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环境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等待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颖超 高萍 +2 位作者 邓倩 张毅 李荃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1期1275-1281,共7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等待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入院的84例患者,患者均需要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时手术室的环境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其...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等待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入院的84例患者,患者均需要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时手术室的环境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其接受手术治疗时手术室环境未改造升级;观察组42例患者,其接受手术治疗时手术室环境已改造升级。对比两组应激反应(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情绪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满意度。结果T_(1)时刻,两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43.48±4.59)pg/L、(268.48±13.55)ng/L]大于观察组[(38.15±5.28)pg/L、(240.15±12.48)n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7、9.967,P<0.05)。T_(1)时刻,两组HAMD、HAMA评分均升高,对照组水平[(22.84±3.26)(24.03±3.47)分]大于观察组[(19.75±3.73)(20.76±3.3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4.387,P<0.05)。T_(1)时刻,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129.34±7.25)mmHg、(94.25±6.62)mmHg、(88.58±3.27)次/分]大于观察组[(117.62±8.13)mmHg、(85.63±5.38)mmHg、(82.16±3.66)次/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6.973、6.549,8.477,P<0.05)。术后5 d,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7.62%vs 85.71%,χ^(2)=3.896,P=0.048)。结论手术室环境改造升级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等待期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等待期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等待期血压、心率上升幅度,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环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等待期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体位性神经损伤的防治及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莉蓉 王耀芝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室 体位性神经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莉蓉 王耀芝 王蓓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4期978-979,共2页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手术室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行为的重要法律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手术室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行为的重要法律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制度日趋完善。护理工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为更好地适应医疗形式,护理人员应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职业风险,从而既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也保护自己。笔者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风险 手术室护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背景音乐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振兰 唐明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室 音乐疗法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 被引量:38
5
作者 杨志红 刘婷婷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1期1983-1984,共2页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工作
6
作者 朱建丽 谢立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多、手术难度大 ,因此 ,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较高。本文总结了 15 1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工作 ,即 :手术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器械护士熟悉病情、了解手术步骤 ,主动配合 ,动作敏捷准确 ;巡回护士要随...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多、手术难度大 ,因此 ,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较高。本文总结了 15 1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工作 ,即 :手术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器械护士熟悉病情、了解手术步骤 ,主动配合 ,动作敏捷准确 ;巡回护士要随时了解手术进展 ,保持各管道的通畅 ,准确记录出入量 ,监督各级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责任护士做好手术后的随访工作并加强术后健康宣教。通过总结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手术 护理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体会
7
作者 刘婷婷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落实,提高手术安全与术前访视工作的质量。方法将10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500例(采用术前访视模式),对照两组患者入室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末梢血氧水...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落实,提高手术安全与术前访视工作的质量。方法将10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500例(采用术前访视模式),对照两组患者入室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末梢血氧水平、围手术期内焦虑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末梢血氧水平比较(t=5.65、6.12、4.5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焦虑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χ2=5.66、6.1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访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提高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访视 手术室 护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舒缓减压法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干预作用
8
作者 陈婷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缓减压法对老年手术患者血压、心律、焦虑及疼痛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未进行手术室舒缓减压法);观察组50例(行手术室舒缓减压法)。对照两组干预后血压、心律水平变化及术后焦虑、疼...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缓减压法对老年手术患者血压、心律、焦虑及疼痛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未进行手术室舒缓减压法);观察组50例(行手术室舒缓减压法)。对照两组干预后血压、心律水平变化及术后焦虑、疼痛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心律水平变化比较(t=4.56、5.1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干预后术后焦虑、疼痛水平变比较(t=4.55,4.6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室舒缓减压法能有效缓解老年手术患者焦虑程度、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控制疼痛推荐其成为老年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舒缓减压 老年患者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在职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9
作者 唐明霞 《中华护理教育》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报告了对21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在职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在在职学历教育方面,大力倡导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在职继续教育方面,充分利用晨会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并开展读书报告会和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学习电脑知识,充分利... 报告了对21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在职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在在职学历教育方面,大力倡导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在职继续教育方面,充分利用晨会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并开展读书报告会和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学习电脑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职教育前后,本组在学历、技术职称、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论文发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教育 护理 继续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宋世金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63-664,共2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100例、整体护理组100例,对照2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术中差错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压疮发生率... 目的回顾性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100例、整体护理组100例,对照2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术中差错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术中差错发生率分别为(χ2=5.25、6.11、6.15、4.33,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有效应用整体护理可减少手术室护理的差错,杜绝术中护理失误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 护理 措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人文关怀联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11
作者 杜力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6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人文关怀联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进行手术诊治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1:1随机信封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 目的:探讨个性化人文关怀联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进行手术诊治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1:1随机信封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观察时间到术后7天,记录与判定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位安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7天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的14.3%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7天的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与对照组的18.4%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2组术后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术前1天(P<0.05),观察组术后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7天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9.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个性化人文关怀联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的应用能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缩短体位安置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还可降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人文关怀 手术室系统化护理 下肢骨折 压力性损伤 体位安置 凝血酶原时间
