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病因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涂俊才 周平 +5 位作者 李晓娟 孙莹 司慧远 王纯巍 韩守雷 朱飞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及变化,提高临床医生对FUO的认识和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就诊的50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病因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热程、...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及变化,提高临床医生对FUO的认识和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就诊的50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病因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热程、年代的关系。结果 500例FUO患者中,452例(90.4%)最终确诊,包括感染性疾病231例(46.2%),其中结核病76例(32.9%,76/231);结缔组织病99例(19.8%);肿瘤58例(11.6%);其他疾病64例(12.8%);未明确诊断48例(9.6%)。女性患者中结缔组织疾病的比例为26.3%,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14.5%(P=0.025);男性患者中肿瘤性疾病的比例为14.5%,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8.0%(P=0.001)。感染性疾病在各年龄组中均为首要病因,结缔组织疾病在21~39岁及40~59岁年龄组中为第2位病因,恶性肿瘤性疾病在大于60岁年龄组中为第2位病因。FUO病因的构成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0,P=0.000)。肿瘤性疾病的中位热程为60(28,90)d,明显长于感染性疾病的28(21,42)d(Z=-4.168,P=0.000)和结缔组织病的30(21,60)d(Z=-2.406,P=0.016)。2009~2014年间结缔组织疾病所占比例为23.8%,明显高于2003~2008年间的13.7%(χ2=8.598,P=0.003);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构成虽较2003~2008年间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FUO的主要病因,结核感染在其中占较大比例。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疾病在FUO病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FUO病因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热程和年代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响 郭和清 +4 位作者 林凯 潘广新 严景民 周高标 刘红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43-24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CPPS)患者精浆中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52例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38例非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精浆中...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CPPS)患者精浆中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52例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38例非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精浆中IL-6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将ⅢA、ⅢB型IL-6的表达与其NIH-CP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P/CPPS患者ⅢA[(27.46±5.29)ng/mL]、ⅢB型[(9.83±2.09)ng/mL]精浆中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94±1.55)ng/mL](P<0.01)。在CP/CPPSⅢA、CP/CPPSⅢB型患者精浆中IL-6的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CP/CPPS患者ⅢA型精浆中IL-6的含量与NIH-CPSI总评分呈正相关(r=0.590,P<0.01),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436,P<0.01),与排尿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1),与生活质量评分正相关(r=0.321,P<0.01)。CP/CPPS患者ⅢB型精浆中IL-6的含量与NIH-CPSI总评分呈正相关(r=0.404,P<0.05),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597,P<0.01),与排尿评分无相关性(r=-0.262,P=0.226),与生活质量评分无相关性(r=0.290,P=0.179)。结论精浆中IL-6含量可能作为CP/CPPS分型诊断指标,精浆中IL-6含量有望作为评价CP/CPPS病情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 CPPS) 白介素-6(IL-6) 精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杭欣 张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CRK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诊疗经过。结果分离出感染CRKP患者共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范...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CRK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诊疗经过。结果分离出感染CRKP患者共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范围12-98岁,中位年龄66.5岁,免疫抑制患者中CRKP发病率较高,53例(94.6%)患者有发热,伴有咳嗽者31例(55.4%),呼吸困难者20例(35.7%)。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治疗以联合用药为主,治愈34例,死亡22例。结论 CRKP患者预后不佳,好发于免疫抑制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易感因素和抗生素的使用,实行早期诊断和规范抗生素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陈智 徐新保 +2 位作者 赵刚 吴丹 张洪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4-01~2016-01来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58例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波组是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37例,对照组是非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21例。其中微...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4-01~2016-01来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58例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波组是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37例,对照组是非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21例。其中微波组腔镜手术7例,开腹手术30例;对照组腔镜手术4例,开腹手术17例。微波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直视下、开腹直视下行微波消融,使肝切缘凝固化,减少肝切除时肝创面出血。记录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无阻断肝门情况等。