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院本科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1
作者 吕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6期189-191,共3页
免疫学发展对现代医学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生命科学院学生学习免疫学必要且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繁杂、抽象的概念机制,从整体上把握免疫学知识,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学生... 免疫学发展对现代医学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生命科学院学生学习免疫学必要且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繁杂、抽象的概念机制,从整体上把握免疫学知识,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院 免疫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业评估的地方高校园林专业发展建设反思——以安庆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宗梅 范志强 +3 位作者 丁元春 凌张军 陈陈 孔群芳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0期195-197,共3页
通过探究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农学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庆师范大学园林专业为例,阐述了专业评估对园林专业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新农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探讨了复合、应用型园林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探究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农学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庆师范大学园林专业为例,阐述了专业评估对园林专业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新农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探讨了复合、应用型园林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一系列举措,以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 专业评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竞赛对生物类课程实验教学促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石水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生物类实验课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生物工程等本专科生专业基础课与重要的核心实践课,为了响应当前促进生物类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内容创新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在高校生物学科中的关注度与生物类课程实验课... 生物类实验课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生物工程等本专科生专业基础课与重要的核心实践课,为了响应当前促进生物类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内容创新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在高校生物学科中的关注度与生物类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在大学的实践情况,分别从竞赛模式与现状、竞赛对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类实验课的兴趣、竞赛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竞赛对生物类实验课课程改革的促进和对师资队伍建设作用以及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对生物类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加以论述,全面解析全国生命科学大赛对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成效及关键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竞赛 实践教学 实验技能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羊礼敏 段仁燕 +2 位作者 黄敏毅 吴甘霖 王志高 《高师理科学刊》 2017年第12期94-96,共3页
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科研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从高校科研现状入手,论述了生物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改革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科研知识;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提... 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科研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从高校科研现状入手,论述了生物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改革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科研知识;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科研技能;设置自主科研课题,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细化过程指导,强化学生科研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素养 培养 对策 生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消减效应研究——以安庆市为例
5
作者 范志强 许景 +2 位作者 张业宏 凌张军 丁元春 《西北园艺》 2025年第3期76-81,F0002,共7页
以安庆为研究地点,探索城市绿地与大气颗粒物消减之间关系,旨在筛选出消减能力较强的绿地和植物群落类型,为城市绿地规划和公众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安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中选取不同的植物群落配置类型,5个城市绿地分别是菱... 以安庆为研究地点,探索城市绿地与大气颗粒物消减之间关系,旨在筛选出消减能力较强的绿地和植物群落类型,为城市绿地规划和公众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安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中选取不同的植物群落配置类型,5个城市绿地分别是菱湖公园、狮子山公园、集贤南路、集贤北路、独秀大道,植物群落配置类型主要包括乔、乔草、灌草、乔灌、乔灌草结构,并以无绿化的裸地为对照。测定样地中不同植物配置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作用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场地中,独秀大道对PM_(2.5)的消减率最高,其次是集贤南路、菱湖公园、集贤北路,狮子山公园对PM_(2.5)的消减率最低;独秀大道对PM_(10)的消减率最高,其次是集贤南路、菱湖公园、集贤北路,狮子山公园对PM_(10)的消减率最低。5种不同的植物群落配置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率大小顺序为:乔灌草型>乔灌型>乔草型>灌草型>乔木型。不同的植物配置有不同的滞尘能力,通过对植物的合理搭配,可以创造出符合场地空气净化要求的植物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市 PM_(2.5)、PM_(10)浓度 植物配置 消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的第二课堂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设计——以“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为例
6
