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菜细胞培养液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白雪娟 苏建宇 +1 位作者 赵树欣 贾士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及蒽酮-硫酸法测定发菜细胞培养液中水溶性多糖含量,分别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回收性及培养基中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程度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较好。培养基中的离... 采用苯酚-硫酸法及蒽酮-硫酸法测定发菜细胞培养液中水溶性多糖含量,分别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回收性及培养基中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程度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较好。培养基中的离子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待测样品应先去除离子后再进行测定。在测定多糖含量较少的样品时,苯酚-硫酸法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多糖 苯酚-硫酸法 蒽酮-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对面包酵母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贾士儒 孙爱友 +1 位作者 张保泉 刘宏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94-97,共4页
超临界CO2 下面包酵母菌株的存活率 ,随菌体含水量的增加、在超临界CO2 流体中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压力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当CO2 的降压速率为 0 2 5MPa min时 ,酵母菌的存活率最高。结果表明 ,在超临界CO2 条件下导致酵母菌死亡的主要原... 超临界CO2 下面包酵母菌株的存活率 ,随菌体含水量的增加、在超临界CO2 流体中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压力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当CO2 的降压速率为 0 2 5MPa min时 ,酵母菌的存活率最高。结果表明 ,在超临界CO2 条件下导致酵母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压力的快速变化与低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面包酵母 活性 酵母菌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丝状真菌活细胞生物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伯宁 乔长晟 贾士儒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测定脱氢酶活(DHA)的生化方法,用以测定真菌活细胞生物量和评价菌丝活力。四唑盐(TTC)在活细胞体内经脱氢酶还原生成红色甲臜(TF)。以氢化可的松生产菌株Abasidia coerulea为模式菌,通过优化染色时间(60 min)、温度(45℃)... 研究了一种基于测定脱氢酶活(DHA)的生化方法,用以测定真菌活细胞生物量和评价菌丝活力。四唑盐(TTC)在活细胞体内经脱氢酶还原生成红色甲臜(TF)。以氢化可的松生产菌株Abasidia coerulea为模式菌,通过优化染色时间(60 min)、温度(45℃)、pH值8.0,提高了该方法的灵敏度。活细胞湿重与吸光度线形相关(r2=0.98),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另外,使用优化后的方法,所测脱氢酶比活力可以用来准确评价菌丝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活力 四唑盐 脱氢酶活 蓝色犁头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载乙醇固态发酵分离耦合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永胜 王立言 +1 位作者 王瑞明 贾士儒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固态乙醇发酵中高浓度产物乙醇和发酵温度升高对酵母的抑制作用严重地制约了发酵的性能。本研究以固态基质材料发酵乙醇,利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产生的CO2 作为循环载气,将载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分离乙醇与气体,降温后的CO2 重新加压返回固... 固态乙醇发酵中高浓度产物乙醇和发酵温度升高对酵母的抑制作用严重地制约了发酵的性能。本研究以固态基质材料发酵乙醇,利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产生的CO2 作为循环载气,将载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分离乙醇与气体,降温后的CO2 重新加压返回固态基质反应器中,及时有效的除去产物乙醇,并能使固态基质反应器的温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解除了两者的抑制,提高了发酵效率,从而为解决大规模固体厌氧发酵温度的控制问题提供了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载分离耦合发酵 固态乙醇发酵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梨头霉菌体形态与生物转化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士儒 孙爱友 +2 位作者 范志华 乔长昇 苏建宇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研究了蓝色梨头霉菌丝球形态与产率的关系 :摇床转速为 170r min、pH值为 6 5、底物添加量为 0 1%、单位体积孢子数为 1× 10 7个 mL、(NH4 ) 2 SO4 质量分数为 0 9%~ 1 8%、采用回转式的培养方法时 ,菌体直径一般在0 79~ 1 ... 