennec膜入路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1月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2例采用高清腹腔镜下Pringle法全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对照组),另22例应用ICG荧光导航联合Laennec膜入路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第1、3、7天的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6 d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18.19±39.18) min vs.(245.23±44.36) min,P<0.05]、手术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320.44±78.62) mL vs.(456.37±88.16) mL,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中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4%vs.9.09%,P>0.05)。观察组术后1~6 d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431.19±152.18) m L vs.(528.23±184.36) mL,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9.21±2.92) d vs.(12.72±3.24) d;(2.24±0.42) d vs.(3.35±0.53) d,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3%vs.77.27%,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ICG荧光导航联合Laennec膜入路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吲哚花青绿
原文传递
循Glisson蒂鞘外解剖、Laennec膜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春荣 陈姜 喻晨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循Glisson蒂鞘外解剖、Laennec膜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临床应用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4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术式分为A组(行循Glisson蒂鞘外解剖、Laennec膜入路腹腔... 目的探究循Glisson蒂鞘外解剖、Laennec膜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临床应用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4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术式分为A组(行循Glisson蒂鞘外解剖、Laennec膜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和B组(行Pringle法全肝血流阻断、左肝Glisson蒂鞘内腹腔镜解剖左半肝切除术),每组患者各20例。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比B组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A组(10%)低于B组(40%)(P<0.05)。结论循Glisson蒂鞘外解剖、Laennec膜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Glisson蒂鞘外解剖 Laennec膜 鞘内解剖
原文传递
胰头癌患者经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的诊治: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洪洲 李继志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胰头癌患者经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PPPD)术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和提高诊治经验。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胰头癌患者经PPPD术后发生胰瘘合并感染12例,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禁... 目的通过分析胰头癌患者经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PPPD)术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和提高诊治经验。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胰头癌患者经PPPD术后发生胰瘘合并感染12例,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禁饮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管理,持续冲洗引流和胃肠减压,原窦道置入双腔引流管,同时加强还原性谷胱甘肽+甲氧苄啶等药物治疗。结果 2例保守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未见脓毒症、腹腔感染、皮肤感染,出现2例胃排空障碍;瘘道愈合时间(39.4±5.4)d;治疗72 h后患者血淀粉酶(AMY)、尿胰蛋白酶激活肽(TAP)、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51、18.092、4.135,均P<0.01)。结论胰头癌患者经PPPD术后若发生吻合口瘘合并感染,需加强引流管理、控制感染,采取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药物;当出现胰瘘或严重肠瘘应尽早发现和明确诊断,采取综合治疗,必要时手术,以治愈胰肠吻合口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口瘘 感染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18
作者 袁光梅 《保健文汇》 2020年第5期73-73,共1页
急性胰腺炎是(acute pancreatitis,AP)临床外科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所谓急性胰腺炎就是指胰腺炎的急性发作表现。由于患者的身体受到来自生活中外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了患者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从而引发了患者的胰腺出现一系列的水... 急性胰腺炎是(acute pancreatitis,AP)临床外科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所谓急性胰腺炎就是指胰腺炎的急性发作表现。由于患者的身体受到来自生活中外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了患者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从而引发了患者的胰腺出现一系列的水肿、出血甚至是坏死的急性症状。该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在发病时具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高热以及患者会出现以体内的胰酶急剧增高等,此种情况特别容易引发患者身体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在发现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不应该犹豫,要立马将患者送入医院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且死亡率极高等特点,且在发病时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要引起对该病的重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发率在所有急腹症排名中排在第4位左右。急性胰腺炎又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一般大多数患者都是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在经过手术后都可以治愈且该类型呈现为自限性;只有极少数患者是重症性胰腺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该种类型患者还会出现继发性的感染现象以及休克等,此种胰腺炎常被临床上视为外科病且病死率极高,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以及后期的严密护理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结果 延续性护理 急性症状 临床外科 重症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感染现象 外科病
原文传递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护理
19
作者 袁光梅 《保健文汇》 2020年第4期70-70,共1页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疾病,外伤性脾破裂顾名思义就是指外伤导致患者的脾脏受到损伤甚至是破裂现象,由于患者受到直接或间接性的外力作用而造成的外伤性脾破裂。脾脏是我们身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给我...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疾病,外伤性脾破裂顾名思义就是指外伤导致患者的脾脏受到损伤甚至是破裂现象,由于患者受到直接或间接性的外力作用而造成的外伤性脾破裂。脾脏是我们身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给我们供血的器官但是又具有脆弱性的特点,一般而言,对于外伤导致患者出现脾破裂的现象十分常见,脾破裂又分为自发性脾破裂和外伤性脾破裂。在以往,在战争时期出现的外伤性脾破裂较为常见,因为打仗经常会受到来自外部的伤害。该疾病的发病因素较多,一般都来自于外伤,如撞击伤、挤压伤、患者遭受到外部的拳打脚踢以及坠落伤;还有来自外部的超强冲击力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以及来自刀剑、子弹等外力。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外伤性脾破裂方面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只要患者在发现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及时地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那么其治愈性很高。因为该病具有病情凶险且发病急的特点,所以对于脾破裂受伤严重的患者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治,选择距离患者最近的医院对患者进行救治,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疾病,因为它具有突发性且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深,所以许多人看到此种情况都手足无措,往往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好。那么本文主要就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护理展开了讨论,具体情况见下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急救护理 外力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