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恶性肿瘤患者的分布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1
作者 李晓琦 庞一迪 庞晓青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了解2023年安徽省某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以及门诊药房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肿瘤疾病在县级医院的防治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23年该院恶性肿瘤患者信息... 目的:了解2023年安徽省某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以及门诊药房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肿瘤疾病在县级医院的防治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23年该院恶性肿瘤患者信息,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取2023年该院门诊药房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信息,对药品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等参数进行讨论分析。结果:2023年,该院患者数排序居前3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和肠癌;上述3种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均远高于女性患者;患者数量与年龄呈正相关,40岁之后患者数量急速增加;其中肺癌和肠癌患者的年龄大多在>70~80岁,而肝癌患者年龄相对较小,为>50~60岁。该院门诊药房抗肿瘤药物以小分子靶向药物为主,包含27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2023年,门诊药房销售数量最高的TKI为埃克替尼;销售金额排序居第1位的TKI为奥希替尼;DDDs排序居前3位的TKI为埃克替尼、安罗替尼和奥希替尼,其中埃克替尼的DDC为5.17元,B/A为3.00,表现出良好的同步性;奥希替尼和氟马替尼的B/A最低,仅为0.33,在27种TKI中同步性最差。结论:2023年该院门诊药房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总体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减轻患者负担,确保患者用药更加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年龄分布 抗肿瘤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泉县542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韦全剑 马前坡 +2 位作者 武常峰 付应敏 熊自忠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538-539,共2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感染科收治542例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542例,其中重症21例、占3.9%,死亡3例、死亡率为0.6%;发病季节主要集中... 目的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感染科收治542例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542例,其中重症21例、占3.9%,死亡3例、死亡率为0.6%;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5~7月份,占81%;1~2岁儿童占57.2%。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1~2岁儿童、发病高峰为5~7月份,少数患儿呈重症、并出现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炎症反应、早期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影响
3
作者 刘静 李大伟 裴素云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05-310,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Rop)行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炎症反应、早期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Rop)行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炎症反应、早期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QLB中,对照组每侧注射0.2%Rop 30ml,观察组每侧注射0.50g/kgDex、0.2%Rop 30ml。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血流动力学[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h、24h、48h,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和MMSE总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IL-6、D-D、CRP、HR、SpO_(2)、MA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但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均发生头晕、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围术期总不良反应观察组(20.0%)低于对照组(38.0%)(均P<0.05)。结论:Dex联合Rop行QL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有明显镇痛效果,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腰方肌阻滞 术后镇痛 血流动力学 炎症反应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复合保温干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
4
作者 黄晓倩 朱利 李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07-610,6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复合保温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者1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保温干预,复合组给予基于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复合保温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复合保温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者1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保温干预,复合组给予基于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复合保温干预,对比两组体温、平均动脉压、心率、热舒适度评分,计算低体温和寒颤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复合组入手术室时(T0)、麻醉时(T1)、切皮时(T2)、胎儿娩出时(T3)、缝皮时(T4)的体温变化无差异(P>0.05),且T1~T4时体温(36.85±0.36℃、36.72±0.42℃、36.60±0.37℃、36.31±0.49℃)均高于对照组(36.55±0.44℃、36.31±0.51℃、36.11±0.46℃、36.01±0.56℃)(均P<0.05),T0~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无差异(均P>0.05),热舒适度评分(53.21±7.11分)低于对照组(66.23±10.94分),低体温(2.7%)和寒颤(4.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2.0%、13.3%)(P<0.05)。结论:结合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实施的复合保温干预,能维持剖宫产者术中体温稳定,降低低体温和寒颤发生率,改善产妇的热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 复合保温 低体温 心率 寒颤 热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效果
5
作者 韦利芳 王慧 张娟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术中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4月本院拟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术中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4月本院拟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记录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围术期不同时点鼻咽温度、意识恢复后寒战发生情况、麻醉恢复指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活动能力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比例(8.3%)少于对照组(22.9%),T0~T3的鼻咽温度变化小于对照组,意识恢复后寒战发生比例(4.2%)和总并发症(6.3%)均少于对照组(16.7%、20.8%),术后意识恢复时间(24.36±3.24min)、肠功能恢复时间(1.52±0.54d)、拔管时间(24.16±4.62min)、活动能力恢复时间(2.46±0.48d)均少于对照组(29.68±3.95min、1.79±0.63d、29.87±4.92min、2.69±0.39d)(均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稳定术中核心温度,降低意识恢复后寒战发生,提高麻醉恢复效果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手术 保温 风险评估理念 低体温 寒战 麻醉恢复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椎管内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
