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5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外语类专业技能大赛开展情况及对高职教育影响的研究——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樊瑞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近年来,高职外语类专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呈现出扩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从大赛的竞赛项目、主办单位、比赛时间、竞赛规模几个方面对近年高职外语类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情况进行统计综述,浅析了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教育影响作用。
关键词 高职外语 技能大赛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一体两翼”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丰富与深化——2024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2
作者 潘海生 付禹田 +1 位作者 郭孟杰 杨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于系统思维,在内涵上强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强调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的协...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于系统思维,在内涵上强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强调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的协同生态,在治理机制上强调建立多元协同、体系完善、制度健全的现代化治理结构。在实践中,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面向产业、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不断提升,完善治理、产教融合行动能力不断提高,数字赋能、产业与教育供需匹配程度不断增强,技能导向、职业教育育人水平不断提升等。未来,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需重点围绕经济要素与产业功能集聚区,编制职业教育服务区域、支撑产业的发展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坚定服务导向的办学理念,明确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理论探索 实践创新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机理与推进路径
3
作者 姚磊 邢喆 《科教文汇》 2025年第2期6-9,共4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大量专业人才,而新质生产力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该文在阐述新质生产力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导向需求,即引导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提...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大量专业人才,而新质生产力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该文在阐述新质生产力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导向需求,即引导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提升人才培养的技能要求、更新教育方式的持续变革和引发教育内容的重组。进一步探讨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强化专业群建设以引领发展、加强实训基地提质升级以促进发展、提升培养人才综合能力以带动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哈维·穆德学院博雅工程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燕 王素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4,218,共8页
美国哈维·穆德学院(HMC)定位于“在博雅环境中开展科学与工程教育”,是一流本科工程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对HMC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分析,认为其博雅工程教育的实践特征为:以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为基点... 美国哈维·穆德学院(HMC)定位于“在博雅环境中开展科学与工程教育”,是一流本科工程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对HMC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分析,认为其博雅工程教育的实践特征为:以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为基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通专融合课程结构为依托,对接多元培养目标;以跨学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载体,倡导知识服务社会;以跨界合作平台为支撑,凝聚多方教育合力。博雅工程教育对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为:厘清目标取向,培养学生工程社会观;锚定办学定位,创生工程特色通识课;重视课程实施,构建主体参与本位课;推进产教融合,强化社会责任导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穆德学院 博雅教育 博雅工程教育 通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新工科教育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欧林工学院和天津大学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代玉 王贺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6,共9页
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受到内外变革驱动力的推动。在传统工程教育中,技术对人的控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故回归"人"本身成为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在驱动力;新工业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又成为工... 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受到内外变革驱动力的推动。在传统工程教育中,技术对人的控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故回归"人"本身成为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在驱动力;新工业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又成为工程教育发展变革的外在驱动力。这种内外在驱动力又促进了工程教育的范式转换,即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的兴起。基于以上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外在诉求,通过对比欧林工学院与天津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两所高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模块化课程设置、项目式教学方法以及过程性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特色,提出了兼顾家国情怀与个体发展、促进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构建多元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机制等推动新工科教育再深化的关键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林工学院 天津大学 新工科教育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学院功能及优化研究——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6
作者 宋亚峰 陈思吉 +1 位作者 马丹宁 李欣怡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教育学院是培养教育类专业人才和各级各类师资的重要院系。为理清“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育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不同类型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运用质性研究三级编码方式,得出了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是培养教育类专业人才和各级各类师资的重要院系。为理清“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育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不同类型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运用质性研究三级编码方式,得出了教育学院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潜在性模式维持功能四个核心类属功能和十六个范畴化类属功能。同时,针对教育学院的功能异化与实现困境,提出了整合学科布局、解构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凸显学科特色等可持续发展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教育学院 组织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教育实践路径探析——基于领导力发展的社会变革模型
7
