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任玉芳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车祸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监护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程序化监护方案,由预警评分方法、各级急诊监护预案和急诊监护预案的触发... 目的:探讨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车祸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监护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程序化监护方案,由预警评分方法、各级急诊监护预案和急诊监护预案的触发标准等组成。结果:急诊留观期间心跳骤停、休克与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0天内病死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评分系统可用于急诊车祸伤患者的快速临床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车祸伤 预后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轻型颅脑外伤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龙嵋 周和平 +1 位作者 朱亚男 崔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739-1742,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轻型颅脑外伤(minor head injury,MHI)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1395例符合纳入标准〔年龄≥18岁,头颅外伤后24h以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13~15分MHI〕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 目的 探讨成人轻型颅脑外伤(minor head injury,MHI)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1395例符合纳入标准〔年龄≥18岁,头颅外伤后24h以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13~15分MHI〕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以CT显示的急性颅脑损伤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于颅脑损伤的危险程度,并分析OR值较高的自变量与MHI的相关性。结果 与MHI高度相关的临床指标是:神经查体阳性、意识丧失、呕吐、头痛,GCS评分为13分。用这五项临床指标组合预测MHI的敏感度为77.9%,特异度为78.3%,阳性预测值为36.8%,阴性预测值为95.6%。结论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我们提出成人MHI颅内损伤的高危因素,此结果可为临床医师对患者伤情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晓华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手术患者手术成功124例,成功率达88.6%。对疗效不佳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是否首次确诊、手术的方式、溃疡史是影响胃十二指肠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目前对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给予基础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穿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治疗重症连枷胸38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惠建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治疗重症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重症连枷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疗效和心率等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机... 目的:探讨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治疗重症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重症连枷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疗效和心率等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使用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手术前在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治疗重症连枷胸临床效果满意,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外科学胸部损伤 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环抱器肋骨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惠建军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3期7174-7175,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的疗效。方法:将55例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严密监护常等治疗手段,治疗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的疗效。方法:将55例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严密监护常等治疗手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连续皮下注射rhGH 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rhGH的治疗,治疗组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心律失常率10.7%和心肌缺血率14.3%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33.3%和37.0%(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具有治疗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心肌挫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砧系统应用于腔镜胃癌微创根治术后的重建安全性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光亚 柳言平 +1 位作者 洪伟 高王军 《贵州医药》 2021年第8期121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钉砧系统应用于腔镜胃癌微创根治术后的重建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观察组行钉砧系统(OrVil)腔内消化道重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探讨钉砧系统应用于腔镜胃癌微创根治术后的重建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观察组行钉砧系统(OrVil)腔内消化道重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体手术时间、抵钉座置入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术中指标(术中失血量、近切缘距离、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指标(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效果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食管空肠吻合、术后恢复饮水时间以及恢复流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并且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但两组患者的总体手术时间、抵钉座置入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失血量、肿瘤近切缘距离、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钉砧系统应用于腔镜胃癌微创根治术后的重建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中消化道重建、及食管空肠吻合以及术后恢复的时间,安全性较好,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砧系统 腹腔镜 胃癌微创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强 张书培 王磊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80例多发伤液体复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TTE与CVP监测,PICCO组患者则给予PICCO处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80例多发伤液体复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TTE与CVP监测,PICCO组患者则给予PICCO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监测期间相关生命指证与临床观察指标。结果:PICCO组患者T2与T3时段的HR、CVP、MAP、CI、GEF、GEDVI、ITBVI、EVLWI、LAC与APACHEⅡ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aO2/Fi O2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72h液体量、呼吸机时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与ICU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多发伤 液体复苏 CVP T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勇 鱼红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作者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32)与非...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作者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32)与非DVT组(n=46)。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骨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止血药物使用、术中输血、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等DVT相关因素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D-D、TAT、PIC、t-PAIC、sTM预测患者术后发生DVT的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骨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APTT、PT、术后止血药物使用、术中输血,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FIB、D-D、TAT、PIC、t-PAIC、sTM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FIB=4.766 g/L、D-D=4833.945 ng/mL、TAT=6.077 ng/mL、PIC=1.089μg/mL、t-PAIC=7.754 ng/mL、sTM=8.552 TU/mL是预测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最佳截断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4.766 g/L、D-D≥4833.945 ng/mL、TAT≥6.077 ng/mL、PIC≥1.089μg/mL、t-PAIC≥7.754 ng/mL、sTM≥8.552 TU/mL是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风险与FIB、D-D、TAT、PIC、t-PAIC、sTM水平有关,应对其凝血指标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密切监测,以防术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骨折/外科学 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和预防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才锋 张书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27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经保守止血后进行手术治疗,7例进行...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27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经保守止血后进行手术治疗,7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制定适宜的治疗计划,记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治疗20例中,18例停止出血,死亡2例,其中1例为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自身凝血功能差导致腹腔持续渗血,死于失血性休克。非手术治疗7例中,5例治愈,死亡2例,其中1例因出现大量腹水和明显黄疸无法实施急诊手术而突发大量出血死亡,1例死于肝衰竭。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患者,应根据出血量和肝脏情况积极地进行手术或保守疗法。同时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注重心理疏导、术中规范操作和术后生活指导,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断流术 消化道出血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凝血相关指标、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晓华 《血栓与止血学》 2016年第6期664-66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进行凝血相关指标、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所收治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55例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5例纳入研究,检测入选对象的PT、a PTT、PLT、Fbg、D-D、s ICAM-1指标... 