6
作者 孙盼盼 任传将 李利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96-601,共6页
目的:考察并比较椎管内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和观察... 目的:考察并比较椎管内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和观察组(静脉复合麻醉)各65例。记录两组麻醉时间、失血量、输血、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插管前或麻醉开始前(T1)、插管后或注药后3min(T2)、切皮后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生命体征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心输出量(CO),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顺行性遗忘、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失血量、输血情况无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失血量、输血、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T1,两组SV、EF、CO、SpO_(2)、HR、MAP无差异(P>0.05),T2~T4两组SV、EF、CO、SpO_(2)、HR、MAP均比T1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完全遗忘占比(93.9%)高于对照组(4.6%)(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均无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均可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椎管内麻醉对患者的顺行性遗忘影响较小,静脉复合麻醉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术 椎管内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 生命体征 血流动力学 顺行性遗忘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肺血管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牛磊 张楠楠 刘国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肺血管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基于体征和血气分析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前后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分... 目的探讨胸部CT肺血管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基于体征和血气分析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前后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分析胸部CT肺血管参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经病情评估102例患者中轻度组30例,占29.4%;中度组48例,占47.1%;重度组24例,占23.5%。重度组肺小血管横截面积占肺总面积百分比(%CSA)低于轻、中度组,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PA/A)及阈值-950以下低密度衰减区占肺总容积百分比(LAA%-950)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SA、PA/A、LAA%-950单独及联合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重度病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价值高于%CSA、PA/A、LAA%-950单独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肺血管参数(%CSA、PA/A、LAA%-950)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术治疗前后的MRI表现及临床观察
8
作者 董咪咪 荀瑞峰 +2 位作者 周莉 潘迪君 任福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术治疗前后的MRI表现及量化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RI检查和腰椎融合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术治疗前后的MRI表现及量化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RI检查和腰椎融合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量化肌力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背肌力学效应[腰背肌屈曲平均肌电值(AEMG)、伸直AEMG、屈伸松弛比(FRR)]、腰腹肌肌耐力评估结果及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屈曲AEMG、FRR有所降低,伸直AEMG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屈曲AEMG、FRR更低,伸直AEM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腹肌肌耐力均较干预前有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腰腹肌肌耐力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JOA评分有所升高,ODI评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量化肌力训练能改善患者腰背肌力学效应,提高腰腹肌肌耐力与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量化肌力训练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9
作者 吴伟 常香香 +2 位作者 占菊荣 吴浩 马一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及集束化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拟接受PICC置管的7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置入PICC...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及集束化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拟接受PICC置管的7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置入PICC。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PICC相关指标、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据超声表现,观察组中28例患者静脉管腔内横切面呈现“等号样”回声,31例纵切面呈现“双线样”回声,且探头加压时,所有患者静脉管腔变瘪;对照组中32例患者静脉管腔内横切面呈现“等号样”回声,29例纵切面呈现“双线样”回声,且探头加压时,所有患者静脉管腔变瘪。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部位、导管置入长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105.42±4.65)分较对照组(98.31±7.56)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超声检查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置管期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超声检查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医院妇产科模式病房建设的做法及体会
10
作者 李雪兰 谢桂华 《今日应用医学》 1998年第3期55-55,共1页
开展以病房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把护理临床实践与护理管理系统化的整体工作模式是护理学科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推动下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国的护理事业面临着与国际上... 开展以病房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把护理临床实践与护理管理系统化的整体工作模式是护理学科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推动下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国的护理事业面临着与国际上先进的护理模式接轨的趋势。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护理事业的改革发展,我院自1997年6月份在妇产科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的试点工作.现就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妇产科 病房建设 整体护理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联合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燕丽 周莉 +2 位作者 姚昕彤 苏义 林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00例AIS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4例)和预后良好组(56例),均接受CTA及DWI检查,治疗后...