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黄杨 刘文祥 杨瑾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黏膜下良性肌瘤患者,将其纳...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黏膜下良性肌瘤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分析其磁共振影像学图像表现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闭孔内肌rADC值、子宫肌层rADC值、臀大肌rADC值及ADC值,建立ROC曲线,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黏膜下良性肌瘤MRI结果显示:子宫外形增大,T2WI可发现子宫正常解剖形态消失,子宫肌层增厚,内膜在T1WI上可呈现为低信号,病灶信号高于正常内膜,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变化。子宫内膜癌MRI结果显示:宫体外形呈现不同程度增大,内膜在T1WI上可呈现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且T2WI可发现内膜厚度为12 mm以上,病灶信号高于正常内膜,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变化。观察组闭孔内肌rADC值、子宫肌层r ADC值、臀大肌rADC值及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ADC值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为0.762,灵敏度、特异度为82.78%、91.37%,明显高于其单独诊断。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ADC值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 动态增强 表观扩散系数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鲁涛 刘庆功 +1 位作者 高伟 穆艳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1期2004-200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表现,寻找其影像学特征并对其进行量化,从而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4名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病例组)和60名非支原体感染的其它肺炎患儿(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比...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表现,寻找其影像学特征并对其进行量化,从而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4名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病例组)和60名非支原体感染的其它肺炎患儿(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影像学表现,找出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像学特征。对其支气管壁增厚进行测量,计算支气管管壁厚度(T)与管壁外直径(D)的比值(T/D),并比较在两种肺窗设置下支气管壁的T/D。结果:两组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小叶中心性结节(χ^(2)=21.935,P<0.001)、磨玻璃影(χ^(2)=8.714,P=0.003)和支气管壁增厚(χ^(2)=78.547,P<0.001)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炎患儿在右肺中叶的受累率上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7,P=0.001)。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两种肺窗设置下的支气管管壁厚度(T)与管壁外直径(D)的T/D(WL=-600HU,WD=1500HU,0.3371±0.06/WL=-450HU,WD=1500HU,0.3286±0.07)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0.883,P=0.379)。结论:支气管壁增厚、远端支气管的T/D增大是儿童早期支原体肺炎与其他常见肺炎重要的鉴别点,可以为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DWI联合检查在诊断三阴型乳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伟 黄杨 李瑜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54-957,96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查在诊断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穿刺活检与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查在诊断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穿刺活检与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两组均行DCE-MRI、DWI检查,分析DCE-MRI、DWI联合检查对TNBC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分数(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及速率常数(Kep)]、半定量参数[对比剂流入浓度增强率(W-in)、对比剂流出浓度衰减率(W-out)、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TTP)]及DWI检查不同弥散敏感因子(b值)时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经穿刺活检与免疫组化结果确诊,TNBC组27例、非TNBC组103例。两组病灶类型、T2信号、强化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Ktrans、Kep高于非TNBC组(P<0.05),Ve、W-out低于非TNBC组(P<0.05),TTP短于非TNBC组(P<0.05)。TNBC组b值为800、1000、1500 s/mm^(2)时ADC值均低于非TNBC组(P<0.05)。DCE-MRI检出20例TNBC,110例非TNBC;DWI检出17例TNBC,113例非TNBC;DCE-MRI+DWI检出28例TNBC,102例非TNBC。DCE-MRI+DWI检查诊断TNBC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独诊断(P<0.05),漏诊率低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独诊断(P<0.05)。结论DCE-MRI+DWI检查诊断TNBC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为TNBC的诊断、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与临床分度差异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龙卫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1341-1341,共1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分析10 2例确诊为HIE的患儿资料 ,用统计学方法处理CT分度与临床分度是否具有相关关系。结果 CT与临床两种分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5 9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分析10 2例确诊为HIE的患儿资料 ,用统计学方法处理CT分度与临床分度是否具有相关关系。结果 CT与临床两种分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5 98,P <0 0 0 5 )。结论 CT对HIE的分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准确进行HIECT的分度 ,应注意HIE的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 ,并熟悉其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度 HIE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分度 影像学特征 统计学方法 病理特点 结论 熟悉 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CT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彦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6期529-531,共3页
