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简介
1
作者 范涛 《北方蚕业》 2016年第4期54-54,共1页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主要开展蚕桑、经济昆虫、茧丝绸资源多功能应用技术研究与培训,桑、蚕、蜂等种苗以及茧丝绸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服务与推广。下设:家蚕育种、桑树栽培、桑蚕病理、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昆...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主要开展蚕桑、经济昆虫、茧丝绸资源多功能应用技术研究与培训,桑、蚕、蜂等种苗以及茧丝绸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服务与推广。下设:家蚕育种、桑树栽培、桑蚕病理、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昆虫、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室和行政办公室。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与安徽省蚕桑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所 蚕桑 资源综合利用 多功能应用 经济昆虫 技术服务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中华蜜蜂小盾片色型研究
2
作者 代君君 舒蕊 +1 位作者 孙欣 刘园园 《中国蜂业》 2024年第8期21-22,共2页
蜜蜂小盾片的色度是研究蜜蜂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安徽省不同地域的中华蜜蜂的小盾片色型进行观察与鉴定,结果表明安徽省中华蜜蜂小盾片色型丰富,其中小盾片Sc区以橙黄底色中间带黑三角斑型为主,色型标准从0-7分为8级;K区以土黄... 蜜蜂小盾片的色度是研究蜜蜂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安徽省不同地域的中华蜜蜂的小盾片色型进行观察与鉴定,结果表明安徽省中华蜜蜂小盾片色型丰富,其中小盾片Sc区以橙黄底色中间带黑三角斑型为主,色型标准从0-7分为8级;K区以土黄及黑相间为主,而B区以黑底中棕斑居多。本研究为安徽省中华蜜蜂种群分类、保护、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小盾片 色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地方桑树种质资源过氧化物同工酶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家萍 刘明辉 +1 位作者 程备久 范久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57-658,662,共3页
依据桑树冬芽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图对安徽省 17个地方桑树品种进行聚类分析 ,比较其遗传差异 ,并把这些品种分为4类 。
关键词 桑树 地方品种 遗传差异 过氧化物同工酶 聚类分析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安徽省蚕桑产业升级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兴 范涛 《中国蚕业》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从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并针对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拓展蚕桑丝绸材料的应用领域、开创多元化的丝绸应用前... 从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并针对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拓展蚕桑丝绸材料的应用领域、开创多元化的丝绸应用前景等蚕桑产业升级发展的方向,以期安徽省蚕桑产业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乘着"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东风,转换行业发展动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蚕桑产业 经济新常态 一带一路 潜力 瓶颈 升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蚕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被引量:3
5
作者 章玉萍 陈明 张丽丽 《北方蚕业》 2021年第4期50-53,共4页
蚕桑产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文章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多元发展、科技服务和加强市场监管5个方面总结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创新驱动的主要举措,列举了解决部分种养技术瓶颈问题以及新品种开发、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安徽 蚕桑产业 创新驱动 举措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与诊断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兴 范涛 +2 位作者 陶伟 韩文生 张景源 《中国蚕业》 2014年第2期66-68,共3页
介绍了桑树病虫害测报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专家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组织模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系统介绍等。系统主要由专家数据库、系统推理模块、系统测报模块、病虫害案例模块和远程诊断模块等构成... 介绍了桑树病虫害测报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专家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组织模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系统介绍等。系统主要由专家数据库、系统推理模块、系统测报模块、病虫害案例模块和远程诊断模块等构成。系统采用基于专家知识前向型推理与基于病虫害案例推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预测推理。各模块的界面采用提示的方式引导用户完成用户数据的输入、专家知识库的维护、预测结果的显示、案例库的管理等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性、自学习功能和易操作性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病虫害 预测预报 诊断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文化科普教育的意义及实践思考——以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兴 李冰 《北方蚕业》 2023年第3期53-60,共8页
开展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深度挖掘蚕桑资源价值、弘扬与传承深厚的中华蚕桑文化,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丰富中小学素质文化教育,有利于科研院所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蚕桑产业... 开展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深度挖掘蚕桑资源价值、弘扬与传承深厚的中华蚕桑文化,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丰富中小学素质文化教育,有利于科研院所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蚕桑产业综合影响力、丰富民众休闲旅游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具备过硬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发展基础、坚实的科技保障和充实的人才支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环境条件、发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旅游环境等发展优势,介绍了基地丰富多元的科普活动模式及具体开展情况,总结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策略与规划,以期为我国蚕桑文化科普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文化科普 意义 优势 模式 发展策略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德辉 童晓琪 +3 位作者 秦凤 张彦 石凉 黄浩 《中国蚕业》 2016年第4期10-16,共7页
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 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家蚕 遗传 育种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加快蚕桑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措施
9
作者 李兴 范涛 +1 位作者 汪泰初 张景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808-8809,共2页
阐述了目前安徽省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推广手段单一、蚕农对蚕桑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动态需求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培育不足、蚕农对蚕桑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认识不足,认为破解现代蚕业健康发展瓶颈的有效举措是... 阐述了目前安徽省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推广手段单一、蚕农对蚕桑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动态需求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培育不足、蚕农对蚕桑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认识不足,认为破解现代蚕业健康发展瓶颈的有效举措是加快蚕桑信息化平台建设,最后提出推进蚕业信息化进程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相关行政单位应把蚕业信息化建设放在首位、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设立信息化建设示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 蚕桑信息化建设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安徽省春蚕增产增收技术保障措施研究
10
作者 黄德辉 范涛 +4 位作者 石凉 秦凤 童晓琪 张远祥 余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772-773,775,共3页
针对早春雨雪低温等极端气候可能对蚕桑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结合安徽省生产实际,提出准确分析预判,加强桑园田间管理,适时调整养蚕布局,规范春蚕饲养技术等应对措施,规避生产风险,确保春蚕增产增收。
