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慧杰 李婉婷 +3 位作者 王兵 牛香 梁咏亮 李静尧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宁夏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与服务功能评估系列国家标准为基础,应用林业小班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宁夏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与服务功能评估系列国家标准为基础,应用林业小班数据,结合分布式测算方法,选取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在空间分布格局中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价值总量为28.27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功能位列前2位,是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保护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合理优化树种结构和林龄结构,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涵养水源 价值评估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勇 李路云 +1 位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664-4665,4687,共3页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44%。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2种,占该地区春季鸟类种数的74.42%;广布种类11种,占25.58%;未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其中,留鸟30种,占69.77%;夏候鸟7种,占16.28%;冬候鸟3种,占6.98%;旅鸟2种,占4.65%;迷鸟1种,占2.33%。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24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带,分别有22种和13种,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和湿地最少,仅见11种和7种。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元刚 李志刚 胡天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6种,隶属17目41科。其中留鸟54种,夏候鸟84种,旅鸟53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38种。记录鸟类种数占宁夏地区鸟类总数的61.3%。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6种,隶属17目41科。其中留鸟54种,夏候鸟84种,旅鸟53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38种。记录鸟类种数占宁夏地区鸟类总数的61.3%。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160种,东洋界鸟类24种,广布型11种。古北界成分以北方型和中亚型占优势,有一定东北型成分,反映出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区系 贺兰山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研究
4
作者 郑国琦 杨涓 +2 位作者 张磊 王强强 胡天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91,共5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带物种丰富度指数以汝萁沟为界,在其南部由南向北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插旗口最高;而在汝萁沟以北(包括汝萁沟),由南向...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带物种丰富度指数以汝萁沟为界,在其南部由南向北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插旗口最高;而在汝萁沟以北(包括汝萁沟),由南向北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位于贺兰山南段的榆树沟和位于中段的拜寺口沟和插旗口沟的辛普森指数总体高于北段各沟,说明南段和中段各沟荒漠草原样地物种优势度小于北段各沟,但植被盖度却高于北段各沟,这可能与贺兰山不同沟道降雨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贺兰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荒漠草原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区域生态脆弱性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梦云 蔡永立 +2 位作者 张瑞峰 刘健 宋雪珺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5期78-85,共8页
以宁夏贺兰山为研究对象,基于VSD模型从暴露、敏感、适应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SERV模型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估,定量测度了1988和2013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宁夏贺兰山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25年后,宁夏贺兰山... 以宁夏贺兰山为研究对象,基于VSD模型从暴露、敏感、适应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SERV模型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估,定量测度了1988和2013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宁夏贺兰山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25年后,宁夏贺兰山生态脆弱性明显降低,生态脆弱性分级指数从7.4下降至5.3,区域生态环境由原先的强度脆弱为主降低为中度脆弱。空间上来看,生态脆弱性整体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极度和重度脆弱区大范围减少,主要转化为中度和轻度脆弱区,但仍有部分中度和轻度脆弱区转化为极度和重度脆弱区。本研究有助于全面掌握宁夏贺兰山的生态脆弱程度及时空分异特性,对识别关键脆弱环境因子、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时空格局 VSD评估框架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马鸡的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天华 王继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6-979,982,共5页
从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结合保护区内的巡护工作,行走样线2000多条次,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蓝马鸡的分布范围为375.29km2,且全部位于针叶林带;该种群的数量约为650只,远未摆脱易危状况。蓝马鸡贺兰山种群... 从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结合保护区内的巡护工作,行走样线2000多条次,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蓝马鸡的分布范围为375.29km2,且全部位于针叶林带;该种群的数量约为650只,远未摆脱易危状况。蓝马鸡贺兰山种群保持着集小群的特点,集群大小在1~12只之间,比其它地区的小,这可能与种群密度较小有关。对活动节律的分析发现它们活动的早高峰期在上午的9:00~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分布范围 种群数量 活动节律 贺兰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晓红 翟昊 +1 位作者 吕海军 周全良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2-29,共8页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 .1983— 1984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对贺兰山动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野外调查 ,在此基础上 ,于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10月期间 ,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标本、访问等方法 ,对...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 .1983— 1984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对贺兰山动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野外调查 ,在此基础上 ,于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10月期间 ,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标本、访问等方法 ,对保护区全境 15 .78× 10 4hm2 的面积进行了全面调查 ,共记录脊椎动物 5纲 2 3目 5 5科 199种 ,其中 ,新记录种有 4目 6科 2 2种 .并对动物区系划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 脊椎动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发展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朱莉华 胡天华 王继飞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总结归纳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长期以来保护区科研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并就科研工作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研工作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标本统计、管理及名录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莉华 杜承星 梁军 《野生动物》 2009年第5期278-282,共5页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标本329件,113种。分别隶属于4纲18目42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9种,被列入国务院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标本329件,113种。分别隶属于4纲18目42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9种,被列入国务院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55种。科学保存、管理这些动物标本对于我国的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和保护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统计整理了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标本的种类、数量、来源、存放地、管理现状及名录,为保护区动物标本的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为保护区动物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脊椎动物 标本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丛日征 王兵 +2 位作者 谷建才 牛香 胡天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我国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林业局贺兰山森林生态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我国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林业局贺兰山森林生态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数据集,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6.8708×10~8yuan/a,单位面积价值量为60239.63yuan/(hm^2·a);各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最高以及油松林单位面积价值量最高,分别为1.47×108yuan/a和66587yuan/(hm2·a);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与单位面积价值量均高于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评估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