作者 吕新霞 吴彦 罗鸣 《中学课程资源》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基于生活化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指导学生运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理论知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切开的苹果会变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融入现实生活。生活化的科... 基于生活化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指导学生运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理论知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切开的苹果会变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融入现实生活。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科学探究 生活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与式教学培养科学思维素养的教学设计——以“受精作用”为例
7
作者 任悦悦 魏和平 《内江科技》 2024年第3期54-56,共3页
参与式教学是指让学生个体全身心融入课堂中,在参与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将其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以“受精作用”为例编写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实施参与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教师采用参... 参与式教学是指让学生个体全身心融入课堂中,在参与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将其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以“受精作用”为例编写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实施参与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一线教师 高中生物课堂 受精作用 思维素养 融入课堂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用研究——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为例
8
作者 刘芮岑 朱亮亮 《中学生物学》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当前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处于困境中,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其和教学关系不够密切,对教学辅助作用有限。本文基于新课标背景,探讨生物科学史对于培养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为例,总结生物科学... 当前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处于困境中,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其和教学关系不够密切,对教学辅助作用有限。本文基于新课标背景,探讨生物科学史对于培养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为例,总结生物科学史在突出教学重点、辅助教学、进行主线教学、设计课堂习题等方面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锻炼科学思维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有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例
9
作者 李可欣 张晓玲 +1 位作者 徐汉夫 张明珠 《中学生物学》 2024年第12期53-56,共4页
在农村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是对实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本文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内容为例,明确生命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并以问题情境为引领,制造认知冲突,结合已有知识、生物学... 在农村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是对实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本文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内容为例,明确生命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并以问题情境为引领,制造认知冲突,结合已有知识、生物学事实和科学研究,渗透生命健康教育内容。笔者通过设计针对性问题,对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反馈与评估,旨在提升学生将生命健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生命意识、生命观念及社会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 生命健康教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甘蓝链格孢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菌危害寄主及分布范围调查
10
作者 王玉玺 刘敏 +2 位作者 贾星语 张震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十字花科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通过种子传带形成远距离扩散和蔓延,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茎、果等部位,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十字花科黑斑病有3种专化型致病菌,分别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芸薹... 十字花科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通过种子传带形成远距离扩散和蔓延,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茎、果等部位,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十字花科黑斑病有3种专化型致病菌,分别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japonica)。中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多由甘蓝链格孢菌引起,为明确该菌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在浙江省的危害状况,该研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在全省开展了甘蓝链格孢菌危害寄主及分布范围调查。结果显示,5大类十字花科寄主植物中甘蓝链格孢菌的检获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菜类>油菜类>芥菜类>甘蓝类>萝卜类。在全省11个地级市89个区县市中,有甘蓝链格孢菌分布的地级市有9个,占比81.8%;有甘蓝链格孢菌分布的县区市有27个,占比30.3%。甘蓝链格孢菌在浙江全省分布广泛,对众多寄主植物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加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黑斑病 甘蓝链格孢 寄主 分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胚乳发育及其与营养品质的关系
11
作者 郑彦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是绿色有机食品与营养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小麦籽粒中胚乳组织可分为胚乳运输细胞与贮藏细胞,前者是养分进入胚乳与胚的关键通道,后者是籽粒营养物质积累的主体,二者的发育状况都与籽粒的营养品质...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是绿色有机食品与营养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小麦籽粒中胚乳组织可分为胚乳运输细胞与贮藏细胞,前者是养分进入胚乳与胚的关键通道,后者是籽粒营养物质积累的主体,二者的发育状况都与籽粒的营养品质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胚乳运输细胞与贮藏细胞的发育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总结了小麦籽粒胚乳发育及其与营养品质的关系,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胚乳 发育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鸟类新记录--三趾鸥
