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Le^(b)合并抗-E唯酶抗体消减速率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史双璐 应琪明 +2 位作者 詹雅婷 吕定丰 牧启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红细胞血型唯酶抗体指仅能与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处理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等介质中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意外抗体[1]。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检测的效益性,大多数实验室不会常规使用酶增强法检... 红细胞血型唯酶抗体指仅能与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处理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等介质中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意外抗体[1]。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检测的效益性,大多数实验室不会常规使用酶增强法检测血型不规则抗体,因此唯酶抗体的发生率目前缺乏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发生 唯酶抗体 凝集反应 红细胞血型 凝聚胺 菠萝蛋白酶 意外抗体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框架下多院区Rh血型抗原精准输注策略优化
2
作者 应琪明 陈鲁燕 +5 位作者 董科迪 何意文 詹雅婷 杨叶晓青 赵枫 吕定丰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PDCA(持续质量改进)循环应用于提升多院区红细胞Rh血型5种抗原表型供受者符合输注率的实效性。方法收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5—7月临床用血资料,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并于2022年8月起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落实... 目的探讨PDCA(持续质量改进)循环应用于提升多院区红细胞Rh血型5种抗原表型供受者符合输注率的实效性。方法收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5—7月临床用血资料,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并于2022年8月起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落实措施,2022年8月—2023年10月为干预后阶段,比较2022年5—7月与干预后阶段患者Rh表型相合输注率、Rh系统抗体检出率以及Rh系统抗体在意外抗体中的占比。结果PDCA循环持续改进后,2023年8—10月Rh血型5种抗原表型供受者符合输注率为81.90%(5451/6655.5),高于2022年5—7月的70.54%(3246/4601.5)(P<0.01),并呈季度上升趋势(β=0.028,P<0.05)。Rh血型系统抗体检出率(β=-9.839×10^(-5),P<0.05)和Rh血型系统抗体在所有检出抗体中的占比(β=-0.022,P<0.05)呈季度下降趋势,并分别与Rh血型5种抗原表型供受者符合输注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81和-0.911,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落实相关措施,可有效提升Rh血型5种抗原表型供受者符合输注率,减少Rh血型意外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输血风险,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RH血型系统 抗原 表型 符合输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B功能表位错配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俞露 贺云蕾 +3 位作者 何意文 李双月 陈春销 邓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究HLA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功能表位错配(epitope mismatch,EM)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对血小板供者和2021年6月—2023年6月间申请血小板血清学交叉配型和HLA基因配型的血液病患者,用PCR-SBT法进... 目的探究HLA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功能表位错配(epitope mismatch,EM)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对血小板供者和2021年6月—2023年6月间申请血小板血清学交叉配型和HLA基因配型的血液病患者,用PCR-SBT法进行HLA基因分型,HLA基因配型是基于CREG的原则为患者选择供者。对患者临床血小板输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HLA Matchmaker 4.0软件分析供体-受体HLA EM信息,并从国际HLA表位注册网站(www.Epregistry.com.br)中查询相关HLA功能表位(Eplets)的表达量、基因分布等信息。评价HLA EM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血液病患者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而与患者的血小板配型策略相关。当HLA EM总数在20以下时,供受者HLA EM总数越低的分组,其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越高(χ^(2)=19.311,P=0.001),24 h血小板计数(Plt)增量校正值(CCI)平均数也越高(F=7.737,P<0.001)。供受者HLA EM总数与24 h CCI实际值呈负相关(Rho=-0.322,P<0.001)。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17个与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有关的Eplets,其基因位点分布可能是HLA-A(17.6%)或-B位点(64.7%)独有,或者是HLA-A和-B位点共享(17.6%);且其表达量可能是高表达(58.8%),或者是中等表达(41.2%)。结论HLA EM的总数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发现若干与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相关的HLA Epl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抗原表位错配 HLA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SSP技术的RhCE血型基因型检测方法
4
作者 陈鲁燕 吕定丰 +7 位作者 刘丽平 陈慧敏 陶栓 方野微 徐瑶 张鹤 应琪明 梁伟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021-2026,共6页
目的 基于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技术建立一种用于检测临床标本红细胞RhCE血型基因型的快速定型方法。方法 将2023年9至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检的152例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血样分别采用试管法、间接抗人球法和微柱凝胶卡法检测... 目的 基于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技术建立一种用于检测临床标本红细胞RhCE血型基因型的快速定型方法。方法 将2023年9至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检的152例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血样分别采用试管法、间接抗人球法和微柱凝胶卡法检测RhD血型和RhCE血型。采用硅基质柱法提取样本DNA。采用Sanger测序法选择RhCE基因标准品序列。采用PCR-SSP法确定检测RhC和Rhc、RhE和Rhe两对等位基因的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采用TA克隆技术得到重组质粒并评估序列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采用PCR-SSP法检测样本,并与血清学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用表型分别为CCee、CcEe、ccEE的3个标本成功确定不同RhCE基因型的标准品序列。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能有效区分RhC和Rhc、RhE和Rhe两对等位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在对应等位基因1:128干扰下仍能检测出且灵敏度为10~4~10~5拷贝数/μL。临床样本RhE、Rhe和Rhc基因型检测结果与表型一致性为100.00%,但RhC基因型与表型一致性只有92.76%,其中RhD阳性背景人群中的一致率为98.39%,RhD阴性背景人群中一致率为88.89%。结论 PCR-SSP技术在红细胞RhCE血型基因型快速鉴定方面具有可行性,检测RhE、Rhe和Rhc基因型与表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RhC基因型的检测,需区分不同RhD血型背景,建议使用两种及以上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CE血型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基因分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