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响种植体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治洁
唐庭
刘堃
张磊
翟沁凯
-
机构
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口腔种植科
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
出处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
基金
合肥市卫健委应用医学研究项目(Hwk2020yb0018)。
-
文摘
目的:探讨种植体失败事件与时间和牙位的相关性及影响种植体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因种植失败复诊拆除种植体的患者。预测变量为手术年龄、性别、吸烟、口腔卫生情况、血糖、颌位、牙位、种植体类型、种植体数量、手术医师、植入时机、负载时机、抗生素使用时机,结果变量为种植体生存时间和种植体失败事件。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Kaplan-Meier (Long 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89例患者纳入研究,拆除失败种植体95颗。失败种植体平均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24.2~39.1)。种植体植入数量(P=0.038)、种植体负载时机(P=0.050)、牙位(P=0.024)与种植体生存时间显著相关。2颗种植体失败的风险是1颗种植体的3.709倍(95%CI:1.075~12.795),种植体晚期负载失败的风险是早期负载的1.551倍(95%CI:0.999~2.406)。前牙种植失败的风险是磨牙的2.384倍(95%CI:1.327~4.283)。约50%的患者在术后1年内拆除失败的种植体,随后的2~10年,拆除失败种植体的速率变得较为平缓。磨牙种植体周围炎最为常见(50%),种植体折断一般在术后55个月发生(95%CI:42.2~67.9),发生时间最晚(P=0.000)。结论:种植体植入数量、负载时机和牙位是种植体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种植术后第1年的随访尤为重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种植体失败事件的发生与牙位和时间相关。
-
关键词
种植体
多因素分析
生存时间
种植体周围炎
-
Keywords
Implant
Multivariate analysis
Survival time
Peri-implantitis
-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两种腭侧结缔组织瓣移植后的早期愈合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建忠
陈志方
刘堃
龚语林
马山
无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种植科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口腔技术中心
常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
-
出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39-243,共5页
-
基金
合肥市科技局“借转补”项目(J2019Y03)
合肥市名医工作室(合卫人〔2019〕167号)。
-
文摘
目的:观察腭侧游离结缔组织瓣与腭侧反折结缔组织瓣移植术后的愈合情况,评价2种方法的早期疗效。方法:将25例上颌前牙缺失行种植术后唇侧丰满度欠佳的病例分为2组,二期手术时分别采用腭侧游离结缔组织瓣移植术和腭侧反折结缔组织瓣移植术进行软组织增量,观察2组术后45 d内移植瓣成活率、厚度及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分析2组患者早期愈合的情况。结果:腭侧游离结缔组织瓣组(游离组)移植瓣的成活率为91.67%,腭侧反折结缔组织瓣组(反折组)移植瓣的成活率为100%。2组都经历了先肿胀后收缩的短暂变化过程;术后第3天是肿胀的高峰期;术后第45天,游离组的收缩率为34.3%,反折组的收缩率为16.6%,游离组收缩程度大于反折组。2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均为轻中度,持续2周,但游离组的疼痛程度略大于反折组。结论:在上颌前牙区利用腭侧结缔组织反折瓣行唇侧软组织增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其早期成活率较高,体积收缩程度较小,患者疼痛程度较轻,但其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上前牙
种植
美学
结缔组织瓣
移植
早期愈合
-
Keywords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implant
aesthetics
connective tissue flap
graft
early healing
-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