原文传递
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手术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陈慧慧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0期32-35,56,共5页
目的:探究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22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接受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22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接受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与对照组(n=39,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度、Ramsay镇静评分、术后氧化应激指标、术前及术后CD^(4+)、CD^(8+)水平差异,统计2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CD^(4+)、CD^(8+)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2组患者的CD^(4+)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现谱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1/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38%(6/39)(P<0.05);2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7天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评分(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开展优质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度,缓解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及炎症状态,同时还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围术期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手术室护理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状态 围术期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细节护理六步法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李伟男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8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六步法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采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六步法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采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六步法干预,观察与记录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相比对照组均较短(P<0.05);(2)2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压疮、便秘、静脉血栓、感染等)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1%vs14.6%)(P<0.05);(3)2组术后1天、3天及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4)2组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观察组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六步法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减少应激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六步法 股骨颈骨折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婷婷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2组中转开腹率、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2组中转开腹率、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中转开腹率、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t=5.21、4.45、5.22、6.11、X2=4.54,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术中冲洗液加温在骨科手术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萌萌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7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术中冲洗液加温在骨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9月-2022年5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电脑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PDCA组,51例)与对照组(传统组,51例)。所有...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术中冲洗液加温在骨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9月-2022年5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电脑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PDCA组,51例)与对照组(传统组,51例)。所有患者在围术期都给予术中冲洗液加温管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管理护理,观察与记录围术期低体温(Perioperative inadvertent hypothermia,PIH)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普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前10分钟、手术开始后1小时、手术结束后1小时的鼻咽温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都处于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手术开始后1小时、手术结束后1小时的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天周期内的低体温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的13.7%相比有明显降低(X^(2)=4.883,P=0.027)。观察组术后7天的感染、静脉血栓、空气栓塞、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17.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术中冲洗液加温在骨科手术的应用能维持患者的鼻咽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降低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术中冲洗液加温 骨科手术 围术期低体温 鼻咽温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运动、营养和心理三联预康复策略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
16
作者 杜玉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9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营养和心理三联预康复策略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运动、营养和心理三联预康复策略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营养和心理三联预康复策略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的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最后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SFI评分与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于预后观察组患者SFI评分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FI评分明显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于预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于预后2组患者IL-6、IL-1、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取运动、营养和心理三联预康复策略可提升患者康复水平,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升脊柱功能,进一步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轻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预康复策略 胸腰段脊柱骨折 围术期 炎症因子 脊柱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七家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接触化学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明霞 邢洁玲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0-601,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手术室内化学污染情况,为制定保护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家三级医院的手术室,以103名手术室护士为接触组,89名病房和临床科室护士为对照组,对全部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并测定所在工... 目的了解医院手术室内化学污染情况,为制定保护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家三级医院的手术室,以103名手术室护士为接触组,89名病房和临床科室护士为对照组,对全部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并测定所在工作环境空气中二甲苯、异丙醇、七氟烷的浓度。结果手术室护士气促、鼻炎、接触性皮炎、头痛、关节痛、记忆障碍、哮喘、脱发、月经失调、流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手术室空气中二甲苯、异丙醇、七氟烷的浓度分别为(1.8±0.3)、(7.7±0.8)和(35.9±8.9)mg/m^3,高于其他临床科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和麻醉气体对手术室内的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化学因素 健康危害
原文传递
某医院手术室内噪声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明霞 邢洁玲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365,共2页
噪声是医院手术室常见的环境污染,但其职业危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术室噪声主要来自高频电刀、电钻、电动吸引器、器械刷洗处理时使用的清洗机、高压水枪、气枪以及手术器械台的器械金属碰撞等。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工作人员头昏... 噪声是医院手术室常见的环境污染,但其职业危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术室噪声主要来自高频电刀、电钻、电动吸引器、器械刷洗处理时使用的清洗机、高压水枪、气枪以及手术器械台的器械金属碰撞等。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工作人员头昏、耳鸣、失眠、烦躁以及眩晕、注意力涣散等症状,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人的情绪都可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手术室 噪声污染 手术室内 手术器械台 调查 电动吸引器 环境污染 职业危害
原文传递
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器械准备质量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佳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管理实施对手术室器械准备质量的影响,探究有效提升手术室器械管理质量的方法。方法研究纳入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2年1—7月收治的93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器械细节护理管理;将2021年4—12月收治的93例手术...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管理实施对手术室器械准备质量的影响,探究有效提升手术室器械管理质量的方法。方法研究纳入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2年1—7月收治的93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器械细节护理管理;将2021年4—12月收治的93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器械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并比较两组手术器械管理质量(器械分类、数量完善度、器械回收率、使用性能、交接步骤)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管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器械的准备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该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手术室器械准备质量,降低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提升患者的干预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器械准备质量 细节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 手术器械管理质量
原文传递
培养手术室实习生防范护理纠纷的方法浅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唐明霞 朱建丽 +1 位作者 王跃芝 王蓓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培养 手术室 实习生 防范 护理纠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