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风遗韵——天津美术学院藏溥松窗山水画课徒稿展”展览综述
1
作者 王伟毅 王中兴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56-67,共12页
文化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松风遗韵--天津美术学院藏溥松窗山水画课徒稿展”9月26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外展出。本次展览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展览得到了天津博物馆、天津满溢艺文化传播... 文化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松风遗韵--天津美术学院藏溥松窗山水画课徒稿展”9月26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外展出。本次展览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展览得到了天津博物馆、天津满溢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支持,溥松窗先生的亲属为此次展览提供了部分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课徒 山水画 天津博物馆 松风 美术馆 溥松窗 馆藏精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背景下,对博物馆、美术馆的功能及展览叙事的思考
2
作者 王伟毅 《美术馆》 2020年第3期86-91,共6页
博物馆、美术馆的展品和展览叙事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以往一些不被认作艺术品的“物”进入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中,按照以往的标准与艺术“无关”的学科介入到展览中,观众的观展诉求与以往相比也正在发生改变。新技术条件下,线上展览的... 博物馆、美术馆的展品和展览叙事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以往一些不被认作艺术品的“物”进入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中,按照以往的标准与艺术“无关”的学科介入到展览中,观众的观展诉求与以往相比也正在发生改变。新技术条件下,线上展览的叙事方式不应是在线上“搭建”模仿实体展厅的虚拟展览空间,而应从博物馆、美术馆自身的功能和发展逻辑上建立线上展览(数字博物馆、美术馆)叙事。博物馆、美术馆应当是“思想的摇篮”,作为保存人类社会发展成果见证物的机构,面对人类社会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美术馆 线上展览 展览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反思与交流——“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首届油画邀请展”
3
作者 于童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50-51,共2页
本次"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首届油画邀请展"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1所专业美术院校的百余位油画专业导师及其推荐的青年艺术家们近200件油画作品。展览为美术院校的导师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彼此比较、彼此学习的平台,... 本次"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首届油画邀请展"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1所专业美术院校的百余位油画专业导师及其推荐的青年艺术家们近200件油画作品。展览为美术院校的导师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彼此比较、彼此学习的平台,也为艺术院校油画教学提出疑问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邀请展 油画 追求卓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颂歌: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题材版画回顾展”前言
4
作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44-50,共7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天辟地,风雨兼程。对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这是传统艺术焕发新生的70年,是新兴艺术从无到有的70年,更是各个画种百花齐放的70年。伟大的时代才能诞生伟大的作品,而伟大作品也正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天辟地,风雨兼程。对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这是传统艺术焕发新生的70年,是新兴艺术从无到有的70年,更是各个画种百花齐放的70年。伟大的时代才能诞生伟大的作品,而伟大作品也正是时代不朽的注脚。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天津美术学院举办了"时代的颂歌:天津滨海新区工业题材版画展回顾展""长征之路:20世纪70年代张世范、杨德树、白庚延、沈尧伊红军长征沿线写生展""松风遗韵:天津美术学院藏溥松窗山水画课徒稿展"等一系列展览。这些展览力求传承大师精神,还原时代面貌,以特有的方式梳理70年来美术发展的进程,为祖国华诞献上最好的礼物,这其中,也展现了艺术工作者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召下,牢记使命,牢记职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铸就"中国梦"所做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工业题材 版画展 白庚延 张世范 艺术工作者 课徒 天津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界画与姑苏版画的艺术渊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小明 窦良羽 《艺苑》 2013年第1期28-31,共4页
历时百年的界画,是中国建筑画史上的绝响,虽不被历代论画者看重,却是中国人阐释自然,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并在中国绘画史上呈现颇为独特的艺术性。清初,欧洲绘画艺术传入中国,文人画家们吸取了西画技法,焦点几何式的透视画法出现在传统... 历时百年的界画,是中国建筑画史上的绝响,虽不被历代论画者看重,却是中国人阐释自然,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并在中国绘画史上呈现颇为独特的艺术性。清初,欧洲绘画艺术传入中国,文人画家们吸取了西画技法,焦点几何式的透视画法出现在传统界画中,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新风。这一时期在民间画工界,姑苏版画街市楼阁画也运用了明暗和焦点透视法,画面既具有西画风格,也保留了界画的传统。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清界画和姑苏版画街市楼阁画的历史渊源和绘画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两种绘画形式的共性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画 姑苏版画 街市楼阁画 焦点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神”的形象——内丘神码艺术展展览前言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多位来自高校、图书馆、文化公司的教授、学者和专家在"‘众神’的图像——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内丘神码艺术展"讨论会上围绕内丘神码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从内丘神码的命名争议、回顾纸马研究的早期学术史、民间... 多位来自高校、图书馆、文化公司的教授、学者和专家在"‘众神’的图像——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内丘神码艺术展"讨论会上围绕内丘神码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从内丘神码的命名争议、回顾纸马研究的早期学术史、民间艺术和学院教学、神码与年画的异同等几个方面了阐述了民间艺术面临的困境与机遇,通过对这种深深扎根在民间土壤里,虽然画幅不大、非主流艺术的纸马的研究和关注,体现出民间艺术之所以绵延不绝的缘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丘 天津美术学院 主流艺术 文化公司 众神 圣母子 艺术传承 绵延不绝 美术史论 艺术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海外华人艺术家的视觉艺术经验--刘晓民的艺术创作