关键词 极端气候 田间管理 养蚕布局 春蚕饲养 小蚕共育 大棚养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结构现状及经济学思考
11
作者 赵萍 万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805-806,共2页
加入WTO后 ,安徽省农业重点要放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上 ,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 ,提高安徽省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笔者重点阐述了安徽省农业结构现状 。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现状 经济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家蚕病原分布及现行品种区域适应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明辉 凌琳 +4 位作者 张虹 魏国清 林青松 尤征英 徐家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8-502,共5页
家蚕病的发生和流行存在诸如品种抗性、气候、蚕农饲养习惯和蚕农饲养技术等因素。为系统分析各因素在家蚕病发生和流行规律中的影响概率及区域发生特点,通过对安徽省8个县市的家蚕病原分布、发生情况及对主要家蚕品种在各个地区的饲养... 家蚕病的发生和流行存在诸如品种抗性、气候、蚕农饲养习惯和蚕农饲养技术等因素。为系统分析各因素在家蚕病发生和流行规律中的影响概率及区域发生特点,通过对安徽省8个县市的家蚕病原分布、发生情况及对主要家蚕品种在各个地区的饲养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获得了安徽省主要蚕区的5种病原分布的基本规律以及4个主要现行品种在安徽省不同地区的饲养适应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病原 分布 现行品种 适应性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萃敏 朱克旭 +3 位作者 李瑞雪 苏雪强 周荣 汪泰初 《中国蚕业》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蚕桑产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为高效推动安徽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发展规模、科技创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壮大等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蚕桑产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为高效推动安徽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发展规模、科技创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壮大等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强化资源利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安徽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发展现状 主要问题 发展对策 规模化 多元化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蚕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德辉 孙家羿 +2 位作者 王磊 漆学文 李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117-6118,共2页
从安徽省蚕桑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影响安徽省蚕桑生产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安徽省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蚕桑生产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蚕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永进 刘震 +1 位作者 李兴 王其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441-5442,共2页
分析了安徽省蚕业信息化的现状,指出以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省“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安徽蚕业信息化进程。提出从政府主导、蚕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蚕业信息人才培养、实用蚕业软件开发、提高农民素质等5个方面加快... 分析了安徽省蚕业信息化的现状,指出以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省“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安徽蚕业信息化进程。提出从政府主导、蚕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蚕业信息人才培养、实用蚕业软件开发、提高农民素质等5个方面加快安徽蚕业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信息化 现状 策略 专家系统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明 张磊 +4 位作者 章玉萍 张丽丽 信玲 常莹 鲍先巡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10期78-84,共7页
安徽省是我国华东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食用菌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新的发展增长点。通过梳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安徽的产业发展潜力与优势,并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提出... 安徽省是我国华东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食用菌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新的发展增长点。通过梳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安徽的产业发展潜力与优势,并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包括加强种质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等在内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食用菌产业 品种结构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桑树品种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钰婷 李瑞雪 +1 位作者 王伟 汪泰初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64-66,共3页
旨在获得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DNA提取方法。以安徽桑树品种嫩叶为材料,以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DNA A260/A280比值在1.80-1.90之间,DNA得率约为0.187-0.... 旨在获得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DNA提取方法。以安徽桑树品种嫩叶为材料,以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DNA A260/A280比值在1.80-1.90之间,DNA得率约为0.187-0.275μg/mg,以提取的DNA为模版,PCR能够获得清晰的目的条带。证明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较好,能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DNA提取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蓖麻蚕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萍 陈远平 +2 位作者 丁绍梅 吴传华 夏家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55-256,共2页
根据安徽省蓖麻蚕养殖的历史、安徽省的气候、地理特征和蓖麻蚕试养结果,分析了安徽省发展蓖麻蚕的可行性,提出了蓖麻蚕在安徽省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蓖麻蚕 可行性 前景 发展建议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改良及推广方式的总结回顾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德辉 李圣 +1 位作者 孙家羿 李庆宝 《中国蚕业》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通过总结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结合当前蚕茧生产水平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提出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现行品种的种性维持措施及家蚕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安徽省新蚕品种的推广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家蚕 品种选育 品种改良 审定标准 推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标记分析安徽省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钰婷 李瑞雪 +2 位作者 孙帆 王伟 汪泰初 《热带农业工程》 2017年第2期31-35,共5页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是被子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对收集的12份安徽地方特色桑种质资源提取总DNA,用PCR扩增方法进行测序分析;根据鲁桑基因序列,确定ITS序列范围,并进行序...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是被子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对收集的12份安徽地方特色桑种质资源提取总DNA,用PCR扩增方法进行测序分析;根据鲁桑基因序列,确定ITS序列范围,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分析序列长度、G+C含量、变异位点及遗传分歧,探讨了安徽桑树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更深入地研究桑属植物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种质资源 ITS序列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