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00例AIS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4例)和预后良好组(56例),均接受CTA及DWI检查,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短期预后并分组,评估CTA、DWI联合对AIS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随访3个月后100例中有44例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组治疗后CTA检查参数卒中区最狭窄血管狭窄程度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DWI检查参数卒中区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区最狭窄血管狭窄程度与ADC值均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论CTA联合DWI可对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荟荟 王瑞雪 +1 位作者 储笑非 余玲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0例CHF患者资料,依据患者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与病死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脏超声表现特征及各项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 目的 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0例CHF患者资料,依据患者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与病死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脏超声表现特征及各项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并分析心脏超声指标对CHF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病死组患者合并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比例均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治疗前LVESD、LAD、LVD大于存活组,LVEF小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LVESD、LAD、LVD、LVEF均与CHF患者预后有关。基于上述指标构建CHF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发现,LVESD、LAD、LVD较大,LVEF较小的患者,预后病死风险越大,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内部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反映良好。经ROC曲线检验整体模型的评估价值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鉴别能力(AUC=0.957)。结论 CHF患者治疗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与预后有关,基于心脏超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准确评估CHF患者的预后病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内径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衰弱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媛媛 白雪 +1 位作者 邢影 汪祥兵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于本院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干预或给予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于本院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干预或给予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衰弱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衰弱情况评分两组均降低,但观察组身体衰弱(7.73±1.82分)、心理衰弱(17.43±3.57分)、社会衰弱(13.83±3.19分)、环境虚衰(10.43±2.27分)、简易疲乏量表(2.94±0.64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0.76±2.25分、22.48±4.16分、17.14±4.33分、13.48±3.15分、4.35±0.82分);癌因性疲乏评分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2.94±0.64分)低于对照组(4.35±0.82分)(均P<0.05).结论: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能够减少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减轻衰弱程度,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化疗 需要层次理论 运动康复 衰弱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利多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恢复质量与应激反应的作用
14
作者 吕晴 潘鑫 李静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787-2791,共5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应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4月本院住院拟剖宫产产妇8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41例,分别采用0.1mg/kg、0.2 mg/kg纳布啡与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比较...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应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4月本院住院拟剖宫产产妇8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41例,分别采用0.1mg/kg、0.2 mg/kg纳布啡与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镇痛维持时间]、恢复质量(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及术后48h内哺乳次数)、应激反应[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酵固酮(ALD)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苏醒期VAS评分(2.06±0.19分)低于高剂量组(3.65±0.24分),镇痛维持时间(4.15±0.41h)高于高剂量组(3.89±0.62h),首次下床时间(13.4±2.3h)、肛门排气时间(21.4±5.3h)、泌乳始动时间(24.4±5.4h)均短于高剂量组(14.8±3.7h、23.9±4.8h、29.5±5.8h),术后48h内哺乳次数(8.2±1.6次)高于高剂量组(6.4±1.5次),术后血清Cor、NE、ALD水平均低于高剂量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4.6%)低于高剂量组(36.6%)(均P<0.05)。结论:低剂量纳布啡与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可提升麻醉效果,加快产妇术后恢复并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不同剂量纳布啡 利多卡因 麻醉效果 应激反应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后产妇康复及新生儿影响
15
作者 朱利 程淑婷 张继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体温、寒战发生情况、产后康复及新生儿健康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7日-2023年9月21日收治的拟剖宫产产妇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保...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体温、寒战发生情况、产后康复及新生儿健康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7日-2023年9月21日收治的拟剖宫产产妇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保温管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围术期体温以及产后泌乳始动、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的时间,寒战发生率、新生儿健康情况与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时体温(36.54±0.48℃)、手术结束时体温(36.69±0.46℃)、新生儿体温(37.02±0.39℃)、新生儿发育商(87.58±12.11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92.1%)均高于常规组(35.64±0.41℃、36.27±0.24℃、7%±0.29℃、74.16±10.69分),产后泌乳始动时间(18.23±2.34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09±2.48h)、下床活动时间(14.72±1.97h)、寒战发生率(5.3%)均少于常规组(24.69±3.48h、22.69±3.46h、20.36±2.64h、23.7%)(均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可以有效维持产妇围术期体温和新生儿健康,促进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围术期 手术室综合保温 体温 产后康复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心理应激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16
