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8
1
作者 冯健 崔乃强 +3 位作者 蔡旺 李湧 郑明伟 张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52-255,共4页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系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涵盖胆系和非胆系疾病,术后早期发生由于手术切除不全或术后并发症所致,后期发病涉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胆总管下端瘢痕性狭窄等。本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系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涵盖胆系和非胆系疾病,术后早期发生由于手术切除不全或术后并发症所致,后期发病涉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胆总管下端瘢痕性狭窄等。本文拟通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深入分析,可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气囊扩张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结石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健 崔乃强 +3 位作者 蔡旺 李湧 郑明伟 张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63-269,共7页
目的评价应用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01于天津南开医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目的评价应用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01于天津南开医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经ERCP下EST取石术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EST)联合EPBD,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进行随访,绘制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石最大直径(t=-1.055,P=0.294)、多发结石比例(χ~2=0.644,P=0.422)、胆管最大直径(t=-0.820,P=0.414)以及取石总成功率(94.0%和100.0%,χ~2=1.375,P=0.241)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1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4.0%和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对照组和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P=0.036).对取石成功的97例患者进行随访,共发生结石复发11例,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7,P=0.087),Log-rank显示,实验组的胆结石复发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HR=0.285,95%CI:0.095-0.888,P=0.04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多次内镜操作、胆总管成角≤145o和EST是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EPBD联合L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次成功率和安全性较高,结石远期复发风险较低;多次内镜操作、胆总管成角≤145o是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气囊扩张 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急性重型胆管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明伟 李宁 +2 位作者 李伟志 陈震 王震宇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0-915,共6页
目的评估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急性重型胆管炎(ACS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90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ACST入天津市南开医院行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的病例纳入... 目的评估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急性重型胆管炎(ACS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90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ACST入天津市南开医院行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的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完成情况、平均治疗时间、嵌顿结石清除率、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90例患者均成功行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治疗成功率为100.0%,治疗时间为(25.2±11.7)min,嵌顿结石清除率为95.6%(86/9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5/90),包括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术后胰腺炎2例,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术后第2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均<0.001)。结论急诊内镜下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所致的ACST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急诊 针状刀括约肌切开术 急性重型胆管炎 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
原文传递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及术后健康管理在改善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燕 郑明伟 +1 位作者 戴其利 郎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31例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出院6个月后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反流症状和生活质...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31例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出院6个月后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反流症状和生活质量.31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术后反流症状明显缓解.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平均随访6.6年,无复发病例.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配合术后健康管理可明显改善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SEN胃底折叠术 胃食管反流病 生活质量评分 术后患者 健康管理 腹腔镜 老年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单孔腹腔镜和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冯健 崔乃强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6-126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LA)、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8例,其中31例行SILA(SILA组)、35例行LA...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LA)、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8例,其中31例行SILA(SILA组)、35例行LA(LA组),32例行OA(OA组)。分析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数字评分(NRS)、伤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SILA组和LA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1.5±5.2)h和(22.1±5.4)h、住院时间分别为(4.5±1.3)d和(4.8±1.4)d、NRS为(3.7±0.5)分和(4.1±0.7)分、伤口感染率均为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3/31)和14.3%(5/35),优于OA组患者的(24.8±5.8)h、(9.4±1.5)d、(6.3±0.9)、43.8%(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和OA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5.4±10.5)min和(48.6±9.5)min,均少于SILA组患者(73.2±12.3)min(P<0.05),SILA组切口NRS为(3.7±0.5)分,低于LA组(4.1±0.7)分和OA组患者(6.3±0.9)分(P<0.05)。结论LA具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的优点;SILA后疼痛更轻,但手术时间较长,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值得推广,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明伟 孙向宇 +4 位作者 吴瑜 陈震 赵宏志 戴其利 郎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gas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的长期随访结果和对照组对比分析,评价该方法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 目的通过对老年重度胃食管反流病(gas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的长期随访结果和对照组对比分析,评价该方法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因重度GERD行LNF治疗的老年患者21例,与同期对照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LNF治疗,术后早期症状均获得缓解,手术时间和术后短期并发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胃镜见食管炎症状均较术前有所好转。术后平均随访7.4年,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远期吞咽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LNF治疗老年重度GERD安全、有效,但远期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 老年 胃食管反流病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