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镇海区2011年社区老年人用药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旭君 柯纪定 王新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1期69-70,共2页
目的了解镇海区老年人用药情况。方法 2011年6-11月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用药调查,并分析与之有关的因素。结果患病≤3种538人(92.6%),4~6种43人(7.4%)。多重用药92人(15.8%),用药≤4种489人(84.2%)。潜在性不适当用药68人(11.7... 目的了解镇海区老年人用药情况。方法 2011年6-11月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用药调查,并分析与之有关的因素。结果患病≤3种538人(92.6%),4~6种43人(7.4%)。多重用药92人(15.8%),用药≤4种489人(84.2%)。潜在性不适当用药68人(11.7%)。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重用药与职业、患病种数有关。结论镇海区老年人多重用药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多种措施干预,以预防其不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用药 社区 老年人 Log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柯纪定 严培玲 刘海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家属 焦虑 抑郁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海峰 柯纪定 倪卫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 g/次,3次/d,连续治...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 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采用OLGA分级分期评估系统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行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的逆转腺体萎缩和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 养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海峰 柯纪定 倪卫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07/2012-06镇海龙赛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42例,均采用F O L F O X4方法化疗,而观察组再给予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07/2012-06镇海龙赛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42例,均采用F O L F O X4方法化疗,而观察组再给予中药扶正消积汤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9.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29.6%(P<0.05).治疗后对照组C D4+、CD8+及CD4+/C D8+分别为33.9%±5.8%、24.3%±5.2%及1.39±0.34;治疗后观察组CD4+、CD8+及CD4+/CD8+分别为37.5%±5.9%、29.1%±5.7%及1.24±0.31;治疗后两组患者这些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及脱发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化疗 中医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枫 马海峰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入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 目的:观察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入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4、7天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淀粉酶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前,2组血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7天,2组TNF-α、CRP、IL-6、PCT和淀粉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NF-α、CRP、IL-6、PCT和淀粉酶水平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疗效,治疗机制与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胰承气汤 保留灌肠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 淀粉酶
原文传递
D-二聚体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柯纪定 柯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8-1329,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表现为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者胰腺坏死感染等全身和局部并发症。SAP早期易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微循环紊乱,其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D-二聚体 预测作用 多器官功能不全 患者 胰腺坏死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局部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伴发抑郁症状及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柯纪定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4年第4期180-181,共2页
近几年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1],多发于青年女性.所以,IBS伴发心理反应,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症状,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我院1999年6月~2003年3月,对IBS病人采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并追踪... 近几年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1],多发于青年女性.所以,IBS伴发心理反应,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症状,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我院1999年6月~2003年3月,对IBS病人采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并追踪观察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症 抑郁 治疗
原文传递
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与多西紫杉醇、顺铂、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作用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柯纪定 车海斌 陈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3-75,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与多西紫杉醇、顺铂联用后给予希罗达单药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本院7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多西紫杉醇、顺铂、希罗达,n=38)和对照组(多西紫...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与多西紫杉醇、顺铂联用后给予希罗达单药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本院7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多西紫杉醇、顺铂、希罗达,n=38)和对照组(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n=37)。通过近期疗效和远期临床效果如无进展生存(PFS)、治疗失败时间(TTF)和总生存时间(OS)等,以及毒副反应统计情况比较2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52.6%,与对照组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临床控制率分别为94.7%和86.5%。观察组在PFS和TTF时间上略好于对照组,但在OS上略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顺铂联用后给予希罗达单药维持治疗效果肯定,副作用少,且无进展生存期较长,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多西紫杉醇 顺铂 5-氟尿嘧啶 希罗达
原文传递
疣状胃炎5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海峰 曹群奋 秦文燕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3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特点.方法 对512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以30~59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疣状胃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主要发生在胃窦部,占66.0%(...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特点.方法 对512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以30~59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疣状胃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主要发生在胃窦部,占66.0%(338/512),其次为胃体部,占18.9%(97/512),胃体胃窦部占15.0%(77/512).病理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及淋巴细胞浸润,有的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Hp阳性率52.3%(268/512).结论 胃镜检查是诊断疣状胃炎的最佳手段.Hp感染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因此Hp阳性者需抗H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镜 疣状胃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