急性阑尾炎是由细菌感染、阑尾管腔狭窄、血供异常等因素导致的阑尾急性化脓性感染,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小儿急性阑尾炎患病率约为4.6%,居急腹症首位[1]. 该病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发现干预,极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化脓... 急性阑尾炎是由细菌感染、阑尾管腔狭窄、血供异常等因素导致的阑尾急性化脓性感染,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小儿急性阑尾炎患病率约为4.6%,居急腹症首位[1]. 该病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发现干预,极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化脓性门静脉炎、内外瘘及腹膜炎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70%左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可见麦氏点压痛、右下腹转移性痛等典型性症状,临床可据此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但仍有30%左右的患者并未出现以上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难以根据其症状作出准确诊断,极易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增加并发症及穿孔发生率,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康复[2].有学者指出借助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因误诊漏诊所致误治的发生[3].本研究选取我院63例拟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儿, 通过分析研究, 探讨超声联合CT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 准确率 患儿 CT 超声 特异性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转归的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龙卫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颅内出血(ICH)转归的CT影像表现,比较其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近2年我院97例ICH转归的CT影像资料,并应用统计学处理比较不同部位颅内出血转归的差异性。结果:患儿6个月时,CT表现为脑积水11例,脑萎缩5...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颅内出血(ICH)转归的CT影像表现,比较其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近2年我院97例ICH转归的CT影像资料,并应用统计学处理比较不同部位颅内出血转归的差异性。结果:患儿6个月时,CT表现为脑积水11例,脑萎缩5例,脑软化3例,孔洞脑2例,外部性脑积水4例,脑室与脑室周围出血组预后及脑实质并HIE组预后分别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预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新生儿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转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最好,脑室及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实质并HIE预后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CT检查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彦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7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并提出必要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4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经X线片诊断时漏诊情况,总结其原因。结果 540例肋骨骨折患者在首次X线平片诊断中,24例患者未发生...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并提出必要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4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经X线片诊断时漏诊情况,总结其原因。结果 540例肋骨骨折患者在首次X线平片诊断中,24例患者未发生肋骨骨折情况,占4.4%。患者在第2次摄片全部诊断,未出现漏诊情况。24例漏诊患者中,11例患者临床定位不准确,5例患者摄片位置限制,2例投照条件不合理,1例阅片不仔细,3例胸腔较多积液影响摄片;2例摄片经验不足。结论不合理的检查体位、阅片不仔细、不合理投照条件等是导致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临床需针对漏诊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X线平片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儿童眼眶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彦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3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GEspeed AI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临床应用中低剂量眼眶CT扫描技术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GEspeed AI螺旋CT检查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扫描时,采用2%水法用... 目的:研究GEspeed AI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临床应用中低剂量眼眶CT扫描技术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GEspeed AI螺旋CT检查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扫描时,采用2%水法用于诊断。结果乙组和丙组的DLP显著较甲组低,且丙组和乙组的TDlvol降至甲组的30.0%和5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眼眶GEspeed AI低剂量扫描可降低患儿辐射剂量,还能够确保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低剂量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彦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医学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自2013年8月起根据PCAS建立方案建立PCAS系统,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展开PACS运行,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PACS系统的运行促使本院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图像传输及储存... 目的探讨影像医学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自2013年8月起根据PCAS建立方案建立PCAS系统,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展开PACS运行,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PACS系统的运行促使本院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图像传输及储存更为便利,有利于远程会诊的实现。结论在临床中有效应用PCAS系统可大大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缩短报告周期,图像更为清晰且储存更加便利,可实现远程会诊,为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医学存档与通讯系统 图像数字化 软硬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彦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3期813-814,共2页
