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欣欣 李晓艳 贾萌萌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上述基础... 目的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上述基础给予肢体功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气压治疗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流速度、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流峰值、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FMA、BB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神经重症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可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减少下肢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气压治疗仪 肢体功能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翠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6期3065-3066,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护理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6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神经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活动得...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护理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6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神经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活动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士的康复护理知识得分为(61.33±10.57)分,护理态度得分为(70.54±8.97)分,护理活动得分为(59.65±11.01)分;年龄越大分值越高,本科以上学历分值高于专科及中专,已育护士得分高于未育护士,职称越高分值越高,已婚护士分值高于未婚及离异护士,继续教育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护理态度积极,理论知识较差,康复护理针对性活动较少。年龄、学历、职称、生育情况、婚姻情况及继续教育时间是影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主要因素。需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其技能训练,建立脑卒中偏瘫康复护士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LOX-1、Apelin-13、YKL-4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效能
3
作者 牟素花 常琪 +1 位作者 张彦朋 李海燕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74-29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Apelin-1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Apelin-1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48)、无END组(n=17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s LOX-1、Apelin-13、YKL-40水平,采用Pearson法、偏相关性系数分析END组血清各指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偏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END的预测价值,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表达水平对ACI预后的影响。结果END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及血清sLOX-1、YKL-40水平分别为(12.96±4.20)分、(3.07±0.93)ng/mL、(119.38±25.76)μg/L,明显高于无END组的(9.17±3.00)分、(2.44±0.78)ng/mL、(87.52±19.43)μg/L,Apelin-1为(40.94±9.58)ng/mL,明显低于无END组的(48.63±12.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LOX-1、YKL-40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r=0.679、0.730,P<0.001),Apelin-13与之呈负相关性(r=-0.814,P<0.001);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LOX-1、YKL-40水平仍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Apelin-13仍与之呈负相关性(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s LOX-1、Apelin-13、YKL-40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95%CI:0.889~0.961),优于单独预测价值;以Cut-off值为界,K-M生存曲线显示,血清sLOX-1、YKL-40高水平亚组不良预后率分别为27.66%、30.77%,明显高于低水平亚组的4.80%、5.67%,Apelin-13高水平亚组不良预后率为8.41%,明显低于低水平亚组的2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OX-1、Apelin-13在急性ACI发生END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YKL-40表达下调,且各指标水平均与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END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END、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并指导临床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 甲壳质酶蛋白-40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特点分析
4
作者 刘波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和核磁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6例符合视神经脊髓炎诊断,13例符合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和核磁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6例符合视神经脊髓炎诊断,13例符合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1例仅有颅内典型病灶。首次发病累及脊髓、视神经和脑干。多数病人合并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结论 AQP4-Ab是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特异性抗体;完善免疫相关指标、脑脊液、脑脊髓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该类疾病;少数AQP4-Ab阳性患者影像学可表现为孤立颅内典型部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极后区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
5
作者 李艳荣 谢卫征 +2 位作者 周欣欣 赵娜娜 孟楠楠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58-562,共5页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8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65例,接受常...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8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65例,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143例,接受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睡眠,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评价量表(BA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护理后,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总满意率更高(93.71%比85.45%,P<0.05)。护理期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及睡眠,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无缝隙护理 急性脑梗死 取栓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59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清成 梁长春 +2 位作者 李敏霞 张向东 马登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4033-403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方法、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于2002-11/2004-11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9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85岁。②无意识障碍。③病程1年以上。④患者...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方法、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于2002-11/2004-11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9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85岁。②无意识障碍。③病程1年以上。④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无心、肝、肾和其他脏器严重的功能伤害。⑥不伴有癫痫。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27~83岁,平均(56.2±12.8)岁,脑梗死41例,脑出血18例,合并高血压3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15例,病程1~30年,平均(5.1±6.0)年。采用鞘内注射法将培养的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脑内,并随访观察24个月,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生活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价其疗效。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无提高或下降为无效。对所有患者行头颅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头部磁共振成像、心电图、肺部X射线片及血液生化学检查,评价此方法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5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59例行鞘内注射患者中8例无效,51例有效。