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08120镍基耐蚀合金20 t扁锭初锻开裂原因分析和工艺改进
1
作者 刘煜 徐文亮 《特殊钢》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针对N08120镍基耐蚀合金20 t扁锭锻造开裂问题,开展了实验和现场工艺分析,采用低倍实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裂纹附近的凝固组织和裂纹断口表面成分进行探究,并结合材料的平衡态相图和现场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开裂是钢锭内... 针对N08120镍基耐蚀合金20 t扁锭锻造开裂问题,开展了实验和现场工艺分析,采用低倍实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裂纹附近的凝固组织和裂纹断口表面成分进行探究,并结合材料的平衡态相图和现场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开裂是钢锭内部凝固缺陷和不恰当的锻造加热工艺共同导致。凝固过程容易在扁锭的中下部形成疏松、缩孔缺陷,且锻造加热时存在冷锭叠装的装炉方式,钢锭内部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当应力值高于其结合强度的时候便会萌生裂纹,并在锻造过程向外扩展。通过降低帽口补注流速为锭身的30%,当补注至帽口2/3时提前加入发热剂,发热剂用量从2 kg/t提升至2.5 kg/t,并按照0.8 kg/t添加碳化稻壳保温,在锻造工序,提升热送钢锭比例,对于冷锭严禁叠装入炉,锻造开裂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08120镍基合金 扁锭 凝固缺陷 锻造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Zr及B元素对Fe-36%Ni因瓦合金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朱银存 史传鑫 田玉新 《模具技术》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Fe-36%Ni因瓦合金在冶炼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纯度或者脱氧处理工艺等原因,熔炼后的合金中存在Al、Ti、Zr、B等残余元素,其含量对合金的热膨胀系数TEC以及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结合Fe-36%Ni合金实际情况确定各残余元素含量取值范围,采用... Fe-36%Ni因瓦合金在冶炼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纯度或者脱氧处理工艺等原因,熔炼后的合金中存在Al、Ti、Zr、B等残余元素,其含量对合金的热膨胀系数TEC以及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结合Fe-36%Ni合金实际情况确定各残余元素含量取值范围,采用高真空电弧熔炼吸铸技术严格控制目标元素含量,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合金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Ti及Zr会明显增加Fe-36%Ni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并导致居里温度降低。而B的存在会使中温(30~200℃)及高温(30~300℃)区间的热膨胀系数先升高后降低,并伴随居里温度的升高,这意味着B元素通过提高居里温度来维持磁致伸缩现象,进而维持Fe-36%Ni合金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力学性能方面,Zr及B的加入对Fe-36%Ni合金维氏硬度的提升大于Al及Ti元素。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含量的Al、Ti、Zr、B残余元素对热膨胀系数及维氏硬度的单一作用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机理,为Fe-36%Ni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6%Ni因瓦合金 磁致伸缩 热膨胀系数(TEC)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大型铸件热处理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欣 陈正宗 赵海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为了优化G115钢大型铸件正火及回火热处理制度,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正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对铸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火过程中,铸件下端边缘处温度最高且升温速率最快,距上端约1/4处内表面温度最低,且升温速率最慢。在回... 为了优化G115钢大型铸件正火及回火热处理制度,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正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对铸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火过程中,铸件下端边缘处温度最高且升温速率最快,距上端约1/4处内表面温度最低,且升温速率最慢。在回火过程中,铸件的温度变化规律与正火过程相似。铸件下端边缘处在目标温度下的保温时间最长,上端约1/4截面厚度中心处的保温时间最短。结合加热速率、温差、加热效率及生产成本,正火优选工艺(2),回火优选工艺(3)。采用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所生产G115钢铸件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均匀且明显高于CB2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G115 大型铸件 有限元 正火 回火
原文传递
GH4720Li合金VIM+PESR+VAR三联工艺及冶金质量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庆增 石磊 唐超 《宝钢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62-65,共4页
