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 传承烈士精神 玉成生态校园
1
作者 何玉美 陈小燕 +2 位作者 孙大鹏 杨五洲 陈磊 《湖北教育》 2021年第22期41-47,共7页
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始建于1905年,其前身是清政府开办的清江书院。1984年正式定为现名。学校现有学生1800余人,教师1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占比40%。学校20余次被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表彰为文明单位、教育先... 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始建于1905年,其前身是清政府开办的清江书院。1984年正式定为现名。学校现有学生1800余人,教师1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占比40%。学校20余次被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表彰为文明单位、教育先进集体、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先进集体 学科带头人 生态校园 骨干教师 少先队工作 示范学校 特级教师 余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花如米小 丹心谱芳华--记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党员教师陈小燕
2
作者 何玉美 曹玉甜 《湖北教育》 2021年第31期54-55,共2页
一粒苔花,一束春晖,绽放牡丹般动人的娇颜;一颗初心,一种情怀,沉淀平凡者最美的芳华。她叫陈小燕,从教25年。她默默耕耘,以静待花开的情怀给予学生极大的尊重与关爱,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上进。她用朴实与勤奋书写着平凡却又值得回... 一粒苔花,一束春晖,绽放牡丹般动人的娇颜;一颗初心,一种情怀,沉淀平凡者最美的芳华。她叫陈小燕,从教25年。她默默耕耘,以静待花开的情怀给予学生极大的尊重与关爱,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上进。她用朴实与勤奋书写着平凡却又值得回味的教育故事,多次荣获宜都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称号,是宜都市响当当的名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教师 师德标兵 芳华 宜都市 静待花开 激励学生 学生的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小学品德课充满生态魅力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正平 《湖北教育》 2013年第12期30-31,共2页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理想的小学品德课,学生学得自主、学得生动、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整个课堂充满生态魅力.具有生态魅力的小学品德课堂,是真情流露、自然学成的课堂.它特别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每一个学生的...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理想的小学品德课,学生学得自主、学得生动、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整个课堂充满生态魅力.具有生态魅力的小学品德课堂,是真情流露、自然学成的课堂.它特别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强调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生态魅力的小学品德课堂,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唤醒、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课堂 小学 生态 课堂学习 学得 学生 强调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读写结合之策略
4
作者 陈小燕 王宇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9年第4期00229-00230,共2页
不止一次强烈感受到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当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心明口不明;当教师的耐心指导只换来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习作;当学生表达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其综合素养发展的要求;当新课改再次赋予语文课堂既要“得意”更要“得法”的教... 不止一次强烈感受到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当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心明口不明;当教师的耐心指导只换来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习作;当学生表达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其综合素养发展的要求;当新课改再次赋予语文课堂既要“得意”更要“得法”的教学内涵;当学生面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注重综合素养的现实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越发觉得教学中注重对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的确是影响学生成长和一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 读写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香润童心 阅读伴成长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小燕 曹玉甜 《湖北教育》 2024年第9期21-22,共2页
“老师,我昨天晚上发布的朗读视频已经得到许多同学的点赞啦!”“真好!老师也要送你大大的赞!”“同学们,功勋人物的故事已经传到我们的电子班牌上了,课后大家可以一起阅读哦!”在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的校园里,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阅读... “老师,我昨天晚上发布的朗读视频已经得到许多同学的点赞啦!”“真好!老师也要送你大大的赞!”“同学们,功勋人物的故事已经传到我们的电子班牌上了,课后大家可以一起阅读哦!”在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的校园里,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阅读让历经百年风雨的校园始终弥漫着文化的气息,滋养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功勋人物 书香 宜都市 阅读 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德育无痕——胡芳老师的教学实践
6
作者 陈光全 赵小燕 胡芳 《湖北教育》 2005年第7期19-23,共5页
生活的德育是无痕的,以现实生活经验为素材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的,也是真实的。学生容易接受,能产生真情实感,道德元素易于内化。胡芳老师在教学中长期追寻的教育理念就在于:真情走进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孩子心田,与学生一道探求... 生活的德育是无痕的,以现实生活经验为素材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的,也是真实的。学生容易接受,能产生真情实感,道德元素易于内化。胡芳老师在教学中长期追寻的教育理念就在于:真情走进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孩子心田,与学生一道探求未知的世界;着力创设一个个感人的生活场面,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感悟生活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芳 《冬爷爷在哪里》 《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 上册 小学 苏教版 教学案例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优质课堂文化的“学”本性品质
7
作者 陈光全 刘文卫 《湖北教育》 2012年第7期53-54,共2页
课堂改革已步入“以深化和建设为主要特征”(叶澜教授语)的第二个十年。“深化”伴随着“攻坚”.课堂文化重建是新课改“攻坚”中最具代表性的课题。本文侧重阐述现代优质课堂文化的“学”本性品质。
关键词 课堂文化 “学” 品质 本性 现代 课堂改革 文化重建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合一,让学生体验形诸文字
8
作者 王泽斌 陈蓉 《湖北教育》 2014年第9期40-40,共1页
【教学片段一】师:(游戏之后)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准说说,它好玩在哪儿?(学生一听,刚才的热情一下子跑得没影了。你望我,我望你,似乎不知怎样说或是从何说起。在教师的鼓励下,慢慢有学生举手。)生:第一个贴鼻子的是李小林同... 【教学片段一】师:(游戏之后)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准说说,它好玩在哪儿?(学生一听,刚才的热情一下子跑得没影了。你望我,我望你,似乎不知怎样说或是从何说起。在教师的鼓励下,慢慢有学生举手。)生:第一个贴鼻子的是李小林同学,他上台后,拿着要贴的纸,就贴起来,可他贴错了,贴到额角上去了。师:他讲得好吗?(学生看着教师的脸上漾着笑意,跟着说好)。的确讲得不错,而且声音很响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体验 教学合一 文字 教学片段 李小林 同学 游戏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中的倾听文化
9
作者 陈光全 刘文卫 《湖北教育》 2012年第8期50-51,共2页