作者 冯磊 王慧 +1 位作者 张梅 马翠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82-1585,1590,共5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究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护理两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康复、心理应激、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16.79±4.12h)、术后住院时间(4.68±0.49d)、导尿管留置时间(8.59±2.27h)、初次排气时间(26.15±5.35h)均短于对照组(25.64±5.49h、5.62±0.79d、13.34±2.84h、35.24±7.35h),出院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8.16±2.19分)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35±1.98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1.63±2.54分、9.12±2.12分、17.0%),治疗依从性(97.5%)、出院时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6.15±1.24分)均高于对照组(82.5%、6.15±1.24分)(均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均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手术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 术后恢复 心理应激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回归预测模型建立及评价
17
作者 邱文娟 张敏 王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36-440,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因素,确定下肢DVT风险指标,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评价。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医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292例临床资料,统计术后下肢DV...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因素,确定下肢DVT风险指标,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评价。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医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292例临床资料,统计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出现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回归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估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模型预测效能。结果:29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DVT21例(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高、术后1d血D-二聚体和凝血因子VIII水平升高均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出现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依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H-L检验显示P=0.847,提示模型构建有效。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出现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预测效能中等。约登指数取最大值0.448时,模型预测的敏感度76.2%,特异度为68.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可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下肢DVT识别提供参考依据,可能有助于患者术后个性化DVT预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CR、UmAlb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
18
作者 于志明 陈学高 郭东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04-307,312,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8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非糖尿病肾病(NDKD)42例、DKD早期39例、DKD中期34例、DKD晚期25例。比较所有受试者血尿酸、UACR、UmAlb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DKD分期的相关性及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尿酸、UACR、U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25.656、38.833,P<0.05);组内血尿酸、UACR、UmAlb水平表现为DKD晚期>DKD中期>DKD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7、538.570、684.184,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UACR、UmAlb水平与DKD分期均呈正相关(P<0.001);DKD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MAP)、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CR、UmAlb均高于NDKD患者,病程较NDKD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6、14.824、7.718、5.022、33.588、53.438、9.364,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MAP、TG、血尿酸、UACR、UmAlb是T2DM患者发生DK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尿酸、UmAlb、UACR水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尿酸、UACR、UmAlb水平与DKD分期呈正相关,且三者联合检测对DKD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UACR UmAlb DKD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狭窄价值分析
19
作者 张小伟 黄辉 +2 位作者 姚昕彤 周婉月 龙苏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6-18,23,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AIS患者97例,均行头颈部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记录头颈部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评...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AIS患者97例,均行头颈部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记录头颈部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采用Pearson分析头颈部CTA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97例脑梗死患者中,DSA金标准检查正常~轻度狭窄患者41例,中度~重度狭窄患者56例。经头颈部CTA检查中度~重度狭窄准确率为96.43%。头颈部CTA诊断颈动脉中度~重度狭窄诊断灵敏性为92.86%,特异性为95.12%。经Pearson分析显示,头颈部CTA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中度~重度狭窄组斑块数量多于正常~轻度狭窄组,斑块长度高于正常~轻度狭窄组,斑块厚度小于正常~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CTA对AIS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患者的MRI特征分析
20
作者 刘瑾瑾 陈雷 +1 位作者 李宁 邹月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伴马尾神经冗余征(RNRs)的MRI特征。方法 选取就诊的210例LSS患者,均行MRI检查,记录RNRs评估结果、RNRs分型结果及椎管狭窄参数(正中矢状径、有效矢状径、有效截面积)值。对比RNRs阳性和RNRs阴性LSS患者基线...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伴马尾神经冗余征(RNRs)的MRI特征。方法 选取就诊的210例LSS患者,均行MRI检查,记录RNRs评估结果、RNRs分型结果及椎管狭窄参数(正中矢状径、有效矢状径、有效截面积)值。对比RNRs阳性和RNRs阴性LSS患者基线资料及椎管狭窄参数、不同分型RNRs阳性患者椎管狭窄参数及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椎管狭窄参数评估LSS患者伴发RNRs的价值。结果 210例LSS患者中RNRs阳性52例,其中“藤索型”28例“,葡萄串珠”型13例“,蛇纹石”型11例;RNRs阴性158例。RNRs阳性组年龄大于RNRs阴性组,多椎管狭窄占比高于RNRs阴性组,Pfirrmann分级高于RNRs阴性组,正中矢状径、有效矢状径、有效截面积值小于RNR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分型RNRs阳性患者正中矢状径、有效矢状径、有效截面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正中矢状径、有效矢状径、有效截面积单独及联合评估LSS患者伴发RNR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1、0.723、0.691、0.802,联合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藤索”型、“葡萄串珠”型、“蛇纹石”型为RNRs的特异性MRI征象,且年龄大、多椎管狭窄及Pfirrmann分级高的LSS患者发生RNRs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马尾神经冗余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