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32靶向作用SOX4/E-cadherin信号通路逆转PC-9细胞株吉非替尼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牛文惠 李成龙 +1 位作者 刘辉 朱争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6-512,共7页
目的 探讨miR-132靶向SOX4/E-cadherin信号通路对PC-9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吉非替尼长期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PC-9/GR耐药细胞株,MTT法验证其耐药性。将miR-132模拟物(mimics)或空质粒转染至PC-9/GR... 目的 探讨miR-132靶向SOX4/E-cadherin信号通路对PC-9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吉非替尼长期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PC-9/GR耐药细胞株,MTT法验证其耐药性。将miR-132模拟物(mimics)或空质粒转染至PC-9/GR细胞作为miR-132组和NC组,另设未处理PC-9/GR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Annexin V/PI双染法、划痕实验检测吉非替尼对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32和SOX4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OX4与miR-132的靶向关系。将miR-132组PC-9/GR细胞分别转染过表达SOX4质粒和空质粒为miR-132+SOX4组和miR-132-NC组,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成功建立PC-9/GR耐药细胞株,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对PC-9/GR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PC-9细胞。PC-9和PC-9/GR的IC50分别为157.7nmol/L和917.9nmol/L。PC-9/GR的耐药指数(RI)为5.82。PC-9/GR细胞miR-13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C-9细胞(P<0.05),转染miR-132mimics后,miR-132组miR-13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9/GR组和NC组(P<0.05)。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对miR-132组的增殖抑制率高于PC-9/GR组和NC组(P<0.05)。miR-132组IC50为357.6nmol/L。357.6nmol/L吉非替尼作用于miR-132组24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和细胞愈合率分别为(23.14±2.23)%、(13.44±1.81)%,与PC-9/GR组和N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OX4可能是miR-132的下游靶基因。miR-132组PC-9/GR细胞SOX4mRNA表达水平低于PC-9/GR组和NC组(P<0.05)。miR-132+SOX4组SOX4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miR-132组和miR-132-NC组(P<0.05);而E-cadherin则相反(P<0.05)。结论 上调miR-132可抑制SOX4水平进而诱导EMT发生,从而逆转PC-9/GR细胞株对吉非替尼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132 吉非替尼 SOX4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组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贾艳会 刘东 +2 位作者 刘怀平 张健东 刘树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8-931,共4页
目的确立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症患者诊断的最佳生物标志物组合。方法前瞻性分析18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老年患者。于入院时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等指标,观察患者的... 目的确立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症患者诊断的最佳生物标志物组合。方法前瞻性分析18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老年患者。于入院时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等指标,观察患者的疾病进展,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6例)和非脓毒症组(125例);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诊断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生物标志物组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组合和各生物标志物单独使用时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PCT、CRP、PA和Ne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PCT、CRP和PA是预测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将PCT、CRP和PA等3种生物标志物组合用于诊断脓毒症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高于PCT、CRP和PA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831、0.757和0.722;且标志物组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单独使用时均有所提高。结论 PCT、CRP和PA三种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老年人脓毒症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硬化继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凤美 刘树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9期1346-1348,共3页
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伴随多器官受累,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脾亢、腹水、急性肾损伤(AKI)等。其中,AKI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AKI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5,这类病人往往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因... 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伴随多器官受累,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脾亢、腹水、急性肾损伤(AKI)等。其中,AKI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AKI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5,这类病人往往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对肝硬化患者及时防治并对肾功能损伤程度早期评估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指标如尿素(BUN)和肌酐(CERA)对该类患者没有很好的提示意义。