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ERCC1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静 瞿全新 靡若然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893-895,共3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ERCC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靶向于ERCC1基因的小干扰RNA(ERCC1-siRNA),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RT-PCR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ERCC1 mRNA的表达,W 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CC...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ERCC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靶向于ERCC1基因的小干扰RNA(ERCC1-siRNA),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RT-PCR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ERCC1 mRNA的表达,W 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CC1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MTT实验检测转染前后COC1/DDP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ERCC1-siRNA后,COC1/DDP细胞中ERCC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RNA干扰联合顺铂用药能明显提高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RNA干扰ERCC1基因能明显抑制COC1/DDP细胞内ERCC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COC1/DDP细胞对化疗药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ERCC1基因 卵巢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与X染色体基因突变
2
作者 林琳 岳天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卵巢早衰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在其病因中占重要地位,X染色体为女性性腺发育的决定性因素,X连锁的基因缺陷可能与卵巢早衰的发生有关,对于X连锁的相关基因缺陷的研究为卵巢早衰的早期预测及治疗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理论基础.该文对卵巢早衰与... 卵巢早衰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在其病因中占重要地位,X染色体为女性性腺发育的决定性因素,X连锁的基因缺陷可能与卵巢早衰的发生有关,对于X连锁的相关基因缺陷的研究为卵巢早衰的早期预测及治疗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理论基础.该文对卵巢早衰与X染色体基因的关系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病因学 X染色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恩令 周玉秀 +3 位作者 糜若然 王德华 王立群 张艳梅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1期-,共3页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4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先行开腹卵巢肿瘤减灭术,再行新辅助化疗;研究组患者先化疗再行开腹卵巢肿瘤减灭...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4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先行开腹卵巢肿瘤减灭术,再行新辅助化疗;研究组患者先化疗再行开腹卵巢肿瘤减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理想减灭率、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24.6±21.3) min和(186.4±32.6)min,t=5.623]、术中出血量[(382.5±62.3) ml和(618.5±86.4)ml,t=9.646]和住院时间[(8.9±1.3)d和(12.2±3.4)d,t=5.257]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而理想减灭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0.8%和47.2%,x2=8.735,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有效率(87.5%与52.8%,x2=6.748)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9.7%与19.4%,x2=4.452)和发热(4.2%与15.3%,x2=5.5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新辅助化疗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