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文化震惊”看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自杀成因 |
王跃敏
乔中国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
|
2
|
试析衡量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准体系 |
郭舒
乔中国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对称破缺的系统学诠释 |
武杰
李润珍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4
|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2005年载文、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
李润珍
武杰
李艳馨
|
《系统科学学报》
|
2006 |
6
|
|
5
|
建立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 |
乔中国
张媛媛
刘宁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6
|
以山西为例分析社会工作者在煤炭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
李海平
罗小强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7
|
对建立中西部人才选拔使用体系的思考 |
廖启云
|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大学实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王天佑
|
《语文知识》
|
2008 |
3
|
|
9
|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意蕴 |
樊跃发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8 |
0 |
|
10
|
网络民生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
刘振建
|
《大连干部学刊》
|
2011 |
0 |
|
11
|
网络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
刘振建
|
《前进》
|
2010 |
0 |
|
12
|
浅析劳动关系与意思自治原则 |
张文敬
|
《商业文化》
|
2011 |
0 |
|
13
|
“死活+VP”格式及相关问题 |
王天佑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4
|
“死活”考释 |
王天佑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5
|
民事行为和法律行为的概念内涵 |
李敏
张檀琴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对“宁可、宁愿、宁肯”语法化的历时考察 |
王天佑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17
|
校园创业模式调查 |
乔中国
张艳
张岩
|
《中国劳动保障》
|
2009 |
2
|
|
18
|
一部具有理论创新的哲学专著——读聂暾《“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 |
张永光
谭桂娟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9
|
一个生物经济案例的伦理学启示——中国儒商海外成功之理念 |
程守华
乔中国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20
|
汉语取舍范畴说略 |
王天佑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