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三通型)应用于神经内科并发症的防治
1
作者 孔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1年第2期55-56,共2页
分析使用正压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综述静脉留置针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关键词 正压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正压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玉森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2期1250-125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和相关因素,以便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时间>48h的41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发生率...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和相关因素,以便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时间>48h的41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发生率17.3%,多发生在住院2周内,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45.8%),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6.4%),病原学检查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年龄、出血部位、昏迷、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血糖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玉森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289例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率为31.5%,肺部感染主要因素与年龄、血糖、...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289例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率为31.5%,肺部感染主要因素与年龄、血糖、慢性肺病、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侵袭性操作、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有关;感染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注意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4
作者 凡奇 马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小血管闭塞(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根据WML情况将患者分为无WML组30例、轻度WML组52例和中重度WML组68例... 目的探讨初发小血管闭塞(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根据WML情况将患者分为无WML组30例、轻度WML组52例和中重度WML组68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尿酸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F=6.350、12.600、6.630、5.4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年龄是初发SAO型脑梗死合并WML的危险因素(OR=7.039、1.090,P<0.01)。ROC曲线显示高血压和年龄预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AUC分别为0.691、0.69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0/90 mmHg、56.50岁,约登指数分别为0.383、0.389,敏感度分别为73.52%、71.70%,特异度分别为68.42%、67.20%。结论高血压和年龄是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年龄对预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死 脑白质变性 高血压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8
5
作者 顾征 孙仁泉 +4 位作者 徐屹 赵奇煌 黄玉春 李辉 马景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多点微创抽吸法解除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的方法。方法  39例重症病例依CT所见分型 ,用微创穿颅置硬导管抽吸引流方法治疗 ,分别在血肿中三点置管 2例 ,血肿两点置管 15例 ,双侧脑室额角置管 8例 ,血肿一点加一侧... 目的 探讨用多点微创抽吸法解除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的方法。方法  39例重症病例依CT所见分型 ,用微创穿颅置硬导管抽吸引流方法治疗 ,分别在血肿中三点置管 2例 ,血肿两点置管 15例 ,双侧脑室额角置管 8例 ,血肿一点加一侧脑室置管 11例 ,血肿两点置管加对侧脑室置管 2例 ,双侧室体部置管 1例。结果  39例全部存活。ADL分级 :Ⅰ级 6例 ;Ⅱ级 10例 ;Ⅲ级 12例 ;Ⅳ级 8例 ;Ⅴ级 3例。结论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是缓解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穿刺 脑内血肿抽吸术 脑室引流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CTRP3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6
作者 沈茹 张丽梅 李曙光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在脑梗死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为HT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在脑梗死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为HT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T将患者分为HT组和非HT组。收集两组患者详细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炎症因子差异,将各项资料纳入至logistic回归,分析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HT组患者31例,非HT组患者71例,HT组中美国公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HT组,HT组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HT组,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明显低于非HT组。IL-1β、IL-6及TNF-α与NIHSS评分正相关,CTRP3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发现IL-6,TNF-α及梗死面积均为HT的危险因素,而CTRP3为保护因素。进一步发现IL-6/CTRP3的AUC、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0.91、0.89、0.96,其预测HT的可靠性明显高于其他变量。结论:炎症因子在HT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多危险因素中,IL-6/CTRP3预测HT的可靠性明显高于其他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出血转化 IL-6 CT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淼 张青松 桂韦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组,行微创治疗+亚低温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组,行微创治疗+亚低温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治疗效果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Barthel指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12%,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微创术和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caspase 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田园 李运鹏 韩若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 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脑缺血再灌注组(I/R)、川芎嗪低剂量组[10 mg/(kg·d),I/R+TMP组]、川芎嗪高剂量组[3...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 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脑缺血再灌注组(I/R)、川芎嗪低剂量组[10 mg/(kg·d),I/R+TMP组]、川芎嗪高剂量组[30 mg/(kg·d),I/R+TMP组],各组治疗7 d,1次/d,腹腔注射,S组和I/R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7 d后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检测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GRP78及caspase 1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I/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高,神经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增高,GRP78及caspase 12的蛋白表达含量上升(P<0.05);与I/R组相比,川芎嗪组可改善大鼠脑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百分率、抑制GRP78及caspase 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细胞凋亡及caspase 1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川芎嗪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淼 汪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对80例临床确诊癫痫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癫痫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作...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对80例临床确诊癫痫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癫痫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病年龄、规范化治疗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明显,生活质量评分与发作频率负相关,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患者较其它发作类型者评分低,发病早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发病晚的患者。结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病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规范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生活质量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脑梗死面积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玉森 马景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测定59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4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Hcy和hs-CRP的含量,并分析两者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除...