结果腹腔镜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明显胆漏及出血,腹腔镜微波组较腹腔镜对照组出血较少(P=0.004),住院时间短(P=0.000),二者手术时间无差异(P=0.821);开腹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因继发胸腹水,肝功能衰竭死亡,开腹微波组较开腹对照组出血较少(P=0.037),手术时间短(P=0.042),二者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927)。结论微波辅助肝切除可有效地减少出血,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可能,增加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尤其对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能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肝切除 肝原发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压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廖明媛 田建伟 +4 位作者 王新宴 许波 余成 徐斌 张亚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116例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体质指数(BMI)≥24 kg/m2]与149例非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BMI<24 kg/m2)血清维生... 目的观察中国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116例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体质指数(BMI)≥24 kg/m2]与149例非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BMI<24 kg/m2)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并分析其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及与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关系。结果超重及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身高、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及肥胖组体重、右臂围、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重及肥胖组的中心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肱动脉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r=0.914,P<0.001)、肱动脉舒张压(r=0.745,P<0.001)和肱动脉平均动脉压(r=0.823,P<0.001)呈正相关性;超重及肥胖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性(r=-0.375,P<0.001)。结论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超重青年大学生,并且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性,预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了肥胖及超重青年大学生血压升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中心动脉收缩压 超重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学生血清ET-1和NO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和外周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群 许波 +4 位作者 田建伟 王新宴 王安琪 黄翠莹 臧春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 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血清ET-1、NO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外周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青年高血压患者172冽(男性151例,女性21例)及正常对照组198例(男性160例,女性38例)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 目的 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血清ET-1、NO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外周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青年高血压患者172冽(男性151例,女性21例)及正常对照组198例(男性160例,女性38例)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测定血清ET-1、NO、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比较两组中心动脉收缩压水平和ET-1、NO浓度,分析ET-1和NO与外周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及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①高血压组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水平为(124.660±8.032)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940±8.865)mm Hg.②血清ET-1水平高血压组为(145.66±44.0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07±16.65)pg/ml(P<0.05);血清NO水平浓度高血压组为(57.92±28.59)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13±17.55)μmol/L(P<0.05).③血清ET-1与SBP、DBP、CSBP呈正相关;血清NO与SBP、DBP、CSBP呈负相关.④血清ET-1与血糖、BMI呈正相关性,与NO呈负相关;血清NO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BMI、ET-1呈负相关性.结论 ①血清中ET-1及NO的含量改变可能参与青年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生.②ET-1水平增高、NO水平下降及CSBP水平升高提示青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减退、内皮功能下降.③青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减退与血糖、血脂、BMI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中心动脉收缩压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与传统PLIF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7
7
作者 吕奥 徐於炘 +2 位作者 黄小刚 郭维民 尚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对比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与传统PLIF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骨科2014-03~2015-03分别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和传统PLIF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33例(ULBD组)和41例... 目的对比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与传统PLIF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骨科2014-03~2015-03分别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和传统PLIF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33例(ULBD组)和41例(PLIF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实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压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JOA评分、术后X线或CT表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ULB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卧床时间均低于PLIF组(P<0.05);术后短期(5 d)两组VAS、腰椎JOA评分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ULBD组术后远期(12个月)比PLIF组低(P<0.05),而腰椎JOA评分较PLIF组高(P<0.05)。