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农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代存英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10期61-62,共2页
资金是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是企业良性运转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水平不仅仅体现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资金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农业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资金是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是企业良性运转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水平不仅仅体现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资金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农业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农业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 资金管理 融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酚类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茜 张渌淘 +6 位作者 禄璐 金波 刘菲 李应萍 车章斌 米佳 闫亚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6-325,共10页
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营养、功能食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作为重要的药食同源滋补品,富含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宁夏枸杞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 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营养、功能食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作为重要的药食同源滋补品,富含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宁夏枸杞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宁夏枸杞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分析与鉴定方法及生物活性;同时也总结了酚类物质对枸杞食药风味/五味的贡献、合成代谢及其深加工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枸杞酚类化合物研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展望。以期为宁夏枸杞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特色资源枸杞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酚类化合物 提取 分离 结构表征 加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类胡萝卜素组成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金波 禄璐 +6 位作者 米佳 张渌淘 罗青 车章斌 王思玉 曹有龙 闫亚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具有异戊二烯结构的天然色素,高度不饱和结构致使其稳定性较差,受光、热、氧等因素影响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异构化及降解。枸杞中富含类胡萝卜素,且以玉米黄素酯为主,这有别于常见果蔬中的类胡萝卜素。因此,深入...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具有异戊二烯结构的天然色素,高度不饱和结构致使其稳定性较差,受光、热、氧等因素影响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异构化及降解。枸杞中富含类胡萝卜素,且以玉米黄素酯为主,这有别于常见果蔬中的类胡萝卜素。因此,深入了解枸杞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对促进有色食品基质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枸杞类胡萝卜素组成,重点关注加工方式(制干、机械破碎、发酵等工艺)、食品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柠檬酸、维生素E)和环境因素(光照、贮藏温度、氧气等)对枸杞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总结了枸杞类胡萝卜素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通过制备脂质体、微胶囊和纳米乳液等方法富集类胡萝卜素,添加食品抗氧化剂或是食用油可延缓色素的氧化,提高枸杞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以期为枸杞类胡萝卜素的高效利用及其特医食品、保健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类胡萝卜素 组成 加工方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5
4
作者 石志刚 王文华 +3 位作者 焦恩宁 李润淮 安巍 李云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分析无公害枸杞生产的相关因子,研究枸杞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并进行示范与推广。枸 杞产品已基本符合无公害食品的部颁标准。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无公害生产 病虫害防治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有机枸杞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国 李军 +3 位作者 姜文胜 王文华 杨刚 马金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4期83-87,29,共6页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长期开展宁夏枸杞有机生产技术研究,其有机枸杞研究生产示范基地40公顷,本文系统论述了基地建设、病虫害控制、土壤培肥和改良等研究工作为有机枸杞生产技术标准和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有机枸杞 现状 生产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采收制干SOP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志刚 焦恩宁 +2 位作者 李润淮 安巍 李云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索宁夏枸杞采收、制于规律,指导宁夏枸杞采收制干SOP的制定。