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2017年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诊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毅 穆银玉 金雨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73-1274,127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7年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的检测阳性率,了解其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2年-2017年212684例血清标本,H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分析HCV在调查人群、不同年龄、性别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7年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的检测阳性率,了解其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2年-2017年212684例血清标本,H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分析HCV在调查人群、不同年龄、性别组和不同来源中的阳性率。结果2012年-2017年,调查人群HCV总阳性率为0.21%,HCV检测例数与HCV阳性率呈同步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性别组,男性感染率为0.25%,女性感染率为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分组中,随着年龄的增长,HCV阳性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0岁~60岁阳性率最高,为0.26%,HCV阳性率在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阳性患者中,肾内科阳性率最高,为77.4%,各科室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地区HCV在年龄和性别组间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中青年是HCV感染的高发期,肾内科发现较多丙肝患者,应进一步加强对血透患者丙肝阳性率的检测,控制和减少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分析
原文传递
ICU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8
2
作者 蔡琴 张天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ICU工作的50名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学习、情景模拟演练、主持晨会、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培... 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ICU工作的50名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学习、情景模拟演练、主持晨会、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培训结束时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护理缺陷发生数。结果 ICU低年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高对各种护理风险隐患的发现能力,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并保证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低年资护士 预见性思维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口腔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楼芳芳 邵春霞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入住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经口气管插管入住ICU患者10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 目的观察改良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入住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经口气管插管入住ICU患者10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霉菌斑、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口腔护理用于经口气管插管入住ICU患者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优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给药方案 被引量:17
4
作者 叶龙强 蔡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01-905,共5页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4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应用10000例蒙特卡罗模拟(MCS)分...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4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应用10000例蒙特卡罗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PI)、持续输注(CI)与传统给药方案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4.5gq6h(PI)的给药方案能达到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分别为98.4%、91.0%。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一种给药方案能达到最佳的CFR。持续输注给药方案9.0gCI与传统给药方案4.5gq8h相比,获得更高的CFR。4.5gq8h(PI)、4.5gq6h(PI)与传统给药方案相比,对4种革兰阴性杆菌获得更高的CFR。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及持续输注方案较常规方案更优,可作为临床的经验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革兰阴性杆菌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静脉一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毅 周妃妃 +1 位作者 金雨虹 许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2-615,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可行性及相关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使用VA-ECMO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排除禁忌... 目的观察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可行性及相关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使用VA-ECMO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排除禁忌证后积极实施EEN,按照104.65kJ·kg^-1·d^-1(25kcal·kg^-1·d^-1)计算目标热卡量,按照1.2g·kg^-1·d^-1计算目标蛋白量,以1周内是否达到上述目标量的80%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非达标组,观察两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ECMO治疗至开始EN的时间、EN达标时间、VA-ECMO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并记录EN中断的原因,分析VA-ECMO患者EEN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非达标组入ICU时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高于达标组〔APACHEⅡ评分(分):25.50±5.62比19.91±8.53,MODS评分(分):11.08±3.26比6.73±2.05,均P<0.05〕,且达标组的住院病死率更低〔40.9%(9/22)比83.3%(10/12),P<0.05〕。