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术联合球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研究
1
作者 石凯 梁磊 魏晓霞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术联合球囊填塞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人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甲组34例采取球囊填塞治疗,乙组38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球...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术联合球囊填塞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人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甲组34例采取球囊填塞治疗,乙组38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球囊填塞治疗,丙组36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术联合球囊填塞治疗。比较各组的手术止血相关指标、止血效果、并发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性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甲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丙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高于乙组、丙组(P<0.05)。乙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高于丙组(P<0.05)。甲组止血有效26例,有效率为76.47%;乙组止血有效34例,有效率为89.47%;丙组止血有效35例,有效率为97.2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止血有效率低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术后发热、子宫复旧不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占比高于乙组、丙组(P<0.05)。术后,各组的PT、FIB降低,乙组、丙组低于甲组(P<0.05)。术后,各组FSH升高,E2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术或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球囊填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缝扎术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球囊填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