术后X线及CT评价椎间隙植骨融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下地时间方面较传统PLIF减压术式减少,具有损伤小、减缓术后相邻节段椎体退变速度、降低术后脊柱继发不稳和腰背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板切除 双侧减压 PLIF 术后顽固性腰背痛 腰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肝静脉闭塞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康慧珠 郑晓丽 +3 位作者 王志东 韩冬梅 丁丽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hi-HSCT)后迟发性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8例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中6例患者...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hi-HSCT)后迟发性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8例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中6例患者发生移植后VOD,其发病率约为2.88%;6例患者均为迟发性VOD,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4.5(30-57)d,其中4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2例患者因病情迅速进展和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而死亡,4例患者及时给予以去纤苷为主的联合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症状,其中1例长期存活,1例患者骨髓复发,余2例因继发肝脏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而死亡。结论:炔诺酮用药史为VOD发生的危险因素。未发现性别、年龄及原发病危险度与VOD发生有关。小剂量普通肝素预防能显著降低VOD发病率。VOD的发生时间推迟可能与移植前肝脏储备功能、预处理中白消安剂量及移植相关用药有关,迟发VOD的预后可能较早期VOD更差。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探讨hi-HSCT后迟发VO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去纤苷能显著提高VOD患者100d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病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去纤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联合监测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图龙 汪萌 尚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Tc-MEP)和自发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EMG)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对医源性神经损害的预...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Tc-MEP)和自发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EMG)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对医源性神经损害的预测作用。方法对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术中联合监测。SSEP监测双侧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和胫神经,Tc-MEP记录双侧鱼际肌和展肌,sEMG监测手术节段神经所支配肌肉。根据术中监测结果与术后功能相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SEP、Tc-MEP、sEMG单独监测与联合监测的成功检出率分别为100%,86.7%,100%和100%;术中SSEP监护达报警标准4例;Tc-MEP消失3例;术中出现sEMG报警5例。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100%。结论多模式联合监测技术是颈椎手术中理想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自发肌电图 联合监测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图龙 尚咏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M)伴随着科技和麻醉技术的发展,逐渐被推广并广泛使用,尤其在脊柱手术对脊髓和神经功能的有效监测,降低了手术风险。但在手术的施行过程中,引起监测信号变化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本文将对... 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M)伴随着科技和麻醉技术的发展,逐渐被推广并广泛使用,尤其在脊柱手术对脊髓和神经功能的有效监测,降低了手术风险。但在手术的施行过程中,引起监测信号变化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本文将对时下常用的几种监测方式进行回顾,并进一步讨论和分析在脊柱手术的过程中,监测信号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神经监测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学生高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水平及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唐群 田建伟 +3 位作者 王安琪 王新宴 许波 黄丛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量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48例)及正常对照者(152例)CSBP、外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一般情况及心理因素等问卷调查,并测定三酰甘油、... 目的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量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48例)及正常对照者(152例)CSBP、外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一般情况及心理因素等问卷调查,并测定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等各项指标。结果1青年大学生高血压组及对照组CSBP均大于外周收缩压(P<0.05),高血压组CSBP水平(16.5±0.98)k Pa显著高于对照组(13.9±1.17)k Pa(P<0.05)。2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心率、臂围、体重指数(BMI)、运动习惯、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家族史、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焦虑和自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表明运动、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血糖和BMI与青年大学生外周血压升高密切相关;三酰甘油、血糖、BMI和高血压家族史与青年大学生CSBP升高相关。结论 CSBP水平的升高提示青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青年大学生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增高、高血糖、BMI增高和运动减少,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收缩压 高血压 青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特征分析及效果评价
12
