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吕晓龙 韩殉 马世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亲水改性,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接枝层进行测试、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VDF中空纤维膜与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发生了接枝反应,接枝物可有效提高PVDF中... 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亲水改性,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接枝层进行测试、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VDF中空纤维膜与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发生了接枝反应,接枝物可有效提高PVDF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改性后PVDF中空纤维膜含水率提高至112.3%;pH值和溶液离子浓度对改性的PVDF中空纤维膜的通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中空纤维膜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离子强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耐氧化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保安 吕晓龙 +1 位作者 马世虎 阚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浓度应为1 000 mg/L,安全使用温度应为35℃,500 mg/L的盐酸量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膜 耐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PU/PVDF共混中空纤维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晓宇 肖长发 +1 位作者 安树林 黄庆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以聚氨酯(PU)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经熔体纺丝及后拉伸得到具有聚合物界面微孔的中空纤维膜。分析PU/PVDF的混溶性,讨论膜孔结构的形成,并对其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PU/PVDF混溶性的改善,共混物可纺性提高,成孔性则有所下降;拉... 以聚氨酯(PU)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经熔体纺丝及后拉伸得到具有聚合物界面微孔的中空纤维膜。分析PU/PVDF的混溶性,讨论膜孔结构的形成,并对其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PU/PVDF混溶性的改善,共混物可纺性提高,成孔性则有所下降;拉伸使膜界面微孔张开,随拉伸倍数的增加膜通量先增加再略有下降后迅速增加,共混物晶区的规整性也有所提高;所得膜为对称结构,且高倍拉伸后膜表面形成大量界面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偏氟乙烯 共混 中空纤维膜 界面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有机污染的化学清洗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晓龙 胡保安 +1 位作者 马世虎 杨冕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1-4,8,共5页
对处理发酵液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清洗试验,用电镜与红外定性分析了污染物成分,复配两种表面活性剂作为渗透剂与氢氧化钠合用进行清洗,通过两组正交清洗实验对比,发现具有良好清洗效果.对清洗后的膜丝,进... 对处理发酵液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清洗试验,用电镜与红外定性分析了污染物成分,复配两种表面活性剂作为渗透剂与氢氧化钠合用进行清洗,通过两组正交清洗实验对比,发现具有良好清洗效果.对清洗后的膜丝,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说明清洗前后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PVDF 中空纤维膜 有机污染物 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PVDF共混物形貌及其中空纤维膜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晓宇 肖长发 +1 位作者 梁海先 安树林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SEM分析了聚氨酯(PU)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物熔体组成与其挤出物形貌之间的关系,确定了PU/PVDF共混物经熔融纺丝制备中空纤维膜的较优配比,并对PU/PVDF共混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结合聚合物共混界面相... 通过SEM分析了聚氨酯(PU)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物熔体组成与其挤出物形貌之间的关系,确定了PU/PVDF共混物经熔融纺丝制备中空纤维膜的较优配比,并对PU/PVDF共混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结合聚合物共混界面相分离原理及熔融纺丝-冷拉伸法可制得通透性较好的PU/PVDF共混中空纤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PVDF共混物 熔体纺丝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平板微孔膜制备及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兆辉 肖长发 李娜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4,共4页
以白油为稀释剂,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微孔膜。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对膜水通量、孔隙率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质量分数为10%的膜水通量和孔隙率较大,亲水性较好。另外还研究了水洗时间对... 以白油为稀释剂,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微孔膜。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对膜水通量、孔隙率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质量分数为10%的膜水通量和孔隙率较大,亲水性较好。另外还研究了水洗时间对膜亲水性的影响,并借助傅立叶红外测试法对膜中PEG20000残余情况作了定量分析。研究显示,随着水洗时间的延长,残存于膜中的PEG减少,水洗17d后,PEG质量分数减小至1.4%,亲水性改善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微孔膜 亲水性 热致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L-苯丙氨酸发酵液污染膜的化学清洗研究
7
作者 胡保安 吕晓龙 +1 位作者 王龙兴 郭振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4,共6页
对处理发酵液后污染严重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了化学清洗研究。实验中,通过电镜与红外定性分析了污染物成分,并确定了氧化剂高锰酸钾的使用条件,比较了氧化清洗的加酸前后及还原前后的清洗效果,并对清洗后的中空纤维膜进行... 对处理发酵液后污染严重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了化学清洗研究。实验中,通过电镜与红外定性分析了污染物成分,并确定了氧化剂高锰酸钾的使用条件,比较了氧化清洗的加酸前后及还原前后的清洗效果,并对清洗后的中空纤维膜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最后进行了双向流工艺的在线中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 有机污染物 化学清洗 双向流工艺 中空纤维膜 L-苯丙氨酸 污染物 发酵液 聚偏氟乙烯 定性分析 高锰酸钾 清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Fe_3O_4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纪梅 姚翠翠 +4 位作者 许世超 代昭 孙波 郑帼 孙树清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本文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1ayer-by—layer,LBL)成功制备了CdTe@Fe3O4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并对其特性和应用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NaOH为沉淀剂,Fe^2+和Fe^3+物质的量的比为1:2.在50℃水相中电磁搅拌30min... 本文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1ayer-by—layer,LBL)成功制备了CdTe@Fe3O4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并对其特性和应用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NaOH为沉淀剂,Fe^2+和Fe^3+物质的量的比为1:2.在50℃水相中电磁搅拌30min,制备出具有磁性的纳米Fe3O4,然后表面修饰1,6-己二胺.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其进行观察,粒径在10nm左右.核壳cdTe@Fe3O4复合功能纳米粒子的合成表明:Fe3O4和cdTc物质的量的比为1:3,pH=6.0,温度30℃,反应时间30min为其最佳合成条件.通过TEM、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合成的纳米粒子分别进行了表征.cdTe@Fe3O4粒径在12~15nm,最大发射波长从530nm红移到570nm,而最大吸收波长则从530nm红移到535mm.结果表明,磁性Fe3O4表面成功覆盖了CdTe壳层.核壳型CdTe@Fe3O4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应用能够实现对DNA进行简便快捷的标记、传感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Fe3O4纳米粒子 层层自组装 磁性复合功能 磁性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