作者 郄海霞 张佳豫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工程领导力教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工程教育“现任引领机构”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以支持学生的全面教育为理念指导,观照教育实践中横向与纵向的延伸,统筹布局工程领导力教育系统。在领导... 工程领导力教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工程教育“现任引领机构”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以支持学生的全面教育为理念指导,观照教育实践中横向与纵向的延伸,统筹布局工程领导力教育系统。在领导力发展的社会变革模型视域下,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教育形成了“个体—团队—社区与社会”三维度实践路径,并构建了分层次多样化的工程领导力实践体系。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工程领导力教育应立足我国国情和工程教育特点,面向未来澄明工程领导力教育理念,构建“课堂内—课堂外—产业—全球”四维实践体系,同时协同与整合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影响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领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领导力 卓越工程师 领导力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框架与路径
8
作者 韦月 许艳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03,共9页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因何转型、以何转型、转型何为三个维度分析了巴西、印度、牙买加等五个发展中国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因何转型、以何转型、转型何为三个维度分析了巴西、印度、牙买加等五个发展中国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图景。其中,技术曲线陡峭、技能鸿沟深化、就业结构失衡等三重变革是发展驱动力。在遵循技术迭代发展、课程与资格、教与学、韧性发展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行动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特色。为应对学习效果评估不足、新数字鸿沟扩大、教师数字素养不足等制约因素,建议从增强转型内生力、把握转型驱动力、提升转型牵引力等方面着手,实现转型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展中国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变化、生态重构与未来图景
9
作者 潘海生 林晓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77,共10页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阶段,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智能技术新生态推动产业场域与职业教育场域变革,形成“以智能技术赋能、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用户价值为核心、以复杂网络协...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阶段,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智能技术新生态推动产业场域与职业教育场域变革,形成“以智能技术赋能、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用户价值为核心、以复杂网络协同联动”的产业新生态与“要素赋值、治理赋能、价值共生”的职业教育新生态。面对产教场域的机遇与挑战,产教融合的内涵呈现以服务产业与区域发展为核心、以主体互联为机制、以资源共享与利益互融为内容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内涵变化,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赋能下,通过数据交互、智能体构筑、应用场景智能改造等方式,重构了一个产教融合新生态。为落实这一生态重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可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大模型、提升产教融合智能治理能力与水平以及与全产业链深度的场景改革等途径,逐步实现数智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数智赋能 生态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时空格局与演进特点
10
作者 胡德鑫 刘畅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8,I0007,共13页
以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为测算工具,利用2013—2022年我国研究生毕业生数等相关数据解析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与演进态势,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可划分为2013—2019年稳增与2019—2022年激增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博士研... 以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为测算工具,利用2013—2022年我国研究生毕业生数等相关数据解析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与演进态势,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可划分为2013—2019年稳增与2019—2022年激增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博士研究生规模实现飞跃式增长,增长幅度呈现赶超硕士研究生的态势。第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始终在0.4以下,总体处在相对合理状态;硕士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对总体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起缩小作用,且作用的贡献份额逐渐增加;博士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对总体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起扩大作用,且作用的贡献份额逐渐减小。第三,各区域的研究生规模差异程度的变动主要是集中效应导致的,结构效应和总体效应带来的影响较小。第四,基于泰尔指数,组内差异是全国总差异的主要因素,贡献率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组内差异贡献率较高,在55%-60%之间波动,其次为西部,基本在30%-35%之间波动,最后为中部,基本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研究生教育规模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思考(笔谈)
11
作者 史秋衡 张纯坤 +3 位作者 杨院 张阑 季玟希 谢玲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3,共20页
步入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肩负着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等时代使命。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应进一步明晰职业教育的国家定位,其中,人才定位应由“分层发展”向“分类发展”... 步入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肩负着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等时代使命。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应进一步明晰职业教育的国家定位,其中,人才定位应由“分层发展”向“分类发展”转变,创新定位应由“教产融合”向“产教融合”转变,转型定位应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需求传导式改革”转变。为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明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理逻辑,将职业教育作为民生保障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纽带,以实践整合个体身心发展与外在科学规律。与此同时,应坚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专业特色,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建设职普融通、内外贯通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此外,各种内外部风险也在威胁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还需重构职业教育人才理念,抵御低质风险;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排除同质风险;抓住职业教育数字转型发展新契机,规避滞后风险。总体而言,应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及治理改革不彻底等问题,全面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现代化 教育治理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哲学教材百年建设之路(1923-2023):回顾与前瞻
12
作者 贾利帅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5年第1期31-38,116,共9页
1923年,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建立起来了。百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哲学学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哲学为己任,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百... 1923年,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建立起来了。百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哲学学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哲学为己任,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百年来,我国教育哲学教材建设相继走过了过渡与尝试期、探索与发展期以及传承与创新期,共计出版教材106本。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哲学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涌现了一批代表性人物和经典性教材。未来,我国教育哲学教材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初步建成中国教育哲学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哲学教材,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哲学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教材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39
