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MS法测定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20
1
作者 俞年军 于娇 +3 位作者 张伟 曹勇 郑太华 王韵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36-2139,共4页
目的:探究微量元素在亳菊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富集规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亳菊不同部位及根系附近土壤,通过ICP-MS测定,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亳菊不同... 目的:探究微量元素在亳菊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富集规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亳菊不同部位及根系附近土壤,通过ICP-MS测定,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亳菊不同部位对8种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0.0054~0.9205;亳菊花序中Fe与Mg呈显著正相关;亳菊花序与土壤中的Fe呈显著正相关,亳菊枝叶与土壤中的Al、Ba和M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亳菊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存在选择性,可以通过改善栽培中的部分环节来提高亳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微量元素 相关性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德玲 金传山 +2 位作者 马凯 许凤清 宋婉芹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为中药益智仁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苯酚一硫酸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488nm。结果在3.45~10.35mg·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为中药益智仁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苯酚一硫酸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488nm。结果在3.45~10.35mg·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A=0,078C+0,0291,相关系数r=0.9994;回收率为100.41%,RSD=0.75%。结论该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多糖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花前胡饮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俞年军 刘守金 +4 位作者 梁益敏 方成武 谢丽丽 马凯 李文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产地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白花前胡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挥发油中21种主要成分,其中有6种主要成...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产地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白花前胡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挥发油中21种主要成分,其中有6种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超过60%。结论:主产区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成分没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质量控制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挥发油 GC-MS 中药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白芍产地加工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俞年军 金传山 +2 位作者 吴德林 李文军 王韵琴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白芍产地加工的方法,为GAP企业进行白芍的产地加工提供科学的数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亳白芍产地加工的不同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结果可以用蒸法、煮法进行产地加工,但是水煮时必须控制水温不低于80℃。结论可以用蒸法... 目的建立白芍产地加工的方法,为GAP企业进行白芍的产地加工提供科学的数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亳白芍产地加工的不同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结果可以用蒸法、煮法进行产地加工,但是水煮时必须控制水温不低于80℃。结论可以用蒸法代替煮法进行产地加工,或二者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白芍 加工质量 产地加工 高效液相色谱 GAP 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菊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俞年军 于娇 +3 位作者 张伟 曹勇 郑太华 王韵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建立亳菊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亳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u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5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亳菊HPLC指纹... 目的:建立亳菊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亳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u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5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亳菊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标定16个共有峰,利用对照品指认5个峰,10批亳菊样品的HPLC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0。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单、重现性良好,可为亳菊的品种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HPLC指纹图谱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晓梅 戴淑娟 +4 位作者 王伟 张玲 金传山 彭代银 马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5-17,23,共4页
目的:建立牡丹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TLC)两次展开鉴别牡丹皮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铜、铅、镉、砷、汞。结果:TLC在同一... 目的:建立牡丹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TLC)两次展开鉴别牡丹皮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铜、铅、镉、砷、汞。结果:TLC在同一薄层板上检识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斑点清晰;含量测定中,丹皮酚在(24~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8.1%;芍药苷在(10.6~53.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7.6%;供试品中铜、铅、镉、砷、汞含量均在规定的限量之下。结论:分析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较好地控制和评价牡丹皮配方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配方颗粒 丹皮酚和芍药苷 重金属元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培胜 廖彩震 +2 位作者 成守玲 郭洋 曹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47-348,351,401,共4页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以甲苯—丙酮(0.5∶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后置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以甲苯—丙酮(0.5∶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后置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作为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春杰 马凯 +1 位作者 张卡 杨景生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885-886,共2页
目的对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酒石酸美托洛尔的释放率,来判断其缓释效果从而对缓释骨架材料、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的种类、规格、用量及工艺等进行考察,并对确定的处方及工... 目的对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酒石酸美托洛尔的释放率,来判断其缓释效果从而对缓释骨架材料、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的种类、规格、用量及工艺等进行考察,并对确定的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测定其释放度。结果用HPMC作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3%EC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制成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所用各种辅料均为国产化,成本低.制得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美托洛尔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缓释片 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止带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春杰 丁连峰 +1 位作者 马凯 刘超祥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建立妇科止带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数计数,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果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回收率皆在8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 目的建立妇科止带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数计数,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果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回收率皆在8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皆在95%以上;阴性菌对照组均无生长。结论该法可以作为妇科止带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止带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薄膜过滤法 平皿法 方法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梅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伟 郭晶晶 +4 位作者 郑太华 王景 王权 金传山 吴德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梅花中绿原酸含量,为梅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 ℃.