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论普通逻辑教材的“四化”──兼与樊明亚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习胜 《九江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80-84,共5页
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的统一,有两个视角:一是平视,就普通逻辑教材体系内部的问题,由改造而完善达到统一;一是俯视,是站在普通逻辑教材体系之上,由改造而发展达到统一。无疑,后一种视角是更为全面、深刻的,也是更为前瞻的。... 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的统一,有两个视角:一是平视,就普通逻辑教材体系内部的问题,由改造而完善达到统一;一是俯视,是站在普通逻辑教材体系之上,由改造而发展达到统一。无疑,后一种视角是更为全面、深刻的,也是更为前瞻的。俯视也应该有着眼点。本文以普通逻辑的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为着眼点,来看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统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逻辑 教材 价值 辩证化 能动化 智慧化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概念生成的思维机制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习胜 《九江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21-24,27,共5页
虚概念是形式逻辑概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概念生成的思维机制是虚概念理论的核心内容。文章认为,幻想思维是生成虚概念的逻辑必然;认知中,事物整体可被分割性、事物属性可被提取性,以及思维对感知信息的可再生性,是虚概念可能生... 虚概念是形式逻辑概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概念生成的思维机制是虚概念理论的核心内容。文章认为,幻想思维是生成虚概念的逻辑必然;认知中,事物整体可被分割性、事物属性可被提取性,以及思维对感知信息的可再生性,是虚概念可能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对认知提取的要素和再生的感知信息,进行逻辑或非逻辑的融合,是虚概念生成的思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概念 幻想思维 属性要素 思维机制 认知要素 表象要素
全文增补中
关于唐中后期政治经济运动的一点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育良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51-55,共5页
不少论者从多方面论证了唐中后期的危机,诸如宦官专权、朋党斗争、藩镇割据,等等,就王朝统治而言,这些情况确实是困扰统治者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我觉得,它们尚属于政治层面上的“临床表现”。当时真正的“病理性”危机是:商品经济发展... 不少论者从多方面论证了唐中后期的危机,诸如宦官专权、朋党斗争、藩镇割据,等等,就王朝统治而言,这些情况确实是困扰统治者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我觉得,它们尚属于政治层面上的“临床表现”。当时真正的“病理性”危机是: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失序,王朝的政治结构面对这一变化未能产生必要的回应,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阻断,并最后将王朝引入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后期 社会经济 政治层面 商品经济 王朝 统治者 自然经济 朋党斗争 封建社会 宦官专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谈政治》看陈独秀五四后国家观的转变
4
作者 徐开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64-67,共4页
五四后陈独秀的国家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的理解,对改造社会手段的认识,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计都根本不同于五四前。本文通过《谈政治》考察陈独秀思想上的这些细微变化。
关键词 陈独秀 国家 劳农阶级专政 暴力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的政治历史观及质文观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育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44,113,共8页
关键词 董仲舒 历史观 《春秋》 “文” 宗教生活 先质而后文 政治技术 “质” 司马迁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汉初治政与贾谊的礼治思想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育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54,共11页
贾谊对秦暴政的批判,向为人们所注目,但他对秦与汉初“乱政”的抨击,却常常被忽视,或者是将上述两种批判归而为一。这导致了对贾谊礼治政治思想的不能深入理解。一尽管对“汉承秦制”理解不同(见朱永康文《“汉承秦制”说质疑》,《上海... 贾谊对秦暴政的批判,向为人们所注目,但他对秦与汉初“乱政”的抨击,却常常被忽视,或者是将上述两种批判归而为一。这导致了对贾谊礼治政治思想的不能深入理解。一尽管对“汉承秦制”理解不同(见朱永康文《“汉承秦制”说质疑》,《上海师大学报》1987年2期),但无论怎样看,那都不是一句毫无根据的虚辞。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多次指出,古代中国的帝国往往是先创造一个中央政权,而后向全国笼盖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思想 汉初 治政 政治思想 中国历史 统治者 中央政权 陆贾 黄仁宇 秦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