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微孔高速钻削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国柱 王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7-70,共4页
针对精密微孔加工难度大、质量难保证的特点,提出微孔加工质量控制模型,分别从操作人员、机床、生产物料、加工环境、品质测量等5个方面入手,对如何保证精密微孔的加工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加工案例,从项目实施流程、工艺规范、软件... 针对精密微孔加工难度大、质量难保证的特点,提出微孔加工质量控制模型,分别从操作人员、机床、生产物料、加工环境、品质测量等5个方面入手,对如何保证精密微孔的加工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加工案例,从项目实施流程、工艺规范、软件端工艺设计、切削温度控制等方面验证了该高速钻削加工方案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精密微孔生产制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微孔加工 质量控制模型 高速钻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加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张敏 胡高峰 +2 位作者 辛文东 周声明 卢颜杰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6期172-178,共7页
镍基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会表现出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加工硬化严重以及加工精度低等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切削参数、新型切削液技术和切削刀具类型对于切削... 镍基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会表现出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加工硬化严重以及加工精度低等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切削参数、新型切削液技术和切削刀具类型对于切削加工工艺的影响,简要阐述了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的研究现状,且总结了超声振动切削加工对镍基高温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最后对镍基高温合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切削加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加工工艺 切削刀具 表面完整性 超声振动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塑性辅助加工的应用及发展综述
3
作者 卢颜杰 胡高峰 +3 位作者 辛文东 周声明 张敏 逯俊体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1-25,共15页
电塑性辅助加工技术作为新型材料加工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系统阐述了电塑性辅助加工的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理论基础方面,从纯电塑效应、焦耳热效应、集肤效应和磁压缩效应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应... 电塑性辅助加工技术作为新型材料加工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系统阐述了电塑性辅助加工的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理论基础方面,从纯电塑效应、焦耳热效应、集肤效应和磁压缩效应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应用领域方面,涵盖了金属拉拔、轧制、车削、焊接、弯曲等加工工艺,展示了其在降低拔制力、提高材料塑性、减少板带边裂、提高表面质量、减小切削力等方面的作用。总之,电塑性辅助加工技术为材料加工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Electropulse-assist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s a novel material processing method,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pplication fields,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of electropulse-assisted processing.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discussion covers four aspects: pure electropulse effects, Joule heating effects, skin effects, and magnetic compression effects. In the application domain, it includes 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metal drawing, rolling, turning, welding, and bending, demonstrating its roles in reducing drawing force, improving material plasticity, minimizing edge cracking in strips, enhancing surface quality, and decreasing cutting forces. In summary, electropulse-assist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fers a new direction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塑性辅助加工 机械加工 电塑性切削 多能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高速切削切屑形成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9
4
作者 蔡玉俊 段春争 +1 位作者 李园园 王敏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3-696,共4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以及断裂准则模拟高速切削淬硬钢锯齿状切屑形态,并讨论刀具前角和锯齿状切屑形态对切削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是一致的,文中介绍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模拟并预测...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以及断裂准则模拟高速切削淬硬钢锯齿状切屑形态,并讨论刀具前角和锯齿状切屑形态对切削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是一致的,文中介绍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模拟并预测高速切削淬硬钢时的切屑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切削 有限元模拟 锯齿状切屑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切削30CrNi3MoV淬硬钢切屑形成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玉俊 段春争 +1 位作者 王敏杰 李国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7-390,共4页