结果...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梅花中绿原酸含量,为梅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 ℃.结果 绿原酸在0.040 7~0.814 0 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60%,RSD=1.68%.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简单,可作为梅花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产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娇 俞年军 +2 位作者 郑太华 曹勇 王韵琴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亳州地区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同一栽培环境下的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 目的通过比较亳州地区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同一栽培环境下的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杭白菊最高,亳菊最低;总挥发油含量以杭白菊最高,小白菊最低,亳菊挥发油颜色为蓝色。结论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因栽培品种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亳菊挥发油颜色与其他3种不同,即品种与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挥发油 绿原酸 木犀草苷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牡丹皮配方颗粒过程控制的质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培胜 张侠 +4 位作者 孙婷婷 孟繁民 李振 童佳兵 李泽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建立牡丹皮配方颗粒中间产品及成品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体积流量为1.0m... 目的建立牡丹皮配方颗粒中间产品及成品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30℃。以特征图谱为对照,对药材-饮片-浸膏粉及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牡丹皮10批药材、饮片、浸膏粉和颗粒特征图谱均呈现12个共有特征峰,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建立的牡丹皮药材-饮片-浸膏粉及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为牡丹皮配方颗粒的工艺研究和过程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过程控制 量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中有关物质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凯 杨景生 +1 位作者 黄顺旺 曹明成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0期896-897,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取十二烷基硫酸钠2.88 g,磷酸1.96 g,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 000 ml)-乙腈(40∶60)为流动... 目的建立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取十二烷基硫酸钠2.88 g,磷酸1.96 g,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 000 ml)-乙腈(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23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含量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便灵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军 李有军 +2 位作者 张卡 马坤芳 都述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建立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番泻叶、当归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6%,RSD=2.23%(n=6)。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结果准... 目的:建立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番泻叶、当归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6%,RSD=2.23%(n=6)。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便灵胶囊 大黄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峙云 张茂婷 +3 位作者 蒋晓静 陈培胜 王举涛 桂双英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建立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马钱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马钱苷质量浓度在5~80... 目的 建立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马钱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马钱苷质量浓度在5~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2%,RSD为2.46%(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可用于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配方颗粒 马钱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培胜 廖彩震 +1 位作者 张文惠 朱月信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蛇床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蛇床子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床子配方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蛇床子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蛇床子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中蛇床子素等特征性斑点明显;蛇床子... 目的建立蛇床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蛇床子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床子配方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蛇床子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蛇床子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中蛇床子素等特征性斑点明显;蛇床子素在2.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5%。结论所建方法可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蛇床子配方颗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配方颗粒 蛇床子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娴 金传山 +3 位作者 吴德玲 曹勇 杨景生 吴福彬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同一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60min内在同一谱中完成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6~0.014mg/ml范围内线性... 目的:建立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同一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60min内在同一谱中完成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6~0.01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41%,RSD为0.92%;丹酚酸B在0.0192~0.2128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30%,RSD为0.89%。结论: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会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速克感冒片中阿司匹林、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凯 张黎萍 +1 位作者 杨景生 张卡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建立速克感冒片中绿原酸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250 mm×4.6mm,5μm),测定阿司匹林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绿原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 目的建立速克感冒片中绿原酸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250 mm×4.6mm,5μm),测定阿司匹林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绿原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3∶87∶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线性范围:阿司匹林30.65~490.4 mg·L^-1(r^2=0.999 6)、绿原酸5.4~108 mg·L^-1(r^2=0.999 9)。加样回收率:阿司匹林为99.55%,RSD为0.38%(n=6);绿原酸为98.78%,RSD为0.56%(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克感冒片 阿司匹林 绿原酸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白芍GAP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年军 金传山 +2 位作者 姚宗凡 王韵琴 李文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亳白芍 GAP 示范基地 环境质量 质量评价 土壤 气候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菊茎尖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年军 彭代银 +6 位作者 吴德林 刘守金 朱月信 曹勇 王韵琴 江芹 董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27-3229,共3页
[目的]研究亳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亳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的MS培养基中,考察不同浓度的6-BA、NAA对亳菊茎尖愈伤组织、丛生芽、再生植株诱导的影响。[结果]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30mg/... [目的]研究亳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亳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的MS培养基中,考察不同浓度的6-BA、NAA对亳菊茎尖愈伤组织、丛生芽、再生植株诱导的影响。[结果]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30mg/L NAA,以MS+0.50 mg/L6-BA+0.10 mg/L NAA为芽的诱导培养基,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30 mg/L IBA。[结论]通过亳菊茎尖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茎尖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