7
作者 王伟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2-66,共5页
一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病毒的肆虐,使大多数人处于社交隔离状态下,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被改变。观众被迫“缺席”,使以往热闹的艺术界变得沉静,物--展品与人--观众的消失让所有的人重新认识艺术。对于从事视觉创作与生产的艺术家来说,... 一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病毒的肆虐,使大多数人处于社交隔离状态下,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被改变。观众被迫“缺席”,使以往热闹的艺术界变得沉静,物--展品与人--观众的消失让所有的人重新认识艺术。对于从事视觉创作与生产的艺术家来说,网络提供了不断切换、变幻的场景,这些快速变换的场景传递着不断刷屏的思潮,给艺术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变换 视觉艺术 艺术创作 海外华人 隔离状态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8
作者 王伟毅(整理) 杨鹏(整理) +2 位作者 韦东月(整理) 于童(整理) 陈毓蕾(整理)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4-76,共13页
近百年来,几代美术家为繁荣津沽的美术事业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丰富着天津的美丽画卷。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艺术家已经离我们而去,在研究这一时期天津美术地域风貌的过程中,天津美术学院陆续举办了一系列已... 近百年来,几代美术家为繁荣津沽的美术事业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丰富着天津的美丽画卷。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艺术家已经离我们而去,在研究这一时期天津美术地域风貌的过程中,天津美术学院陆续举办了一系列已故艺术家的作品展。"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便是其中之一。结合展览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家、艺术家在"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上就吕云所先生的艺术人生进行了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展 学术研讨会 天津美术学院 美术事业 艺术家 艺术人生 美术家 理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放与自律——评徐渭花鸟画的章法
9
作者 窦良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21-123,共3页
徐渭坎坷的人生经历,近乎疯狂的生活状态,一度使人认为他的绘画同样疯狂,但他的疯狂实为对艺术的极度热情,表现在画面上却又是清雅的书卷气。通过对徐渭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探究其狂放中所深藏的自律,有利于今人获悉花鸟画的章法,领悟大... 徐渭坎坷的人生经历,近乎疯狂的生活状态,一度使人认为他的绘画同样疯狂,但他的疯狂实为对艺术的极度热情,表现在画面上却又是清雅的书卷气。通过对徐渭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探究其狂放中所深藏的自律,有利于今人获悉花鸟画的章法,领悟大写意水墨画精髓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写意 花鸟画 狂放 自律 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的历史——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与摄影
10
作者 王伟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83-91,共9页
摄影与绘画一样,缘于人对外部世界的观看和纪录,区别的只是记录媒介不同。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家借助光学仪器作画,到摄影术发明后的初期摄影模仿绘画,从早期肖像摄影对肖像画像师业务的冲击,到公众按照绘画的标准接纳摄影,莫不如此。... 摄影与绘画一样,缘于人对外部世界的观看和纪录,区别的只是记录媒介不同。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家借助光学仪器作画,到摄影术发明后的初期摄影模仿绘画,从早期肖像摄影对肖像画像师业务的冲击,到公众按照绘画的标准接纳摄影,莫不如此。数字时代,影像(动态、静态)、绘画的概念发生变化,本质仍然没有离开"看",其变化是"反观内心",仍然在延续"看"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看 光学设备 摄影术 绘画 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变不惊 不媚时尚
11
作者 霍春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1年第4期14-15,共2页
赵东军,1951年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天津美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洛阳书画院副院长。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当代特殊人才,被评为’98全国百杰书画家,享受... 赵东军,1951年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天津美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洛阳书画院副院长。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当代特殊人才,被评为’98全国百杰书画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事部 时尚 中国当代 政府特殊津贴 1951年 河南安阳 协会会员 名誉会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中国画发展趋向
12
作者 窦良羽 《中国艺术》 2009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中国画”是传统国画发展到20世纪渐渐形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新概念。它不是指所有中国人作的画.也不是单纯指一种用毛笔和水墨为工具的画种。在20世纪西方美术大规模引入之前.中国并无“中国画”的称谓,中国画的名称完全是在西洋画... “中国画”是传统国画发展到20世纪渐渐形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新概念。它不是指所有中国人作的画.也不是单纯指一种用毛笔和水墨为工具的画种。在20世纪西方美术大规模引入之前.中国并无“中国画”的称谓,中国画的名称完全是在西洋画与之分庭抗礼的前提下提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发展趋向 约定俗成 中国人 西洋画 画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瓮者说
13
