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锻炼对改善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的作用
1
作者 陈云乔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改善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94例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ICU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后入住ICU的47例患者作为康复组,其...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改善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94例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ICU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后入住ICU的47例患者作为康复组,其护理方法为早期康复锻炼,先入住ICU的4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拔管及ICU监护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心脏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心脏手术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锻炼 ICU心脏手术术后 呼吸机使用时间 心脏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采用ICU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彦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心胸外科行瓣膜置换术的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心胸外科行瓣膜置换术的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ICU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较对照组降低,其护理后的SAS评分[(40.37±5.46)分]、SDS评分[(40.19±5.22)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护理后的躯体功能评分[(87.47±8.29)分]、心理健康评分[(86.89±8.21)分]、生活环境评分[(87.16±8.24)分]、社会关系评分[(85.46±8.45)分]均较对照组高,其护理满意度(95.00%)也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CU护理可有效减少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减轻其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重返ICU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
作者 曹玉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药物监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成人心脏手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发生原因,根据其原因制定相...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药物监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成人心脏手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发生原因,根据其原因制定相应的监护对策。结果本组20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及具体原因分析,低氧血症患者8例,重度低排血量综合征患者6例(心功能不全导致4例,心包填塞导致1例,心脏骤停导致1例),活动性出血患者2例,神志改变患者4例。结论成人心脏术患者术后面临着低氧血症、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活动性出血等诸多危险因素,予以规范、精心护理及药学监护,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处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再次转入 ICU 原因分析 护理 监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CABG的影响
4
作者 孟媛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 目的分析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CABG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分[(57.31±6.35)分vs.(68.23±5.34)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39.65±3.92)分vs.(44.90±3.65)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40.46±3.48)分vs.(45.63±3.1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CABG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该护理方案在临床中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全方位护理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血液保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民新 简锴陶 +4 位作者 郭志刚 王联群 李培军 韩建阁 蔡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估抗纤溶药物包括抑肽酶、6-氨基已酸和氨甲环酸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70例OPCAB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半量抑肽酶(负荷剂量1×106kIU,术中5×105kIU/h维持),氨甲环酸(负荷剂量0.75g... 目的:评估抗纤溶药物包括抑肽酶、6-氨基已酸和氨甲环酸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70例OPCAB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半量抑肽酶(负荷剂量1×106kIU,术中5×105kIU/h维持),氨甲环酸(负荷剂量0.75g,术中250mg/h维持),6-氨基已酸(负荷剂量3.5g,术中1.5g/h维持)或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情况、D-二聚体以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抑肽酶组、6-氨基已酸组和氨甲环酸组术后即刻及术后2h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均受到明显抑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抑肽酶组术后2,6,24h及氨甲环酸组术后6,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氨基已酸组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早期临床结果相近。结论:初步证实在OPCAB应用抗纤溶药物是安全的。抑肽酶和氨甲环酸能有效地抑制纤溶亢进并减少术后出血量。6-氨基已酸可抑制术后纤溶亢进,但不能减少术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氨甲环酸 6-氨基已酸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史媛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1例,对...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分别用SCL-90和SF-36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总分、阳性项目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分、阳性项目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坤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析在为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延续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研究选取我院实施延续护理前后收治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78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延续护理实施前后时间将患者分为延续组(... 目的探析在为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延续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研究选取我院实施延续护理前后收治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78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延续护理实施前后时间将患者分为延续组(入院时间:2019年1—12月,例数:39例,护理方法:延续护理)与对比组(入院时间:2018年1—12月,例数:39例,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结果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延续组患者心理状况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其康复情况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来说,在手术后为其提供延续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护理与照顾的能力,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心脏搭桥术后护理方案予以广泛的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心脏搭桥 常规护理 心理状况 康复情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职业生涯状况与工作嵌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宝凤 崔萌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职业生涯及工作嵌入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嵌入量表及职业生涯状况量表对10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生涯状况总分为(77.17±15.37)分,工作嵌入总分为(72.51±15.76)分,...