作者 陈虹羽 徐梦楠 +9 位作者 张静 郭瑞 陈晓 李曼华 张小朋 银新 李白容 孙涛 范崇熙 宁守斌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15例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结... 目的探讨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15例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15例患者共接受内镜治疗59次,平均手术用时(31.73±11.36)min,切开狭窄长度(7.53±4.88)cm,治疗过程中有6例合并支架置入,末次治疗结束8周后吞咽困难情况及BMI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0%,且末次治疗后6个月60%(9/15)患者Stooler分级为0~1级。59次治疗过程中有3次出现肌层损伤或微小穿孔,均给予术中钛夹封闭,无其他内镜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短期内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仍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纵行切开 曲安奈德注射 Stooler分级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血管生理参数及衰弱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贺琼逸 范兴满 +4 位作者 方舟 王新宴 马晨越 王猛 张海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相关血管生理参数以及衰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空军特色医学中心89例平均年龄89岁的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餐后低血压(PPH)的定义分为PPH组和非PPH组。描述不同组间的血...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相关血管生理参数以及衰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空军特色医学中心89例平均年龄89岁的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餐后低血压(PPH)的定义分为PPH组和非PPH组。描述不同组间的血管生理参数情况,并结合衰弱、自护能力量表进一步探讨餐后低血压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PPH组患者踝肱指数(ABI)显著低于非PPH组(1.10±0.13 vs.1.17±0.13,P<0.05),PPH组Ⅲ~Ⅳ级眼底血管硬化患者明显多于非PPH组(34.7%vs.10.0%,P<0.05),而非PPH组衰弱患者明显多于PPH组(55.0%vs.32.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程度(OR=0.225,95%CI:0.072~0.709,P<0.05)、ABI(OR=0.001,95%CI:0.000~0.215,P<0.05)、眼底血管硬化程度(OR=4.904,95%CI:1.271~18.920,P<0.05)可显著影响PPH的发生。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ABI、眼底血管硬化以及衰弱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龄 餐后低血压 血管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R4交感神经链联合R3侧枝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彩伟 朱彦君 +4 位作者 李玉华 伍青 吴科 张希东 王桂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R4(第4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交感神经链联合R3(第3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侧枝切断术与单纯R4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H)的疗效,以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探讨旁路纤维(Kuntz束支)在手汗支配中的作... 目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R4(第4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交感神经链联合R3(第3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侧枝切断术与单纯R4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H)的疗效,以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探讨旁路纤维(Kuntz束支)在手汗支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连续就诊的重度手汗症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A组(施行R4联合R3侧枝切断术)60例、B组(施行单纯R4切断术)60例。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评估患者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到患者91例(75.8%),其中A组51例,B组40例。术后6个月,A、B两组双手出现中度出汗分别为1例(1.96%)、3例(7.5%),轻度出汗2例(3.9%)、5例(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代偿性出汗分别为30例(58.82%)、31例(7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VATS)治疗手汗症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在单节段R4切断基础上增加R3侧枝的预防性切除,可增加患者术后手掌效果,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且不增加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腔镜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代偿性多汗 Kuntz束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宇海 石进 +3 位作者 张英谦 陈大伟 张卫清 时惠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反应性(CVR)降低的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CVR的变化。方法纳入症状性单侧MCA M1段重度狭窄伴CVR下降的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1~73(66.6±3.6)岁。在吸入5%CO_2及95%O2的混合气体前... 目的观察脑血管反应性(CVR)降低的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CVR的变化。方法纳入症状性单侧MCA M1段重度狭窄伴CVR下降的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1~73(66.6±3.6)岁。在吸入5%CO_2及95%O2的混合气体前后,用CT灌注(CTP)测定患者局部脑血流量,评价其CVR,患者均予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6个月再次相同方法测定CVR,并与术前CVR比较。结果 10例患者均完成了血管内治疗与随访,置入支架前狭窄率70%~95%,置入支架后残余狭窄<20%,6个月复查残余狭窄<50%。置入支架前CVR值为-14%^-29%,置入支架后CVR值-2%~24%,其中2例CVR仍未改善,8例患者CVR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可以改善单侧MCA M1段严重狭窄患者的C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移植物闭塞 血管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江玲 李玉茜 +3 位作者 田建伟 刘沛 王林海 刘朝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375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又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375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又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225例(男≥55岁,女≥65岁)。另外,将505例患者根据饮酒后是否面红分为面红组135例和非面红组370例,根据是否有习惯性饮酒分为饮酒习惯组189例和无饮酒习惯组316例。