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灌区春玉米不同播种时间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黄冬 《农业产业化》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以玉米(Zea mays L.)品种宁单19号为试验材料,在永宁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关键营养指标的变化,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了各处理的综合平均隶属值,以评估籽粒品质,旨在探... 以玉米(Zea mays L.)品种宁单19号为试验材料,在永宁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关键营养指标的变化,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了各处理的综合平均隶属值,以评估籽粒品质,旨在探讨不同播种时间对宁单19号玉米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单19号在正常播种(4月10日)时,籽粒品质最佳。研究为宁夏玉米的播种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分期播种 营养指标 籽粒品质 宁夏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宁县设施温棚发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荣 杨文军 +2 位作者 李福生 吕巡均 官景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248-249,共2页
通过对永宁县和设施温棚主产地北京市、西安市、兰州市、潍坊市以及大连市的1991—2000年常规气象要素(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月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对比,从气候学角度来分析论证永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园艺以... 通过对永宁县和设施温棚主产地北京市、西安市、兰州市、潍坊市以及大连市的1991—2000年常规气象要素(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月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对比,从气候学角度来分析论证永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园艺以及设施温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永宁县与其他设施农业示范区的气候在年际变化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永宁县开展大规模设施温棚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温棚 气候资源 可行性 论证 宁夏永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宁县日照迹线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3
作者 陈荣 董玉清 杨文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301-301,共1页
介绍了暗筒式日照计的构造原理,通过分析永宁县气象局2008—2009年逐日日照迹线特征(形状和长短),找出日照迹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台站整体日照资料的统一、美观性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 日照迹线 暗筒式日照计 构造原理 变化规律 宁夏永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江宏 《智能城市》 2017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区域自动气象站为民众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为民众出行解决不必要的麻烦。民众生活离不开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服务,因此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管理工作。为了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够正常运行,给民众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必须对区... 区域自动气象站为民众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为民众出行解决不必要的麻烦。民众生活离不开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服务,因此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管理工作。为了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够正常运行,给民众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必须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定期故障排查和维修,这样能够及时替换损坏零件,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够自动监测天气变化并及时播报。本文针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来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民众提供更多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动气象站 常见故障 维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牙技术在自动气象站上的应用
5
作者 马海 张建红 +1 位作者 吕巡均 陈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29-29,38,共2页
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硬件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总结了蓝牙技术的特点,并阐述了蓝牙技术在自动气象站上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 蓝牙技术 自动气象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澳洲青苹’果实形态及品质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国飞 张磊 +2 位作者 王静 李红英 赵兔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为了掌握不同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实形态及品质特征,从而为‘澳洲青苹’生态区划研究奠定基础,分别从11个产地采集了‘澳洲青苹’果实样品,并就其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周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 为了掌握不同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实形态及品质特征,从而为‘澳洲青苹’生态区划研究奠定基础,分别从11个产地采集了‘澳洲青苹’果实样品,并就其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周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等形态与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实形态和品质特征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果实横径、纵径和果形指数间的差异均相对较小,各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形指数普遍在0.8~0.9之间,其果实接近于圆形或近圆形;而其单果质量和果肉硬度间的差异均较大,其中,单果质量以辽宁绥中产地的为最大(221.0g);果肉硬度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以甘肃清水县产地的为最高,分别为10.8kg·cm-2和12.95%;可滴定酸含量,宁夏银川产地的最高(O.9%),山东栖霞市产地的最低(0.63%);V,含量,甘肃清水县产地的最高(达157.1mg·g-1),陕西眉县产地的最低(115.1mg·g-1):各产地的‘澳洲青苹’其出汁率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其出汁率在68.9%~76.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青苹 果实形态 品质特征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和免耕对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家平 江晓东 +5 位作者 李映雪 曹畅 赵兔祥 刘诚 常亮 代君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6-492,共7页
通过田间模拟UV-B辐射增强,并采用FieldSpec Pro FR光谱仪进行田间观测,对UV-B辐射增强20%(U)条件下免耕(Z)和深耕(C)两种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以无UV-B辐射增强(N)为对照,共设4个处理,分别... 通过田间模拟UV-B辐射增强,并采用FieldSpec Pro FR光谱仪进行田间观测,对UV-B辐射增强20%(U)条件下免耕(Z)和深耕(C)两种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以无UV-B辐射增强(N)为对照,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ZU、ZN、CN、CU。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光谱能有效监测UV-B辐射增强和两种耕作方式的复合作用。各处理间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近红外高台,灌浆期是最佳监测生育期。在灌浆期,U处理导致小麦冠层光谱近红外高台反射率明显降低,Z处理的近红外高台反射率明显低于C处理,且其受U处理的影响小于C处理,表明免耕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进一步采用一阶导数光谱分析发现,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均有显著差异。U处理导致红峰高度在灌浆期显著降低。Z处理的红峰高度明显低于C处理,红边位置比C处理偏红,并出现多峰情况。在未来UV-B辐射增强情景下,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采用冠层光谱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UV—B 耕作方式 冠层反射光谱 一阶导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及三县防雷图纸审核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27-2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建筑物和工业企业的建设越来越多,发生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明显增加。因此,认真做好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针对目前银川市及三县的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建筑物和工业企业的建设越来越多,发生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明显增加。因此,认真做好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针对目前银川市及三县的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防雷图纸审核的重要性认识、现状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图纸审核 现状 对策 宁夏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阴天气下温棚内逐时降温模型研究
9
作者 赵兔祥 李剑萍 +5 位作者 官景得 黄冬 陈国 蔡江宏 王文娟 蒋国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242-243,245,共3页
以永宁县主栽瓜果蔬菜的二代节能日光温棚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的温棚内温湿度、总辐射以及棚外温度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到连阴天气下夜间棚内温度的逐时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外界气温、辐射、时间等要... 以永宁县主栽瓜果蔬菜的二代节能日光温棚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的温棚内温湿度、总辐射以及棚外温度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到连阴天气下夜间棚内温度的逐时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外界气温、辐射、时间等要素的棚内气温预报方程,以服务于设施温棚生产管理,结合天气预报,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及时地开展温棚增温措施,从而实现设施农业防灾减灾、农民保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棚 气温 降温模型 连阴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灌溉周期及土壤水分响应特征研究
10
作者 黄冬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200-202,共3页
贺兰山东麓地区正面临着干旱和水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挑战,研究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分布特点,揭示了灌溉周期如何影响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土壤水分与葡萄生长发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灌溉... 贺兰山东麓地区正面临着干旱和水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挑战,研究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分布特点,揭示了灌溉周期如何影响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土壤水分与葡萄生长发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灌溉周期优化模型来评估不同灌溉周期对葡萄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为优化贺兰山东麓葡萄园的灌溉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葡萄园 灌溉周期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