高温合金是为满足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对材料的苛刻使用要求而研制的,现已发展成为军用和民用发动机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随着Al、Ti含量的不断提高,高温合金材料的热加工性能也随之大幅降低。介绍了采用VIM+PESR+VAR三联工艺试制典型难... 高温合金是为满足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对材料的苛刻使用要求而研制的,现已发展成为军用和民用发动机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随着Al、Ti含量的不断提高,高温合金材料的热加工性能也随之大幅降低。介绍了采用VIM+PESR+VAR三联工艺试制典型难变形GH4720Li合金Φ508 mm锭的冶金效果和实物质量。VIM+PESR工艺的电极无缩孔、纯净、组织致密,VAR的工艺稳定性良好。三联工艺GH4720Li合金的S含量达到10-4%级,对合金的锻造开坯非常有利。试验摸索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工艺。实践结果表明,合金锭经均匀化处理后,热加工塑性明显提高。三联工艺GH4720Li合金棒材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20Li合金 组织 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态TA10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启飞 储双杰 +3 位作者 梁高飞 杨帅 王美晨 毛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5-1565,共11页
以电子束冷床(EB)炉单次熔铸的TA10钛合金扁锭为研究对象,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开展高且宽应变速率范围(0.01~30 s^(−1))下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该合金在800~1000℃下变形60%时的高温力学行为及铸态组织演变特征,建立基于峰值应... 以电子束冷床(EB)炉单次熔铸的TA10钛合金扁锭为研究对象,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开展高且宽应变速率范围(0.01~30 s^(−1))下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该合金在800~1000℃下变形60%时的高温力学行为及铸态组织演变特征,建立基于峰值应力的高温塑性本构方程,绘制考虑应变的热加工图,深入讨论能量耗散效率因子与宏观、微观组织、力学响应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降低,TA10钛合金流变应力减小;变形温度高于或低于相变点时,峰值应力与变形温度均呈线性相关。Arrhenius方程能较好地预测该合金变形抗力与工艺参数间的变化规律。该合金不适合单道次大变形,较为适合变形量中等且较慢应变速率下的成形方式,可尝试开展高速率多次小变形的方式成形。该合金在两相区慢应变速率下热变形时的流变软化机制为动态球化或塑性流动局部化,而高应变速率下应力塌陷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宏观失稳,且其在单相区的软化机制以动态回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0钛合金 高温力学行为 铸态组织演变 高温塑性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工艺对航空用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燕 储双杰 +1 位作者 张启飞 毛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2,共20页
钛合金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等领域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但因其冷塑性能差、加工难度大,故常采用热加工来成形钛合金,如模锻等。净成形或近净成形技术是获得高性能钛合金部件的重要成形方法,并已在飞机大型结构件加工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 钛合金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等领域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但因其冷塑性能差、加工难度大,故常采用热加工来成形钛合金,如模锻等。净成形或近净成形技术是获得高性能钛合金部件的重要成形方法,并已在飞机大型结构件加工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系统综述了航空用钛合金不同锻造成形工艺间的差异,归纳了锻造工艺参数对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钛合金在锻造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机理、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拉伸及疲劳断裂机理,结合不同锻造成形工艺的特点及现存的不足,展望了钛合金在热加工方面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钛合金锻造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锻造工艺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热轧过程中组织演变和性能控制机理研究及展望
7
作者 王美晨 储双杰 +3 位作者 梁高飞 张启飞 赵海燕 毛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共22页
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轧件特点,将TC4钛合金产品分为板带箔材和管棒材,归纳了这些产品常见的加工技术;综合评述了晶粒细化、织构演变和相组分再分配等行为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总结不同的热轧温度及变形量等轧制工... 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轧件特点,将TC4钛合金产品分为板带箔材和管棒材,归纳了这些产品常见的加工技术;综合评述了晶粒细化、织构演变和相组分再分配等行为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总结不同的热轧温度及变形量等轧制工艺对TC4钛合金组织的影响,评估了性能、组织匹配性较好的相关参数;围绕TC4钛合金板材在热轧过程中出现的轧制变形不均匀、裂纹和塑性流动失稳等缺陷,阐述了这些缺陷的形成机理;考虑到数值模拟在钛合金热加工成形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TC4钛合金不同尺度下数值模拟特点;展望了TC4钛合金热轧工艺及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热轧 组织演变 工艺参数 缺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超级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科 林义民 +4 位作者 王飞 易江龙 邹晓东 潘琳琳 牛犇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3-902,共10页