作者 霍春阳 《中国书画》 2011年第1期72-79,共8页
画者,文之极也,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多寡。学习中国画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日积月累,通过对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以及审美能力。因为... 画者,文之极也,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多寡。学习中国画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日积月累,通过对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以及审美能力。因为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全面系统学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学习 审美能力 综合素质 文化遗产 “自觉”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重要的版画史文献《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毅 《中国美术》 2016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文学之外,鲁迅先生对美术的兴趣最大、着力最多。对美术的最大贡献就是直接"催生"了"新兴木刻运动",没有鲁迅,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不可想象,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史也会改写。为了"重温鲁迅美学思想,... 文学之外,鲁迅先生对美术的兴趣最大、着力最多。对美术的最大贡献就是直接"催生"了"新兴木刻运动",没有鲁迅,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不可想象,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史也会改写。为了"重温鲁迅美学思想,正确理解他所倡导的‘拿来主义’,发扬他所培育的现代版画艺术的光荣传统"(主编语),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8开、5卷本的《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李允经、李小山主编),依次为《欧美版画卷》(上、下)《苏联版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艺术 李允经 近现代美术 画史 创作版画 美术基础 湖南美术出版社 李小山 表现主义 徐诗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莫兰迪的第一次“相遇”
15
作者 翁贝托·艾柯 王伟毅(译)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与传统艺术相比,现代和当代艺术在叙事与风格上均呈现一种“突变”或“畸变”特征,更多的现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对以往艺术乃至自己以往作品的“背叛”。艺术家越来越重视艺术创作“语汇”,在画面的构成上,细微的差别传达出不同的意... 与传统艺术相比,现代和当代艺术在叙事与风格上均呈现一种“突变”或“畸变”特征,更多的现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对以往艺术乃至自己以往作品的“背叛”。艺术家越来越重视艺术创作“语汇”,在画面的构成上,细微的差别传达出不同的意义,这种“形而上”的意义与画面的故事性无关。对于艺术,创新的本质是变化,巴赫、柴可夫斯基等人的音乐作品诠释了这一点,毕加索、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的绘画也是如此,无穷、细微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乔治•莫兰迪的静物画亦然,莫兰迪通过对“物”的描绘进而超越“物”,由具体的存在进入“形而上”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兰迪 形而上 当代艺术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作品是让普通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访德国艺术家HD施拉德
16
作者 HD施拉德 王伟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0-84,共5页
HD施拉德:1945出生于图林根州的巴德克罗斯特劳师尼茨。1963-1965学习于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1965-1969学习于汉堡建筑艺术学校。1969在位于波恩的住宅建设部画廊首次举办以"平方序列"为主题的个人展览,展品形式包括素描、绢印、玻... HD施拉德:1945出生于图林根州的巴德克罗斯特劳师尼茨。1963-1965学习于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1965-1969学习于汉堡建筑艺术学校。1969在位于波恩的住宅建设部画廊首次举办以"平方序列"为主题的个人展览,展品形式包括素描、绢印、玻璃浮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普通人 德国 作品 艺术学院 艺术学校 旧金山 建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之路:二十世纪70年代张世范、杨德树、白庚延、沈尧伊红军长征沿线写生展”前言
17
作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51-55,共5页
1977-1979年,天津美术学院的张世范、白庚延、杨德树、沈尧伊四位老师,多次赴长征沿线地区写生,每个人都创作了百余幅写生作品,在长征的每个重要节点都留下了生动、精彩的写生作品。这些作品有油画、水粉画、水墨、素描等,所有作品尺幅... 1977-1979年,天津美术学院的张世范、白庚延、杨德树、沈尧伊四位老师,多次赴长征沿线地区写生,每个人都创作了百余幅写生作品,在长征的每个重要节点都留下了生动、精彩的写生作品。这些作品有油画、水粉画、水墨、素描等,所有作品尺幅不过四开,画面饱含朴素的激情,今天看来仍然感动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生作品 张世范 白庚延 杨德树 天津美术学院 水粉画 重要节点 素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横高岭图
18
作者 于冰蓉 《文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原文传递
守正创新的典范--王颂馀先生山水艺术之我见
19
作者 李旭飞 《国画家》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王颂馀先生是我国现当代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书法家,是天津美术学院德高望重的卓越的艺术教育家,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天津美院中国山水画教学体系得以创建,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天美山水画后学,我本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关键词 天津美院 中国山水画教学 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教育家 山水画家 山水艺术 守正创新 王颂
原文传递
抱瓮覃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春阳 《东方收藏》 2011年第3期71-75,130,共6页
画者,文之极,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多寡。学习中国画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日积月累,通过对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体验。
关键词 中国绘画 中国画 用笔 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品 文化遗产 精神状态 体验 画面 笔墨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