移植6个月后59例患者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及生活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均较移植前明显提高[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54.5±222.3),(51.8±22.1)分,P<0.05;生活功能评分标准:(42.1±32.4),(36.3±32.7)分,P<0.05]。12例患者术后24h内出现一过性发热,体温37.4~38.5℃,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渐降。6例患者术后感轻微头痛。随访24个月时,检查患者头颅CT、磁共振成像、心电图、肺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较移植前均未发现明确变化。结论:鞘内注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脑卒中 患者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美风 杨清成 张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γ-氨基丁酸、5-羟色胺,谷氨酸和乙酰胆碱。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及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并且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安全型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阿尔茨海默病 脑干诱发电位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鞘内神经干细胞注射半年后功能状态评估(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清成 张向东 +2 位作者 梁长春 杜英 李红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8-210,共3页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组织有再生能力,但损伤后修复功能较差,很多实验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既往的脑移植或脑组织移植最大的生物学障碍是移植物难以在宿主体内生存或发育,移植效果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恢复不肯定。目的:探讨鞘内神经...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组织有再生能力,但损伤后修复功能较差,很多实验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既往的脑移植或脑组织移植最大的生物学障碍是移植物难以在宿主体内生存或发育,移植效果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恢复不肯定。目的:探讨鞘内神经干细胞注射治疗脑卒中的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以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神经内科和一所大学医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对象:2002-11/2003-09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26例。其中3例为急性脑出血,其余23例病程3个月~30年,平均(4.2±6.6)年;男20例,女6例;年龄36~72岁,平均(56.3±12.7)岁;脑梗死15例,脑出血11例;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4例。干预:3例急性脑出血(出血量35~40mL)患者行微创血肿穿刺术,通过引流管将细胞悬液注射到脑损伤处;其余病例均采用鞘内注射的方法将细胞悬液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循环至大脑表面。术后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语言治疗进行康复。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Europeanstrokescale,ESS)、生活功能评分标准(barthelindex,BI)评价其疗效。ESS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无提高或下降为无效。检查患者头颅CT,MRI,心电图、胸部X射线片及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干细胞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清成 张向东 +2 位作者 梁长春 杜英 李红伟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鞘内注射及微创穿刺技术将培养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内,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ESS)、生活功能评分标准(BI)评价其疗效。结果 23例行鞘内注...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鞘内注射及微创穿刺技术将培养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内,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标准(ESS)、生活功能评分标准(BI)评价其疗效。结果 23例行鞘内注射患者移植后ESS(54.1±21.2)较移植前(51.4±21.1)明显提高(P<0.05);移植后BI(41.1±31.3)较移植前(36.6±32.1)明显提高(P<0.05);3例行微创穿刺术患者恢复良好,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移植 治疗 脑卒中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外伤性上肢神经麻痹48例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向东 陈亮 秦克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上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肌电图变化。方法 对 48例非外伤性上肢神经麻痹进行肌电图 (EMG)和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结果 麻痹神经的EMG和NCV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 ,且与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EMG和NCV...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上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肌电图变化。方法 对 48例非外伤性上肢神经麻痹进行肌电图 (EMG)和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结果 麻痹神经的EMG和NCV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 ,且与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EMG和NCV能客观反映被检查神经的功能状态 ,能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及预后。病因与饮酒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桡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学仲 杨清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0期2265-2269,共5页
目的研究及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06—2016-06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则... 目的研究及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06—2016-06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然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血管损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血管损伤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评分及血浆指标检测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管损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急性脑梗死 血浆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功能指标 血管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5p对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利 李海燕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7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2-5p/APLN对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正常神经元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以此神经元细胞为癫痫细胞模型组.取癫痫大鼠神经细胞分为anti-miR-142-5p组(转染anti-miR-142-5p)、... 目的探讨miR-142-5p/APLN对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正常神经元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以此神经元细胞为癫痫细胞模型组.取癫痫大鼠神经细胞分为anti-miR-142-5p组(转染anti-miR-142-5p)、anti-miR-con组(转染anti-miR-con)、miR-142-5p组(转染miR-142-5p mimics)、miR-con组(转染miR-con),NC组(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anti-miR-142-5p+si-con组(共转染anti-miR-142-5p与si-con)、anti-miR-142-5p+si-APLN组(anti-miR-142-5p与si-APLN).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神经细胞中miR-142-5p与APLN的表达.ELISA法检测GSH与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miR-142-5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miR-142-5p在癫痫细胞模型组神经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干扰miR-142-5p表达后大鼠神经细胞中GSH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142-5p可直接靶向结合APLN;沉默APLN的表达可部分逆转干扰miR-142-5p的表达对大鼠癫痫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干扰miR-142-5p表达可能上调APLN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2-5p APLN 癫痫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传导速度对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菁 杨清成 +1 位作者 张向东 吴海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7期66-66,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对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酒精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8例为病变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病变组较健康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对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酒精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8例为病变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病变组较健康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可作为诊断早期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周围神经病 慢性酒精中毒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丛封闭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明霞 蔡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90-91,共2页