研究显示,胱抑素C(Cys-C)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是体内两种受到干扰因素较少,能够反应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1-2]。本文通过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β2-MG水平,探讨其在肝硬化继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胱抑素C 多器官受累 血清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伤 早期评估 上消化道出血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源性干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 朱争艳 杜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人类胎盘源性干细胞(hPDSCs)是干细胞的混合群。再生医学已将其用于某些功能衰竭和损伤器官的细胞再生、抗细胞凋亡、抗炎,抗肿瘤和细胞功能恢复研究。目前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明:胎盘问充质干细胞(PDMSCs)可以在体外分化为肝细胞... 人类胎盘源性干细胞(hPDSCs)是干细胞的混合群。再生医学已将其用于某些功能衰竭和损伤器官的细胞再生、抗细胞凋亡、抗炎,抗肿瘤和细胞功能恢复研究。目前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明:胎盘问充质干细胞(PDMSCs)可以在体外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并于体内外促进干细胞增生和抗肝细胞凋亡,在动物肝损伤模型抑制肝纤维化。本文就胎盘干细胞的来源、分类、生物学特性以及胎盘干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治疗研究做一综述,以便为进一步探讨胎盘源性干细胞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源性干细胞 胎盘问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 再生 凋亡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耐药后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欠佳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珍萍 韩涛 +5 位作者 高英堂 李莹 刘彤 景丽 刘磊 杜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8-501,共4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后单用或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应答欠佳患者HBV耐药变异模式. 方法收集15例LAM耐药后采用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患者的血清,对HBV聚合酶逆转录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测序,分析与耐药相关...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后单用或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应答欠佳患者HBV耐药变异模式. 方法收集15例LAM耐药后采用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患者的血清,对HBV聚合酶逆转录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测序,分析与耐药相关的变异模式.组间HBV DNA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单用ADV组检测出A181T+N236T、A181V和A181T 等模式的ADV耐药变异,而联合治疗组中主要检测出M204V+L180M、M204V+L180M+L229V、M204I+L80I和M204V+L180M+V207I等LAM耐药变异模式.另外,在联合治疗组的3份血清中,20%的克隆上同时出现对LAM和恩替卡韦耐药的变异,分别为M204I+L80I+T184I(2/10)、M204V+L180M+T184S(2/10)和M204V+L180M+G173L+S202G(2/10).两组中各有1份未检测出已知耐药变异的血清,在它们的测序结果中发现所有克隆均出现1269L变异,且其中单用组中所有克隆均出现P109S变异.联合治疗组和单用ADV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3.86±0.85)log10拷贝/ml和(5.71±0.94)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7,P〈0.01).结论 LAM耐药后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的患者中,单用ADV治疗容易筛选出A181T+N236T和A181V/T等ADV耐药变异模式,而联合ADV治疗组仍以M204V+L180M、M204V+L180M+L229V、M204I+L80I和M204V+L180M+V207I等LAM耐药变异模式为主.联合治疗时由于LAM的持续使用可选择出恩替卡韦耐药变异模式T184I/S和S202G;对于部分患者,1269L和P109S变异可能影响ADV治疗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耐药
原文传递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致皮肤过敏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琳 苏九妹 +1 位作者 高军 刘金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4期441-441,共1页
患者女,46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0d,于2014年5月1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无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左眼视盘正常,血管走... 患者女,46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0d,于2014年5月1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无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左眼视盘正常,血管走形正常,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反光不清。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科B超检查双眼玻璃体混浊。考虑左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于5月20日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造影前血压为90/50mmgH,在左手腕部做荧光素钠皮试,皮丘直径大小约为8mm观察30min后,未见不良反应,行常规造影检查。造影剂规格为500mg/5mL(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先拍摄双眼的无赤光眼底片,于3~5s内自肘静脉快速推注荧光素钠5mL,同时启动计时器并交替进行双眼的拍摄,拍摄持续约10min,拍摄过程中患者无不良反应。做完检查后观察30min,患者无不适症状。该患者在做完造影后5d,开始出现全身瘙痒,皮肤划痕征阳性,左手腕部皮试处可见直径两厘米深紫红色风团。请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药物性皮炎,经治疗一周后,过敏症状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皮肤过敏 肝肾功能不全 眼部检查 荧光素钠 皮丘直径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