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超声对炎症性肠炎早期诊断及活动期、缓解期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英莉 薛坤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对炎症性肠病(IBD)早期诊断及活动期、缓解期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90例IBD患者(观察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克罗恩病(CD)42例,活动期20例,缓解期22例;溃疡性结肠炎(UC)48例,...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对炎症性肠病(IBD)早期诊断及活动期、缓解期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90例IBD患者(观察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克罗恩病(CD)42例,活动期20例,缓解期22例;溃疡性结肠炎(UC)48例,活动期23例,缓解期25例。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观察所有研究对象肠壁厚度、血流状态及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RI),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在IBD诊断及判断疾病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肠壁厚度为(4.21±1.36)mm,显著高于对照组,RI为(0.63±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血流状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活动期和CD活动期肠壁厚度显著高于缓解期,RI显著低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活动期0-Ⅰ级血流状态例数显著低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在IBD早期诊断和活动性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炎 腹部超声 早期诊断 活动性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