方法:总结归纳宁夏枸杞采收制干现状,分析采收时间和间隔期以及制干方法对宁夏枸杞品质质量和产量的相关影响。结果与结论:正确掌握采收的最佳时机和适宜的制干方法是... 目的:探索宁夏枸杞采收、制于规律,指导宁夏枸杞采收制干SOP的制定。方法:总结归纳宁夏枸杞采收制干现状,分析采收时间和间隔期以及制干方法对宁夏枸杞品质质量和产量的相关影响。结果与结论:正确掌握采收的最佳时机和适宜的制干方法是影响宁夏枸杞品质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宁夏枸杞采收制干S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采收 制干 SOP 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采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R码技术的宁夏枸杞产品追溯系统信息管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曦 李建国 +2 位作者 马金平 王佳 王孝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兼备的经济作物,一直是宁夏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然而如何提高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基于QR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枸杞可追溯系统在物流环节上的应用。
关键词 QR码技术 宁夏枸杞 追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娟红 米娟娟 +5 位作者 李治刚 包晗 黄婷 秦垦 杨涓 郑国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角质层结构、果皮蜡质微形态和不同预处理枸杞果实制干时间进行探究,明确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存在显著差异,‘16-23-7-8’横径、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均最高,‘宁杞1号’最低。2)随着果实发育,果皮和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宁杞5号’果皮厚度最大,达768.273μm;‘宁杞1号’果皮厚度最小,为445.100μm。‘14-402’角质层最厚,达9.420μm;‘16-23-7-8’最低,为7.528μm。3)成熟期枸杞果实表皮被束状蜡质层覆盖,蜡质晶体呈无规则片状,片状蜡质层较厚,排列较紧密。4)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制干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宁杞1号’、‘Z44’、‘16-23-7-8’、‘14-402’、‘宁杞5号’。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4.10 h;氯仿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16.94 h。【结论】枸杞果皮结构通过影响水分运输进而影响枸杞果实制干过程;预处理可破坏枸杞表皮蜡质层缩短制干时间。本研究5个枸杞品种(系)中,‘宁杞5号’不易制干,‘宁杞1号’最易制干,在枸杞制干时,应用的预处理方式必须考虑品种间存在的组织和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果实性状 果皮结构 角质层 表皮蜡质 预处理 制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皮蜡质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米娟娟 赵娟红 +5 位作者 李治刚 包晗 黄婷 秦垦 杨涓 郑国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4,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摘时期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差异,探究不同采摘时期气象因子与枸杞果皮蜡质积累的关系,为不同采摘时期适宜制干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和‘宁杞5号’3个采摘时期(老眼枝时期、七寸枝时期和... 【目的】分析不同采摘时期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差异,探究不同采摘时期气象因子与枸杞果皮蜡质积累的关系,为不同采摘时期适宜制干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和‘宁杞5号’3个采摘时期(老眼枝时期、七寸枝时期和秋果时期)的果实为材料,应用GC-MS技术对果皮蜡质含量、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JL-18空气温、湿、光照记录仪监测不同采摘时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探究果皮蜡质含量及其组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2个枸杞品种在3个采摘期的青果期、转色期和红果期果实蜡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红果期果实蜡质含量显著高于青果期和转色期,而青果期和转色期果实蜡质含量差异不显著。2)‘宁杞1号’的蜡质成分主要为二十六烷、二十八烷、1-碘代二十八烷、1-碘代三十烷、二十二醇和β-香树精,‘宁杞5号’的蜡质成分主要为二十六烷、二十七烷、1-碘代二十八烷、1-碘代三十烷、二十二醇和2-己基-1-癸醇。3)老眼枝时期,‘宁杞1号’和‘宁杞5号’果皮蜡质含量与光照强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P<0.05)和-0.838(P<0.01)。‘宁杞1号’酯类与日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2(P<0.05),‘宁杞5号’酸类和酯类与日均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P<0.05)和0.739(P<0.05)。