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选华 程青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由于职业需要,高校辅导员对在校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人,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从多个方面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文章以安徽工业大学为研究范围,选取安徽工业大学的在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试图总结出安徽工业... 由于职业需要,高校辅导员对在校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人,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从多个方面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文章以安徽工业大学为研究范围,选取安徽工业大学的在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试图总结出安徽工业大学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中的优秀特质,为今后的该校辅导员工作提供帮助,也为今后辅导员的选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人格特质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新探索——以安徽工业大学思政课无纸化机考改革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屹山 向加吾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65-68,共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鉴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思政课无纸化机考改革为例,系统总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鉴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思政课无纸化机考改革为例,系统总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解决不足的对策,认为只有积极探索构建以无纸化机考为主,多元化的考核为补充,注重形成性评价的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 无纸化机考 多元化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价值意蕴
3
作者 王萌 刘丹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国近百年来无数革命先驱艰苦奋斗历程的整体概括,不仅能对当代青年起到理论引领作用,还能充分指导青年社会实践,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之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国近百年来无数革命先驱艰苦奋斗历程的整体概括,不仅能对当代青年起到理论引领作用,还能充分指导青年社会实践,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之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支撑,而伟大建党精神对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和培养青年的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吃苦精神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中的价值意蕴,并从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全面融合、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全面融合两个维度,提出高校运用伟大建党精神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翠萍 李春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有赖于施教者教育能力提高和受教者提升内在动力。利用移动教学辅助工具MOSO,构建"教学共同体",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发挥教师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中关键作用;组建&...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有赖于施教者教育能力提高和受教者提升内在动力。利用移动教学辅助工具MOSO,构建"教学共同体",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发挥教师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中关键作用;组建"学习共同体",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高其理论素养;建立学习资源库,引导大学生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激发其提升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理论素养 提升 MO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5
作者 王艳彬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在探索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宏大课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在探索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宏大课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为广大人民理解和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团结进步 路径研究 民族平等 深刻把握 马克思主义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及启示——基于《中国青年》的考察
6
作者 杜梅梅 陆书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障。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机关刊物,也是毛泽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载体,备受革命青年的关注和喜爱。在中国面临严峻挑战时,毛泽东以塑造青...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障。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机关刊物,也是毛泽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载体,备受革命青年的关注和喜爱。在中国面临严峻挑战时,毛泽东以塑造青年正确政治观、强化青年人生引领、动员青年生产劳动等卓有成效的形式,全面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锻造信念无比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仍要继续突出信仰之首的政治方向、强化信仰之基的理论武装、服务于民族复兴的信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青年》 青年 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7
作者 许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4年第5期110-110,共1页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中国化,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正确经验,促使马克恩主义进一步与中国文化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键词 佛教 中国 马克思主义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与功利主义
8
作者 许萍 《商情》 2014年第24期221-221,共1页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功利主义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且早已形成了对当时社会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归属于功利主义还是非功利主义,学术界存在争议,借此谈谈对马克思和功利主义的理解。
关键词 马克思 功利主义 最大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允秀 夏庆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3-30,共8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域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也产生新的变化。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劳资关系特点体现为资本剥削的隐蔽化、平台数据加强控制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域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也产生新的变化。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劳资关系特点体现为资本剥削的隐蔽化、平台数据加强控制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劳资关系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依赖性。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劳资关系是对传统马克思劳资关系的重塑,劳资关系的生存方式也发生了变革。数字资本主义下劳资关系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数字资本索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目的。鉴此,为缓解我国劳资关系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成为推动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马克思 劳资关系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消解与重塑
10
作者 戴双月 宫晓虹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体现。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既具有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又具有大学生的独特性,主要聚焦于理想信仰、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层次。消费主义是消费手段与消费目的不一...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体现。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既具有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又具有大学生的独特性,主要聚焦于理想信仰、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层次。消费主义是消费手段与消费目的不一致的反映,是消费异化的一种现象,潜移默化中消解了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人际交往,要扬弃虚假消费、符号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树立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和形成健康合理的精神交往,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活向有序、高质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大学生 精神生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劳资关系及情绪剥削--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允秀 夏庆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23,共8页
数字资本主义在带来一系列繁荣景象,同时也加剧劳资之间的权利失衡。基于劳动过程理论,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劳资关系进行分析。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字资本情绪控制与工人情绪抵抗、数字技术加速劳资关系中不稳定与... 数字资本主义在带来一系列繁荣景象,同时也加剧劳资之间的权利失衡。基于劳动过程理论,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劳资关系进行分析。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字资本情绪控制与工人情绪抵抗、数字技术加速劳资关系中不稳定与被剥削的工作、劳动过程中数字资本全天监控数字劳动者。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与压迫,而是变得更加隐蔽。因此,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分析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劳资关系,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劳动过程、再生产和利益等五个方面,揭示数字资本主义控制下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劳资关系 马克思 劳动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屹山 傅康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6-18,共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内在规律的科学,涵盖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具有科学性,中国四十年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内在规律的科学,涵盖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具有科学性,中国四十年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新时代,进一步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政治经济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数据驱动机制的批判——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
