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循环内皮祖细胞的作用以及对延迟开通冠脉时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文果 刘丽 +4 位作者 何江 肖祥彬 刘婷婷 蒲小波 杨田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2期2313-231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作用,以及对延迟开通冠状动脉时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未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3例,B组28例,C组29例。入院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作用,以及对延迟开通冠状动脉时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未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3例,B组28例,C组29例。入院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口服;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C组给予托伐他汀40mg,每晚睡前口服,1周后行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延迟PCI)。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入院时、术前即刻和术后12小时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水平,并观察各组延迟PCI术中严重并发症(无复流、慢血流、心律失常、急性血栓、持续性低血压、死亡等)发生情况。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行延迟PCI患者,术前尽早给予"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或10mg)比较,能够显著升高反映血管修复功能的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这一变化在延迟PCI术后12小时仍然可见。②"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使延迟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心律失常、急性血栓、持续性低血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前尽早给予"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升高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使术中严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循环内皮祖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PCI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成霞 李莉 +1 位作者 连文 唐玉梅 《西部医学》 2008年第5期1128-1128,1130,共2页
目的制定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及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实施静脉溶栓护理程序。结果通过程序护理,护士对74例病人较快地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争取了时间,及时发现了4例室... 目的制定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及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实施静脉溶栓护理程序。结果通过程序护理,护士对74例病人较快地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争取了时间,及时发现了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心源性休克并发症。结论程序护理在静脉溶栓治疗中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促进了护士专科技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 静脉溶栓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艳 蔡雪 淡雪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4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3.0 g,每日1次,共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3.0 g,每日1次,共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心脏超声心动图及血浆钠尿肽(BNP)、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FS)和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的比值(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LVEF、E/A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BN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BNP、FBG、TC及HOMA-IR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纠正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调节心肌的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心力衰竭 左卡尼汀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文果 刘丽 +1 位作者 何江 梁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分析HRV各相指标:SDNN[所有窦性心率R-R(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分析HRV各相指标:SDNN[所有窦性心率R-R(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PNN50(全程记录中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和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同时测定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根据Scr分为EH肾功能正常组58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6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7例、肾功能衰竭期33例、尿毒症期21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SDNN[所有窦性心率R-R(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PNN50(全程记录中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均逐渐降低。相关性检验进一步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PNN50、RMSSD与血肌酐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退,心率变异性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肾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小玉 何江 刘丽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1期2102-2103,2106,共3页
目的观察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6个月,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比较两... 目的观察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6个月,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较对照组佳,心率变异性参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使用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控制血压,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拉普利 比索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和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奎 冯健 +1 位作者 余丹 罗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及微小RNA 138-5p(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ncRNA TUG1及m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及微小RNA 138-5p(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ncRNA TUG1及miR-138-5p的表达,分析TUG1及miR-138-5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UG1及miR-138-5p对CHF早期诊断的潜能。Kaplan Meier生存分析TUG1及miR-138-5p对CHF 2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浆TUG1及脑钠肽(BN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miR-138-5p表达明显降低(P<0.05)。TUG1的表达与CHF患者血清BNP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01);而与miR-138-5p的表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系(P<0.05)。LncRNA TUG1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 0.590~0.960,P<0.001)。miR-138-5p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07(95%CI0.620~0.940,P<0.001)。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高表达LncRNA TUG1患者2年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者(χ^2=19.77,P<0.001)。