‘宁杞1号’和‘宁杞5号’酮类与夜均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光照强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P<0.01)和-0.649(P<0.05);烷烃类与日均湿度和夜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2(P<0.01)和0.637(P<0.05);碘代烷烃类与夜均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0(P<0.01)。七寸枝时期,‘宁杞1号’烷烃类与夜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9(P<0.05);碘代烷烃类与日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24(P<0.05);酸类与日均湿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0(P<0.05)。‘宁杞5号’蜡质含量与夜均湿度和光照强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P<0.01)和0.748(P<0.01);酮类和碘代烷烃类与日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P<0.01)和-0.749(P<0.05)。秋果时期,‘宁杞1号’烷烃类和碘代烷烃类与夜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P<0.01)和0.767(P<0.05)。【结论】不同采摘时期的气象因子对宁夏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产生不同影响,温度与碘代烷烃类、酮类和烷烃类积累有关,湿度与酯类、酸类和烷烃类积累有关,光照强度与酯类、醇类积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不同采摘时期 蜡质积累 蜡质组分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酿酒葡萄混合果酒酿造过程中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宁 禄璐 +4 位作者 李芮芮 米佳 罗青 闫亚美 曹有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75-83,共9页
针对黑果枸杞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花色苷不稳定的关键瓶颈问题,以黑果枸杞鲜果为原料,辅以酿酒葡萄共发酵酿制果酒。分析不同酿造因子对果酒多酚、花色苷及色泽的影响;明确影响酒体中花色苷含量及稳定性的主要因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 针对黑果枸杞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花色苷不稳定的关键瓶颈问题,以黑果枸杞鲜果为原料,辅以酿酒葡萄共发酵酿制果酒。分析不同酿造因子对果酒多酚、花色苷及色泽的影响;明确影响酒体中花色苷含量及稳定性的主要因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佳酒精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黑果枸杞与酿酒葡萄质量比以及pH值对果酒花色苷含量和色泽影响程度较大,但对多酚含量影响作用较小,而酵母菌类型对黑果枸杞果酒多酚、花色苷和色泽影响均较小;复配酿酒葡萄可减少花色苷损失,提高黑果枸杞果酒中花色苷的稳定性。最佳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黑果枸杞与酿酒葡萄质量比1∶4、果胶酶添加量0.70g/L、酿酒酵母添加量0.25g/L,发酵后酰化花色苷[矮牵牛素-3-O-芸香糖(反式-p-香豆酰基)-5-O-葡萄糖苷]含量可达(459.51±3.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共发酵果酒 多酚 花色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份不同种质宁夏枸杞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美霞 陶蕾 +5 位作者 王晓洁 何昕孺 米佳 戴国礼 张波 徐文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5-234,共10页
基于宁夏枸杞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与相关性研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筛选优良种质,为枸杞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60份种质的干果为材料,测定16项品质及矿物质元素指标含量,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核心评价指标... 基于宁夏枸杞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与相关性研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筛选优良种质,为枸杞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60份种质的干果为材料,测定16项品质及矿物质元素指标含量,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核心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枸杞干果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营养成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糖含量、甜菜碱含量与Zn含量,多糖含量与Fe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Mg、Se含量,黄酮含量与B、Zn和Ca含量,脂肪含量与Se、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糖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子分析筛选出9项核心指标,前8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5.591%;层次分析将这9项核心指标分成营养因子、常量元素因子和微量元素因子三类,核心指标综合权重分别为多糖(0.138)、类胡萝卜素(0.269)、黄酮(0.373)、脂肪(0.220)、Ca(0.474)、Mg(0.606)、Fe(0.394)、B(0.123)、Se(0.403);欧氏距离为8.63时将60份种质分为五大类,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皆筛选出‘宁农杞3号’、‘宁农杞9号’、‘14-06-11-12’、‘14-02-03-21’和‘14-04-03-13’为优良种质。宁夏枸杞种质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综合评价分析,初步揭示了干果品质与常/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筛选出了5种优良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干果品质 矿物质元素 核心种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根栽培对4个宁夏枸杞品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2
