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徽省天长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汉斌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43-43,共1页
-
文摘
天长市的农业种植制度主要为一稻一麦。目前秸秆利用现状是小麦全部粉碎还田,水稻秸秆部分还田,剩余部分打捆或人工带离农田,采用其他利用方式处理。
-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综合利用
天长市
-
分类号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前景与措施
- 2
-
-
作者
李在平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6年第5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种植
技术推广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水稻生产机械化
高产栽培技术
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作物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我市小型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
- 3
-
-
作者
徐长斌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机推广》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我市地处江淮分水岭,拥有耕地6万hm2,属半岗半圩地区,常规农业种植结构以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为主,常年粮食总产量70万t,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
-
关键词
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水稻
农机推广
跨区作业
-
分类号
TH
[机械工程]
-
-
题名弄潮改革浪尖 勇立推广前沿
- 4
-
-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04年第10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安徽
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技术服务
人才培训
-
分类号
F3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机插秧与手插秧经济效益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庄永春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
文摘
天长市地处皖东地区,是全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年水稻种植面积在6万hm^2以上,作为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50个示范县市之一,全市于2006年实施了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目前,全市插秧机保有量达300台,机插秧面积0.3万hm^2。为加快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为证明机械化插秧比人工手插秧节本增效和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全市于2006年4月10日开始,进行试验研究,
-
关键词
对比试验分析
手插秧
机插秧
经济效益
水稻种植面积
机械化插秧技术
机械化技术
插秧机械化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水稻机插秧宽窄行与宽行机插试验对比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庄永春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9期32-33,共2页
-
文摘
天长市作为农业部、安徽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县市之一,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11年底,全市已拥有插秧机2568台,全市完成机插面积达到39万hm2。为研究不同行距对机插杂交中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2011年天长市农机推广站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永丰镇三元村机插秧示范片上设计了杂交中籼水稻宽窄行与宽行机插秧试验,以探明杂交中籼水稻机插适宜的栽插行距。
-
关键词
试验对比
机插秧
宽窄行
水稻
宽行
插秧机械化
杂交中籼稻
栽插行距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插秧机的结构对作业质量影响的几点分析
- 7
-
-
作者
金永军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
文摘
自2003年以来,天长市开展了水稻机插秧试验示范工作。截止2011年全市插秧机保有量已达2700台,实施机插秧面积37.5万亩(1hm2=15亩),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在我市范围内推广的插秧机型主要有手扶式插秧机和高速乘座式插秧(主要是指柔性挂接式)的两种机型,
-
关键词
插秧机
作业质量
试验示范推广
结构
机插秧
天长市
保有量
手扶式
-
分类号
S223.9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建立完善插秧机服务网络正当时
- 8
-
-
作者
徐长斌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10年第9期45-45,共1页
-
文摘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十大农机化主推技术之一。近年来,插秧机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插秧机数量成倍增加,农户使用的范围扩大,插秧时农时紧,农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插秧机服务跟不上,势必影响机插秧技术的快速推广,因而当务之急应加强插秧机服务网络建设。
-
关键词
服务网络建设
插秧机
机械化技术
机插秧技术
生产企业
推技术
农机化
农户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中籼杂交稻机插育秧应注意的事项
- 9
-
-
作者
徐长斌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11年第2期37-37,共1页
-
文摘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中主要是育秧技术,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是关键。对于中籼杂交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降低漏插率,提高栽插质量,有利于中籼杂交稻机械栽插推广的步伐。
-
关键词
中籼杂交稻
机插育秧
机械化技术
秧苗素质
育秧技术
机插秧
规格化
栽插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机插中籼稻三个关键时期植保防治措施
- 10
-
-
作者
徐长斌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7期39-40,共2页
-
文摘
机插中籼稻因秧龄短、收获期推迟,加之气候影响,如不及时进行防治病虫害,后期水稻产量受影响较大;同时,因农民存在着“不会种田看邻居”的习惯,不能对症防治,既增加成本又防治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笔者结合江淮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机插秧三个关键时期的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机插中籼稻的植保防治建议,以确保机插秧稳产高产,促进机插秧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一、小苗期的防治措施在机插大田前,小苗期的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苗瘟)、立枯病和青枯病,一代二化螟和灰飞虱等。1.立枯病和青枯病这两种病害是小苗期的最主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揭膜炼苗后,发生原因是床土带有病菌和气温变化较大引起的。发生的症状是:前期叶梢先卷打绺、茎部变软,后期根部变黄枯死,发生前期时表现为一小撮一小撮,分布不均,感染速度快,后期成片死亡。防治措施:一是在播种时对床土进行消毒或揭膜炼苗时消毒,用45%敌克松、甲基立枯灵或多菌灵兑水浇施;二是发生病害时,立即用敌克松、甲基立枯灵兑水浇治,并施美洲星等叶面肥进行调节。
-
关键词
机插秧技术
中籼稻
防治
植保
揭膜炼苗
一代二化螟
病虫害
气候影响
-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对江淮地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思考
- 11
-
-
作者
徐长斌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14年第11期33-34,共2页
-
文摘
江淮地区地貌以丘陵为主,稻茬麦种植面积近930万亩,多年来小麦秸秆处理都是付之一炬,火光冲天,狼烟四起。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力度加大,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合理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既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培肥地力,又能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天长地处江淮,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10多万亩,2014年在各级政府的"严看死守"下,99%小麦秸秆实现了全量机械粉碎还田。
-
关键词
秸秆机械化还田
小麦秸秆
江淮地区
土壤有机质
秸秆禁烧工作
种植面积
秸秆处理
综合处理
-
分类号
S233.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浅析如何推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
- 12
-
-
作者
曹娴
-
机构
安徽省天长市农机推广站铜城综合服务站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2年第6期13-14,共2页
-
文摘
自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取得成功以来,相继出现了水稻机收、机耕、机播等跨区作业,根据近年来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发展农机跨区作业。
-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发展
跨区作业
-
分类号
TH
[机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