通过30CrNi3MoV淬硬钢的高速切削试验,观察和测量不同切削条件下切屑形态的演变过程、锯齿状切屑形成的临界切削条件、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和刀具前角是影响切屑形态和切削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在某一临界切削速度下... 通过30CrNi3MoV淬硬钢的高速切削试验,观察和测量不同切削条件下切屑形态的演变过程、锯齿状切屑形成的临界切削条件、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和刀具前角是影响切屑形态和切削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在某一临界切削速度下,切屑形态由带状屑转变为锯齿状切屑,随着刀具前角由正前角逐渐变为负前角,临界切削速度明显减小,当锯齿状切屑形成时,切削力大幅度降低。使用金属切削过程中绝热剪切临界切削条件判据对锯齿状切屑形成临界切削速度预测的结果表明,锯齿状切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主剪切区内发生周期性的绝热剪切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切削 切屑形成机理 锯齿状切屑 绝热剪切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切削淬硬45钢绝热剪切临界条件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国和 王敏杰 段春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8-524,共7页
进行了3种硬度淬硬45钢的正交切削实验,通过金相观测研究了切削条件对第一变形区绝热剪切的影响,得到了淬硬45钢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条件,并分析了平均切削力和切屑变形.结果表明:淬硬45钢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速度随着切... 进行了3种硬度淬硬45钢的正交切削实验,通过金相观测研究了切削条件对第一变形区绝热剪切的影响,得到了淬硬45钢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条件,并分析了平均切削力和切屑变形.结果表明:淬硬45钢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速度随着切削厚度的减小或刀具前角的增大而增大.材料硬度越高,临界切削速度越小.在绝热剪切发生时,平均切削力不发生突变.在绝热剪切发生之前,带状切屑的变形系数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切削 绝热剪切 临界条件 平均切削力 变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齿轮高速干切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和 戚厚军 蔡玉俊 《工具技术》 2013年第2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螺旋锥齿轮高速干切削的定义、优势,以及机床、刀具、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对螺旋锥齿轮高速干切削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高速干切削 机床 刀具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材料超精密切削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占杰 宫虎 +2 位作者 靳刚 卢振丰 陈达任 《工具技术》 2018年第7期10-16,共7页
碳钢材料作为应用最广的工程材料,以成本低廉、应用广泛而倍受超精密加工领域的重视。然而碳钢材料在超精密切削过程中会导致金刚石刀具严重磨损,被认为是金刚石不可切削材料。本文首先对金刚石刀具磨损机理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其次分... 碳钢材料作为应用最广的工程材料,以成本低廉、应用广泛而倍受超精密加工领域的重视。然而碳钢材料在超精密切削过程中会导致金刚石刀具严重磨损,被认为是金刚石不可切削材料。本文首先对金刚石刀具磨损机理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其次分别从加工工艺、刀具、工件材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改善等四个方面对各种解决方法进行分类述评和比较分析,并对最有前景的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元素金属(元素周期表第Ⅳ-Ⅷ族过渡元素Nb、Co、Mn、Ni、Cr、Ti等及其合金)的超精密切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材料 超精密切削 金刚石刀具 磨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参数对锡铋合金切削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占杰 陈达任 +2 位作者 安庆龙 靳刚 卢振丰 《工具技术》 2019年第7期27-30,共4页
针对锡铋合金材料熔点低、切削加工性不明的问题,采用红外测温仪研究了干式高速铣削参数对锡铋合金工件切削温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规划,用直观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铣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 针对锡铋合金材料熔点低、切削加工性不明的问题,采用红外测温仪研究了干式高速铣削参数对锡铋合金工件切削温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规划,用直观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铣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切削深度、进给量、主轴转速、行间距;对锡铋合金进行高速铣削时,切削温度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而降低,行间距对切削温度基本无影响;得出了最优铣削参数组合,当主轴转速为9000r/min、进给量为150mm/min、切削深度为0.6mm、行间距为0.4mm时,切削温度最低;对锡铋合金进行干式高速铣削过程中刀具无明显磨损,在试验范围内未发现锡铋合金加工表面有熔化现象,锡铋合金属于易切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锡铋合金 切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相对性指标初探
10
作者 刘苹 贾海利 +1 位作者 赵巍 何永利 《机械管理开发》 2010年第3期25-25,27,共2页
针对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问题,提出了相对切削力的概念,在相同加工条件下,用以比较不同工件材料切削力的大小。通过试验测量出一组切削力数据,计算出加工几种常用材料时的相对切削力,并对其切削加工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相对切削力 切削加工性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力学——基于光谱分析的实验力学新方法研究
11
作者 仇巍 孙容 +7 位作者 仓钰 王怀文 孙翠茹 李秋 孙铭媛 邢华丹 曲传咏 富东慧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9-559,共31页
以光谱为探测手段和分析技术的光谱力学已成为实验力学领域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分支。相比光测技术,光谱技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维度,且通常兼具无损伤、非接触、高测试效率和高空间分辨等特点,适用于原位、在线的实验应力分析。近年来,... 以光谱为探测手段和分析技术的光谱力学已成为实验力学领域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分支。相比光测技术,光谱技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维度,且通常兼具无损伤、非接触、高测试效率和高空间分辨等特点,适用于原位、在线的实验应力分析。近年来,包括显微拉曼、荧光光谱、太赫兹波时域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还涌现出包括布里渊散射光谱、光学相干弹性成像、高光谱、反射光谱、二次谐波等新的光谱技术。本文首先对显微拉曼、荧光光谱、太赫兹波时域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这4类典型的光谱技术的力学表征基本原理、特点以及近期代表性成果进行简要论述,随后重点对5种最新发展的光谱力学技术的原理、优势、成果和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开展论述,最后通过横向对比,讨论了光谱力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本文旨在为从事力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实验研究方面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参考,希望通过这篇对光谱力学领域各方法的综述,让对光谱力学感兴趣的青年科研人员对本领域可以有系统性的全面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力学 布里渊散射光谱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 高光谱成像 反射光谱 二次谐波
