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蝙蝠蛾被毛孢发酵专用菌株筛选
1
作者 陆海峰 王忠 +3 位作者 沈荣辉 邹文超 黄雪峰 高益槐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筛选适用于液体发酵的高活性菌株。通过观察5个菌株菌落形态,比较5个菌株菌丝体的收率及腺苷、甘露醇、总氨基酸和粗多糖含量。结果发现:T_(1)菌株菌丝体收率和甘露醇含量最高,T_(5)菌株腺苷、总氨基酸和粗多糖含量最高。灰色关联度... 为筛选适用于液体发酵的高活性菌株。通过观察5个菌株菌落形态,比较5个菌株菌丝体的收率及腺苷、甘露醇、总氨基酸和粗多糖含量。结果发现:T_(1)菌株菌丝体收率和甘露醇含量最高,T_(5)菌株腺苷、总氨基酸和粗多糖含量最高。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表明,T_(5)菌株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发酵优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蛾被毛孢 菌丝体收率 腺苷含量 甘露醇含量 总氨基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毛孢高产孢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锦锋 王忠 吴鸿雪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获得高产孢的中国被毛孢菌株。[方法]对比5株中国被毛孢菌株的产孢率,并结合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半径、菌落形态及菌丝生物量等性状表现加以筛选。[结果]菌株7B和8B产孢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但菌丝生物量与其... [目的]获得高产孢的中国被毛孢菌株。[方法]对比5株中国被毛孢菌株的产孢率,并结合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半径、菌落形态及菌丝生物量等性状表现加以筛选。[结果]菌株7B和8B产孢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但菌丝生物量与其他菌株差异不明显。[结论]菌株7B和8B可作为生产分生孢子的优良中国被毛孢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被毛孢 菌丝生物量 产孢率 菌株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锦锋 王忠 +1 位作者 吴鸿雪 王长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4期284-288,共5页
从侵染途径、侵染方法、外部侵染环境条件、侵染材料及寄主幼虫龄期等方面对冬虫夏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认为最有效的感染途径为体表侵染,应用最广的侵染方法为喷淋法和涂抹法,最佳侵染温度为12~16℃,最好的侵染材料... 从侵染途径、侵染方法、外部侵染环境条件、侵染材料及寄主幼虫龄期等方面对冬虫夏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认为最有效的感染途径为体表侵染,应用最广的侵染方法为喷淋法和涂抹法,最佳侵染温度为12~16℃,最好的侵染材料是分生孢子,最容易受侵染的虫龄为3~5龄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侵染途径 侵染方法 侵染条件 侵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蛾蛹羽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雪峰 王忠 +2 位作者 郑方毅 林阳步 林梅燕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索适合蝙蝠蛾蛹生存和羽化的通风、光照条件以及培养基质。[方法]分别对蝙蝠蛾蛹羽化的通风条件(分别设置室内微风、室内无风2个处理,以自然条件为对照)、光照条件(分别设置散射光、LED灯光照射2个处理,以直射光照射为对照)和... [目的]探索适合蝙蝠蛾蛹生存和羽化的通风、光照条件以及培养基质。[方法]分别对蝙蝠蛾蛹羽化的通风条件(分别设置室内微风、室内无风2个处理,以自然条件为对照)、光照条件(分别设置散射光、LED灯光照射2个处理,以直射光照射为对照)和基质种类(分别设置泥炭土、水苔和椰糠3个处理,以草甸土为对照)进行单因素试验,比较分析各处理的蛹死亡率和羽化率,探索蝙蝠蛾蛹羽化的最优条件。[结果]室内微风处理有利于蝙蝠蛾蛹的羽化和健康成虫的获得;散射光处理可显著提高蝙蝠蛾蛹的羽化率;以椰糠与草甸为培养基质,蛹羽化率和健康成虫获得率上差异均不显著,两者在培养蝙蝠蛾蛹时效果相似,且优于泥炭土和水苔基质。[结论]室内微风和散射光照处理有利于提高蝙蝠蛾蛹的羽化率,椰糠可作为蝙蝠蛾蛹的替代培养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蛾 羽化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菲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54-56,共3页
总结蛹虫草人工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菌种制备、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后期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蛹虫草 人工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蝙蝠蛾拟青霉菌株的对比筛选
6
作者 王锦锋 陆海峰 +1 位作者 王忠 吴鸿雪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比较3.1487(T1)、3.1772(T2)、5494(T3)、B01461(T4)和BN339916(T5)等5个蝙蝠蛾拟青霉菌株的优劣。[方法]通过比较5个菌株的菌丝干重与腺苷、甘露醇、粗多糖、蛋白质、灰分等含量,筛选优良菌株。[结果]菌丝干重以T 1菌株最高,比... [目的]比较3.1487(T1)、3.1772(T2)、5494(T3)、B01461(T4)和BN339916(T5)等5个蝙蝠蛾拟青霉菌株的优劣。[方法]通过比较5个菌株的菌丝干重与腺苷、甘露醇、粗多糖、蛋白质、灰分等含量,筛选优良菌株。[结果]菌丝干重以T 1菌株最高,比最低的T2菌株高10%,但与其他菌株无显著差异;腺苷含量以T5菌株最高,是药典标准含量的1.45倍,显著高于其他4个菌株(P<0.05);甘露醇含量以T1菌株最高,是药典标准含量的1.54倍,但5个菌株之间无显著差异;粗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均以T5菌株最高,T2菌株最低;灰分含量以T 2菌株最高,T3菌株最低。[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T 5菌株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企业生产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蛾拟青霉 菌丝干重 腺苷含量 甘露醇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