作者 何军 田英 +3 位作者 何昕孺 朱丽珍 王振平 李晓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目的】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宁夏枸杞限根栽培提供参考,促进枸杞生态种植。【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王团镇典型土壤气候类型区,选择同一限根栽培条件下种植3 a的4个宁夏枸杞品种(宁杞1号、宁杞7号、科杞6081、科杞6082)为研究对... 【目的】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宁夏枸杞限根栽培提供参考,促进枸杞生态种植。【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王团镇典型土壤气候类型区,选择同一限根栽培条件下种植3 a的4个宁夏枸杞品种(宁杞1号、宁杞7号、科杞6081、科杞6082)为研究对象,探讨限根栽培模式下不同宁夏枸杞品种之间根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技术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根域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除科杞6082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科杞6081外,科杞6081的根域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均为最高,较宁杞1号土壤分别显著高出27.41%、37.41%、17.96%、2.31%,较宁杞7号土壤分别显著高出17.42%、24.69%、15.60%、4.53%,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较科杞6082土壤分别显著高出16.93%、10.73%、3.49%;科杞6082根域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较宁杞1号、宁杞7号和科杞6081根域土壤分别显著高出26.73%、5.82%和14.20%;宁杞1号和科杞6081根域土壤的pH值显著高于宁杞7号和科杞6082。限根栽培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土壤优势细菌门基本相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较大,4个宁夏枸杞品种丰度均在35%以上;真菌属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特别是科杞6081根域土壤的真菌群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RDA分析结果中科杞6081根域土壤的真菌门水平优势群落富集在表征土壤养分的指标周围,其他3个宁夏枸杞品种相对较为分散。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等与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丰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限根栽培条件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根域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无影响,但真菌差异较大,科杞6081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组成均表现出相对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根栽培 宁夏枸杞品种 土壤理化性质 细菌 真菌 微生物区系 根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促进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静 秦垦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亦是促进宁夏现代枸杞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路径。数字技术可凭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等诸多优势,切实为促进宁夏现代枸杞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契机。在深刻研... 以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亦是促进宁夏现代枸杞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路径。数字技术可凭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等诸多优势,切实为促进宁夏现代枸杞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契机。在深刻研判数字技术赋能枸杞产业智能化生产环节存在重大缺口的情况下,分析枸杞产业规模不经济、品种道地性“解读”缓慢的主要因素,论述数据共享促进枸杞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并针对枸杞产业面临的种植基地效益不高、绿色道地珍品保护与挖掘能力不足、中高端枸杞产品市场开发不够等问题,围绕“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要素流动与技术落地”“创新品牌保护思维,促进市场规范建设”“强化主体赋能,精准嵌入数字技术”“聚力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均衡协调”四大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推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高质量发展 枸杞产业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品质响应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亚美 米佳 +10 位作者 秦垦 戴国礼 刘静 喻静 詹志来 张锋锋 苟春林 禄璐 冉林武 蔡少青 曹有龙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1期28-31,共4页