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职业生涯及工作嵌入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嵌入量表及职业生涯状况量表对10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生涯状况总分为(77.17±15.37)分,工作嵌入总分为(72.51±15.76)分,二者呈正相关(r=0.838,P<0.0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及工作嵌入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士的工作嵌入水平改善其职业生涯状况,保障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职业生涯状况 工作嵌入 职业满意度 留职意愿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彤彤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在为呼吸窘迫患儿实施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随机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呼吸机治疗的呼吸窘迫患儿48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24例患儿作为试验组,给予... 目的分析在为呼吸窘迫患儿实施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随机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呼吸机治疗的呼吸窘迫患儿48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24例患儿作为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另外24例患儿作为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结果试验组患儿与对比组患儿相比,在并发症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作为接受呼吸机治疗呼吸窘迫患儿的护理方法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家长满意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呼吸窘迫 呼吸机 常规护理 并发症 呼吸机使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CABG围手术期内行IABP辅助治疗的护理
10
作者 孙鑫 徐丽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IABP是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IABP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的机械循环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ABG围手术期 IABP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科ICU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评价
11
作者 曹一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8-0141,共4页
主要围绕外科ICU患者机械通气护理工作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从心外科ICU病人中挑选两百一十四名病人当作本次研究对象,综合本次研究的内容以及目标将所有的病人划分为两个小组,为了保证研究的效果,为两组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 主要围绕外科ICU患者机械通气护理工作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从心外科ICU病人中挑选两百一十四名病人当作本次研究对象,综合本次研究的内容以及目标将所有的病人划分为两个小组,为了保证研究的效果,为两组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为对照组内病人沿用传统护理模式,而对于研究组内病人在原有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将机械通气护理模式加以良好的运用。在为所有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护理服务之后,选择多个指标来完成两组病人的对比研究工作。结果 结合所获取的信息数据来看,在病人享受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之后,研究组内病人的各方面情况相对于对照组内病人的表现更好。结论 合理的将机械通气护理方法运用到心外科ICU病人的临床护理环节之中,对于促进病人的身体恢复效果的提升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并且也从根本上预防各类并发症情况的出现,在实践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ICU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立芝 邢迎红 +4 位作者 吴雪 齐玉娟 常青 卢金玲 李冠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947-3948,3951,共3页
目的了解胸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科室分布,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专职人员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及临床检验系统(LIS)对2012-2013年住院患者实施前瞻及动态的综合性监测,统一由临床医师填... 目的了解胸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科室分布,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专职人员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及临床检验系统(LIS)对2012-2013年住院患者实施前瞻及动态的综合性监测,统一由临床医师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结果 2012-2013年共监测住院患者39 808例,发生医院感染1 021例,感染率为2.56%,送检865例,送检率为84.72%,漏报197例,漏报率19.29%;感染率、送检率及漏报率最高的科室均为心脏外科;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其次是血流、上呼吸道、手术切口部位及泌尿道;2012-2013年医院感染病例中共检出病原菌7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93%,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15.66%、11.41%;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及伤口分泌物。结论通过综合性监测,可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针对重点科室感染高发部位进行目标性监测,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医院 医院感染 综合监测
原文传递
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徐丽娜 李亚芳 法天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的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降低倒班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文版(CTI-11)、匹兹...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的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降低倒班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文版(CTI-1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天津市22家三级甲等医院491名倒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CTI-11量表中,491名护士的灵活性/刚性分量表得分为(10.64±4.14)分,困倦/活力分量表得分为(17.67±4.80)分;PSQI量表得分为(7.47±3.66)分;MBI-GS量表总得分为(51.14±15.11)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灵活性/刚性、困倦/活力、睡眠质量是倒班护士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t值为7.415、-5.281、7.153,P<0.01);灵活性/刚性、困倦/活力、睡眠质量是倒班护士人格解体的影响因素(t值为4.828、-4.079、4.959,P<0.01);灵活性/刚性是倒班护士成就感低的影响因素(t值为-3.887,P<0.01)。结论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倒班护士职业倦怠处于较高水平,昼夜节律类型、睡眠质量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护士昼夜节律特点合理调整班次安排,使人员配置更加合理,通过指导护士根据自身睡眠特点采取多种技巧改善自身睡眠质量,减少倒班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班 护士 昼夜节律 睡眠 职业倦怠
原文传递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祥怡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20期3283-3285,3324,共4页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监...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监护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撤机时间、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撤机时间为(40.52±15.65) h,低于对照组的(60.52±8.6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3%、8.51%均低于对照组的17.0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中应用效果显著,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理风险管理 低体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术后监护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在ICU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烨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0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ICU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对照...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ICU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3;P=0.033);研究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时间为第(8.26±2.09)天,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时间为第(5.09±1.97)天,研究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42)。结论对ICU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减轻压力性损伤的程度,延缓压力性损伤的出现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ICU 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压力性损伤