研究了蓝色梨头霉菌丝球形态与产率的关系 :摇床转速为 170r min、pH值为 6 5、底物添加量为 0 1%、单位体积孢子数为 1× 10 7个 mL、(NH4 ) 2 SO4 质量分数为 0 9%~ 1 8%、采用回转式的培养方法时 ,菌体直径一般在0 79~ 1 39mm ,且菌丝缠绕不过于紧密 ,菌丝球边缘菌丝较长 ,各球体之间较独立 ,此时转化率为 5 1%~ 5 6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梨头霉 菌丝球 形态 生物转化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影响酵母海藻糖生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乔长晟 贾士儒 +1 位作者 徐旭 范志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初步探讨了压力对酵母菌生成海藻糖的影响,研究发现处理压力、处理时间、处理温度、pH值及酵母菌培养时间均对酵母胞内海藻糖的生成有显著影响,而且胞内海藻糖含量与菌体存活率之间呈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发现高压CO2对酵母海藻糖生成的影... 初步探讨了压力对酵母菌生成海藻糖的影响,研究发现处理压力、处理时间、处理温度、pH值及酵母菌培养时间均对酵母胞内海藻糖的生成有显著影响,而且胞内海藻糖含量与菌体存活率之间呈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发现高压CO2对酵母海藻糖生成的影响是酸化作用、厌氧、压力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酵母菌 海藻糖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腐剂—ε-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贾士儒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22-25,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除了食品的营养、感官和外观包装外,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更为人们所关注.由于食品的特殊性,对其防腐保鲜一直是食品研究中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除了食品的营养、感官和外观包装外,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更为人们所关注.由于食品的特殊性,对其防腐保鲜一直是食品研究中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开发水平的制约,几乎所有的食品都采用化学合成防腐剂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化学防腐剂如果在规定剂量内使用,是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但如果超剂量使用会产生累积毒性,而且有的化学防腐剂还有致癌作用.因此,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和生产成为食品防腐领域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生物防腐剂 研究进展 化学防腐剂 食用安全性 健康意识 生活水平 食品品质 外观包装 食品研究 防腐保鲜 开发水平 经济环境 化学合成 毒副作用 致癌作用 特殊性 保质期 超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郝利民 邓桂芳 +5 位作者 李政 孙金旭 孙艳芳 高红 杨则宜 贾士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82,共4页
研究了VB1、α 萘乙酸、油酸、羧甲基纤维素钠、L 谷氨酸 5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当VB1的添加量为 0 5mg/L ,α 萘乙酸的添加量为 0 2mg/L ,油酸浓度为0 1 %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 0 6% ,L 谷氨酸的添... 研究了VB1、α 萘乙酸、油酸、羧甲基纤维素钠、L 谷氨酸 5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当VB1的添加量为 0 5mg/L ,α 萘乙酸的添加量为 0 2mg/L ,油酸浓度为0 1 %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 0 6% ,L 谷氨酸的添加量为 1 0 0 0 μg/L时均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裂褶菌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生长 添加量 胞外多糖 VB1 裂褶菌 菌丝体生长 Α-萘乙酸 L-谷氨酸 羧甲基纤维素钠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士儒 董惠钧 +1 位作者 姜俊云 刘伟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17,共4页
依据传统诱变理论和白色链霉菌生物合成ε 聚赖氨酸的特点 ,确立了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敏感菌株 ,抗性突变株筛选和抑菌圈法相结合的初筛方法。在优化诱变条件的基础上 ,以白色链霉菌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诱变 ,选育出一株遗... 依据传统诱变理论和白色链霉菌生物合成ε 聚赖氨酸的特点 ,确立了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敏感菌株 ,抗性突变株筛选和抑菌圈法相结合的初筛方法。在优化诱变条件的基础上 ,以白色链霉菌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诱变 ,选育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 ,遗传标记为AECr+Glyr的ε 聚赖氨酸生产菌株 ,其产量可达 0 79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遗传性状 诱变 抑菌圈 发菌 硫酸二乙酯 遗传标记 Ε-聚赖氨酸 高产菌株 生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31
10