宁夏枸杞作为药食兼用植物资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枸杞种植面积扩大,育种、加工产业随之发展,影响枸杞品质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包括产地、批次、种质及等级规格等,且商品化呈现分级和价格主要是依据表观特征,片面地追求外观颜色和大... 宁夏枸杞作为药食兼用植物资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枸杞种植面积扩大,育种、加工产业随之发展,影响枸杞品质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包括产地、批次、种质及等级规格等,且商品化呈现分级和价格主要是依据表观特征,片面地追求外观颜色和大小。本文综述了宁夏枸杞品质特别是药用品质对不同因素的响应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宁夏枸杞药材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发、制定及优良品种选育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品质 响应因素 产地 种质 批次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潘冠均 段淋渊 +10 位作者 赵嘉科 帅平 戴国礼 田维素 王金源 黄佳鹏 闭晓彤 林恩照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D、G两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摊放程度按绿茶工艺加工的枸杞芽叶茶进行感官品质、类黄酮、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及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D、G单株摊放至含水... 为探究不同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D、G两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摊放程度按绿茶工艺加工的枸杞芽叶茶进行感官品质、类黄酮、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及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D、G单株摊放至含水率55%加工的枸杞芽叶茶感官品质综合评分(D55%、G55%)高于含水率50%和60%摊放叶加工的茶样(D50%、D60%、G50%、G60%),其中D55%具有花果香,甜香,滋味甜醇的特点,G55%具有花果香,略带甜香,滋味醇和回甘显的特点。与含水率50%和60%加工的茶样相比,含水率55%的摊放程度有利于枸杞芽叶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和脂肪酸的积累,降低类黄酮、水溶性二元酸和羟基多元羧酸物质含量,促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具有愉悦性气味的香气物质积累。综上,D、G单株均适合用含水率55%的摊放程度加工枸杞芽叶茶,为枸杞芽叶茶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摊放程度 品质分析 风味物质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波 秦垦 +3 位作者 黄婷 段淋渊 戴国礼 何昕孺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83-86,共4页
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田间验证法,研究其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探索不同贮藏期对其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枸杞花冠绽放后4 h花药逐次开裂散粉;同一品种(系)随贮藏... 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田间验证法,研究其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探索不同贮藏期对其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枸杞花冠绽放后4 h花药逐次开裂散粉;同一品种(系)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呈下降趋势,且在常温下,花粉可贮藏12 d;宁杞1号不同贮藏时间花粉活力差异显著,其他品种(系)3 d内花粉活力强且差异不显著;柱头可授性在12~36 h最佳;宁杞1号杂交结实率均低于“2014-401”。花粉常温可贮藏12 d,3 d内花粉活力较强,开花前6 h至散粉前柱头可授性强。生产实践中,以宁杞1号作为父本,花粉贮藏3 d为宜;以“2014-401”为父本,花粉贮藏6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开花动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鲜果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婷 万世园 +6 位作者 秦垦 刘俭 张波 何昕儒 段淋渊 戴国礼 田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157-163,共7页
以23个品种(系)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鲜果为试材,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分析了枸杞鲜果的色泽、大小、果形、外观、口感5个感官指标,并采用考种仪、色差仪、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测定了枸杞鲜果的果形指数、面积、周长、直径、... 以23个品种(系)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鲜果为试材,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分析了枸杞鲜果的色泽、大小、果形、外观、口感5个感官指标,并采用考种仪、色差仪、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测定了枸杞鲜果的果形指数、面积、周长、直径、长/宽、偏角、圆度、紧致度、平均单果重、色差(L、a、b)、总糖、总酸、单宁、维生素C等理化指标,探索感官评价、仪器分析、理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宁夏枸杞鲜果感官评价的大小指标与仪器测定面积、周长、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感官评价中的色泽、大小、果形、外观等指标与仪器测定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积指标与周长、直径、长/宽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圆度、紧致度、果形指数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样周长指标也与直径、长/宽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圆度、紧密度、果形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感官评价 仪器分析 理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4种枸杞穗条的诱变效应
18