原文传递
HFNC联合综合护理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娜 《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在为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联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治... 目的分析在为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联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的不同实现患者的分组,其中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后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加用HFNC。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循环氧合指标水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舒适度。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各项循环氧合指标水平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舒适度评分为(91.23±4.15)分,高于对照组的(84.21±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来说,HFNC联合综合护理的运用既可以改善患者的循环氧合指标,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综合护理 呼吸衰竭低氧血症 不良事件 循环氧合指标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王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6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以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良好护理干预,以更好促进患者手术康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20年2月—2023年5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目的观察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以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良好护理干预,以更好促进患者手术康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20年2月—2023年5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面对态度的认知功能状态评分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面对态度、认知策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面对态度、认知策略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护理满意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6、5.0310,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干预后认知功能状态佳,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心脏外科手术 认知功能状态 并发症 护理满意率
原文传递
系统性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18
作者 赵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分析在为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提供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系统性护理在其围术期护理中所获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CHD治疗的患儿58例为研究的对象,将患儿接受手术治疗中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在为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提供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系统性护理在其围术期护理中所获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CHD治疗的患儿58例为研究的对象,将患儿接受手术治疗中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方法为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呼吸困难评分、生理健康评分、心功能指标、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呼吸困难、生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呼吸困难、生理健康评分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辅助、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HD患儿来说系统性护理是相对较为理想的一种围术期护理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护理效果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护理 呼吸机辅助时间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心脏搭桥的作用
19
作者 李祯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1期185-187,共3页
目的 延续性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0例心脏搭桥患者为观察目标,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 目的 延续性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0例心脏搭桥患者为观察目标,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联合森田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运用HAMA、HAMD评分评估心理状况。使用WHOQOL-BREF评价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为(8.25±1.31)分、(7.32±1.11)分,优于对照组的(10.45±1.56)分、(9.67±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89、7.613,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评分为(74.35±4.29)分、(80.68±3.42)分、(79.58±5.43)分、(83.35±4.66)分,优于对照组的(71.16±3.28)分、(75.43±2.67)分、(74.28±4.36)分、(78.17±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5、7.118、4.503、5.193,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且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搭桥术 延续性护理 负性情绪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心脏外科术后CRBSI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史媛 李会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3-650,共8页
目的 分析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 682例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人群(1 341例)、验证人群... 目的 分析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 682例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人群(1 341例)、验证人群(1 341例)。统计训练人群、验证人群CRBSI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CRBSI患者临床资料,在训练人群中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外科术后CRBSI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在验证人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DCA)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人群与验证人群CRBSI发生率比较(2.46%vs. 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人群、验证人群中,发生与未发生CRBSI患者年龄、术前APACHEⅡ评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白细胞数目、置管时间、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明显,且上述因素均为心脏外科术后CRBS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术前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血清PCT、hs-CRP水平与心脏外科术后CRBSI的发生呈正相关,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白细胞数目与心脏外科术后CRBSI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根据Nomogram预测模型获得患者发生CRBSI的概率,验证人群中Nomogram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961,从DCA观察到该模型预测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CRBSI受年龄、术前APACHEⅡ评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白细胞数目、置管时间、血清PCT、hs-CRP等影响,联合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对预防术后CRBSI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心脏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Nomogram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