采用直径为1.2 mm的ER2594-超级双相不锈钢焊丝进行了多层单道墙体电弧增材试验,对增材件分别进行1050、1150和1250℃的固溶处理,并在固溶处理后对各试样进行了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双相比中的铁素体含... 采用直径为1.2 mm的ER2594-超级双相不锈钢焊丝进行了多层单道墙体电弧增材试验,对增材件分别进行1050、1150和1250℃的固溶处理,并在固溶处理后对各试样进行了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双相比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加,其显微硬度也相应提高.此外,固溶处理可降低增材件的内应力,最终基于较高硬度和较低内应力的协同作用,在1250℃时获得耐磨性能较优的试样,有效地提升了热处理后增材件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双相不锈钢 增材制造 固溶处理 内应力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15钢窄间隙自动氩弧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宇清 蒋涛 +4 位作者 杨文佳 陈正宗 姜海峰 赵海平 马志宝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0期29-33,共5页
采用窄间隙自动氩弧焊机焊接G115大口径厚壁管,借助金相显微镜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应用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窄间隙氩弧焊接头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热影响... 采用窄间隙自动氩弧焊机焊接G115大口径厚壁管,借助金相显微镜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应用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窄间隙氩弧焊接头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热影响区未发现显微裂纹缺陷,热影响区宽度仅为1.7mm。焊接接头强度性能良好,弯曲试验满足标准要求,冲击试验结果优良,最高硬度值249HV满足标准要求,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最大值位于焊缝中心,拉应力为278MPa,是母材屈服强度的52%。本研究的全位置窄间隙自动氩弧焊工艺,为G115钢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15钢 窄间隙氩弧焊 接头性能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超低碳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锋 孙强 孟吉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29,共6页
研究了975、1000、1025和1050℃四种固溶处理温度对超低碳(w(C)≤0.01%)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并检测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超低碳15-5PH不锈钢... 研究了975、1000、1025和1050℃四种固溶处理温度对超低碳(w(C)≤0.01%)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并检测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吸收能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从975℃提高到1050℃,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晶粒平均尺寸从27μm长大到150μm,伸长率从14.5%降低到8.5%,断面收缩率从55%降低到32%,冲击吸收能量从35.6 J降低到6.6 J,其强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高温形变参数对4J32超因瓦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 姚瑶 田玉新 《特殊钢》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使用热模拟压缩试验仪器,设置850~1150℃不同应变温度和0.1~10 s-1应变速率等热变形参数进行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热模拟试验等设备对合金进行组织形貌表征,结合热模拟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及合金组织形貌进行分析,系统性研究4J32超因... 使用热模拟压缩试验仪器,设置850~1150℃不同应变温度和0.1~10 s-1应变速率等热变形参数进行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热模拟试验等设备对合金进行组织形貌表征,结合热模拟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及合金组织形貌进行分析,系统性研究4J32超因瓦合金(Fe-32Ni-4Co)在850~1150℃高温热变形行为及组织形貌演变过程。研究发现,4J32超因瓦合金在900℃以下热变形过程不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合金中存在大量的变形晶粒组织。当热变形温度大于1050℃时,合金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应变速率越快其动态再结晶程度越高。研究结果表明,超因瓦合金最优的热变形温度>1100℃,应变速率为1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J32超因瓦合金 热模拟 动态再结晶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电子束冷床炉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王美晨 储双杰 +4 位作者 梁高飞 赵海燕 许耀平 张启飞 毛博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实际生产经验,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实现对电子束冷床炉TC4钛合金凝固过程可视化监控和分析。利用ProCAST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铸锭的凝固过程包括凝固开始、非稳态凝固和稳态凝固3个阶段,阐明了不同凝固时间下铸锭的温度分... 基于实际生产经验,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实现对电子束冷床炉TC4钛合金凝固过程可视化监控和分析。利用ProCAST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铸锭的凝固过程包括凝固开始、非稳态凝固和稳态凝固3个阶段,阐明了不同凝固时间下铸锭的温度分布规律及稳态时的特征。重点研究不同浇注温度和拉锭速率对铸锭熔池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为TC4钛合金铸锭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可促进大规格TC4钛合金扁锭的高质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子束冷床炉 凝固 钛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冷床炉熔铸钛合金锭表面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13