两组ECMO治疗至开始EN时间、EN达标时间、VA-ECMO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胃残余量是喂养中断最主要的原因。结论接受VA-ECMO的危重患者能否在1周内达到目标喂养量,与疾病的危重程度相关,疾病危重者较难达到目标喂养量,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中心静脉置管血流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俊杰 黄芸菲 +2 位作者 裘晓慧 金雨虹 石林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771-477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真菌感染(CVC-RBF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中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C-RBFI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真菌感染(CVC-RBF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中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C-RBFI临床特点和主要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 CVC-RBFI患者基础疾病前4位分别为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腹部疾病,分别占34.9%、19.0%、14.3%、14.3%;诱发因素主要有广谱抗菌药物使用>5d、静脉营养≥10d、中心静脉导管留置>5d等,其分别占96.8%、95.2%、93.7%;共检出真菌63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26株占41.27%,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8.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细菌菌血症、APACH EⅡ评分>18分是CVCRBF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 CVC-RBFI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病死率高,加强对上述危险因素及真菌药敏监测、及早撤除医源性侵入因素,可以改善CVC-RBF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血流真菌感染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对伴肺部渗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俊杰 黄芸菲 吴宏成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0-976,共7页
目的检测新入ICU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探讨sTREM-1在伴肺部渗出的脓毒症(sepsis)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CU2012-09-2013-09收治的伴有肺部渗出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机械通... 目的检测新入ICU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探讨sTREM-1在伴肺部渗出的脓毒症(sepsis)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CU2012-09-2013-09收治的伴有肺部渗出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脓毒症组39例,非感染性SIRS组31例。两组在入院的第1、4、7天和第1、4天分别收集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同期纳入血清对照组30例,BALF对照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sTREM-1质量浓度,比较不同部位sTREM-1质量浓度与同期检测各种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参数。结果①入院第1天脓毒症组血清sTREM-1质量浓度[425.20(653.72)pg/mL],与血清对照组(84.33±24.03)pg/mL及SIRS组[99.74(67.54)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入院第1天区分脓毒症与SIRS诊断的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血清sTREM-1(0.796)、CRP(0.668),而入院第4天两组比较仅血清sTRE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AUC为0.837;③各时间点脓毒症死亡组血清sTREM-1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其中入院第1天判断脓毒症组预后各参数AUC依次为血清sTREM-1(0.792)、SOFA评分(0.756);入院第4天依次为SOFA评分(0.801)、APACHEⅡ评分(0.757)、血清sTREM-1(0.696);入院第7天依次为APACHEⅡ评分(0.835)、血清sTREM-1(0.725);④入院第1、4及7天脓毒症生存组肺泡灌洗液sTREM-1质量浓度分别为(99.22±129.94,204.67±147.42,169.51±157.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脓毒症死亡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TREM-1在伴有肺部渗出的脓毒症患者中呈高表达,显著高于SIRS患者及健康人群,其在脓毒症早期具有优于其他标志物的诊断与判断预后的能力,且肺泡灌洗液sTREM-1在病程后期下降,提示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 脓毒症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福斌 徐冉行 王广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3期2009-2011,共3页
目的总结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分析前质量水平。方法对2007年度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针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后对2008年度不合格标本再进行统计。结果... 目的总结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分析前质量水平。方法对2007年度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针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后对2008年度不合格标本再进行统计。结果2007年度总的标本数量85579例,不合格1374例,占1.61%,改进措施后,2008年度总的标本数量100038例,不合格标本623例,占0.62%,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率显著低于改进措施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不合格标本率明显减少,提高了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不合格标本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浆miRNA122水平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可静 李桃红 +2 位作者 董绉绉 徐慧娜 方荣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浆miRNA122水平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收治的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患者60例,其中术后发生ARDS患者(术后并发症组)21例,未发生ARD...