13
作者 刘允秀 夏庆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数据驱动机制的批判是在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数据驱动机制是以数据的收集与储存、可视化、分析、挖掘(利用)作为核心支撑,是数据资源到数据商品、数据要素到数据资本,逐步实现数据自身价值...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数据驱动机制的批判是在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数据驱动机制是以数据的收集与储存、可视化、分析、挖掘(利用)作为核心支撑,是数据资源到数据商品、数据要素到数据资本,逐步实现数据自身价值化,并以最终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循环过程。其中,数据的收集与存储是提取数据价值的基础;数据可视化监控机制下伴随着虚拟自由与真实控制;数据算法分析下资本雇佣的有酬劳动与非雇佣的无酬劳动;数字劳动过程中资本挖掘(利用)数据价值进行垄断。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四个原则,对数字劳动过程中数据驱动机制的进行批判,以期了解劳动过程中数据的逻辑。同时,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鉴此,发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对劳动过程中数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劳动过程 马克思 数字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刘允秀 夏庆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30,共8页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样,均认为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他们的劳动理论具有相似性。通过对马克思与福克斯劳动理论在劳动价值来源、剥削对象、利润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样,均认为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他们的劳动理论具有相似性。通过对马克思与福克斯劳动理论在劳动价值来源、剥削对象、利润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马克思与福克斯劳动理论在存有相似性的同时,更有着本质的区别。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是对传统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塑,其并没有改变资本赚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的剥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理论 马克思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四重意蕴
15
作者 吴洁 周宏 +1 位作者 卜荣华 熊美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形成的政治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具有历史必然、党性使然、现实应然的显著特征。从历史维度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完成全党全军全民共同心愿的历史选...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形成的政治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具有历史必然、党性使然、现实应然的显著特征。从历史维度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完成全党全军全民共同心愿的历史选择;从现实维度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力的现实需要;从实践维度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提高重大风险挑战应对能力的实践要求;从未来维度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障。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四重意蕴,有益于凝聚党心、彰显军心、团结民心,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全面从严治党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三重维度
16
作者 程权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威力,打造契合中国特色的话语叙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这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化中国”,更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根基;回应时代之问,发挥... 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威力,打造契合中国特色的话语叙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这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化中国”,更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根基;回应时代之问,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话语力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让马克思主义在与人民群众相互“掌握”中,在理论力量与实践力量的双向互动中,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中心”旨归,为现代化与“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精神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话 时代化 人民主体 意识形态话语权
原文传递
生态生产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生态价值“在场”的转化路径——从历史唯物主义溯源到价值构成植根
17
作者 徐怀科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其劳动价值论中是否“在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争论的一个焦点,但生态思想系统化的马克思自然观在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价值论中缺乏具体内容和形式。本着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生态生产关系探讨将生态环境资源的... 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其劳动价值论中是否“在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争论的一个焦点,但生态思想系统化的马克思自然观在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价值论中缺乏具体内容和形式。本着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生态生产关系探讨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及其所有权融入传统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中,把拥有价值和主体间权益关系的生态环境资源作为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寻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其生产关系和劳动价值论中要素“在场”的转变,奠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生产关系生态化的结构性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生产关系 生态环境资源 所有制 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探析——以干部学校教育为考察对象
18
作者 姜玉齐 高敏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0-94,共5页
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干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能够担负起抗战救国重任、在思想上团结统一的大党,充分利用干部学校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干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能够担负起抗战救国重任、在思想上团结统一的大党,充分利用干部学校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争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量干部。总结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可为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干部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思想的理论意涵、认知结构与当代启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赵太平 姜晓静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13,共7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产”的科学内涵、发展形态以及社会功能的解读,构成了“精神生产”的理论意涵。从认知结构来看,“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直接前提,“现实的人”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产”的科学内涵、发展形态以及社会功能的解读,构成了“精神生产”的理论意涵。从认知结构来看,“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直接前提,“现实的人”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力量,“异化劳动”“精神贫困”是“精神生产”的现实羁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精神生产”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思想从实现“物质富裕”、培育文化自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缩小文化的“空间差距”等方面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着当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汉民马克思主义革命观述论
20
作者 罗彩云 方勇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14,共6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胡汉民对苏俄革命、中国共产党革命等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有着独到的观察与评论。在国共两党从合作到破裂的博弈过程中,胡汉民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的认知也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的巨变,体现了国共两党革命实践合作和...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胡汉民对苏俄革命、中国共产党革命等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有着独到的观察与评论。在国共两党从合作到破裂的博弈过程中,胡汉民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的认知也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的巨变,体现了国共两党革命实践合作和思想理论分歧互为表里的复杂面相。就胡汉民的心路历程来看,中国国民党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背弃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坚守决定了国共两党的成败得失和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汉民 十月革命 中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