目的探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进行凝血相关指标、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所收治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55例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5例纳入研究,检测入选对象的PT、a PTT、PLT、Fbg、D-D、s ICAM-1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胰腺损伤患者PT、a PTT、PLT低于对照组(P<0.05);Fbg、DD、s ICAM-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胰腺损伤 凝血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才锋 鄢邦仲 韩亚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12 h,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以及血象变化,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WBC、RBC、Hb和PL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WBC、RBC、Hb和PLT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能使恢复患者正常血象,提高肠道功能恢复速度,术后疼痛较轻,患者出院时间较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门静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胸腹联合外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玉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6期131-131,共1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胸腹联合外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择期手术的胸腹联合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宣教,干预组在传统宣教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疾病认...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胸腹联合外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择期手术的胸腹联合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宣教,干预组在传统宣教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疾病认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在改善焦虑、认识疾病以及缩短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健康教育干预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避免并发症方面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胸腹联合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联合外伤 健康教育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对Gustilo 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勇 李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髓内钉Ⅰ期内固定,n=25)、B组(锁定...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髓内钉Ⅰ期内固定,n=25)、B组(锁定钢板Ⅰ期内固定,n=25)和C组(外固定支架固定,n=26)。比较三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创面覆盖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深部感染、骨髓炎、截肢、术后12个月不愈合发生率和临床骨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性别、年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受伤原因、Gustilo-Anderson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创面覆盖方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3.50±2.15)个月。三组随访期间深部感染、骨髓炎、截肢、术后12个月不愈合发生率和临床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末次随访时优良率分别为88.00%和84.00%,明显高于C组的57.69%(P<0.05),而A组和B组末次随访时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正确清创结合置管冲洗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前提下,相对于外固定支架固定方式,Ⅰ期内固定方式治疗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可获取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术后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任玉芳 张婷 +1 位作者 姚彩霞 王国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接收的80例需要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接收的80例需要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从患者SAS,SDS评分来看,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并未明显改善(P〉0.05),而研究组在治疗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也能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乳腺癌 手术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对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玉芳 余晓艳 +1 位作者 崔伟 刘芳琴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3期563-565,571,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90例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90例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护理满意度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结果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估、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几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护理,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中可以更好的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腹腔填塞技术对重症腹腔创伤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书培 李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562-156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填塞技术在腹腔损伤控制外科策略中对重症腹腔创伤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60例重症腹腔创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仅采取常规止血处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 目的探讨腹腔填塞技术在腹腔损伤控制外科策略中对重症腹腔创伤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60例重症腹腔创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仅采取常规止血处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采取腹腔填塞技术处理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观察组患者急诊入院后均采取腹腔填塞出血控制、污染控制、关闭腹腔等处理措施后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温、心率(HR)、标准碱(SB)、剩余碱(BE)、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氧饱和度、血p 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4 h、再次手术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体温、Hb、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心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87. 50%,术中出血量(1 535. 8±339. 6) ml,最终救治成功率78. 13%;对照组止血成功率71. 43%,术中出血量(1 792. 5±350. 8) ml,救治成功率60. 71%;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 782,P <0. 05)。结论腹腔填塞技术在腹腔损伤控制外科策略中对重症腹腔创伤出血患者的止血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和稳定,为二次确定性手术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外科学 出血/外科学 止血 手术
原文传递
消化道外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晓华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外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效果比较。方法安康市中心医院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进行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术后一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EN),另一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消化道外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效果比较。方法安康市中心医院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进行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术后一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EN),另一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EEN组10例患者在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出现腹胀症状,6例出现了腹泻症状,经过对输注速度进行调整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通过对术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更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外伤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比较
原文传递
序贯通气在创伤性血气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强 张书培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83-1084,1086,共3页
目的探讨序贯通气在创伤性血气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血气胸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在原发... 目的探讨序贯通气在创伤性血气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血气胸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在原发病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以连续机械通气治疗,B组予以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比较两组原发病治疗情况、治疗7 d的血气指标、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7 d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等。结果 B组患者均救治成功,A组1例患者于治疗第8天死于ARDS。治疗7 d后,两组p H值、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吸入氧浓度(Fi O2)均降低,且B组Pa O2、Pa O2/Fi O2高于A组,Pa CO2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7 d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序贯通气在创伤性血气胸并发ARDS的救治中具有较好的疗效,缩短了有创通气时间,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优于连续有创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血气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序贯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