12
作者 罗星宇 潘扬 +6 位作者 杨晨露 汪柳菲 阚明瑞 王雪峰 陈春丽 杨敏 汪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5,共1页
2024年11月20日13∶50,笔者在安徽省安庆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菜子湖岸边带泥滩地中(117.09229544°E,30.74935613°N,海拔12 m),发现1具鸥科Laridae鸟类的新鲜尸体(图1),该个体整体呈灰白色,喙黑色且端部略向下弯曲,头、颈部具... 2024年11月20日13∶50,笔者在安徽省安庆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菜子湖岸边带泥滩地中(117.09229544°E,30.74935613°N,海拔12 m),发现1具鸥科Laridae鸟类的新鲜尸体(图1),该个体整体呈灰白色,喙黑色且端部略向下弯曲,头、颈部具灰色羽带,后颈有新月形黑色横带,眼后有黑色斑点,初级飞羽灰色,具有黑色羽缘和尖端,次级飞羽暗灰色,具有白色尖端,脚黑色且脚趾为特殊的3趾。通过查阅《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刘阳,陈水华,2021)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郑光美,2023),确定为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为第1年越冬期的幼体。该个体体表羽毛整洁完好,龙骨饱满且未见外伤,基本可排除饥饿或天敌猎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飞羽 初级飞羽 菜子湖 郑光美 鸥科 国家湿地公园 越冬期 三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滩涂湿地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13
作者 罗来开 章伟 +5 位作者 原萌 程樱 阳艳芳 赵凯 伍佳楠 肖晶晶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外在表达,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探究长江下游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区域尺度上滩涂湿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资源利用策略,对于长江流域湿地植被的...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外在表达,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探究长江下游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区域尺度上滩涂湿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资源利用策略,对于长江流域湿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安庆段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了滩涂湿地17种代表性植物的14个功能性状指标,旨在探究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变异系数最大为叶片组织密度(CV=361.39%),最小为相对叶绿素含量(CV=21.75%),平均变异幅度为106.55%。(2)叶性状间、茎性状间以及茎-叶性状间具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叶性状间相关性较大,叶长与叶宽、叶干重、相对叶绿素含量、叶周长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干物质含量与叶长、叶厚度、叶面积和叶组织密度为显著负相关相关(P<0.05),而与叶周长显著正相关;小枝组织密度与叶干物质含量、叶长、叶厚度为显著负相关(P<0.05)。(3)RDA分析表明,铵态氮、速效磷、土壤容重、有机质、全磷、pH和速效钾是影响滩涂湿地植物适应策略的关键土壤因子。综上,长江下游滩涂湿地典型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丰富及差异显著,但可通过形成一定的性状组合的策略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滩涂湿地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
14
作者 项小燕 阮思睿 +2 位作者 张颖 赵菲菲 徐伟芳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共13页
为探明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该文以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土壤和根部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微生物和根部内生菌群落特征,并利用PICRUSt和FUNGuild软件分别对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进行功能... 为探明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该文以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土壤和根部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微生物和根部内生菌群落特征,并利用PICRUSt和FUNGuild软件分别对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1)根际微生物总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根部内生菌。(2)根际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如李斯特氏菌属)、变形菌门(如醋杆菌属)、子囊菌门(如镰刀菌属和毛壳属)等菌群构成,而根部内生菌则以厚壁菌门(如乳杆菌属和芽孢菌属)、子囊菌门(如枝孢菌属)、担子菌门(如须腹菌属和针菌属)菌群为主。(3)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根际细菌群落在细胞运动性、环境适应性、氨基酸代谢等功能方面较为突出,而根部内生细菌功能主要体现在酶家族、消化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根际真菌群落和根部内生真菌均含有共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病理营养型,以及多种交叉营养型的真菌类群,并且外生菌根更多富集在根部组织中。该研究认为,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与根部内生菌在菌群丰富度、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多样性上均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认识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依据,也为后期开发促进大别山五针松生长、防治其病害的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五针松 根际微生物 内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P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周信博 朱太平 +1 位作者 范志强 吴彦 《内江科技》 202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对中学生物学而言,科学建模与科学论证在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着特殊的地位。SNP(Science Negotiation Pedagogy科学谈判法,简称SNP)是一种整合建模与论证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介绍SNP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步骤,尝试将该模式应用... 对中学生物学而言,科学建模与科学论证在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着特殊的地位。