高表达miR-138-5p患者2年中位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者(χ^2=11.97,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LncRNA TUG1高表达,与miR-138-5p的表达呈负相关,可作为CHF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TUG1 miR-138-5p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B编码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及传统危险因素交互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艳 袁艺 淡雪川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0期1542-1546,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编码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及传统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既往未接受降脂治疗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各386例,均行APOB编码基因R532W位点突变检测,分析各基因型患...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编码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及传统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既往未接受降脂治疗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各386例,均行APOB编码基因R532W位点突变检测,分析各基因型患者血脂水平,分析此位点突变与冠心病发病相关性,同时评估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交互作用。结果冠心病组患者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吸烟比例、TC、LDL-C、Apo B及FB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同时冠心病组收缩压、舒张压、HDL-C、Apo AI及Apo AI/Apo B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总纳入人群中AA型患者TC水平显著低于GA型(P<0.05);冠心病组AA型、GG型及GA型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AA型患者TC水平显著低于GA型(P<0.05);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患者POB编码基因R532W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冠心病组最小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显性遗传模型下,等位基因A携带者冠心病发病风险较未携带者降低29%(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等位基因A携带者冠心病发病风险较未携带者降低33%(P<0.05);隐性遗传模型和加性遗传模型下R532W位点突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间无相关性(P>0.05);交互作用评价结果显示,APOB编码基因R532W位点突变和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史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具有正相加交互效应(P<0.05),而与糖尿病具有负相加交互效应(P<0.05)。结论既往未接受降脂治疗人群APOB编码基因R532W位点突变与TC水平密切相关,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远期冠心病发生风险;同时此位点突变与高血压、吸烟间可形成正相加交互,而与糖尿病则存在负相加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基因突变 冠心病 风险 危险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燕 曾甜 +1 位作者 徐健 刘丽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294-1297,共4页
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运输血脂到机体各组织进行代谢及利用的蛋白质。国内外研究发现载脂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形成不同等位基因型及不同表型的载脂蛋白,从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众所周知,高脂血症是冠心... 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运输血脂到机体各组织进行代谢及利用的蛋白质。国内外研究发现载脂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形成不同等位基因型及不同表型的载脂蛋白,从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众所周知,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现就目前报道及研究的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后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立 杜一平 +1 位作者 管一平 朱钦剑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488-489,共2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后T波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6例PSVT患者待其PSVT终止后连续观察心电图是否存在T波变化(其中4例因冠心病排除在外),如3天内T波无变化则放弃观察,如T波出现变化则继续观察直至T波完全恢复正...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后T波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6例PSVT患者待其PSVT终止后连续观察心电图是否存在T波变化(其中4例因冠心病排除在外),如3天内T波无变化则放弃观察,如T波出现变化则继续观察直至T波完全恢复正常为止,同时排除原发性T波变化的因素干扰。结果:在212例患者PSVT终止后出现T波变化者46例,占总数的22%,且T波变化的几率、持续时间、T波倒置幅度与PSVT持续时间、心室率呈现一定规律性。结论:PSVT患者在PSVT终止后出现T波变化,要考虑电张调整的因素,而这种T波变化是异常除极后心肌的一种正常电生理表现形式,而非原发性T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脑钠肽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艳 袁艺 淡雪川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宜...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分别在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和低剂量rhBNP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rate,HR)、肌酐(creatinine,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rhBNP辅助治疗老年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肾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接近;但低剂量rhBNP应用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肽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淡雪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5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87例。依据患者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38例,对照组49例,比较2...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87例。依据患者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38例,对照组49例,比较2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房内径(LA),以及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入院时心功能水平(NYHA分级);分析影响患者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组患者NYHA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0.85 vs 2.27±0.58;t=3.126,P=0.002);房颤组左心房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0.52 vs 3.59±0.24;t=8.713,P<0.001);房颤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76±12.95 vs 60.35±5.29;t=2.253,P=0.027)。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2组患者所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可导致心功能急剧下降,并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而这与病变累及的范围并无明显联系。