作者 欧竑宇 贾士儒 马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法、响应面分析和最速增长途径法 ,对AcetobacterxylinumX 2静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在确定初始浓度远离最优水平后 ,寻求到最优区域。发酵培养基在最优区域时 ,A .xylinumX 2细菌纤维素的产量达到 4.6g/L ,... 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法、响应面分析和最速增长途径法 ,对AcetobacterxylinumX 2静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在确定初始浓度远离最优水平后 ,寻求到最优区域。发酵培养基在最优区域时 ,A .xylinumX 2细菌纤维素的产量达到 4.6g/L ,比其初始区域的结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P1ackett-Burman设计法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微生物发酵 酒精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转速和pH对ε-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俊云 贾士儒 +1 位作者 董惠钧 牛瑞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采用 5L自控式发酵罐研究了ε 聚赖氨酸分批发酵过程中搅拌转速和pH对发酵指标以及菌体细胞形态的影响。提高搅拌速率对菌体生长和ε 聚赖氨酸的合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当搅拌转速达到 4 0 0r min以上时 ,由于剪切力过大导致细胞死亡 ... 采用 5L自控式发酵罐研究了ε 聚赖氨酸分批发酵过程中搅拌转速和pH对发酵指标以及菌体细胞形态的影响。提高搅拌速率对菌体生长和ε 聚赖氨酸的合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当搅拌转速达到 4 0 0r min以上时 ,由于剪切力过大导致细胞死亡 ,ε 聚赖氨酸产量下降。当pH维持 5以上 ,有利于菌体生长 ;pH4 0左右可促进ε 聚赖氨酸的合成。搅拌转速 35 0r/min和控制pH4 0时可获得最大的ε 聚赖氨酸产量 2 95g L ,菌体量 9 33g L ;此时产物ε 聚赖氨酸对葡萄糖的得率和对细胞干重的比生成速率分别为 0 0 6 2g g和 0 0 0 6g g·h。通过对比不同发酵条件下菌丝体的形态变化 ,发现当菌丝球比较均匀、形态无较大差别、具有致密程度相当的核心时 ,有利于ε 聚赖氨酸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白色链霉菌 PH控制 搅拌转速 菌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废酵母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鹏 张春艳 +1 位作者 李政 许春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117,共3页
提出一条利用啤酒废酵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鸡肉味香精、酵母精和RNA,并将剩余的酵母残渣生产优质饲料的综合开发路线,既提高了啤酒废酵母的经济价值,又实现了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
关键词 啤酒废酵母 鸡肉味香精 酵母精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发酵红曲霉的图像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树欣 陈云 +2 位作者 汤卫华 于德敏 贾士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70,共6页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了红曲霉界面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变化与菌体生长的关系。在界面培养中通过检测前期菌落面积 ,后期隆起部分的表征体积———基于颜色变化的生长点分布 ,可以有效表示菌体生长状况。基于此建立了含有相应形态参数...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了红曲霉界面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变化与菌体生长的关系。在界面培养中通过检测前期菌落面积 ,后期隆起部分的表征体积———基于颜色变化的生长点分布 ,可以有效表示菌体生长状况。基于此建立了含有相应形态参数的动力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界面发酵 图像处理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酵母菌及其海藻糖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志华 贾士儒 乔长晟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酵母菌海藻糖是其在培养条件发生“恶劣”变化时生成的一种应激代谢产物。当压力在 0 .5~ 1.0MPa时 ,酵母菌海藻糖含量为 6 .5mg g ,较对照提高 2 7%。确定压力提高酵母海藻糖的最适条件为 :采用复合培养基 ,菌体前培养时间 2 0h ,压力... 酵母菌海藻糖是其在培养条件发生“恶劣”变化时生成的一种应激代谢产物。当压力在 0 .5~ 1.0MPa时 ,酵母菌海藻糖含量为 6 .5mg g ,较对照提高 2 7%。确定压力提高酵母海藻糖的最适条件为 :采用复合培养基 ,菌体前培养时间 2 0h ,压力 1 0MPa、加压温度 34℃ ,pH6 0 ,升降压速度为 0 10MPa min ,加压培养 3h ,此时 ,酵母海藻糖含量达到 11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酵母菌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固态培养中水分子跨膜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永胜 王立言 贾士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8,22,共4页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培养形态的观察,提出了水分子跨膜透过模型:水分子通过简单扩散和主动运输同时进行跨膜流通,两者的效率影响到红曲霉的形态和发酵性能。通过水势推导出红曲霉固态培养时空气相对湿度的阈值为75%,并通过实验证明培养时...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培养形态的观察,提出了水分子跨膜透过模型:水分子通过简单扩散和主动运输同时进行跨膜流通,两者的效率影响到红曲霉的形态和发酵性能。