原文传递
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算法研究
12
作者 贺琼义 贺琼丰 赵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DMC75VLinear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和Heidenhain iTNC530数控系统,提出一种后置处理算法,结合M128指令研究了刀具摆角B和工作台转角C的计算公式。利用编写的后置处理软件得到了不同零件的数控程序,已在该五轴加工中心上使用,从而验证了... 针对DMC75VLinear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和Heidenhain iTNC530数控系统,提出一种后置处理算法,结合M128指令研究了刀具摆角B和工作台转角C的计算公式。利用编写的后置处理软件得到了不同零件的数控程序,已在该五轴加工中心上使用,从而验证了本研究的后置处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加工 后置处理 HeidenhainiTNC530数控系统 M1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加工过程中金刚石线锯生命周期表面形貌及抗拉极限载荷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永明 黎振 李国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优化金刚石线锯多线切割加工蓝宝石晶片的工艺参数,通过加工实验,获得金刚石线锯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样本,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样本表面形貌;用拉伸试验机对样本抗拉极限载荷进行测试,得到样本的抗拉极限载荷,并对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实验... 为优化金刚石线锯多线切割加工蓝宝石晶片的工艺参数,通过加工实验,获得金刚石线锯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样本,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样本表面形貌;用拉伸试验机对样本抗拉极限载荷进行测试,得到样本的抗拉极限载荷,并对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磨粒在生命周期内,经历包覆磨损、显露、碎裂、脱落的过程;磨粒碎裂是导致脱落的主要原因;生命周期内,金刚石线锯抗拉极限并没有随着线磨损、金刚石颗粒掉落而降低;断口分为裂纹扩展区、瞬断区、电镀层区,且电镀层区与瞬断区发生分离。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线锯 蓝宝石 多线切割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反射镜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达任 李占杰 +2 位作者 靳刚 戚厚军 马苏常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1期159-163,共5页
金属反射镜已经成为光学系统主反射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金属反射镜的超精密加工已经成为当代科技前沿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对国内外金属反射镜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评述了单点金刚石车削、光学冷加工、复制法对面形精度和... 金属反射镜已经成为光学系统主反射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金属反射镜的超精密加工已经成为当代科技前沿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对国内外金属反射镜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评述了单点金刚石车削、光学冷加工、复制法对面形精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从材料方面研究了材料物理特性、工件表面镀层和快速冷凝制造合金对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这些加工方法分析对比优缺点,并对金属反射镜超精密加工的技术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反射镜 超精密加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类零件高速切削中切削力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延存 戚厚军 +1 位作者 靳刚 孟庆国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6期207-210,共4页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航空航天等领域薄壁类零部件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加工的关键技术,而切削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这一技术的关键物理量,直接影响工件的切削颤振、切削变形、加工效率、刀具磨损等物理参数,为了能更好地应用高速切...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航空航天等领域薄壁类零部件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加工的关键技术,而切削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这一技术的关键物理量,直接影响工件的切削颤振、切削变形、加工效率、刀具磨损等物理参数,为了能更好地应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解决薄壁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有必要针对切削力预报模型的研究做回顾分析。本文综述分析了切削力建模的相关文献,为掌握薄壁件切削加工机理,更深层次探究各因素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和进一步提高低刚度零件加工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切削 薄壁类零件 切削力模型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兼容机器人本体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6
作者 任召伟 姜杉 +1 位作者 戚厚军 阎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7-1012,共6页
选择3种核磁兼容非金属材料即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进行切削力试验和粗糙度测量,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的三维切削力和粗糙度R a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工所获切屑形状,运用有向图和矩阵(DAM)法对3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评价,结果... 选择3种核磁兼容非金属材料即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进行切削力试验和粗糙度测量,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的三维切削力和粗糙度R a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工所获切屑形状,运用有向图和矩阵(DAM)法对3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尼龙切削加工性最优,聚甲醛其次,聚丙烯最差,因此宜选择尼龙作为核磁兼容机器人本体制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核磁图像 机器人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切削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及其预测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肖 陈光军 +2 位作者 赵理想 轩文涛 于志威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8-109,共12页
