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骨科急诊漏诊发生的相关措施探讨
1
作者 石忠琪 李梦彤 匡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45-6046,共2页
关键词 骨科 急救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雷氏骨折复位后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石忠琪 赵洪州 +1 位作者 闫旭 任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1-523,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克雷氏骨折方法的比较,探讨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及其动力来源。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采用常规复位,小夹板及纸压垫固定,麻醉消退后练习握拳。B组在A组的基础上前3周限制握拳。C组同A组治疗方法,只是将尺侧板加长...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克雷氏骨折方法的比较,探讨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及其动力来源。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采用常规复位,小夹板及纸压垫固定,麻醉消退后练习握拳。B组在A组的基础上前3周限制握拳。C组同A组治疗方法,只是将尺侧板加长使腕部置于轻度尺偏位以控制腕过度尺偏,练习握拳。D组在C组的治疗情况下前3周限制握拳。结果:4组患者从桡骨长度丢失、掌倾角丢失、尺偏角丢失、旋转功能受限及外观畸形各方面评价结果表明,D组效果最好,A组最差,C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导致克雷氏骨折桡骨长度丢失的主要动力来源为屈指肌群及桡侧屈伸腕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骨折固定术 桡骨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忠琪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随着人体的衰老,骨质疏松逐渐发生。而在骨质疏松骨折中,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是对老年人生命威胁最大的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内在基础,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部因素。髋关节...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随着人体的衰老,骨质疏松逐渐发生。而在骨质疏松骨折中,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是对老年人生命威胁最大的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内在基础,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部因素。髋关节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主要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包括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出现,深部静脉栓塞及骨质疏松及愈合能力低下。所以,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案正确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老年髋部骨折后的病死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胫前肌腱鞘损伤手术修复观察报告
4
作者 石忠琪 闫旭 任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8-639,共2页
[目的]胫前肌腱鞘损伤是一种少见且治疗困难的损伤。本文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拟解决这一问题。[方法]通过将3例病人用腱鞘后侧切开减张缝合腱鞘前侧的方法,恢复腱鞘前侧的完整性,解决伤口长期不愈的问题。[结果]3例病人伤口皆Ⅰ期愈合,经... [目的]胫前肌腱鞘损伤是一种少见且治疗困难的损伤。本文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拟解决这一问题。[方法]通过将3例病人用腱鞘后侧切开减张缝合腱鞘前侧的方法,恢复腱鞘前侧的完整性,解决伤口长期不愈的问题。[结果]3例病人伤口皆Ⅰ期愈合,经过平均3年5个月的随访,伤口未出现破溃,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用此方法修复损伤的胫前肌腱鞘是简便有效的,解决了胫前肌腱鞘损伤后伤口不愈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肌腱鞘 损伤 手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调节细胞骨架构建在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旭 阚世廉 +1 位作者 金晔 石忠琪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roTOR)调节细胞骨架构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基质干细胞,在体外...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roTOR)调节细胞骨架构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基质干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分化2周后成为神经样细胞;应用PTEN抑制剂BPV作用于该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PTEN下游信号分子mTOR的表达变化;应用结合有荧光剂的鬼笔环肽染色细胞骨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突起内细胞骨架的变化特征及测量细胞突起长度。结果成人骨髓来源的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神经细胞特征性标志分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B-Ⅲ微管蛋白(tubulin)表达水平增加,而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巢蛋白表达先增加后减少(P〈0.05);经BPV作用后mTOR的表达水平高于作用前(P〈0.05);细胞突起生长的长度从(4.58±1.21)μm增加到(9.09±2.68)μm(P〈0.05)。结论BMSCs来源的神经细胞分化成熟时,PTEN/mTOR具有调节神经细胞突起内细胞骨架构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细胞分化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雷帕霉素靶蛋白 细胞骨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