通过水势推导出红曲霉固态培养时空气相对湿度的阈值为75%,并通过实验证明培养时环境相对湿度大于此值时菌体长势较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透过模型 阈值 跨膜机制 固态培养 水分子 空气相对湿度 环境相对湿度 培养形态 主动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啤酒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瑞阳 单斌 +1 位作者 赵鹏 贾士儒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红曲是一种天然色素 ,且具有抑菌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在啤酒发酵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经过提取获得的红曲液添加到麦汁或成熟啤酒中 ,在保证传统啤酒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啤酒发酵 红曲 麦汁 风味 天然色素 营养成分 生产过程 工艺路线 添加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对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旭 乔长晟 +1 位作者 范志华 贾士儒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95-398,共4页
研究了高压对 17α 羟基孕甾 4 烯 3,2 0 二酮 2 1 醋酸酯 (RSA)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压可显著提高RSA在水中的溶解性 ;RSA在压力为 1.0MPa时在水中溶解性达到最高 ;同时处理时间及温度均会影响RSA在水中溶解性 ,但不... 研究了高压对 17α 羟基孕甾 4 烯 3,2 0 二酮 2 1 醋酸酯 (RSA)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压可显著提高RSA在水中的溶解性 ;RSA在压力为 1.0MPa时在水中溶解性达到最高 ;同时处理时间及温度均会影响RSA在水中溶解性 ,但不同气源间对RSA在水中溶解性无显著差异 ;经显微镜观察发现高压会破坏RSA的晶体结构 ,使其以细小结晶和碎片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利用MATLAB统计工具计算得到压力和温度对RSA溶解性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 :lnC = 1.14 5 9+0 .12 6 7lnP 37.32 3/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17α-羟基孕甾-4-烯-3 20-二酮-21-醋酸酯 溶解性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压力对不同酵母菌株生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长晟 贾士儒 +1 位作者 范志华 徐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4,58,共5页
研究了压力对不同酵母菌活力、胞内海藻糖质量分数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酵母菌对压力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这种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与酵母发酵液的pH值关系不大。加压有利于酵母菌胞内海藻糖质量分数的积累,酵母... 研究了压力对不同酵母菌活力、胞内海藻糖质量分数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酵母菌对压力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这种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与酵母发酵液的pH值关系不大。加压有利于酵母菌胞内海藻糖质量分数的积累,酵母菌株应激产物海藻糖积累越高,越有利于适应体外环境剧烈的改变,相应的酵母菌株对压力的敏感性越强,加压导致酵母菌形态变化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酵母 生长活性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生物转化技术在氨基酸等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伯宁 乔长晟 贾士儒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6年第2期34-35,共2页
变压生物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加工工艺,通过改变发酵过程中的压力,增加溶氧,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使胞内代谢流向着目的产物方向加强,达到提高发酵产率的目的。该技术应用于谷氨酸、鸟苷,氢化可的松等发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氨基酸... 变压生物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加工工艺,通过改变发酵过程中的压力,增加溶氧,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使胞内代谢流向着目的产物方向加强,达到提高发酵产率的目的。该技术应用于谷氨酸、鸟苷,氢化可的松等发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氨基酸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生物转化 氨基酸 谷氨酸 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大小啤酒酵母菌株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单斌 赵鹏 +1 位作者 董建军 贾士儒 《啤酒科技》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对六株啤酒酵母的大小、生理特性及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进行了实验室小型发酵试验,以期找出啤酒酵母个体大小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啤酒酵母 生理特性 发酵性能 性能比较 个体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