通过Sanger测序的方法对ALDH2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LDH2基因型分布在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间,以及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校正性别、年龄、抽烟、饮酒、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等因素后,ALDH2基因不是早发冠心病和冠心病的易感因素(P=0.729,OR=1.098,95%CI 0.648~1.859;P=0.581,OR=1.156,95%CI 0.692~1.930)。ALDH2突变型(GA+AA)发生率在饮酒面红组中(67.4%)明显高于非面红组(10.5%,P<0.01),在无饮酒习惯组中(29.7%)高于有饮酒习惯组(19.1%,P<0.01)。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人群中早发冠心病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面红与ALDH2突变型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乙醛脱氢酶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锐 黄坤 +2 位作者 陈伟伟 韩山山 刘承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梗阻部位及类型;术前与术后3~5 d、6~10 d相关血液学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等;支架植入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5例患者中低位梗阻102例,高位梗阻75例,胆管全程梗阻4例,吻合口梗阻4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技术成功率为100%。185例患者共植入233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黄疸减退,食欲增加,肝功能恢复,其中显效146例,有效39例。低位梗阻患者手术疗效优于高位梗阻(χ2=10. 866,P=0. 001);高位Ⅰ型梗阻单、双支架引流效果以及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而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双支架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χ2=6. 412,P=0. 011),双支架引流术后6~10 d 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单支架引流(t值分别为2. 62、2. 06,P值均<0. 05)。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能够改善MOJ患者肝功能与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低位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高位梗阻;同时对于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建议行双支架引流。对于胆管全程梗阻及吻合口梗阻,支架植入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胆道联合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道支架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 IDEAL序列对腰骶神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莉华 宋云龙 +3 位作者 王东 李相生 李海宁 王冬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及后处理重建,观察图像中L1~S1各水平腰骶神经显示情况,包括腰骶神经走形、节前神经长度、神经根鞘长度及神经节大小。结果 1 L1~S1各水平节前神经、脊神经节以及L3~S1各水平节后神经显示率达100%,并且形态结构清晰;L1及L2水平节后神经形态结构能够清晰显示达Ⅰ级的显示率分别为12%和42%,达Ⅱ级显示欠清晰者分别为16%和32%,达Ⅲ级结构辨认不清者分别为72%和26%。各水平节前神经、神经节长径、神经节橫径及神经根鞘长度从L1~S1逐渐增大(P〈0.05、P〈0.001)。正常腰骶神经根走形于腰神经通道内,表现为边缘光滑,高信号脑脊液衬托下的条形等信号。结论 IDEAL序列腰骶神经成像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正常腰骶神经根的形态走形和细微结构特点,以及腰骶神经根受压后的变化,能够为临床准确评估腰腿痛患者神经根受压的变化与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标准和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IDEAL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早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锐 黄坤 +2 位作者 陈伟伟 韩山山 刘承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用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早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治疗的2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术后早期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用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早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治疗的2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术后早期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32例均成功实施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术后早期疗效显著149例、有效36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79.74%(185/232)。肿瘤类型、梗阻水平、梗阻长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肝内病变、远处转移、肿瘤最大径、术前血小板计数(PLT)、CA125水平和术后胆道感染是影响早期疗效的重要因素(P均<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PLT、CA125水平和术后胆道感染是影响早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在改善MOJ患者肝功能、减黄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PLT、CA125水平和术后胆道感染是影响术后早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塞性 胆道 支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3.0T Delta-Flow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应用:与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冬梅 宋云龙 +3 位作者 王萍 毕永民 李海宁 孙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 目的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标准,评估NCE-MRA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度,分析两者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NCE-MRA和CE-MRA检查,NCE-MRA具有诊断价值的动脉节段有532个。小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少(Z=4.92,P<0.01),腹盆部、大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多(Z=4.58、3.56,P<0.01)。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9%、97.69%、97.74%、93.92%、99.2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4,P<0.05)。结论在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方面,NCE-MRA具有与CE-MRA相近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肾功能不全或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MRA检查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