作者 王嘉栋 冯凯 +5 位作者 杨松波 张波 段淋渊 张丹丹 张子呈 李翔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不同枸杞材料的诱变效应。以Z29、Z62、T3、Z99,4种枸杞的一年生插穗为材料,采用0 Gy、20 Gy、40 Gy、60 Gy、80 Gy、10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并对扦插苗的成活率、生长性状以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 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不同枸杞材料的诱变效应。以Z29、Z62、T3、Z99,4种枸杞的一年生插穗为材料,采用0 Gy、20 Gy、40 Gy、60 Gy、80 Gy、10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并对扦插苗的成活率、生长性状以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增加,Z29、Z62、T3、Z99的成活率、地径、株高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在吸收剂量为80 Gy和100 Gy时,T3的成活率均为0,当吸收剂量达到100 Gy,Z29的成活率为0,而Z62与Z99在100 Gy时的成活率均低于10%。线性回归方差分析结果表明,Z29、Z62、T3、Z99的半致死量分别为47.54 Gy、49.38 Gy、23.99 Gy、49.60 Gy,其中T3对60Co-γ的耐受性较其他三个枸杞材料明显减弱。Z99的适宜吸收剂量为40 Gy,而Z29、Z62、T3的最佳吸收剂量分别在0~40 Gy、0~20 Gy、20~40 Gy之间,存在明显差异。60Co-γ射线辐射对4种枸杞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强。吸收剂量在20 Gy和40 Gy下对供试材料的生长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将为枸杞遗传改良育种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枸杞 成活率 耐受性 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枸杞品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19
作者 陈彦珍 张丽华 +4 位作者 王亚军 宋学云 曾乐 郝爱华 贺甜田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7期46-52,共7页
为探究不同枸杞品种的区域差异性,以4个三年生枸杞良种为试材,调查了不同枸杞品种在宁夏典型生态区域的物候表现、二年生枝条习性及果实性状等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在中宁舟塔的物候期明显早于固原三营和惠农东永固,固原三营则... 为探究不同枸杞品种的区域差异性,以4个三年生枸杞良种为试材,调查了不同枸杞品种在宁夏典型生态区域的物候表现、二年生枝条习性及果实性状等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在中宁舟塔的物候期明显早于固原三营和惠农东永固,固原三营则晚于其他两地;“科杞6082”在中宁舟塔与惠农东永固的物候期早于其他品种。固原三营“科杞6082”枝条生长速率最快,为1.91cm·d^(-1),生长势最好;固原三营“宁杞7号”的起始花距最长,为22.00cm;惠农东永固“宁杞7号”的起始花距最长,生长速率最快,分别为15.25 cm和1.87 cm·d^(-1);中宁舟塔各品种的春梢生长速率与起始花距无显著差异。固原三营枸杞枝条结果芽眼占比低于中宁舟塔和惠农东永固;固原三营“宁杞1号”单个芽眼坐果数最多,为3.60~3.75个;中宁舟塔“科杞6082”的单个芽眼坐果数为3.71~4.49个;惠农东永固“宁杞1号”与“宁杞7号”单个芽眼坐果数为3.53~4.04个,总体差异不显著且芽眼总体较稀疏;3个区域的“科杞6082”果实大小均显著大于其他品种,固原三营的“宁杞10号”单株夏果产量最高达1386.86g。综上,中宁舟塔种植的不同品种枸杞生长差异较小,固原三营与惠农东永固种植的不同品种差异较大;“宁杞1号”广适性广、性状稳定、果实小、产量低;“宁杞7号”“宁杞10号”的坐果习性、丰产性、适应性较好,适宜规模化种植;“科杞6082”具有生产优势,但管理繁琐、成本高,不适合规模化种植。“科杞6082”和“宁杞7号”在固原地区休眠期修剪时宜重短截二年生枝条,促发春梢,有利于增加夏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品种 枝条性状 果实性状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剪方式对‘宁杞7号’枸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何昕孺 王玉静 +6 位作者 张波 黄婷 段淋渊 王亚军 曹有龙 戴国礼 秦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7,179,共9页
为探寻宁夏产区枸杞科学合理的修剪管理技术,在宁夏中宁和固原两个试验点以8年生‘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短截程度设置长放(D1)、短截15~20 cm(D2)、短截10~15 cm(D3)3个水平,修剪量设置轻度修剪量40%~50%(A1)、中度修剪量50%~60%(A2)、... 为探寻宁夏产区枸杞科学合理的修剪管理技术,在宁夏中宁和固原两个试验点以8年生‘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短截程度设置长放(D1)、短截15~20 cm(D2)、短截10~15 cm(D3)3个水平,修剪量设置轻度修剪量40%~50%(A1)、中度修剪量50%~60%(A2)、重度修剪量60%~70%(A3)3个水平,研究短截程度与修剪量不同水平组合对枸杞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不同短截程度与修剪量配置的修剪方式下枸杞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明显,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效应。在产量和枝类组成方面,中宁试验点的短截10~15 cm+轻度修剪量处理和固原试验点的短截15~20 cm+中度修剪量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4.58%~59.87%和9.19%~80.14%,且中枝占比较高。在果实品质上,中宁试验点短截15~20 cm+中度修剪量处理和固原试验点短截15~20 cm+重度修剪量处理的单果质量较高,且其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试验点的产量与总糖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以高产优质为栽培目的,结合熵权TOPSIS法综合得分,短截15~20 cm+中度修剪量可作为中宁试验区较优的修剪组合,短截15~20 cm+重度修剪量可作为固原试验区较优的修剪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宁杞7号’ 修剪方式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