13
作者 周慧颖 郄海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把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伦理道德规范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工程师作为发展工程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建设一流人文社科课程、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把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伦理道德规范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工程师作为发展工程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建设一流人文社科课程、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设跨学科师生团队等途径实现上述目标。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强化跨学科课程建设观念;突出人文课程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重视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中的平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跨学科课程 课程目标 建设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体育思想传播与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欣 王瑜 张未靖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64,共5页
体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大多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对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体育史 近代 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及其借鉴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欣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从历史学的角度,将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演进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清末洋务学堂开始引进西方体育,并建立学校体育制度;民国初期学校体育双轨并行,师资培训初步开展;民国中期体育课程重大改革,课外活动及竞赛蓬勃兴起,师资培养走上专... 从历史学的角度,将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演进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清末洋务学堂开始引进西方体育,并建立学校体育制度;民国初期学校体育双轨并行,师资培训初步开展;民国中期体育课程重大改革,课外活动及竞赛蓬勃兴起,师资培养走上专业化道路;民国末期总体滑入低谷。其可资借鉴之处:树立开放观念;立足本土现实;重视课外活动;珍视传统体育;开发教学模式;构建体育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体育 体育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以工艺教育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44-48,共5页
工艺教育学院是新加坡国家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如“一套机制、三个学院”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与课程模式、建立新型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创建现代化的教... 工艺教育学院是新加坡国家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如“一套机制、三个学院”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与课程模式、建立新型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创建现代化的教学与学生管理系统等。其部分先进的办学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工艺教育学院 职业教育 改革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对我国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剑祥 贾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简述了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的概念和类型,探讨了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不断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着重结合我国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社区学院 转学教育 高职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内涵、机理与模式构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修平 王崟羽 陈子尧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有望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出海保驾护航,文章旨在回答AIGC何以及如何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首先,笔者明确了“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原...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有望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出海保驾护航,文章旨在回答AIGC何以及如何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首先,笔者明确了“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目标与任务,厘清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提量、增质与人机共生的基本内涵;其次,基于S-O-R模型构建人机共生“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机理,将“人机共生”核心机制贯穿于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四个阶段;进一步提出基于AIGC的“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模式,融合资源需求规划、资源智能生成、资源质量审核与资源质量进化四个模块形成紧密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为人机协同“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创新方案。最后,文章提出模式运行的关键困境与突破进路,旨在为AIGC赋能的“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可持续运行提供有效支撑,更为“中文+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中文+职业教育” 资源建设 智能生成 质量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职院校的“双主体”校企合作研究——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胜 周志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13-18,共6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探讨了基于高职院校的"双主体"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基于高职院校的"...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探讨了基于高职院校的"双主体"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基于高职院校的"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其明显的实践成效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责制视角下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妍 郄海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5,共5页
美国社区学院在联邦统筹、各州分权自理的管理体制下,通过对教育结果与学生学习成果的问责,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问责评价过程中,联邦政府制定政策法案,州政府确定绩效目标,社区学院自愿加入问责行动,企业与社区提供... 美国社区学院在联邦统筹、各州分权自理的管理体制下,通过对教育结果与学生学习成果的问责,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问责评价过程中,联邦政府制定政策法案,州政府确定绩效目标,社区学院自愿加入问责行动,企业与社区提供支持并参与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活动由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实施。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质量评价主体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我国应正确定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问责主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将重心从院校工作水平评价转移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学院 教育质量评价 问责制 教育质量相关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