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浆miRNA122水平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收治的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患者60例,其中术后发生ARDS患者(术后并发症组)21例,未发生ARDS患者(手术对照组)39例,选取同期本院健康献血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移植术后第1、2、3天及健康对照组体检时血浆miRNA12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1、2、3天术后并发症组和手术对照组患者血浆miRNA122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第2、3天术后并发症组血浆miRNA122水平均高于手术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术后第1天术后并发症组和手术对照组血浆miRNA1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iRNA122水平在预测肝移植术后ARDS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miRNA1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治疗中的呼吸动态顺应性监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甬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76-576,共1页
关键词 危重病 抢救 呼吸机治疗 呼吸动态顺应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时两种通气模式的比较
11
作者 朱宝琦 金雨虹 李桃红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935-936,共2页
关键词 呼吸衰竭患者 通气模式 撤机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赵顺英 陈甬安 王琼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危险因素、防治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急性脑缺血、缺氧19例,急性脑出血2例,...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危险因素、防治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急性脑缺血、缺氧19例,急性脑出血2例,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100%),头痛呕吐(100%),病理反射阳性(100%),抽搐(71.4%),偏瘫(61.9%);死亡8例,病死率为38.09%,生存并完全康复者4例,占19%。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病程凶险,致残、致死率高,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神经系统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宝琦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857-858,共2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ICU) 微创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ICU患者 机械通气 治疗前后 血氧饱和度 坐位姿势 胸腔穿刺 血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欢欢 杨河 丁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811-2813,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6、9 d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及腹部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9 d血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淀粉酶,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疗效 血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沉浸体验与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燕萍 李娟 +1 位作者 王蕾 徐建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7期3893-389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沉浸体验与专业自我概念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对ICU护士进行沉浸干预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387名ICU护士应用?中文版沉浸体验量表?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沉浸体验和专业自我概念...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沉浸体验与专业自我概念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对ICU护士进行沉浸干预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387名ICU护士应用?中文版沉浸体验量表?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沉浸体验和专业自我概念分值为(4.01±0.45)分和(2.89±0.48)分,沉浸体验和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以沉浸体验9个维度为自变量,专业自我概念为应变量,沉浸体验5个维度能预测专业自我概念。结论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沉浸体验程度较高,专业自我概念大部分为积极;工作沉浸体验能预测专业自我概念,护理管理者应对ICU护士进行沉浸干预以提高其专业自我概念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ICU 沉浸体验 专业自我概念
原文传递
宁波地区临床分离CRKP中mcr基因分布及常用黏菌素敏感差异性分析
16
作者 卢雯君 吴巧萍 +3 位作者 李情操 裘雪丹 赵玉杰 乐景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医院临床分离CRKP中mcr基因分布,以及黏菌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2019年7月—2022年6月宁波地区多中心医院临床分离CRKP分别进行mcr-1...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医院临床分离CRKP中mcr基因分布,以及黏菌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2019年7月—2022年6月宁波地区多中心医院临床分离CRKP分别进行mcr-1、mcr-2、mcr-3、mcr-4和mcr-5基因筛查;检测CRKP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黏菌素(硫酸多黏菌素B和硫酸多黏菌素E)的敏感性检测。结果150株CRKP中mcr-1阳性菌株共有1株,阳性率为0.68%,未检出mcr-2、mcr-3、mcr-4和mcr-5基因;CRKP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极少数具有敏感性;150株CRKP对硫酸多黏菌素B和硫酸多黏菌素E的敏感率分别为97.3%和96.7%,无明显差异,其中MIC_(50)分别为1μg/ml和0.5μg/ml,MIC_(90)均为1μg/ml;mcr-1阳性菌株对硫酸多黏菌素B和硫酸多黏菌素E均耐药。结论宁波地区CRKP对临床常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对2种黏菌素敏感性均较高,其中mcr基因分布率较低,但携带mcr-1基因菌株表现为黏菌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KP mcr基因 硫酸多黏菌素B 硫酸多黏菌素E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时间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叶龙强 蔡挺 +4 位作者 金雨虹 许兆军 朱宝琦 李桃红 张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76-3479,共4页
