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东君 张晓慧 +1 位作者 刘爱华 孙美果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n=28)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n=27)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n=25)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C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83,P<0.05);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81,P<0.05);A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007、35.805,P<0.05);3组患者术后1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1,P=0.877);A组术后10 h、20 h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82、34.001,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9,P=0.017);两组患者术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上升,A组活力、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躯体机能、躯体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93、7.085、13.976、5.623、19.960、6.381,P<0.05),3组情感角色、一般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5、0.388,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血清铁蛋白动态变化及其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
2
作者 程颖 孙美果 +4 位作者 张儒君 杜斌斌 钟琦 江敏敏 沈彤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目的分析孕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孕周SF水平与分娩结局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规律产检且连续3次SF检测的孕妇665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SF的动态变化... 目的分析孕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孕周SF水平与分娩结局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规律产检且连续3次SF检测的孕妇665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SF的动态变化,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不同孕周SF与分娩结局间的相关性,并构建SF动态变化与分娩结局的群组轨迹模型。结果随着孕周增加,SF水平下降,铁缺乏率增加。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孕8~16周、孕16~24周SF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32周SF水平与新生儿身长(β:−0.009,95%CI:−0.015~−0.003)、新生儿体质量(β:−3.331,95%CI:−5.201~−1.461)及分娩孕周(β:−0.013,95%CI:−0.019~−0.008)呈负相关。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拟合显示,孕8~16周SF、孕16~24周SF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整体>0.05),孕24~32周SF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身长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整体<0.05,P非线性>0.05),与新生儿体质量呈非线性相关关系(P整体<0.05,P非线性<0.05)。群组轨迹模型显示,SF浓度下降较快组早产率高于SF浓度下降中等组和较慢组(P<0.01),SF不同变化轨迹类型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24~32周SF水平升高与分娩孕周、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相关,孕期SF持续下降与早产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分娩结局 线性回归 限制性立方样条 群组轨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