目的:比较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49例气道异物患者,均行X线与螺旋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气道异物诊断结果,并分析气道异物在X线及螺旋CT上的表现。结果:螺旋CT对气道... 目的:比较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49例气道异物患者,均行X线与螺旋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气道异物诊断结果,并分析气道异物在X线及螺旋CT上的表现。结果:螺旋CT对气道异物检出率为97.96%(48/49),高于X线检查79.59%(3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显示左侧10例,右侧39例,表现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纵膈摆动、患侧膈肌动度减弱;螺旋CT显示在轴位像上表现为支气管、气管管腔内不同形态的密度增高影,以斑点状居多,且异物多位于右侧支气管。结论:螺旋CT相比于X线检查对气道异物检出率高,定位准确,但X线检查辐射小、费用低廉,临床对气道异物进行诊断时可先行X线检查,难以确诊时再行螺旋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异物 X线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X线平片对婴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刘庆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5期2885-2886,共2页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肠套叠婴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就其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腹部X线检查显示:(1)腹部肠腔可见气影相对减少,局部出现大片状无肠气区域,有40例患儿存在该种现象,其...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肠套叠婴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就其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腹部X线检查显示:(1)腹部肠腔可见气影相对减少,局部出现大片状无肠气区域,有40例患儿存在该种现象,其出现概率为83.33%;(2)肠阻梗患儿有9例,其出现概率为18.75%;(3)肠腔内存在软组织肿块的患儿有15例,出现概率为31.25%。腹部X线确诊率为95.83%,与空气灌肠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能够有效地显示出肠套叠患儿的肠道内部状况,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X线平片 婴儿 肠套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乙碘油治疗输卵管阻塞疗效观察
12
作者 龙卫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输卵管阻塞 碘油 介入再通术 并发症 粘连 疗效 总结报告 比例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评价
13
作者 龙卫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5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9例临床证实、CT资料齐全的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的CT特征,所有患儿均在初治疑诊后3~48h内经常规CT扫描。结果 CT扫描证实,79例中镰刀征15例(19.0%),三角征28...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9例临床证实、CT资料齐全的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的CT特征,所有患儿均在初治疑诊后3~48h内经常规CT扫描。结果 CT扫描证实,79例中镰刀征15例(19.0%),三角征28例(35.4%),表现为侧裂池、前后纵裂池高密度影17例(21.5%),小脑幕增宽19例(24.1%)。结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判定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儿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22例儿童多发肾母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4
作者 鲁涛 龙卫 华李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5期1306-1307,共2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儿童多发肾母细胞瘤(MWT)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22例MWT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总结分析CT诊断及临床分期的相关资料。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100.0%,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检出病灶共5...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儿童多发肾母细胞瘤(MWT)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22例MWT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总结分析CT诊断及临床分期的相关资料。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100.0%,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检出病灶共59个,其中左肾34个,右肾25个。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儿童多发肾母细胞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儿童 肾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玉献 周光辉 范彦伟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先天性肠闭锁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闭锁部位:空肠20例,回肠26例,结肠2例,多发性2例。结果1996年至2001年的治愈率为65%(13/20),2001年至2005年治愈率... 目的分析影响先天性肠闭锁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闭锁部位:空肠20例,回肠26例,结肠2例,多发性2例。结果1996年至2001年的治愈率为65%(13/20),2001年至2005年治愈率为80%(24/30)。从2001年后由于产前B超的应用,以及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的改进使治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早期诊断尤其是产前诊断可以提高IA的治愈率。胎儿发育成熟度,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治疗等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新生儿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肠套叠5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玉献 范燕伟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1年来收治的56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7例病例中,空气灌肠复位497例,手术治疗70例。