倾听,是课堂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热词。何谓"倾听"?"倾",有"用尽力量"的含义;倾听,指非常投入、十分专注地听。基于营造倾听文化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具有谦恭倾听的精神,培养乐于倾听的课堂风气,养成敏于倾听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倾听,是课堂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热词。何谓"倾听"?"倾",有"用尽力量"的含义;倾听,指非常投入、十分专注地听。基于营造倾听文化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具有谦恭倾听的精神,培养乐于倾听的课堂风气,养成敏于倾听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本文拟就倾听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课堂 行为习惯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冬爷爷在哪里》课堂实录与评点
10
作者 胡芳 陈光全 《江苏教育》 2005年第02B期42-44,共3页
出示课件(呈现两组具有强烈反差的画面。旨在强化学生对冬天景色的感受)。第1组画面: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挂满枝头的桔子金黄金黄的。
关键词 课堂实录 化学 画面 课件 学生 学习 孩子 评点 爷爷 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优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晓清 《成才之路》 2016年第10期87-87,共1页
从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利用"多媒体"撷取活动素材,丰富活动内容;利用"多媒体"优化活动方式,发展学生能力三个方面,对多媒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优化效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 多媒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 优化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片段与评析
12
作者 袁士明(执教) 孙大鹏(指导) 周丹(指导)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2年第5期14-15,共2页
片段一:引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种材料,(举起一块岩石)是什么?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活动设计 突出深度教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先蓉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第22期45-46,共2页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首先,教师要围绕目标,精心设计活动步骤.课堂上,要创设适宜的活动情景,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巧妙地组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地体验,同时教...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首先,教师要围绕目标,精心设计活动步骤.课堂上,要创设适宜的活动情景,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巧妙地组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地体验,同时教师多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活动设计 深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力育人促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家喜 陈蓉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第1期36-37,共2页
为培养孩子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过绿色、童真、审美、快乐的童年生活,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陆城一小)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育人理念,在试点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 为培养孩子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过绿色、童真、审美、快乐的童年生活,宜都市陆城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陆城一小)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育人理念,在试点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构建了学校牵头、社区携手、家长同盟"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提倡人文关怀,倡导"浪漫工作"。学校秉持"生态育人"理念,坚持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教师是学校育人的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城 义务教育学校 家庭教育 育人理念 管理标准 人文关怀 职业幸福感 童年生活 教育体系 共建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飞想象的翅膀——《秋天到了》同课教学比较研究
15
作者 胡芳 王先蓉 +1 位作者 刘敏 赵小燕 《湖北教育》 2006年第7期24-29,共6页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秋天到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第5课。在课程标准中,从属于“愉快、积极地生活”之“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的条目。
关键词 《秋天到了》 教学比较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想象 二年级上册 教学案例 课程标准 第5课 大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会感谢——《多少人为了我》教学实录与评析
16
作者 邓正平 赵小燕 《湖北教育》 2007年第3期28-30,共3页
《多少人为了我》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
关键词 教学实录 感谢 学会 感悟 学生 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品德 《多少人为了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废弃物走进我们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再次利用,幸福你我他》活动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珊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9年第4期9-11,共3页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学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生态环境大保护前提下,上至国家,小到学校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增加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再次资源设计叶再次利用,幸福你我他曳活动。让废弃物走进我们的生...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学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生态环境大保护前提下,上至国家,小到学校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增加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再次资源设计叶再次利用,幸福你我他曳活动。让废弃物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让我们的资源用到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践 环境资源 活动设计 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教学实录与评析
18
作者 孙大鹏 周丹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0年第11期38-40,共3页
师:同学们,你们桌上有一个杯子(装有一颗小石子和水),请仔细观察杯子里有什么?
关键词 教学实录 溶解 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品德课教学创新略谈
19
作者 邓正平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2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教学创新 学生主体精神 思想品德课教师 学习方式 教师提问 学习时间 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浅谈品德课上的体验教学
20
作者 汪娟娟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3期207-207,共1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是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唤醒他们的道德意识,点燃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并通过内心的自我转化,直击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是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唤醒他们的道德意识,点燃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并通过内心的自我转化,直击心灵,内化成自己的道德修养,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但以往我们的品德课堂或因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或因教学方式僵化单一,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获得道德认识,获取道德习惯.课堂上获得的“道理”知道了又忘记了,有的甚至在生活中丢弃不见,这种缺少真实体验的教学让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课堂 体验教学 学生 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 生活实际 道德意识 亲身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