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品冠状动脉内给药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并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占德进 曾玉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品冠状动脉内给药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并心动过缓... 目的观察阿托品冠状动脉内给药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并心动过缓患者65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静脉给药组35例和冠脉给药组30例。患者PCI中,静脉给药组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冠脉给药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注射阿托品。比较2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心率升高幅度、低血压持续时间、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住院时间及术中慢血流、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冠脉给药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静脉给药组,慢血流发生率低于静脉给药组(P<0.05或P<0.01);2组心率升高幅度、低血压持续时间、MAP下降幅度、住院时间及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并心动过缓患者,经冠状动脉注射阿托品较静脉注射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降低慢血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动过缓 冠状动脉给药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利伐沙班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国兴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7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利伐沙班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利伐沙班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行双导丝边支介入治疗期间,对照组应用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边支狭窄率、边支闭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利伐沙班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边支狭窄率与边支闭塞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良龙 罗育坤 +19 位作者 范林 蔡炜 郭延松 吴志勇 陈威 柴大军 苏津自 王焱 谢强 熊尚全 张彦 陈金灶 王耀国 许朝祥 黄小洪 罗顺祥 郑元琦 林施峰 陈平 林清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283-290,共8页
我国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医疗负担日益严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引导的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越来越... 我国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医疗负担日益严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引导的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1-2]表明,只有解除由冠脉狭窄导致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心肌缺血,患者才能从PCI的血运重建中获得远期收益。鉴于使用压力导丝测量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技术临床应用不足,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测定是一种基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计算FFR技术,可在导管室中实时评估冠脉病变导致有生理学意义的心肌缺血及其严重程度。为了更好地规范QFR的临床应用,让该技术尽快在各类医疗机构中普及使用,特制订福建省冠脉QFR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临床证据 血运重建 医疗负担 冠脉狭窄 导管室 冠状动脉 生理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