作者 许耀平 肖永江 +1 位作者 梁高飞 沈厚发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电子束冷床炉(简称EB炉)熔铸技术在钛及钛合金圆锭、扁锭的制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纯钛熔铸相比,钛合金熔铸时容易出现严重的横裂纹。工程实际中发现结晶器内壁黏结物与凝固坯壳的连接是裂纹形成与扩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及工... 电子束冷床炉(简称EB炉)熔铸技术在钛及钛合金圆锭、扁锭的制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纯钛熔铸相比,钛合金熔铸时容易出现严重的横裂纹。工程实际中发现结晶器内壁黏结物与凝固坯壳的连接是裂纹形成与扩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的方法分析确定了典型钛合金表面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并获得了凝固坯壳与拉锭速度及液面电子枪能量的关系,发现高拉速和持续拉锭的区域容易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技术 钛合金 表面裂纹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标识的热加工过程单件质量数据追溯技术
14
作者 曹圣泉 孙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7,共9页
锻件在热加工过程由于温度较高、变形量较大,难以应用射频识别、表面标识等传统方法进行识别,从而导致单件锻件标识号与锻件工艺过程数据、质量数据难以准确对应与追溯。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构建生产要素的编码系统,为单件锻件赋予唯一的... 锻件在热加工过程由于温度较高、变形量较大,难以应用射频识别、表面标识等传统方法进行识别,从而导致单件锻件标识号与锻件工艺过程数据、质量数据难以准确对应与追溯。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构建生产要素的编码系统,为单件锻件赋予唯一的虚拟标识,并结合生产工艺时序流程将生产链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数据进行梳理与关联,构建了以虚拟标识为主键的全流程质量数据模型,形成以虚拟标识为追溯介质的单件质量数据全流程追溯技术。基于该技术构建了单件追溯系统,实现了单件锻件工艺过程和质量数据的实时跟踪和分析决策,最后,探讨了这一创新方法对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生产透明度、以及对锻造行业精益生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件 虚拟标识 热加工 质量数据追溯 全流程管理 精益生产
原文传递
金属锻件表面低质量DM二维码标识识别技术
15
作者 曹圣泉 田晓晓 孙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16,共7页
针对热加工复杂环境下锻件表面图像变化形成的低质量DataMatrix二维码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立体视觉识别技术。该技术依靠DM二维码“凹陷”这一深度信息进行识别,利用视觉传感器扫描获取原始点云数据,通过数据层析和局部投影算法... 针对热加工复杂环境下锻件表面图像变化形成的低质量DataMatrix二维码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立体视觉识别技术。该技术依靠DM二维码“凹陷”这一深度信息进行识别,利用视觉传感器扫描获取原始点云数据,通过数据层析和局部投影算法去除干扰信息点、筛选有效标识点,最终实现DM二维码的识别功能。此外,为了验证该技术的识别能力,开展了DM二维码标识试验。采用气动点针打标技术进行打标,并获得了4种热处理后典型的金属材料表面低质量的DM二维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金属表面低质量DM二维码标识的100%识别,这为金属锻造行业以及其他制造业进行质量管控和信息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锻件 DataMatrix码 复杂表面 直接零件标识 数据提取
原文传递
时效处理对15-5PH不锈钢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徐锋 孙强 贾云浩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197,共7页
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在1040℃保温1 h固溶处理后,进行480℃保温不同时间(1、2、4 h)的时效处理,并对其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研究时效时间对其室温和-50℃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延长,15-5PH钢... 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在1040℃保温1 h固溶处理后,进行480℃保温不同时间(1、2、4 h)的时效处理,并对其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研究时效时间对其室温和-50℃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延长,15-5PH钢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变化不明显;-50℃拉伸性能变化也不明显,但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冲击吸收能量从31.5 J提高到77.5 J,归因于时效保温时间越长,钢中逆转变奥氏体含量越高,导致低温冲击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 时效处理 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专业化整合视角下央企档案管理的挑战与应对
17
作者 周冰 《机电兵船档案》 2024年第6期68-70,78,共4页