11
作者 朱莉华 《宁夏林业通讯》 2014年第2期23-25,共3页
据文献记载和技术人员调查,贺兰山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如:贺兰山的森林覆盖率为13.4%,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624种,隶属于83科,330属,其中药用植物约310种,饲用植物约140种,可供造林治荒... 据文献记载和技术人员调查,贺兰山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如:贺兰山的森林覆盖率为13.4%,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624种,隶属于83科,330属,其中药用植物约310种,饲用植物约140种,可供造林治荒、保水治沙的本土树种约70种,可供绿化观赏的植物约100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 人文景观资源 维管植物 资源可持续利用 绿化观赏 饲用植物 矿产资源 药用植物 植被类型
原文传递
大山守护者——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掠影
12
《共产党人》 2015年第23期F0004-F0004,共1页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6年被列为全国林业系统示范保护区。根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21年)》,管理局...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6年被列为全国林业系统示范保护区。根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21年)》,管理局党委始终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森林防火、封山禁牧为第一任务,以科研为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贺兰山 管理局 宁夏 大山 生物圈保护区 林业系统 党建工作
原文传递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碳储量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浩 张源润 +4 位作者 胡天华 季波 何建龙 蔡进军 王继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85-1789,共5页
森林保护对减缓全球变暖有着重要意义。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土壤、物种构成差异很大,因此其碳汇功能也各不相同,油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了摸清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储量,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 森林保护对减缓全球变暖有着重要意义。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土壤、物种构成差异很大,因此其碳汇功能也各不相同,油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了摸清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储量,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的方法,于2011—2012年期间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碳储量进行了取样测定,估算了其碳储量。结果表明:油松单株平均含碳率为51.91%,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阔叶树种及灌木的含碳率;经估算贺兰山油松林总有机碳储量为13.39 kg?m-2,其中立木碳储量为2.98 kg?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86 kg?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9.55 kg?m-2,土壤碳储量占林分碳储量的70%以上,是油松林有机碳的主要储存库。总体来看,针叶林的固碳能力要高于阔叶林,在营造固碳林时应优先考虑针叶树种。从分布格局来看,东经105.80°~106.15°,北纬38.36°~39.00°,海拔2 000~2 400 m的区域是油松林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贺兰山森林有机碳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是保护区碳平衡研究和碳汇管理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油松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4
作者 李晓娟 《宁夏林业通讯》 2015年第3期25-27,共3页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建议意见,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的保...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建议意见,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的保护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为加强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力量,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林政执法 队伍建设
原文传递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山 胡天华 +3 位作者 赵春玲 林大影 李志刚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极易消失种14种,容易消失种28种,可能消失种55种,其余620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保护区内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38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90种,非保护植物共59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濒临消失风险 优先保护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季波 王继飞 +3 位作者 何建龙 许浩 李娜 张源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5-1449,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491 kg·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8.320 kg·m-2。其中土壤层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的比重达73.96%,是青海云杉林主要的有机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含碳率 固碳能力 宁夏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地衣分类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利娟 刘秉儒 +1 位作者 胡天华 王继飞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2期60-62,共3页
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物种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对保护区地衣分类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44种,含1变种(狭叶梅衣),隶属于21属,其中以壳状地衣最多。对贺兰山地衣垂直分布特征... 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物种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对保护区地衣分类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44种,含1变种(狭叶梅衣),隶属于21属,其中以壳状地衣最多。对贺兰山地衣垂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地衣沿海拔梯度升高物种数增加,但是到了高山草甸,地衣物种数下降。总的来看,地衣在高海拔比低海拔多,阳坡比阴坡多,疏林比密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分类 垂直分布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扁桃生长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春玲 郑国琦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5期29-32,共4页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沟道样地蒙古扁桃株数、冠幅、株高和盖度等生长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南向北,蒙古扁桃在各调查沟道均有分布,但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其中贺兰山东坡中...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沟道样地蒙古扁桃株数、冠幅、株高和盖度等生长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南向北,蒙古扁桃在各调查沟道均有分布,但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其中贺兰山东坡中段以贺兰口、插旗口、大水沟、汝箕沟和拜寺口的生长状况相对最好,而甘沟、归德沟和盘沟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差;位于贺兰山东坡北段的王泉沟分布的蒙古扁桃生长状况较好,道路沟的相对较差。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苏峪口和王泉沟的蒙古扁桃生长状况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苏峪口沟各调查样地蒙古扁桃的株数、株高、冠幅以及盖度的变化随海拔高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海拔1 800~2 000 m范围内的生长状况较好;而王泉沟各调查样地蒙古扁桃株数、株高、冠幅和盖度随海拔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以海拔1 500~1 600 m范围内蒙古扁桃的生长状况最好。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进行贺兰山蒙古扁桃的保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蒙古扁桃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188-189,共2页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建议与意见,以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保...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建议与意见,以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保护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为加强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力量,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林政执法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娟 张卫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203-204,共2页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