刀具磨损不仅影响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而且频繁地换刀还会降低加工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通过研究刀具磨损机理,影响刀具磨损的因素以及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建模技术,为降低刀具磨损提供技术支持。对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及其预测... 刀具磨损不仅影响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而且频繁地换刀还会降低加工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通过研究刀具磨损机理,影响刀具磨损的因素以及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建模技术,为降低刀具磨损提供技术支持。对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及其预测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基于近年来刀具磨损机理研究进展,分别对几种主要刀具磨损机理的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重点论述了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刀具几何参数、刀具和工件材料特性及加工方法等因素对刀具磨损影响规律,总结分析了刀具磨损预测建模方法和形式。最后,结合制造业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指出降低刀具磨损的加工方法和刀具磨损预测建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预测建模技术 磨损机理 切削参数 刀具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刀具切削加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轩文涛 陈光军 +2 位作者 王建肖 赵理想 贾熊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4,共12页
刀面微织构改变了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状态,表面微织构刀具在切削中能够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刀具寿命和切削性能,研究表面微织构刀具的切削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表面微织构刀具切削加工技术进行综述,介绍了表面微织构刀具制备... 刀面微织构改变了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状态,表面微织构刀具在切削中能够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刀具寿命和切削性能,研究表面微织构刀具的切削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表面微织构刀具切削加工技术进行综述,介绍了表面微织构刀具制备方法以及表面微织构刀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梳理了表面微织构在不同刀具上的应用,对表面微织构刀具切削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刀具 切削加工技术 切削性能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浓度渐变的AlCrMoSiN刀具涂层调控及切削性能
19
作者 张蕊 刘艳梅 +3 位作者 朱建博 许梦娇 姜肃猛 王铁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0-2256,共17页
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Mo浓度渐变的AlCrMoSiN梯度涂层,利用XRD、SEM和TEM、纳米压痕仪、划痕仪、高温摩擦试验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沿涂层生长方向,随着Mo... 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Mo浓度渐变的AlCrMoSiN梯度涂层,利用XRD、SEM和TEM、纳米压痕仪、划痕仪、高温摩擦试验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沿涂层生长方向,随着Mo浓度渐变速率的增加,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临界载荷、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略有下降。当CrMo靶溅射功率从0.4 kW线性增至1.2 kW时,制备的AlCrMoSiN梯度涂层(涂层Ⅲ)硬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8 GPa和317.7 GPa,临界载荷约57.3 N,此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51和2.20×10^(−8) mm^(3)/(N·mm),涂层耐磨性能最佳。经干铣削淬硬模具钢(P20H)试验,AlCrMoSiN梯度涂层铣刀的使用寿命比AlCrSiN涂层铣刀提高24.1%,连续切削40 min时,其切削温度比AlCrSiN涂层铣刀低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MoSiN自润滑涂层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摩擦学行为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油槽结构对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性能影响研究
20
作者 焦宇泽 李栋 +2 位作者 戚厚军 奚浩然 邢侃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为提高数控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工作性能,以摩擦学和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有、无回油槽对静压主轴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有、无回油槽油膜流体仿真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实际工况参... 为提高数控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工作性能,以摩擦学和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有、无回油槽对静压主轴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有、无回油槽油膜流体仿真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实际工况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探究了有、无回油槽对油膜承载力、刚度、剪切力和轴套最大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然后,利用瞬态计算,分析了在10次冲程运动内有、无回油槽结构对静压主轴油膜黏性生热现象的影响,探究了相同工况下不同回油槽形状对油膜承载力与刚度的影响;最后,搭建了静压导轨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回油槽结构可以使油膜承载力和刚度提升约1.5倍,可小幅降低油膜黏性阻力,并使油膜平均温度保持稳定;在低偏心率时,无回油槽轴套相对有回油槽轴套变形量最大相差40%,高偏心率时则相反;偏心率较低时,回油槽形状对油膜刚度影响相对较大。该研究可为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结构参数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主轴 回油槽结构 黏性生热 流固耦合模型 油膜承载力 油膜刚度 轴套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