面神经炎又称Bell氏麻痹,是指因茎乳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眉,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吹口哨或发笑时尤为明显。患者感到紧张、自卑、恐... 面神经炎又称Bell氏麻痹,是指因茎乳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眉,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吹口哨或发笑时尤为明显。患者感到紧张、自卑、恐惧,产生焦虑心理。面神经炎起病突然,多于晨起后发现,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以初春或冬季多见。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04—2012-03共收治面神经炎患者138例,经过神经丛封闭治疗和总体护理的69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丛封闭 面神经炎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绯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8期792-794,共3页
目的:通过对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提高诊疗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神经系统症状突出的4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首发就诊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分析其产生病因,... 目的:通过对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提高诊疗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神经系统症状突出的4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首发就诊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分析其产生病因,并辅助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救治,同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就诊的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尿毒症患者中失衡综合征12例(30.0%),高血压脑病4例(10.0%),狼疮脑病1例(2.5%),肝性脑病1例(2.5%),中枢神经血管炎1例(2.5%),肺性脑病3例(7.5%),脑出血1例(2.5%),脑梗塞8例(20.0%),低钠血症2例(5.0%),高钠血症1例(2.5%),抗生素脑病3例(7.5%),铝中毒1例(2.5%),抑郁症2例(5.0%)。通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大多可获临床缓解。结论:尿毒症患者基础疾病明确,但仍可见多种多样其它临床症状及相关病因,往往引起漏诊或误诊,随着诊疗水平提高,要注意防止少见原因的鉴别诊断,提高认识,早期识别,及时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6例临床及MRI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海香 杨清成 +1 位作者 张向东 刘峥嵘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磁共振表现及预后。方法通过临床及病理确诊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高颅压、癫发作和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体征为主...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磁共振表现及预后。方法通过临床及病理确诊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高颅压、癫发作和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蛋白正常或增高,肿瘤单发或多发,好发于大脑半球及脑室周围、基底节、胼胝体和丘脑。结论 PCNSL临床表现复杂多样,PCNSL影像学有其特点,但均缺乏特异性。脑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向东 陈亮 +1 位作者 张喜梅 王玉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海燕 齐尚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者2例;11例均...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者2例;11例均有发热,头痛10例,精神异常7例,意识障碍6例,癫5例,肢体瘫痪1例,视力障碍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蛋白升高6例;11例均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其中脑萎缩1例,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小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7例,增强后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经激素治疗部分或完全缓解8例。结论 NPSLE以女性多见,可以作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常见;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及时用药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核磁共振(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血清MDA、SOD、CAT水平与发作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任腾飞 班曼曼 +1 位作者 李翠 郭艳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与其发作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癫痫患者96例,比较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程度及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血清MDA、SOD、...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与其发作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癫痫患者96例,比较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程度及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血清MDA、SOD、CAT水平,探讨血清MDA、SOD、CAT水平与发作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96例癫痫患者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3例,.中度认知功能障碍43例,重度认知功能障碍20例。血清MDA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OD、CAT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96例癫痫患者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2例,部分性发作5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者与部.分性发作者血清MDA、SOD、CAT水平相当(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癫痫患者血清MDA水平与NHS3评分正相关,与MoCA评分负相关(P<005),血清SOD、CAT水平与MoCA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SOD和CAT水平降低,其中血清MDA水平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而血清SOD和CAT水平仅与认知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发作程度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联合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运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
作者 宗彦霞 张卓 +1 位作者 李宁 张向东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联合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运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中药...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联合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运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中药组、针刺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予活血通络汤治疗,针刺组予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联合组予活血通络汤联合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炎症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及血流动力学[峰值血流速度(PBFV)、循环系统外周阻力(PR)]。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较中药组(63.33%)、针刺组(67.67%)高(P=0.017);三组治疗后VAS评分、S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中药组、针刺组低(P<0.05);三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中药组、针刺组高(P<0.05);三组治疗后CGRP、PBF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中药组、针刺组高(P<0.05);三组治疗后BK、PR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中药组、针刺组低(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活血通络汤 利脑通络针刺法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运动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