SNP(Science Negotiation Pedagogy科学谈判法,简称SNP)是一种整合建模与论证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介绍SNP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步骤,尝试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分析优劣势并提出改进措施,提供新的路径用以发展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优劣势 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论证 科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镉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瑾芬 胡淑宝 +2 位作者 秦艺鸣 张智娟 吴甘霖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镉(Cd)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探讨了植物对Cd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特别是水稻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对Cd的吸收、转运和耐受性。研究表明,Cd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进入体内,并在根部积累,有部分转运到... 镉(Cd)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探讨了植物对Cd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特别是水稻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对Cd的吸收、转运和耐受性。研究表明,Cd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进入体内,并在根部积累,有部分转运到地上部分。植物体内的Cd主要通过OsNramp5、OsIRT1、OsHMA3、OsHMA2等转运蛋白进行吸收和转运。转录因子如WRKY、ERF、HSF、NAC和MYB家族成员在Cd胁迫下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植物对Cd的吸收和耐性。此外,植物激素和小分子效应物如生长素、茉莉酸、脱落酸、水杨酸等在Cd胁迫响应中起到调控作用。含巯基分子如谷胱甘肽、植物螯合肽和金属硫蛋白在Cd解毒中发挥关键作用。抗氧化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和非酶促系统,有助于植物抵御Cd引起的氧化应激。为理解植物对Cd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为开发低Cd积累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分子机制 转运蛋白 转录因子 植物激素 抗氧化系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栝楼化学成分及其食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婷 胡昌里 +3 位作者 陈蓉萍 左千千 尹立伟 李从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第2期96-100,107,共6页
栝楼作为一味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包含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食两用植物。目前,针对栝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栝楼的果皮和根部。本文通过综合阐述栝楼各器官的化学成分... 栝楼作为一味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包含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食两用植物。目前,针对栝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栝楼的果皮和根部。本文通过综合阐述栝楼各器官的化学成分,并对栝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进行系统的论证和综述,可以为探索栝楼在临床上的新用途,以及栝楼新药品和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化学成分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的候鸟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
18
作者 李静月 陈蝶 +4 位作者 谢智锋 张娅茜 陆君荣 石水琴 程旭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2006年1月至2024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候鸟的文献进行发文量统计,对其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时区共现分析,以了解其近年来的研究态势与热点。结果表明,从2015年开... 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2006年1月至2024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候鸟的文献进行发文量统计,对其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时区共现分析,以了解其近年来的研究态势与热点。结果表明,从2015年开始,候鸟方面的研究得到关注,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候鸟和水鸟展开,延伸到多个方向,包括生态、环境与疾病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不仅涉及生物学,其逐渐扩展到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关键词时区分析表明,研究方向出现体系化趋势且已经形成了致密的系统网络。总之,近年来候鸟研究方向趋于多元化,研究领域趋于广泛且研究工作呈现深入细化的特点,其研究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 飞鸟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淤泥填埋场地污染评价
19
作者 路思恒 潘畅 俞志敏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研究安徽某河道清淤底泥填埋场清运整平后场地污染现状,对原填埋区30个土壤样品8种重金属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现行土壤质量标准、单因子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为污染场地治理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 为研究安徽某河道清淤底泥填埋场清运整平后场地污染现状,对原填埋区30个土壤样品8种重金属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现行土壤质量标准、单因子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为污染场地治理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原淤泥填埋场地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但土壤中Cu、Zn、Pb、Cd、Cr、Hg、Ni、As检测浓度符合GB 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及CJ/T 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Ⅱ级标准;污染因子Hg是导致环境风险等级提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填埋场 重金属 检测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提升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估
20
作者 祖瑶 石新建 项小燕 《科教导刊》 2025年第4期77-80,共4页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亦面临新的改革需求。文章评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作用。经过一学期的混合式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亦面临新的改革需求。文章评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作用。经过一学期的混合式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规范性分别提高了21.16%、21.78%和8.89%,此外,实验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互动次数比对照班提高了1.7倍。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兴趣、提升生物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62.97%的学生希望继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