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亳州地区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1
作者 郭宣宣 鞠康 +1 位作者 修慧迪 陈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1期2035-2040,共6页
目的 通过建立亳州地区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菊花的不同品种类型,为评价亳州地区菊花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采用HPLC,ZORBO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 目的 通过建立亳州地区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菊花的不同品种类型,为评价亳州地区菊花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采用HPLC,ZORBO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5 nm。结果 建立了亳州地区菊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13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100~0.999之间,并定量测定了菊花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能简便、快速地对亳州地区菊花品种进行区分,也为亳州地区菊花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奠定初步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地区菊花 HPLC指纹图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xture-optimal法优化红枣姜茶饮料配方工艺
2
作者 叶胜明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目的:优化红枣姜茶饮料的配方,为凉茶饮料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使用Mixture–optimal对红枣姜茶饮料配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得到回归方程,推测出红枣姜茶的最优配方。结... 目的:优化红枣姜茶饮料的配方,为凉茶饮料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使用Mixture–optimal对红枣姜茶饮料配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得到回归方程,推测出红枣姜茶的最优配方。结果:最优配方为干姜6 g、红枣40 g、肉豆蔻4 g、肉桂3.557 4 g、山药28.442 5 g、百合24 g和红糖30 g。结论:减少干姜和肉豆蔻的添加量,增加红枣、百合和红糖的添加量,会使红枣姜茶的口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干姜 红枣姜茶 配方优化 口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筛选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巫梦莹 陈慧芳 +5 位作者 程冉冉 丁杨飞 熊俊伟 夏成凯 吴德玲 张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茎叶 总黄酮 氧化应激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刚 李靖琪 +2 位作者 魏庆红 段伟伟 陈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缓解高温胁迫伤害的最佳SA浓度。研究喷施0.5,1.0和2.0 mmol·L^(-1)3种不同浓度的SA溶液,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处理后,测定盆栽白术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扫描参数及根系活力,研究水杨酸(SA)对高温胁迫下白... 为筛选出适宜缓解高温胁迫伤害的最佳SA浓度。研究喷施0.5,1.0和2.0 mmol·L^(-1)3种不同浓度的SA溶液,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处理后,测定盆栽白术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扫描参数及根系活力,研究水杨酸(SA)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种苗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对叶绿素荧光测定的Fv′/Fm′、ΦPSⅡ、NPQ三个参数,高温胁迫下CK组NPQ值均大于处理组,而CK组的Fv′/Fm′和ΦPSⅡ值均小于处理组,且与对照组相比喷施0.5 mmol·L^(-1)的SA溶液效果最为显著。喷施0.5 mmol·L^(-1)SA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种苗根系表面积能起到促进作用,喷施1.0 mmol·L^(-1)SA的促进作用在根长、投影面积及平均直径方面的作用较显著。同时喷施1.0 mmol·L^(-1) SA溶液的白术种苗根系活力的数值最高。综上,0.5 mmol·L^(-1)的SA能缓解高温对白术苗伤害的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水杨酸 高温胁迫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伟芳 李贺宇 +5 位作者 张慧 何仔昂 高文恒 谢紫洋 王传文 尹登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41,共14页
【目的】研究潜在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并探究其生防机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HX0037对栝楼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枣炭疽菌(Collettrichum coccodes)、梨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目的】研究潜在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并探究其生防机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HX0037对栝楼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枣炭疽菌(Collettrichum coccodes)、梨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苹果炭疽菌(Cryptosporiopsis malicorticis)的拮抗活性;离体接种法评价其对栝楼叶片炭疽病和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结果,确定生防细菌的分类地位,并预测其次级代谢产物;采用酸沉淀法提取脂肽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LC-MS);最后通过观察生防细菌所产脂肽对栝楼炭疽病菌菌株生长和菌丝形态的影响,以及检测该菌株产酶和铁载体能力,探究可能的生防机制。【结果】HX0037菌株对4种瓜果炭疽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栝楼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能明显改变病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与单独接种病菌的栝楼组相比,接种HX0037菌株能显著减小栝楼叶片炭疽病和栝楼果实炭疽病的病斑面积,其防病效果分别为61.50%和52.51%;HX0037菌株被进一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基因组中包含12个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它还具备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铁载体的能力;从HX0037代谢物中分离获得的脂肽导致栝楼炭疽病菌的菌丝发生扭曲、膨大等畸变现象,经LC-MS鉴定,该脂肽粗提物中含有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HX0037具有良好的抑制炭疽病菌生长的能力,有望被进一步开发为生物农药用于栝楼炭疽病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栝楼炭疽病 拮抗 全基因组 菌种鉴定 脂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不同乳酸菌发酵桑叶化学成分的变化
6
作者 修慧迪 梁光月 程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6-244,共9页
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工艺对桑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优势菌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桑叶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和文献信息鉴定桑叶甲醇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利用SIMCA 14.1软件建立... 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工艺对桑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优势菌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桑叶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和文献信息鉴定桑叶甲醇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利用SIMCA 14.1软件建立桑叶各发酵品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获取PCA得分图、PLS-DA载荷图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筛选桑叶发酵前后的差异物质。本实验鉴定出了41个化学成分,PCA结果提示经不同发酵工艺发酵后的桑叶组间差异性较大,PLS-DA筛选出VIP值>1的11个化学成分,可作为发酵前后差异性的化学标记物,分别为大波斯菊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金丝桃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橙黄决明素、水杨酸、染料木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鸟苷、异麦角甾苷、毛蕊花糖苷;将其综合加权评分后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桑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桑叶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发生显著变化,黄酮类成分是区分桑叶不同发酵品最重要的化合物类别,鼠李糖乳杆菌为桑叶的优势发酵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发酵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尿素对水淹胁迫下白术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娜 孟肖 +3 位作者 王苗苗 程磊 曹云 束良佐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探究过氧化尿素(urea hydrogen peroxide,UP)对水淹胁迫下白术苗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双套盆法,施加不同量的UP处理水淹胁迫下的白术苗,测定不同处理的白术叶片的SOD、POD及CAT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随... 目的:探究过氧化尿素(urea hydrogen peroxide,UP)对水淹胁迫下白术苗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双套盆法,施加不同量的UP处理水淹胁迫下的白术苗,测定不同处理的白术叶片的SOD、POD及CAT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随着水淹胁迫天数的增加,白术苗叶片内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发生不同变化。施用不同量的UP后,能不同程度地缓解水淹胁迫对白术苗的伤害。结论:综合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白术苗经受相同的水淹胁迫处理,施加10 gUP后,受伤害程度最轻,且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水淹胁迫时,25 kg干土的盆栽内施加10 gUP可提高白术苗的抗逆性,能有效缓解水淹逆境胁迫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水淹胁迫 过氧化尿素 抗氧化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