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艳 袁艺 淡雪川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0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6 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文果 刘丽 +2 位作者 何江 肖祥彬 黄大岗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行择期冠状动介入治疗(择期PCI)时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5月至2015年05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择期PCI ACS患者98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行择期冠状动介入治疗(择期PCI)时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5月至2015年05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择期PCI ACS患者98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前列地尔+标准治疗)和对照组46例(标准治疗),1周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择期冠脉造影TIMI血流水平分级、PCI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入院时和PCI术后1、3、6、12月左心室功能指标(血浆NT 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IRA)TIMI血流分级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择期PCI术后观察组IRA 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及PCI术后1、3月反映左心功能指标NT pro BNP、LVEF、LVEDD、LVESD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12月反映左心功能各项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静脉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择期PCI术前冠状动脉TIMI血流及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善后期左心室功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前列地尔 心功能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文果 刘丽 +1 位作者 梁超 何江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始服用稳心颗粒;而对照组60例仅进行常规治疗而不给予服用该药,连续治疗2个疗...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始服用稳心颗粒;而对照组60例仅进行常规治疗而不给予服用该药,连续治疗2个疗程(60日)。治疗前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测定。结果:1.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室性异搏次数和室上性异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稳心颗粒组较对照组异位搏动次数的减少更为明显。2.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DNN[所有窦性心率R-R(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PNN50(全程记录中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和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均显著增加,但治疗后稳心颗粒组较对照组SDNN,SDANN,PNN50增加更为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可以更好的减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室上性和室性异位搏动的发生次数,同时可以明显增加其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后 异位搏动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 李家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3期3367-3369,共3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关于微小RNA (miRNA )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焦点。miRNA是一类小的、由基因组编码、非编码蛋白质的内源性单链RN A ,长度约为21~25个碱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关于微小RNA (miRNA )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焦点。miRNA是一类小的、由基因组编码、非编码蛋白质的内源性单链RN A ,长度约为21~25个碱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它们通过与靶基因 mRNA 的3′非翻译区(3′‐UTR)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iRNA参与器官形成、个体发育、造血、细胞分化增殖与凋亡、肿瘤生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993年 L ee等在线虫体内发现了调节幼虫发育的 miRNA :lin‐4。到2000年Reinhart等发现了第2个调控线虫发育的 miRNA :let‐7。近年来发现,mi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并在心脏发育、心肌肥厚、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使miRNA迅速成为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心脏发育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血管病学若干进展的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乾国 杜一平 《医学与哲学(B)》 2007年第12期4-6,共3页
心电起搏的发展经历曲折的过程,反映出以技术和设备为本的缺陷,以人为本可弥补这些缺陷;对介入新技术的过热应用反映了以技术为本的弊端;临床试验证据只反映某种情况下的患者共性,对试验证据的僵化理解和运用违背了循证医学的本义,以人... 心电起搏的发展经历曲折的过程,反映出以技术和设备为本的缺陷,以人为本可弥补这些缺陷;对介入新技术的过热应用反映了以技术为本的弊端;临床试验证据只反映某种情况下的患者共性,对试验证据的僵化理解和运用违背了循证医学的本义,以人为本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预防为主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应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施。以人为本是医学的核心价值和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起搏 介入治疗 临床试验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参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一平 刘丽 +1 位作者 林文果 雷开键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葛根素联合参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2 ̄4级心功患者145例。常规西医治疗34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素36例(葛根素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参脉注射液31例(参脉... 目的:葛根素联合参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2 ̄4级心功患者145例。常规西医治疗34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素36例(葛根素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参脉注射液31例(参脉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素及参脉注射液44例(联合组)。结果:①四组总有效率分别是62.86%、74.23%、76.57%、88.59%,(P<0.05)。②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葛根素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脉组各种心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葛根素联合参脉注射液能迅速提高心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消除临床症状,可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脉注射液 根素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水平、肾素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江 杜一平 +1 位作者 刘丽 梁超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比索洛尔),治疗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比索洛尔),治疗24周,测定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中PRA及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肽 血浆肾素活性 左心室功能 比索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丽 杜一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68-770,共3页
1 内皮祖细胞的来源、表面标志、分离方法 内皮组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来源主要包括人脐静脉血、成人外周血、骨髓,并且发现外周血中的EPCs起源于骨髓,而脐血中的EPCs起源于胎儿的肝脏。迄今为止,EPCs尚无... 1 内皮祖细胞的来源、表面标志、分离方法 内皮组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来源主要包括人脐静脉血、成人外周血、骨髓,并且发现外周血中的EPCs起源于骨髓,而脐血中的EPCs起源于胎儿的肝脏。迄今为止,EPCs尚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一般将表达CD34/CD133/KDR(VEGFR2或Flkl)这3种基因标志物的细胞定义为E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心血管危险因素 EPCS 人外周血 cells 基因标志物 CD133 表面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何江 杜一平 +1 位作者 刘丽 林文果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204-1205,共2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贝那普利),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贝那普利),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中BNP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LVEF和LVEDD明显改善。结论贝那普利能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肽 血浆肾素活性 左心室功能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