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
1
作者 高尚 顾宸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2-0175,共4页
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抢救,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宝坻医院择取60例患者,开展随机均等分组,n均=30,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急诊抢救护理),比较护理差异。结果 对急救时间、生命体征、血气水平、肺功能、... 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抢救,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宝坻医院择取60例患者,开展随机均等分组,n均=30,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急诊抢救护理),比较护理差异。结果 对急救时间、生命体征、血气水平、肺功能、并发症等条目比对,可知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急诊抢救护理的开展,可最大限度地提升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护理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顾宸铭 高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2020年5月到2023年8月为此次研究案例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急诊科室接收的6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案例。均遵循计算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研究。对照组...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2020年5月到2023年8月为此次研究案例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急诊科室接收的6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案例。均遵循计算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0例)一组实行急诊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30例)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护理模式,比较不同护理方式数据结果的差异表现。结果 通过所有的数据能够得到以下结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数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时间、通道停留时间、等待救治时间、入院确诊时间、疾病抢救时间)救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理状态中的焦虑、抑郁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神经功能分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结论 急性脑卒中病人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护理模式效果更加明显,利用缩短各环节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具有意义,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急性脑卒中 满意度 神经功能 救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3
作者 韩冰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875-876,共2页
目的:比较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西地兰和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有42例,记为胺碘酮组,使用西地兰治疗的有39例,记为西地兰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 目的:比较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西地兰和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有42例,记为胺碘酮组,使用西地兰治疗的有39例,记为西地兰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起效时间、窦性心律转复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A峰、E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峰均降低(P<0.05),胺碘酮组明显低于西地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峰、LVEF均升高(P<0.05),胺碘酮组明显高于西地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西地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转复率明显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出现率明显低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地兰相比,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起效更快,窦性心律转复率更高,副作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兰 胺碘酮 急诊危重症 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立彪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603-1605,共3页
目的: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哮喘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是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 目的: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哮喘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是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联合。比较两组哮喘发作减少时间、哮喘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用力呼气容积、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哮喘发作减少时间、哮喘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对于老年哮喘的治疗效果确切,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可更好改善呼气容积,加速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 茶碱控释片 急诊治疗 老年哮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鑫 曹福志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特就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总体研究时段中甄选出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行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依据SPSS 22.0软件生成的随机分组序列均分成组,每组60... 目的探究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特就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总体研究时段中甄选出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行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依据SPSS 22.0软件生成的随机分组序列均分成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联合运用绿色护理通道干预。评估比对两组对象急救处理时间、各项抢救相关指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对象急救反应时间(6.23±2.68)min与抢救总时间(45.32±6.22)min均较大程度短于对照组[(10.59±3.35)min、(62.72±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值:7.872/<0.001;12.836/<0.001);该组对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3.33%)、窒息发生率(1.67%)均低于对照组(13.33%、13.33%);抢救成功率(100%)则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值:3.927/0.048;-/0.032;-/0.027);且该组对象家属就护理质量满意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值:6.982/0.008)。结论相较于传统急诊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建立绿色护理通道进行干预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和患者窒息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创伤性休克 常规急救措施 绿色通道 MODS 窒息 抢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帅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中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本院接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患者,对比电脑随机分组法后,试验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差异性的护理干预后的结果。结果本次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中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本院接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患者,对比电脑随机分组法后,试验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差异性的护理干预后的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中其临床疗效记录为70.00%,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50%,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和试验组相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力衰竭患者,建议采用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满意率,及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最终优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护理措施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应用效果 护理方案 老年患者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彪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828-1830,共3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彩超监测指标、总有...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彩超监测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彩超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疗效和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相比西地兰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诊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凯旋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医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双盲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级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恢复正常心电图...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医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双盲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级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恢复正常心电图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投诉率。结果 试验组心功能级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恢复正常心电图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心功能和生命体征的改善,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投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抢救 急诊护理路径 实施效果 投诉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贾绍俊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165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为55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常规气管插管通气,B组患者接受喉罩...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165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为55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常规气管插管通气,B组患者接受喉罩联合气管插管通气,C组患者接受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通气,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水平变化及预后效果。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与C组患者的气道开放时间、呼吸、心搏及意识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与C组患者的pH与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A组,且C组各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与C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且C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显著优于B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喉罩 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 心肺复苏 血气指标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10
