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与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1
作者 魏征 石文娟 郭鹏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8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alsalva组(给予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43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41例...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8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alsalva组(给予改良式Valsalva动作治疗,43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4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律结果[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平均复律时间、转复维持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右侧颈内静脉前后径、左右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88.37%VS 9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转复维持有效率均高于Valsalva组(P<0.05);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高于Valsalva组(P<0.05);干预后,两组右侧颈内静脉前后径、左右径均升高(P<0.05),且胺碘酮组高于Valsalva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P<0.05),两组LVEDV、LVESV均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1.63%vs 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手段,胺碘酮干预用于急诊PSVT中可获得更佳复律效果,有助于右侧颈内静脉内径扩大,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改良式Valsalva动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血清Hcy、SAA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
2
作者 张志刚 刘晓峰 冯广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4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指标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131例... 目的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指标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131例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Hcy、SAA水平,溶栓治疗,治疗后第90 d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血清Hcy、SAA水平与ACI溶栓预后的关系。结果溶栓治疗90 d后,mRS评估的AC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9.69%(52/131例);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空腹血糖、总胆固醇、Hcy、SA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显著相关(OR>1,P<0.05);血清Hcy和SAA水平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AUC分别为0.859、0.882,均有一定预测价值,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8.395μmol/L、20.957 mg/L;联合Hcy、SAA水平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净受益率0.397优于单独使用Hcy或SAA水平。结论血清Hcy、SAA水平与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相关,并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两者联合预测的净受益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同型半胱氨酸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博利康尼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黎 宋朝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234-1234,共1页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药物疗法 氨溴索/治疗应用 特普他林/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淑杰 《北方药学》 2018年第4期101-101,共1页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扩血管、激素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鼠...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扩血管、激素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疗效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淑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6例(92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43例46眼)与观察组(43例46眼)。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6例(92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43例46眼)与观察组(43例46眼)。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运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而传统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相对比,后者术中将可调节缝线、丝裂霉素C充分应用起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第1个月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6、12个月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助于提升对青光眼患者远期眼压控制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视功能与预后,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青光眼较为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眼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胃镜结合用于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结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腹腔镜结合胃镜手术进行治疗,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结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腹腔镜结合胃镜手术进行治疗,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常规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0个月,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实验组无复发病例,常规组有5例(6.67%)患者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胃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临床效果好,缩短了治疗疗程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亦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镜 胃间质瘤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鹏 周晓鲁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分析胃溃疡疾病特点,对比评价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治疗的预后情况,为胃溃疡疾病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消化内科患者,选取时间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从中抽取符合此次研究的胃溃疡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 目的:分析胃溃疡疾病特点,对比评价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治疗的预后情况,为胃溃疡疾病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消化内科患者,选取时间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从中抽取符合此次研究的胃溃疡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使用四联疗法治疗,基础用药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抑酸剂,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对比两组胃溃疡患者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情况,即疗效、症状、胃黏膜结构与功能评分变化、各项血清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烧灼感、反酸、嗳气等症状评分下降,且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减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MMP-3、MMP-9、TI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有效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结构与功能的恢复,降低炎性因子及MMs和TIMP-1水平,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腔镜结肠次全切加改良Duhamel术治疗功能性便秘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6期704-706,共3页
目的观察对重度功能性便秘者行改良Duhamel术加腹腔镜下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改良Duhamel术加腹腔镜下经... 目的观察对重度功能性便秘者行改良Duhamel术加腹腔镜下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改良Duhamel术加腹腔镜下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单纯性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便秘症状改善度[%:(80.97±8.87)vs(65.41±6.31)]较对照组高,术后便秘复发率(%:3.12 vs 18.75)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功能性便秘者行改良Duhamel术加腹腔镜下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改良DUHAMEL术 腹腔镜 肛门内镜 结肠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广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64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64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胶囊 疏肝健脾方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广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3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柴龙牡蛎汤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柴龙牡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胃蛋白酶原水平及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效果较好,可缓解炎症反应,提高胃蛋白酶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柴龙牡蛎汤 穴位埋线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期间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疏导策略
11
作者 石艳伟 赵晓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期间不同情况下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策略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日至3月5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分析确... 目的探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期间不同情况下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策略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日至3月5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分析确诊患者不同情况下的心理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心理疏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提示通过消除陌生感、及时沟通与倾听患者诉求、加强心理安抚、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疗法和解除患者后顾之忧等心理疏导策略的实施,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显著缓解。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应用心理疏导策略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疏导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光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围术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清蛋白(ALB)(38.26±9.15)g/L、前清蛋白(PA)(193.58±14.52)g/L]、术后7 d[ALB(37.84±10.11)g/L、PA(212.63±13.87)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d[Ig A(2.47±0.71)g/L、CD4(0.38±0.04)%、CD4/CD8(1.63±0.49)%]和术后7 d[Ig A(2.81±0.76)g/L、CD4(0.39±0.06)%、CD4/CD8(1.90±0.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其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有效改善术前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围术期 肠内营养制剂 免疫 营养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