治愈565例,死亡2例。结论X线透视下空气灌...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1年来收治的56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7例病例中,空气灌肠复位497例,手术治疗70例。治愈565例,死亡2例。结论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已成为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行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是降低手术和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肠套叠 早期诊断 空气灌肠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盆腔占位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国强 王晓曼 +3 位作者 曾津津 任甄华 范彦伟 侯艳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5 0例小儿盆腔占位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5 0例盆腔占位均行CT平扫 ,其中 3 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女 3 1例 ,男 19例。年龄为生后 2h至 14岁 ,平均 5 8岁。 47例手术病理证实 ,2例活检证实 ,...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5 0例小儿盆腔占位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5 0例盆腔占位均行CT平扫 ,其中 3 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女 3 1例 ,男 19例。年龄为生后 2h至 14岁 ,平均 5 8岁。 47例手术病理证实 ,2例活检证实 ,1例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证实。结果5 0例中生殖细胞瘤 2 7例 ,横纹肌肉瘤 7例 ,神经源肿瘤 4例 ,子宫、阴道积液 2例 ,脂肪增多症、输尿管囊肿、非霍奇金淋巴瘤、异位前列腺增生、阑尾脓肿、前列腺脓肿、巨大膀胱、肠系膜囊肿、肠囊肿、平滑肌肉瘤各 1例。术前CT诊断占位 46例 ,误诊 4例。良性 3 1例 ,占 62 % ;恶性 19例 ,占 3 8% ,恶性占位 19例中 17例为实性占位 ,占 89 5 %。 3 1例良性占位中 2 9例为多种组织成分的混杂密度或囊肿 ,占 93 5 %。结论 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盆腔占位的大小、密度、形状、位置及与盆腔脏器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盆腔肿瘤 鉴别诊断 CT
原文传递
CT联合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鲁涛 李铭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及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和MRI扫描,分析单一扫描与联合扫描的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及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和MRI扫描,分析单一扫描与联合扫描的诊断结果。结果①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CT扫描为75.71%,MRI扫描为81.43%,CT+MRI为92.86%,单一CT扫描与单一MRI扫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联合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和MRI单一扫描(P<0.05)。②分期诊断准确率:CT扫描的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67.14%,MRI扫描的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64.29%,CT+MRI的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0.00%,单一MRI与CT扫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联合扫描的分期诊断总准确率高于CT和MRI单一扫描(P<0.05);对于Ⅱ期和Ⅲ期患者,CT+MRI联合诊断的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CT和MRI单一扫描(P<0.05)。结论CT联合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诊断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医师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子宫内膜癌 分期 诊断符合率
原文传递
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CT影像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卫华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7期701-701,共1页
目的探讨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临床CT和术后病理资料齐全的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CT图像特征。结果 21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囊实混合型4例,囊肿型17例。囊肿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囊壁厚、毛糙,与周... 目的探讨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临床CT和术后病理资料齐全的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CT图像特征。结果 21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囊实混合型4例,囊肿型17例。囊肿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囊壁厚、毛糙,与周围结构粘连,囊液呈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具有囊液分层特征。囊实混合型具有囊肿型和包块型CT图像表现。结论囊肿型、囊实混合型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CT图像表现具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注射高渗糖对老年人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效果分析
20
作者 刘庆功 赵慧敏 刘彩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高渗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27例患者CT检查证实为肝囊肿共27个,均为单发性囊肿;囊肿直径8.3—16.8cm。所有病灶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肝囊肿穿刺抽液,注入适量高渗糖硬化治疗后持续负压吸引...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高渗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27例患者CT检查证实为肝囊肿共27个,均为单发性囊肿;囊肿直径8.3—16.8cm。所有病灶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肝囊肿穿刺抽液,注入适量高渗糖硬化治疗后持续负压吸引;术后3、6、12个月各复查1次。结果27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肝囊肿穿刺成功率为100%,高渗糖硬化治疗肝囊肿3、6、12个月的有效率约为74.06%、77.80%、85.20%。结论对于老年人体积较大或有临床症状的单纯性囊肿,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后注射高渗糖硬化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囊肿 CT 高渗糖 硬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