目的评价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时间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给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即延长3 h输注治疗组和常规30 min输注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 目的评价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时间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给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即延长3 h输注治疗组和常规30 min输注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66例患者完成治疗疗程;延长输注组35例,治疗有效率为68.6%,细菌清除率为42.8%;常规输注组31例,治疗有效率为41.9%,细菌清除率32.2%;两组间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方案优于常规输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革兰阴性杆菌 延长输注
原文传递
被动直腿抬高试验在严重脓毒症患者容量判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董绉绉 方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被动直腿抬高试验(passivelegraising,PLR)在判断严重脓毒症的机械通气患者中血流动力学反应的作用,指导脓毒性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和宁波市医疗中心... 目的探讨被动直腿抬高试验(passivelegraising,PLR)在判断严重脓毒症的机械通气患者中血流动力学反应的作用,指导脓毒性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28例进行液体复苏。排除非窦性心律者、心律不齐者和产妇。用脉搏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技术分别记录在半卧位、PLR后、液体输注后(30min内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m1)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每搏量指数变化(t,svI)是否大于等于15%,分为液体反应阳性组和液体反应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基线水平时心率(HR)、收缩压(ABPs)、舒张压(ABPd)、平均动脉压(ABPm)、平均中心静脉压(CVPm)和心指数(cI)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PLR后及快速输液后ABPs、ABPm、CVPm、SVI与基线水平之间的差异;ROC曲线评价ASVI、ACVPm对预测患者液体反应的价值。用SPSSl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液体反应阳性组18例,液体反应阴性组10例。液体反应阳性组PLR后ABPs、ABPm、CVPm比基线水平显著升高[(115.9±13.1)VS.(100.1±18.1),(77.8±13.0)vs.(68.1±12.4),(10.1±4.1)VS.(7.2±3.4)],分另0为P=0.005,P=0.03,P=0.03。PLR后,ASVI和ACVPm预测液体反应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059(95%C/=0.762-1.000)和0.819±0.081(95%C/=0.661~0.977)。分别取ASVI=10.5%和ACVPm=12.7%为界值,预测患者液体反应阳性的敏感性为72.2%和72.2%,特异性为90.O%和80.O%。结论PLR后的ASVI和ACVPm可以作为严重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一项准确而可逆的液体反应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直腿抬高试验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监测 每搏量指数 中心静脉压 严重脓毒症 液体反应 ROC曲线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及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雯君 李情操 +2 位作者 裘雪丹 吴巧萍 易泽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对于替加环素敏感性,以及不同药敏检测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147株,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Etest纸片法、仪器法(N334药敏卡)、纸片法(K-B...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对于替加环素敏感性,以及不同药敏检测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147株,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Etest纸片法、仪器法(N334药敏卡)、纸片法(K-B)和药敏纸片联合复敏液法检测其体外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分析5种药敏检测方法所存在的差异。结果1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仪器法、KB法和KB联合复敏液法的敏感率分别为98.6%、100.0%、71.4%、49.7%和95.2%,其中Etest法和KB联合复敏液法与参考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而仪器法和KB法敏感率显著下降(P<0.01);4种方法的误差分析表明,Etest法和KB联合复敏液法符合率较高。仪器法标准符合(CA)、重大错误(ME)和小错误(mE)分别为71.43%、9.52%和19.05%,KB法CA和ME分别为49.66%和48.98%,均超出标准。结论本地区CRKP菌株对于替加环素具有较高敏感性,Etest和KB联合复敏液法相对参考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和准确性,适合在临床实验室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替加环素 肉汤稀释法 仪器法 纸片法 复敏液 敏感性差异
原文传递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革兰阴性菌qacE—sul Ⅰ基因
20
作者 张顺 蔡挺 +1 位作者 许小敏 陈琳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革兰阴性菌中携带的qacE-sul Ⅰ基因。方法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qacE-sul Ⅰ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分析。结果18株敏感株均低于10^3拷贝/mL,为阴性;而18株耐药菌株...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革兰阴性菌中携带的qacE-sul Ⅰ基因。方法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qacE-sul Ⅰ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分析。结果18株敏感株均低于10^3拷贝/mL,为阴性;而18株耐药菌株中,有17株大于10^3拷贝/mL,为阳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到耐药菌株的极限浓度为203cfu/mL。结论qacE-sulⅠ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荧光定量PCR检测qacE-sulⅠ基因有助于观察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化和院内感染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荧光定量PCR 基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