作者 海玉衡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急诊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0例,分组方式采取入院顺序,将先入院的6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入院的6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 目的分析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急诊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0例,分组方式采取入院顺序,将先入院的6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入院的6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总有效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均较高,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效果,减轻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使急诊护理水平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脑卒中 急性期 干预化护理方式 护理满意度 急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11
作者 杨志强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应急护理...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应急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其洗胃时间、洗胃液量与抢救时间更少,抢救成功率更高,上述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急护理干预对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可于临床之中予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有机磷中毒 应急护理干预 干预效果 洗胃时间 抢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药物治疗方式对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洪祥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临床分析保守药物治疗方式对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氛围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非布司他治疗,... 目的:临床分析保守药物治疗方式对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氛围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非布司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碳酸氢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关节疼痛度。结果: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UA、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清生化指标,减轻关节疼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非布司他 碳酸氢钠 疗效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旭东 金奕 +6 位作者 李淑兰 赵媛 田丽 李芃 郭曼 于跃 张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31期-,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可行性策略,为急诊科构建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急诊科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医务...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可行性策略,为急诊科构建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急诊科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医务人员工作敬业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总分为111~166(137.32±12.48)分,其中人际友好维度得分最高为(4.20±0.46)分,工作活力维度得分最低为(3.01±0.6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聘用方式、急诊工作年限是工作敬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51.3%的变异量。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酬薪待遇,加快急诊专科护士培养,关注职业发展需求可进一步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敬业度水平,提高急诊科医疗照护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工作敬业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肺动脉高压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振芬 陈志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0-112,126,共4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可由许多心、肺和肺血管疾病引起。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标准,若在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大于25mmHg。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hypertension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肺血管疾病 诊治 ARTERY 肺动脉平均压 静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云霞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内科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春凤 王轩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SP)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老年SP患者82例,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接受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SP)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老年SP患者82例,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接受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43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进程(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炎性病灶明显吸收时间)、病原菌清除情况、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66.67%(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炎性病灶明显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原菌清除率86.67%,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PC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SP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病原菌清除率,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重症肺炎 老年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病原菌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磺脲类药物无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春凤 王轩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磺脲类药物无效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磺脲类药物无效T2DM患者102例(2017年3月~2019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维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伏... 目的研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磺脲类药物无效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磺脲类药物无效T2DM患者102例(2017年3月~2019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维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6周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P<0.05);治疗16周后观察组FBG、2hPB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6周后观察组FIns、GL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磺脲类药物无效T2DM疗效显著,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FIns、GLP-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维格列汀 磺脲类药物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垫床预防危重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娜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5期672-673,共2页
①目的观察ICU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的效果。②方法将15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B组患者使用普通床,每2h为患者翻身;A组和C组则使用气垫床。A组气垫床不予以定时充放气,每2h为患者翻身;C组气垫床定时进行充放气,每4~6... ①目的观察ICU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的效果。②方法将15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B组患者使用普通床,每2h为患者翻身;A组和C组则使用气垫床。A组气垫床不予以定时充放气,每2h为患者翻身;C组气垫床定时进行充放气,每4~6h为患者翻身。③结果应用气垫床的A组患者,其皮肤潮湿感、皮肤第一期压疮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使用相同气垫床的A、C两组患者,在翻身间隔和使用方法不同条件下,其皮肤潮湿感、皮肤第一期压疮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 ICU危重患者应用气垫床能有效地预防压疮,可提明显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危重患者 气垫床 预防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与脑梗塞关系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振芬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2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及112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数目、颈动脉内径)及血脂水平(胆固醇、甘油三脂...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2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及112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数目、颈动脉内径)及血脂水平(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部位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其次为颈总动脉交叉处,斑块数目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05),明显较对照组多,观察组的颈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与脑梗塞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脑梗塞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静脉血栓的CT、MRI及MRV临床影像特点
20
作者 何振芬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0期1188-1190,共3页
脑深静脉是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主要部位,具有较高的伤残率和病死率,因此临床应对其进行早期明确诊断.目前对脑深静脉血栓进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本研究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50例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 脑深静脉是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主要部位,具有较高的伤残率和病死率,因此临床应对其进行早期明确诊断.目前对脑深静脉血栓进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本研究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50例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评价了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CT、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V)的临床影像特点,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