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泽亚
卢斌
+2 位作者
李奇
唐路遥
徐卫国
《中国康复》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内侧间室所承受的负荷是外侧间室的2.5倍^([5])。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外侧间室的约10倍^([6])。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是一种机械性疾病^([7-8]),而能够改善症状和延缓进展的生物力学策略一直是骨关节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内侧间室
肌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频率信号变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丁宁
李亚杰
+4 位作者
刘敏琦
李奇
邢政
褚晓蕾
徐卫国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慢性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难以进行准确的客观评估。脑电图(EEG)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生理电信号,时间信号能够反映处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频率信号可以反映安静状态时的大脑活动。该文综述了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信号中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情况...
慢性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难以进行准确的客观评估。脑电图(EEG)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生理电信号,时间信号能够反映处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频率信号可以反映安静状态时的大脑活动。该文综述了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信号中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情况、频率信号中不同频段变化情况以及两种信号之间事件相关同步或去同步现象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脑电描记术
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学磊
孙杰
马宝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6,共8页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最常见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认知障碍、药物相关(服用皮质类固醇)、肥胖、高龄、感染、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最常见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认知障碍、药物相关(服用皮质类固醇)、肥胖、高龄、感染、假体周围骨溶解、膝关节强直、股骨前皮质切迹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见,发生率为0.3%~2.5%。Lewis和Rorabeck分型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用的分型方法,该分型提出了假体松动的概念,并强调了进行翻修手术的必要性。其他还有Su分型、通用分型系统以及Rhee分型,最新的分型为2022年提出的Kim分型。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包括非手术治疗、外固定技术、单钢板固定、双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以及翻修TKA和股骨远端置换术。通过检索并分析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文献,以期更好地指导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原文传递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石博文
舒衡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5例, 女10例;年龄(37.5±6.0)岁。原始创伤中开放性骨折27例, 闭合性骨折8例。病程8~42个月, 既往曾行1次手术者3例, 2次手术者7例, ≥3次手术者2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创面窦道形成和贴骨瘢痕。转移皮瓣面积6 cm×5 cm~15 cm×10 cm。25例一期手术转移皮瓣及外固定支架固定;10例分期手术, 一期行局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及皮瓣延迟术, 二期再行延迟皮瓣转移、Il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肢体短缩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依照Ilizarov方法应用与研究协会(ASAMI)骨与功能结果评价标准评定肢体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3.8±7.4)个月随访, 均获得骨愈合。其中32例术后转移皮瓣成活, 创面一期修复, 感染未再复发, 获得了骨性愈合。3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0例行皮瓣延迟术的患者, 皮瓣100%成活。所有患者肢体短缩(0.8±0.1)cm, 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7.2±1.2)个月。按照ASAMI骨结果评价:优29例, 良6例;功能结果评价:优25例, 良8例, 可2例。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一期同时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 有利于控制感染, 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胫骨
感染
骨折
不愈合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题名
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泽亚
卢斌
李奇
唐路遥
徐卫国
机构
天津
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
天津
市
天津
医院
(
天津大学
天津
医院
)
骨科
研究所
天津
市
天津
医院
(
天津大学
天津
医院
)康复医学科
天津
市
天津
医院
(
天津大学
天津
医院
)
创伤
骨科
出处
《中国康复》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JCYBJC00210)。
文摘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内侧间室所承受的负荷是外侧间室的2.5倍^([5])。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外侧间室的约10倍^([6])。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是一种机械性疾病^([7-8]),而能够改善症状和延缓进展的生物力学策略一直是骨关节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内侧间室
肌肉
生物力学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684.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频率信号变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丁宁
李亚杰
刘敏琦
李奇
邢政
褚晓蕾
徐卫国
机构
天津
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
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2023YFF1205200)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JCYBJC00210,22JCYBIC00220)。
文摘
慢性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难以进行准确的客观评估。脑电图(EEG)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生理电信号,时间信号能够反映处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频率信号可以反映安静状态时的大脑活动。该文综述了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信号中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情况、频率信号中不同频段变化情况以及两种信号之间事件相关同步或去同步现象变化情况。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脑电描记术
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波
Keywords
chronic pai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brain waves
分类号
R44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学磊
孙杰
马宝通
机构
天津
市
天津
医院
(
天津大学
天津
医院
)
创伤
骨科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6,共8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局课题(21KPHDRC00160)。
文摘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最常见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认知障碍、药物相关(服用皮质类固醇)、肥胖、高龄、感染、假体周围骨溶解、膝关节强直、股骨前皮质切迹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见,发生率为0.3%~2.5%。Lewis和Rorabeck分型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用的分型方法,该分型提出了假体松动的概念,并强调了进行翻修手术的必要性。其他还有Su分型、通用分型系统以及Rhee分型,最新的分型为2022年提出的Kim分型。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包括非手术治疗、外固定技术、单钢板固定、双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以及翻修TKA和股骨远端置换术。通过检索并分析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文献,以期更好地指导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Keywords
Femur
Periprosthetic fractures
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石博文
舒衡生
机构
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0-695,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5例, 女10例;年龄(37.5±6.0)岁。原始创伤中开放性骨折27例, 闭合性骨折8例。病程8~42个月, 既往曾行1次手术者3例, 2次手术者7例, ≥3次手术者2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创面窦道形成和贴骨瘢痕。转移皮瓣面积6 cm×5 cm~15 cm×10 cm。25例一期手术转移皮瓣及外固定支架固定;10例分期手术, 一期行局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及皮瓣延迟术, 二期再行延迟皮瓣转移、Il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肢体短缩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依照Ilizarov方法应用与研究协会(ASAMI)骨与功能结果评价标准评定肢体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3.8±7.4)个月随访, 均获得骨愈合。其中32例术后转移皮瓣成活, 创面一期修复, 感染未再复发, 获得了骨性愈合。3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0例行皮瓣延迟术的患者, 皮瓣100%成活。所有患者肢体短缩(0.8±0.1)cm, 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7.2±1.2)个月。按照ASAMI骨结果评价:优29例, 良6例;功能结果评价:优25例, 良8例, 可2例。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一期同时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 有利于控制感染, 疗效可靠。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胫骨
感染
骨折
不愈合
外科皮瓣
Keywords
Ilizarov technique
Tibia
Infection
Fractures,ununited
Surgical flap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泽亚
卢斌
李奇
唐路遥
徐卫国
《中国康复》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频率信号变化研究进展
丁宁
李亚杰
刘敏琦
李奇
邢政
褚晓蕾
徐卫国
《天津医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
魏学磊
孙杰
马宝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4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石博文
舒衡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