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测定59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4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Hcy和hs-CRP的含量,并分析两者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除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0.05)外,大、小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并且随着脑梗死面积的增大,血清Hcy和hs-CRP含量亦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清Hcy和hs-CRP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质量控制核查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娜 吕冶芳 邢博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质量控制核查单对预防依诺肝素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科2018年2-4月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8年6-8月应用核查单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质量控制核查单对预防依诺肝素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科2018年2-4月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8年6-8月应用核查单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Bid皮下注射同等剂量依诺肝素钠,共计10次/人,600次/组,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发生中、重度皮下出血的率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规范应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质量控制核查单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并降低中、重度皮下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钠 皮下注射 质量控制 核查单 皮下出血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景贺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7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不良反应,并观察血液流变学...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7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不良反应,并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及VEGF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丽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有无烟酒史及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病情(部位、梗死灶体积、神经缺损评分)的MMP-9及VEGF表达水平,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MMP-9及VEGF高于未合并上述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及范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患者的MMP-9及VEG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糖尿病、大灶梗死、重度神经功能缺损、MMP〉300μg/L及VEGF〉500ng/L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MP-9及VEGF与患者病情及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病因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青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1435-1436,共2页
目的观察在头颅CT引导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CT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清除组(6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5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 目的观察在头颅CT引导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CT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清除组(6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5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肿的清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48.66±9.09)ml,保守组为(48.31±7.06)ml。治疗7d后,微创组血肿体积为(12.38±4.35)ml,保守组为(25.40±3.23)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63例血肿吸收明显快于57例保守组;治疗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淼 明霞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HB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HB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事件者中A型行为类型与脑卒中的关系
16
作者 王双 张青松 张丽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研究特定负性事件人群中A型行为类型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98例负性事件者,评定其行为类型,分析该人群一年中各行为类型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①98例特定负性事件者中,惠脑卒中比例21.42%(21/98);... 【目的】研究特定负性事件人群中A型行为类型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98例负性事件者,评定其行为类型,分析该人群一年中各行为类型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①98例特定负性事件者中,惠脑卒中比例21.42%(21/98);②脑卒中组A型行为类型患者14例,占66.6%(14/21);非脑卒中组中A型行为类型患者29例,占37.6%(29/77);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入院脉压差、生活事件量表评分和A型行为是患脑卒中的危险因子,而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子。【结论】A型行为类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具有负性事件的特殊人群中,对于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个体,对其行为应用心理行为技术予以指导矫正,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 A型人格 卒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共情能力缺陷研究
17
作者 张青松 王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共情能力损害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30例PD患者和30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组)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共情能力损害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30例PD患者和30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组)进行研究。结果与HC组比较,PD患者组IRI-C总分(42.30±9.20),共情性关心(EC)(16.50±2.60),个人痛苦(PD)(2.40±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3,P<0.05;t=-4.424,P<0.05;t=-4.916,P<0.05),且PD组的stroop色字效应与IRI-C总分呈负相关(r=-0.675,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IRI-C总分及PD分呈正相关(r=0.613;r=0.677,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能力缺陷,执行功能障碍及情感障碍可能是导致患者共情能力损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情能力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
18
作者 王静 武倩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642-1647,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名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名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使用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完成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数据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2,3.524,5.374,2.776,3.159,3.345,2.553,3.307,4.254,3.326,4.934,2.901;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57,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水平,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脑卒中 失眠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共情能力缺陷研究
19
作者 张青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共情能力损害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25例MCI患者和25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组)进行研究。结果与HC组比较,MCI患者组...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共情能力损害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25例MCI患者和25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组)进行研究。结果与HC组比较,MCI患者组IRI-C总分(40.30±7.20),共情性关心(EC)(14.30±1.60),个人痛苦(PD)(1.98±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23;t=-2.413,P=0.002;t=-3.187,P=0.008),且MCI组的HAMD与IRI-C总分及PD分呈正相关(r=0.632;0.722,P=0.019;0.008)。结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能力缺陷,情感障碍可能是影响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共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管复康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瘀血内阻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小萍 马龙 +2 位作者 武玮 桑媛媛 梁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脉管复康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PSCI)瘀血内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PSCI瘀血内阻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脉管复康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PSCI)瘀血内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PSCI瘀血内阻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接受脉管复康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速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NSE、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SOD水平及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左侧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NSE、MDA水平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SOD水平及LMCA、LPCA、RP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脉管复康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PSCI瘀血内阻证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障碍、神经元损伤和脑血流量,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脉管复康胶囊 尼麦角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