随着央企专业化整合的深入推进,央企档案管理面临新挑战,需要通过优化档案管理体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应对专业化整合对央企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以提升央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助力央企专业化整合的深入推进和... 随着央企专业化整合的深入推进,央企档案管理面临新挑战,需要通过优化档案管理体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应对专业化整合对央企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以提升央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助力央企专业化整合的深入推进和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在专业化整合视角下,剖析央企档案管理所面对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梳理央企档案管理的优化逻辑和应对策略,助推央企的专业化整合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整合 央企档案管理 应对策略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返回料单次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厚扁锭工艺研究
18
作者 朱晓龙 姜浩 梁高飞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由于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真空度高,熔炼铸锭的厚度大、截面积大,TC4返回料的形状尺寸不规则布料难度大、成分不均匀,导致TC4钛合金中的Al元素控制困难。研究了TC4返回料在专业化处理后,与海绵钛、Al-V中间合金及Al豆(返回料占原材料总量的5... 由于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真空度高,熔炼铸锭的厚度大、截面积大,TC4返回料的形状尺寸不规则布料难度大、成分不均匀,导致TC4钛合金中的Al元素控制困难。研究了TC4返回料在专业化处理后,与海绵钛、Al-V中间合金及Al豆(返回料占原材料总量的50%)在3150 kW电子束冷床炉的单次熔炼工艺,结果表明:熔炼过程中Al元素挥发明显,挥发量为13%~24%(原料与铸锭中铝质量分数之差/原料中铝质量分数)、V元素的质量分数有略微上升。将原料中的Al、V质量分数分别添加到7.5%和4%,并通过合理布料,同时将熔炼速度控制在600 kg/h、炉内真空度为(5~8)×10^(-3)Torr(1 Torr=133.32 Pa),由此所获得的TC4钛合金化学成分均匀性好,成分符合GB/T 3620.1—2016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工艺 大厚度规格锭坯 Al元素挥发 钛合金返回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A-1锅炉管在700℃实炉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组织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季 唐丽英 +6 位作者 周荣灿 钟犁 何源 刘卫国 李小敏 赵海平 李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580-6587,共8页
为进一步评估C-HRA-1锅炉管在700℃先进超超临界(advanced ultra-supercritical,A-USC)火电机组高温受热面中的适用性,对华能南京电厂700℃关键部件试验验证平台上服役的C-HRA-1合金管样进行定期取样和检测分析。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 为进一步评估C-HRA-1锅炉管在700℃先进超超临界(advanced ultra-supercritical,A-USC)火电机组高温受热面中的适用性,对华能南京电厂700℃关键部件试验验证平台上服役的C-HRA-1合金管样进行定期取样和检测分析。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和内外壁形貌表征,对最长运行时间达35573h的4组C-HRA-1合金受热面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HRA-1锅炉管在室温、700℃高温拉伸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均在服役10523h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服役时间增长逐渐下降,同时冲击性能等也在服役10523h后较备品有明显降低;随后均随服役时间延长缓慢变化。显微组织中的γ′强化相的粗化动力学过程符合LSW理论,内外壁氧化腐蚀层的增厚以高温氧化为主。结果可知,C-HRA-1合金作为700℃A-USC机组高温候选材料,在服役35573h间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A-1合金 700℃先进超超临界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飞机起落架用单真空300M钢疲劳性能控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顺 厉勇 +4 位作者 赵肃武 王瑞 孙勇 李建新 王春旭 《特殊钢》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根据国内商用飞机起落架用300M钢研究和生产现状,介绍了国内单真空300M钢生产工艺以及疲劳性能控制现状,分析了国产单真空300M钢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断裂韧性的对应关系,以及疲劳起裂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种类、喷丸强化作用等,展望了国... 根据国内商用飞机起落架用300M钢研究和生产现状,介绍了国内单真空300M钢生产工艺以及疲劳性能控制现状,分析了国产单真空300M钢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断裂韧性的对应关系,以及疲劳起裂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种类、喷丸强化作用等,展望了国内商用起落架300M钢未来市场潜力及大尺寸、高性能的绿色发展方向。通过研制攻关,国内形成了商用飞机起落架300M钢单真空冶炼技术,抚顺特钢和宝武特冶已建立了单真空300M钢生产体系且具备批量供货能力。研制生产过程中还需重点关注材料的批次稳定性、纯净度及疲劳性能,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持续优化熔炼和锻造工艺,降低能耗及成本,积累数据并完善材料标准体系,同时研制Φ1080 mm及更大锭型的单真空300M钢,在质量、标准、成本及认证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钢 单真空熔炼 抗拉强度 疲劳性能 非金属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